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沙湿地打造珠三角“候鸟天堂”
(我爱这片蓝色的国土)广州南沙湿地打造珠三角“候鸟天堂”
中新网广州7月16日电 (索有为 董柴玲)“与很多旅游景点是以人为本规划建设不同,我们的景区是以鸟为本。”来自广州南沙湿地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的万珺说。
南沙湿地位于广州最南端,总面积约10000亩,是珠三角地区保存较为完整、保护较为有力、生态较为良好的滨海河口湿地。这里野鸭成群、苍鹭伫立,被誉为珠江三角洲的“候鸟天堂”。
作为广州市面积最大的湿地,南沙湿地是候鸟的重要迁徙路线之一。据了解,南沙湿地每年吸引数以十万的候鸟来此栖息过冬,数量占到广州市候鸟总数的50%以上。
据万珺介绍,南沙湿地建设分为两期,一期面积约3400亩,为生态保护核心区,“每年候鸟数量最多的是11月到第二年的3月,而南沙湿地为它们规划了‘卧室’‘饭堂’和栖息玩耍的地方。”
南沙湿地位于珠江四大口门交汇处,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处于咸淡水混合状态,因此南沙湿地主要选种适应咸淡水环境的红树和能有效净化海水的芦苇。
“每年的台风会从这里登陆,而红树林就是第一道天然屏障。同时红树林也是候鸟的栖息地,我们把它称为‘鸟类的卧室’。”万珺说。
据了解,区内高等植物约有300多种,其中有红树植物11种,半红树植物4种,共同组成了海桑群落、秋茄群落、桐花群落等丰富的植物群落。
为增加湿地植物的观赏性,湿地还选种了一些在颜色上有对比性的树种,如红色树叶的红乌桕、黄色树叶的千层金、黄色花瓣的美国槐、黄槿等。
由于南沙湿地在开发建设和日常维护中比较注重红树林建设和优化水质,尤其是在一期湿地范围内划出三分之一的区域将其设置为浅滩专供候鸟觅食,因而吸引了大量候鸟“光临”。
“这大约1200亩的浅滩,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候鸟的饭堂’。这里的水位大概在5公分以下,以便于鸟类觅食。我们还会控制水位,使其保持在一个很浅的区域。”万珺说。湿地还规划了长达800米的芦苇荡,为鸟类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
根据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在南沙湿地监测发现的鸟类多达180种。其中包括不少珍贵的鸟类品种,如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白尾海雕;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13种,包括黑脸琵鹭、白琵鹭等,还有20种省级重点保护鸟类等。
据悉,南沙湿地二期为综合开发生态旅游区,未来将成为集生态观光、科普教育、文化影视、休闲度假等配套为一体的滨海湿地特色生态旅游休闲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