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中国谱写千万人口迁徙奔富史诗
(经济观察)中国谱写千万人口迁徙奔富史诗
中新社北京10月17日电 (记者 阮煜琳)“四川‘悬崖村’84户贫困户陆续搬迁”“云南怒江边易地搬迁安置点建起楼房”“新疆最后一批贫困农牧民从沙漠腹地搬出”……“十三五”以来,中国近千万贫困民众迁入新居,中国易地扶贫搬迁取得的伟大成就,谱写了波澜壮阔的人类迁徙奔“富”史诗。
“以前根本不敢想脱贫过上好日子,现在住进现代化明亮的新房子,感觉生活都亮了起来”,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匹河怒族乡托坪小组居民李小波日前对记者说。
今年37岁的李小波一家7口人,此前住在高黎贡山的半山腰上,要进出村寨,只有一条坡度很陡的驿道。2018年春节前夕,李小波一家与全村居民一起,搬迁到怒江边托坪易地扶贫安置点的新房子。今年6月底,怒江州所有易地搬迁安置点建设完工,10万贫困民众进城入镇居住。
贵州省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73%的面积为喀斯特岩溶地貌,还是全国易地扶贫搬迁人口最多的省份,搬迁任务异常艰巨,截至2019年底,贵州省累计建成安置点946个,累计建成住房45.39万套,整体搬迁贫困自然村寨10090个,完成了全省188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
2019年入冬前,新疆最后一批贫困农牧民从高原深山和沙漠腹地迁到绿洲平原。“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启动以来,新疆建设住房40026套,16.92万建档立卡贫困民众喜迁新居,生产生活条件根本改善。
1983年,中国政府针对“三西”(甘肃河西、定西和宁夏西海固)地区严重干旱缺水和当地民众生存困难的情况,探索实施“三西吊庄移民”扶贫,开启了搬迁扶贫的先河。多年来的实践证明,由于生产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就地扶贫措施成效不显著,易地扶贫搬迁成为“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摆脱贫困的最有效途径。
2001年至2015年,全国累计安排易地扶贫搬迁中央补助投资363亿元人民币,支持地方搬迁贫困民众680多万人。
2015年11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印发,标志着中国扶贫开发事业进入了脱贫攻坚的新阶段。根据大规模的精准识别和调研摸底,全国还有约1000万农村贫困民众生活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地区。中国政府决定用5年时间,把贫困民众搬迁出来,彻底摆脱恶劣的生存环境和艰苦的生产生活条件。
2016年以来,按照中国政府的统一部署,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等部门和有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的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同推进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已全面完成,全国累计建成集中安置区约3.5万个,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266万多套,约960万贫困搬迁民众已乔迁新居,绝大多数搬迁民众已实现脱贫。
国家发改委地区振兴司司长童章舜说,实践证明,易地搬迁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实现贫困民众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途径。中国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成为了人类迁徙史和世界减贫史上的伟大壮举。
童章舜坦言,随着各地建设任务落地,大量民众陆续搬迁入住,“搬得出”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部分安置区和搬迁民众的脱贫基础仍较为薄弱,确保近千万贫困搬迁民众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实现“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还面临不少风险与挑战。
“搬迁后在一定时期内还要保持一定的帮扶力度”,童章舜说,下一步,我们将推动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欠发达地区、大型安置区以及搬迁民众中少数民族、“老幼病残弱”等特殊群体,完善后续扶持政策体系,加大搬迁民众产业就业帮扶力度,构建省级及以下政府负主责、中央部门统筹指导支持的后续扶持工作格局,确保搬迁民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强调,脱贫攻坚胜利在望,要保持攻坚态势,全面查缺补漏,动态解决“三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挂牌督战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做好贫困劳动力稳岗就业和消费扶贫行动等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
国内新闻精选:
- 2024年12月22日 17:59:03
- 2024年12月22日 16:48:36
- 2024年12月22日 15:53:01
- 2024年12月22日 09:16:06
- 2024年12月22日 09:08:46
- 2024年12月21日 19:19:45
- 2024年12月21日 17:09:19
- 2024年12月21日 14:25:07
- 2024年12月21日 11:25:59
- 2024年12月21日 10:5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