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大扎根乡村 用知识服务乡村振兴
央广网北京5月26日消息(记者刘璐)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在河北省南部,有这样一个县:地处华北平原,千百年来却旱涝无常、盐碱成灾,庄家颗粒无收,历史上,当地人以制作粗盐为生。如今却成为河北省绿色农业发展示范县,这个地方,就是曲周县。实现这个巨大变化的,是中国农业大学一代又一代师生,他们以“解民生多艰,育时代新人”为校训,扎根曲周,为改土治碱、乡村振兴付出满腔热血。
十年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等科研人员开始考虑一个问题:如何能够既发展绿色农业,又保证农民增产增收,进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是一个十分宏大而复杂的问题,更是一个坐在实验室里无法解答的问题。于是,农大师生开启了一项长期计划。
张福锁:大家好,欢迎来到白寨村科技小院。白寨村科技小院是中国农业大学建立的第一个科技小院……
在河北省曲周县,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存在。这里就是张福锁和他的团队决定驻扎的地方。为什么选择了曲周?张福锁告诉记者,作为农业县,曲周更有代表性。
张福锁:不管人口,人均耕地面积,现在的经济收入,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基本上处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粮食产量比平均水平好点,所以这里是全国最有代表性的。这里面临的挑战,恰恰是科学研究、培养人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张福锁口中的挑战,是如何让农业生产既增加产量又要把环境代价降到最低。
张福锁:过去都认为要增加产量必须多投入,我们在做的工作探索增加产量但不多投入,甚至减少现有的投入,因为现在的投入不合理。
如何打通实验室和田间地头的最后一公里,让农业科技顺利转化为农民的生产力,成了农大师生的努力的方向。2009年,白寨村科技小院应运而生。但小院从设想到落地经历了一波三折。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晓林是白寨村科技小院的创建者,提起十年前的故事,仍然历历在目。最让李晓林难忘的,是他初到曲周,发现自己连农民的作息规律都无法适应。
李晓林:我们研究出来的成果,不要钱,推广下去。因为我们原来研究的是小麦、玉米,一开始想在实验站周围找一片地,把技术转移到农民的地里,让农民把技术用起来,看能不能把产量提高起来。这一块地大概173亩地,由74户分散承包,是非常典型的华北平原小农户分散种植,当时碰了一鼻子灰。
2009年的初夏时节,李晓林的计划开始实施。按照实验室数据的测算,170多亩地,需要大约3天时间可以播种完成。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实际情况却整整花了11天。
李晓林:一切都和想象的有巨大差异,我们在学校里按理论计算,170亩地,一个拖拉机一个小时可以播二十亩地,三天轻轻松松就做完了。第一天我们比农户来得早,然后开始播种,干到九点钟,农户走了,也没跟我们说。我们问人呢?说回家了。我问没干活,怎么回家了?回答说天热了,就回家去了。九、十点钟,给我们扔那了,我们不敢走,不知道农户什么时候回来,就在那等着。
更让李晓林没想到的是,他们在实验室里考虑到的限制因素,真正到了田间地头,完全变了样。
李晓林:我说你们赶紧播。回答说不行,要播玉米必须把地先浇了,因为地很干,如果不先浇上,玉米出不了苗。所以播种速度的快慢不在播种机,在多久能把地浇上水。
一个又一个挫折,让李晓林这位从事农业教学多年,有着国外学习经历的教授上了一堂趟又一堂生动的实践课。如何才能真正融入到农民的生产生活当中,真正了解农民、扎根大地,成为了农大师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李晓林:为了和农民拉近距离,把后面的活干下去,就住下来了。这段时间发生了一系列让我们终生难忘的、措手不及的事。
如今,8个不同类型的科技小院扎根在曲周大地上,服务于小麦、玉米、苹果、葡萄、养殖、蔬菜育苗等领域,将一项又一项的农业技术“本地化”。从2009年到2015年的7年间,曲周小麦、玉米产量分别提高了24%和23%,而化肥用量增长很少,实现了区域绿色增产增效的目标,农民增收2亿元以上。
在更加广阔的范围里,中国农业大学在广东、广西等20多个省市区的20多个作物生产体系建立了100多个科技小院,300多名研究生长期在农村、农企一线,“零距离”服务“三农”。
实际上,农大与曲周的缘分,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改土治碱时期。当时的曲周是邯郸地区盐碱地最重的地方。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元春是那一段历史的参与者、见证者。1973年,他正值青壮年,接到任务后义无反顾地加入到了攻克难题的先行军中。
石元春:因为邯郸地区盐碱地最重的就是曲周,曲周县北部是重中之重。那时候就是从曲周县北部开始的。
“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只听耧声响,不见粮归仓”,这是当地人面对千百年来恶劣自然环境所发出的感叹。粮食几乎绝收,盐碱成灾。以石元春、辛德惠为代表的老一代农大人来到曲周县,开始了一场和盐碱地的艰苦斗争。但刚开始,一切都没有他们想象的顺利。
年近90岁的赵文曾经是张庄村支部书记,也是当年第一位将农大师生领进村的村支书。赵文回忆说,在他们看来,这些“教书先生”无非是来搞搞调研,搞搞锻炼。
赵文:教书的先生来治碱了,你说谁能相信呢?前面这么多人专门来改碱治碱都没有弄成,不但没改造好,越改造越坏。
化阻力为动力,石元春等人就是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下开展起工作。
石元春:他叫我们“教书先生”,说你们还是回去教书吧。这是第一个难题,很难啃,群众没信心,干部也没信心。第二个难题,生活上不容易,住的“三漏”房:漏风、漏雨、漏土。
逐渐,农大师生的精神感动了曲周的百姓,也给赵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赵文:早起吃点早饭,带着干粮,那时候没有暖壶,连水都没得喝,中午在地里啃窝窝头,啃完下午继续干,天黑才走。嘴上起泡,手上起泡,身上起泡,百姓叫我们“三泡”老师。咸萝卜切成丝,弄点葱花炒炒,这就是改善生活了。
努力没有白费。1973年,曲周县粮食亩产只有100多斤,仅仅用了一年时间,农大的试验田粮食亩产就达到了463斤。
赵文:当年80亩就见效了,“刮金板”上长出好庄稼了,刚开始谁相信呀?最后长出来了,就相信了。一亩地收高粱400斤,“地成方、树成行、道路通排水畅,抽咸补淡,改造土壤”,这一套科学的方法立竿见影。
截止到1987年,曲周盐碱地面积下降近七成,林木覆盖率增加2.8倍,农民人均收入增长3.9倍。现如今,曲周县的农业早已走上了“高产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农大也依托在曲周扎实的科研,走出了三位院士、两位农大校长,培养了60多位教授,200多名硕士博士。中国农业大学扎根曲周数十载,攻坚克难,服务乡村振兴的“曲周精神”,也被原校长石元春总结为“责任、奉献、科学、为民”。
曲周县委书记李凡:我们和中国农大的关系能用两个词来形容,第一个叫水乳交融,第二个叫历久弥新。在曲周有这样一句话:“先有试验站、后富曲周县”,曲周的群众对农大的感情是很深厚的。我们始终有新的目标和新的征程,这个合作会永远的深化下去,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