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峡谷中的彝家村寨结束“百年孤独”之后
(中国减贫故事)金沙江峡谷中的彝家村寨结束“百年孤独”之后
中新社凉山9月12日电 题:金沙江峡谷中的彝家村寨结束“百年孤独”之后
中新社记者 贺劭清
“去年这个时候去县城上学,需要揪着马尾巴,沿着羊肠山路攀爬三个小时,才能抵达最近的公路搭车。”秋季开学前一天,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阿布洛哈村初二学生阿达么色牛提着行李和父母告别后,第一次和同学在村口搭乘汽车下山上学。
“阿布洛哈”在彝语中意为“人迹罕至的地方”。作为中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建制村,只有65户人家的阿布洛哈村于今年6月30日正式“车路双通”。一条蜿蜒在高山崖壁间的3.8公里的水泥路,结束了这个金沙江畔西溪河峡谷中彝家村寨的“百年孤独”。
在阿达么色牛的印象中,家乡地势险峻,修建一条现代化通村公路,曾被大部分村民认为是“不可思议的事”。在县城中学读书时,父母打电话最常说的就是这条公路修建的点滴进展。“今年暑假回家,大家聊的最多的已是如何利用当地独特气候种植水果,这条公路让村里的农作物有了销往外地的可能。”
站在阿布洛哈村悬崖崖畔,金沙江水激荡之声入耳,黄色公路如刀刻斧凿般嵌在近乎垂直的山壁上,望之令人生畏。“道路不通时,村民是不愿意种果树的,怕种出果子运不出去,卖不了钱。”阿布洛哈村村支书吉列子日指着山崖下已开始挂果的成片芒果树介绍,以前村里几乎只种玉米、土豆,而现在越来越多村民开始种植芒果、脐橙等水果,到明年这片果林面积还将扩大数倍。
对外通道的打通,也让在阿布洛哈村修建现代化的彝家新寨成为可能。今年6月30日,包括29户贫困户在内的33户村民从土胚房、茅草房迁入新居。二层楼的新房子不仅配备了冲水厕所,电视、洗衣机等常用家电一应俱全,新寨外还修建了集中养殖区。
站在新房子外,村民阿达当洛正忙着清点自家小卖部刚收到的冰淇淋、啤酒、方便面等货物。屋内,两台冷藏柜被摆放得满满当当,货架上挂着两张收款二维码。这是村里修路建房期间,阿达当洛与妻子在工地帮工后,用积攒下来的钱开启的“创业梦”。
阿达当洛说,虽然随着工程的结束,小卖部生意不如以前红火,但自己不仅没打算关闭小卖部,还计划贷款买辆皮卡车,到更远的地方采购更丰富的货物。“通的不仅是交通,还有思想,以及大家对好日子的期待。”
据了解,阿布洛哈村的通村公路于2019年开工,为了越过300米深的峡谷实现双向作业,修建时施工单位甚至租用了全球运力最大的直升机“米-26”吊运机械设备。从经济上看,打通大山深处偏僻乡村的通村路似乎是一件“性价比”不高的事,但脱贫攻坚以来,无数这样不计回报、重人性而非经济账,让小康路不忘记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的壮举,正在中国各个角落上演。
“初中毕业我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就去了广东佛山,第一次在大城市的晚上,走在街上到处都是灯光,那种晕晕的感觉现在都忘不了。”村民阿达牛色三年前结束了在外的工作,回到家乡成为一名文书。他介绍,村里不少七八十岁的老人一辈子没有离开过这座大山,如果仅仅是给钱搬出去,很难想象老人们如何适应外面的新生活。
准备报考中专、学习现代种植技术的阿达牛色说,正因为过去阿布洛哈村交通闭塞,所以乡亲们都特别注重教育,把教育看做子女离开这座大山的重要途径。但从修建通村公路开始,不断有年轻人选择回到家乡。“村里发展农副业,最缺的就是互联网、农业技术人才,相信这些年轻人回家后,家乡‘小康路’的灯火会同样璀璨。”(完)
- 专题:决战决胜脱贫攻坚2020
国内新闻精选:
- 2024年11月05日 07:46:01
- 2024年11月04日 19:49:07
- 2024年11月04日 18:41:35
- 2024年11月04日 17:45:21
- 2024年11月04日 16:58:44
- 2024年11月04日 12:32:54
- 2024年11月04日 11:17:57
- 2024年11月04日 10:39:41
- 2024年11月03日 20:01:54
- 2024年11月03日 17:5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