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媒体论道:创新表达方式,助力千年运河文化“走出去”

媒体论道:创新表达方式,助力千年运河文化“走出去”

2020年09月25日 11:32 来源:雷竟技平台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视频:创新表达方式 助力千年运河文化“走出去”来源:雷竟技平台

  中新网北京9月25日电 (记者 冉文娟)“千年运河”中外媒体大直播及媒体论道9月24日在北京举办,知名媒体人、运河专家共同探讨新媒体语境下的大运河新表达,助力大运河文化“走出去”。

北京市委宣传部国际传播处处长张轶群致辞。 <a target='_blank' href='//m.johnnytowncar.com/'>中新社</a>记者 摄
北京市委宣传部国际传播处处长张轶群致辞。 中新社记者 摄

  此次活动的媒体论道和直播环节在京杭大运河北运河通州段游船中进行。雷竞技电竞 副社长、副总编辑夏春平,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杲,北京市委宣传部国际传播处处长张轶群代表主办方致辞。

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杲致辞。 <a target='_blank' href='//m.johnnytowncar.com/'>中新社</a>记者 摄
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杲致辞。 中新社记者 摄

  “如何让大运河这一文化IP像故宫、长城一样被世界所熟知,雷竞技电竞 以及旗下的中国新闻周刊也一直在探索。”雷竞技电竞 副社长、副总编辑夏春平在致辞中表示,我们希望通过创新、有趣的表达方式和传播平台,为古老的运河增添新魅力,让更多年轻人也爱上大运河。

雷竞技电竞
副社长、副总编辑夏春平致辞。 <a target='_blank' href='//m.johnnytowncar.com/'>中新社</a>记者 摄
雷竞技电竞 副社长、副总编辑夏春平致辞。 中新社记者 摄

  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杲在致辞中表示,当前正处于文化繁茂、技术变革、社会包容的时代,专家学者、中外媒体有广阔的天地“乘风破浪”,以新形式更生动地展现大运河的魅力。希望各方能通过本次活动,多走走、多看看、多拍拍、多写写、多说说,吸引更多目光关注大运河,呼吁更多人传承并赋新大运河文化。

  北京市委宣传部国际传播处处长张轶群在致辞中表示,京杭大运河是一条景观长廊、发展长廊、文化长廊,也是一条传播长廊。大运河文化是开放的文化,也是包容的文化。新时代,大运河文化的传播与发展需要借助各方力量,运用创新的表达方式,让运河文化“活”在当代、面向世界、沟通中外。

  新时代的新运河,如何进行新表达、释放新内涵?运河文化学者和资深媒体人发表了各自观点。

媒体论道活动现场。 <a target='_blank' href='//m.johnnytowncar.com/'>中新社</a>记者 摄
媒体论道活动现场。 中新社记者 摄

  中国新闻周刊总编辑吕振亚用关键词“新”,表达了对大运河的印象。“近几年,大运河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运河沿线城市都在刷新‘运河新印象’”。

  在吕振亚看来,“2020京杭对话”就是运河文化的一次新表达。从运河文化专家的建言献策中获得新想法和新灵感,凝聚中外媒体的力量和全新的传播形式,在新平台新传播方式的加持下,大运河文化在国际上焕发新光彩,指日可待。

  “虽然很多人没有亲眼见过大运河,但对于描述运河的唐诗、宋词、小说等却很熟悉。”光明网总裁、总编辑杨谷表示,如何利用新媒体将运河文化资源传播出去,进而带动运河沿岸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承人等成为“网红”,助力运河成为年轻人喜爱的打卡地,值得思考和探索。

  提及大运河文化传播的“变”与“不变”,杨谷表示,变的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传播方式,不变的是大运河始终能为文化传播带来新动能。

  “运河新要时时新,四季新。”北京日报社副总编辑虞晓刚说,“过去我们理解大运河是运输河,现在对大运河文化的理解应该更深入。”

  虞晓刚表示,现阶段大运河沿线各地在推进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中,有很多新亮点和新方法,这也是今后推进大运河文化“新表达”的基础。

  运河畔长大的浙江广电集团高级编辑、导演夏燕平,对大运河有特殊的情感。在他看来,平静的大运河能“载舟”却鲜少“覆舟”,如同中国人和善儒雅的风范。

  作为大运河相关纪录片的导演,夏燕平表示,大运河的文化遗存非常丰富,大运河文化也有很多面有待被发现,呼吁各方共同努力,让世界一层一层看清大运河。

  “大运河首先是大,世界三大运河中国大运河是最长的,历史最悠久的。”提及对大运河的印象,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表示,“运是承担运输的功能,在互联网思维下,就是它的连接性、联通性;河就是流动,水是流动性的,是孕育大运河文化的场景。”

  谈及如何助力中国大运河文化走向世界,于运全从内容和载体两个方面表达了观点。“运河不仅仅是联系中国南北的河,也是沟通世界的符号,运河故事最有力的表达,就是运河两岸人们的生活变化。从传播载体来说,今天沉浸式、体验式的传播方式,更有感染力。”

与会嘉宾“打卡”北京大运河通州段。 <a target='_blank' href='//m.johnnytowncar.com/'>中新社</a>记者 摄
与会嘉宾“打卡”北京大运河通州段。 中新社记者 摄

  作为大运河文化研究的资深学者,在北京物资学院大运河文化研究院副院长陈喜波看来,运河虽不是自然河流,但是一条跨越自然河流的人类伟大工程,是人类在自然工程上创造的文化工程,能够串联起中国人的情感共鸣。

  关于大运河文化共建共享的基础,陈喜波认为,大运河文化不仅是一种地缘性的表达,更深层的是血缘表达。因此大运河也是构建民族共同体的有力助推器,应该被保护好、传承好和利用好。

  为了向更多人展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果,提升中国大运河文化带的国际影响力,此次中外媒体大直播及媒体论道活动邀请了中外知名媒体记者、KOL全程参与,通过视频、图文直播等多种方式在微博、抖音等多平台进行了多种形式的直播。北运河通州段的秋日美景以及现场嘉宾的精彩论道,通过接地气、互联网化的讲解,传递给了世界各地的受众。

  除了通过游船论道与直播感受运河魅力,嘉宾与媒体朋友还一同走访了有着通州绿心之称的运河森林公园,登上“月岛闻莺”景观台,一览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风貌,感受千年运河与城市的互融共生。

  大运河文化始终是开放包容的。此次中外媒体大直播及媒体论道活动基于京杭对话这一开放性、国际性平台,为大运河文化带沿线城市的发展及运河文化的建设提供了更多启发,对于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具有积极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该活动是2020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以下简称“2020京杭对话”)重要主场活动之一,“2020京杭对话”于9月23日在京开幕。本次活动以“运河上的京杭对话,共建共享新未来”为主题,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杭州市人民政府、雷竞技电竞 共同主办,由中国新闻周刊、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月讯杂志社、雷竞技电竞 浙江分社、中新凯悦传媒集团、杭州市运河集团等单位承办,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等提供支持。

  这是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活动举办的第二届,整个系列活动包含“1+8+N”场活动,即1个主论坛暨开幕式、8项主场活动,以及来自北京市、浙江省、杭州市N场主题活动。(完)

【编辑:王祎】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雷竟技平台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雷电竞下载官网 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