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党旗红】赫哲人扎根祖国边疆 念念不忘是传承
中新网同江9月23日电 (张楷欣 卢婕)“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这首耳熟能详的《乌苏里船歌》,传唱的是中国东北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赫哲族的幸福时光。
赫哲族,世代沿着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江畔居住。新中国成立70年来,赫哲族人用辛勤的劳作,扎根在祖国东北边陲,固边兴边。
“新中国成立前,全族最少的时候只剩下近300人”
因为近代以来的灾害与战乱,赫哲人曾一度流离失所。“新中国成立前,我们全族最少的时候只剩下近300人。”黑龙江省同江市八岔村党支部书记尤明国说。新中国成立以后,赫哲人定居东北三江平原,生活安定,人口逐渐多了起来。
尤明国介绍,1978年,靠水吃水的八岔村跟上时代的潮流,开始实行“包船到户”。这实实在在地改善了村民们的生活,“上世纪80年代左右,我们村家家都是‘万元户’。”
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八岔村的村民们发现,用来捕鱼的渔网网眼越来越密,撒网次数越来越多,但捕回来的鱼却越来越少了。因为沿江生态环境被破坏,鱼类资源逐渐枯竭。从“万元户”突然减少到年收入只有几百块,八岔村民们的生活陷入了困境。
为此,在时任村支部的带领下,全村开始了转产探索,渔民们上岸开垦荒地,搞动物养殖。八岔村从单一靠渔业为生,逐渐形成了开垦土地、运输业、服务业、渔业等多元经济结构,积极转产让八岔村民的生活逐渐好了起来。
“那一年,一场大水让我们清零过去,把小村旧貌换新颜”
但好景不长,2013年夏天,黑龙江省抚远、同江等多地遭遇特大洪灾。水大到什么程度?“(八岔村)全村198户都受灾,庄稼地全淹了。房屋损毁严重,许多土坯房泡水后墙都塌了……”回忆起当时场景,尤明国皱起了眉头。
在党中央的关心和各方力量支持下,八岔村村民在凛冽的寒冬到来之前,住上了安全的安置房,睡上了暖烘烘的土炕。来年开春后,八岔村把老房子全部拆除,盖起了一栋栋小楼房,全体村民们搬进了明亮宽敞的新屋。
一场大水让赫哲族人认识到,过度开垦、破坏自然的发展路子不对。如何因地制宜走出一条适合八岔村发展路子?为此,尤明国走出村子,走到全国多个优秀村落考察,学习各个先进村的发展经验。在这过程中,尤明国逐渐认识到,八岔村最大的优势是赫哲文化。
回村后,尤明国召集村干部、党员们开了个动员会,在保护耕地、不扩大捕捞的基础上,在村里发展民族游、生态游。说干就干,在村党支部的引领下,村里依托民族文化优势,借助八岔岛自然保护区和三江自然保护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开发出农村家庭旅馆、民族特色美食、特色民俗文化等民俗旅游项目。
一开始,推行赫哲家庭旅馆并不容易,有的村民们不乐意把自家屋子拿出来做家庭旅馆。
为此,党员尤明芬带头,率先在自己家腾出2间房开家庭旅馆。通过精心的布置,用富有赫哲族民族气息的鱼皮画做装饰,让游客了解到了赫哲文化。同时,尤明芬在自家院子里种上农作物,游客来了以后,直接在院子里摘了蔬菜就能生火做饭。标间每晚80元的价格,浓厚的乡村气息让游客们连呼“来得值!”
