雪中送炭点亮“一带一路”的幸福色调
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的主旨演讲中,多次强调民生。“我们要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消除贫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我们将鼓励和支持沿线国家社会组织广泛开展民生合作”,大国领袖的人民情怀,为共建“一带一路”注入了更多温暖。
距孟加拉国首都达卡半小时车程的一家制帽工厂,是中国企业2013年投资开设的,吸纳当地员工就业从最初的200多人增加到现在的5000多人,为当地村庄摘掉了贫穷的“帽子”。这家工厂的成长历程,是“一带一路”发展带动就业的一个缩影。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近6年来,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建的82个境外合作园区为当地创造了将近30万个就业岗位。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拉动沿线千家万户过上好日子。
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在阿富汗的实施,从去年11月开始的四个多月里,共有价值1500多万美元的阿富汗松子通过包机进入中国市场。对许多阿富汗家庭来说,小小松子是他们重要的收入来源。随着中国市场的开放,阿富汗松子在阿国内的价格也水涨船高。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不仅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提供了更多机会,也壮大了经济全球化的力量。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成交额高达578亿美元。随着中国进一步降低关税水平,消除各种非关税壁垒,来自世界各国的高质量产品更多地进入中国市场,对世界各国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民生事业发展,都是重大利好。
乌兹别克斯坦拥有悠久的植棉历史,素有“白金之国”美誉。目前,乌国内大部分棉田仍按传统方式耕种和灌溉,需消耗大量水资源。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的机械式精量覆膜铺设滴灌带播种一体化技术,与传统灌溉方式相比,不仅可以有效节水35%,还可节省肥料高达50%。“一带一路”上,中国的先进技术正造福许多国家的人民。特别是那些处在“被遗忘的角落”的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路桥多了,电力供应稳定了,生产水平提高了,老百姓的生活面貌明显改善。共建“一带一路”,迎来改善民生的历史性机遇。
“注意实施雪中送炭、急对方之所急、能够让当地老百姓受益的民生工程”,习近平主席的话语,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春风,吹进了沿线百姓的生活和心田。雪中送炭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正呈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欣欣向荣的态势。从亚欧大陆到非洲、美洲、大洋洲,共建“一带一路”为增进各国民生福祉作出了新贡献。幸福的列车,正在加速。(望曹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