变化是可喜的,自2016年以来,来八岔村旅游的游客逐渐增多,来了一次还想来第二次的“回头客”也越来越多。“以前每年只能来300-500名游客,现在一年来八岔村的游客能达到2万多人。”尤明国说。
村里干得红红火火,老百姓也收到了实实在在的回报。保护好的耕地更丰沃、产粮更多,渔业告别过度捕捞,让鱼苗有了休养生息的机会,打回来的鱼更肥美,农家乐、生态游带来的收入也很可观。2018年,八岔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21840元。
“老高兴了!”这是八岔村民们最爱说的一句话。
“我们这一代,要把赫哲文化传承下去”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赫哲族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赫哲族的语言却在逐渐消散。
“啊朗赫拉赫呢哪雷呀……”《乌苏里船歌》中的这段小调,来自赫哲族独有的艺术形式“伊玛堪”。它是赫哲族特有的一种口耳相授、世代传承的口头说唱艺术。由于赫哲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伊玛堪承载了记录赫哲族生活、祭祀、婚丧等习俗的功能。
据统计,进入21世纪后,能较全说、唱伊玛堪片段的仅有不到10人,伊玛堪正面临中断的危险。201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将伊玛堪列入了“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了挽救伊玛堪,八岔村建成了一所传习所,供村民传承学习伊玛堪及赫哲族语言文化。在传习所,身着民族服饰、嗓音嘹亮的吴桂凤老人再三表示,“要把伊玛堪传下去,不能让传统文化在咱们这代失传了。”
吴桂凤今年63岁,是市级非遗伊玛堪传承人。令她欣慰的是,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上了伊玛堪,和吴桂凤老人学习的学员里,“最大的75(岁),最小的4、5岁。”
如今,传习所有固定学员有35名。除了学习赫哲族语言,学习伊玛堪之外,还有赫哲族传统鱼皮文化展示等项目。
“鱼皮柔共兽皮夸,五色相辉映日华。裁作衣裳为袜线,天留文锦与渔家。”晚清诗人沈兆褆在《吉林纪事诗》中对鱼皮衣有着这样生动描述。
用鱼皮、兽皮做衣物或日常用品,是渔猎民族的一大特征。在上千年演化的过程中,赫哲族把制作鱼皮制品的传统保留了下来,不仅能把鱼皮做成衣物与生活用品,同时还能做成精美的手工艺品与优美的画作。
随着八岔村民俗游活动的开展,许多前来游玩的游客对鱼皮制品与鱼皮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村民王海珠在2016年成立了八岔乡海珠手工艺品农民专业合作社,从事赫哲族鱼皮工艺品设计制作和鱼食品加工销售等。合作社年均可培训出手工艺学员120人,年实现销售营业额80万元以上,带动村民参与技术学习,提高收入。
提到开办合作社的初衷,王海珠说,一方面当时是想带动村民致富,另一方面,也是想传承和发扬赫哲族文化,“我们民族本来人就不多,会做鱼皮制品的人也少。如果你再不去做,那这个文化就会失传了。”
吴桂凤和王海珠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传承”这个词。对于每一个赫哲文化传承人来说,都希望赫哲族灿烂的文化能够代代相传,如同朗朗上口的赫哲小调“啊朗赫拉赫呢哪雷呀……”一样唱响祖国大地。
“赫哲人走上幸福路”
如今,赫哲族共有人口5354人,八岔村生活着198户502人,全村没有一户贫困户;家家户户也都已经住上了国家给盖的新房,窗明几净、整洁卫生;八岔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优美、生态宜人;渔业、种植业、养殖业物产丰饶;特色民俗、文化游欣欣向荣……八岔村的成长历程,也是赫哲人“与水共生”的缩影。
赫哲族家庭旅馆营业得热火朝天,接待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伊玛堪传习所”已成为著名景点,2016年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6万余人。光临鱼皮工艺品合作社的人,不仅有游客,还有许多对赫哲族鱼皮文化感兴趣的大学生。
每一个来到八岔村的游客,都能够深度体验赫哲文化:学做鱼皮画、学唱“伊玛堪”、围着篝火跳舞烧烤,体验“住在赫哲家”的幸福生活。
对于村里这些年发生的变化,八岔村民们欣喜不已。“自己做得好,才能让村民跟着你学。”尤明国介绍,全村有30名党员,身体力行、时刻争先,给村民们做出了好表率。同时,村党支部把一批懂技术、懂经营、有能力的村民重点培养成致富能手,也带动了更多的村民增收致富。
扎根边疆的赫哲人,像《乌苏里船歌》中唱得那样,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赢得丰收年,走上幸福路。”(完)
专题:边疆党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