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十万个为什么”】为什么深圳这两棵树成为了中国的改革符号?
中新社北京5月19日电 题:为什么深圳这两棵树成为了中国的改革符号?
中新社记者 聂芝芯
在深圳,有两棵特别的树,一棵是高山榕,另一棵也是高山榕。
1992年1月,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南方视察期间,在深圳仙湖植物园种下了一棵高山榕。彼时,深圳成为改革开放试验田已十多年,邓小平寄语深圳“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搞快一点”,鼓舞人心。
2012年12月,刚刚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第一次离京考察,在深圳莲花山公园也种下了一棵高山榕。习近平向邓小平铜像敬献花篮的一幕,连同其“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宣示传向世界。
两棵高山榕,连缀起中国不同年代的改革故事,是历史的交汇,也是改革的接续。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现代化的中国,就没有今日自信的东方面孔。西方媒体认为,中国改革开放是一个“划时代的伟大传奇”,“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曾经贫穷落后的国家,也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精神面貌”。
“枝繁叶茂,苍劲挺拔,荫泽后人,造福一方”,是习近平对于榕树精神的总结,也恰恰道出了中国改革的活力和初衷。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按下改革开放的启动键,党和国家工作重点实现向经济建设转移,廓清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推动农村改革、兴办乡镇企业、设立经济特区、引进境外资本、鼓励发展市场经济……中国迎来了改革发展的春天,也迈出了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
此后,中共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在“非典”、汶川地震、国际金融危机等重大考验之下,中国坚持“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十八大以来,中共进一步展示了“将改革进行到底”的雄心。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亮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总路线图”,随后在中央最高层面设立专门的改革机构,习近平亲自挂帅。他强调“不失时机推进重大全局性改革”,尤其重视“进一步触及深层次利益格局的调整和制度体系的变革”。
2018年,改革开放40周年的节点上,中共十九届三中全会再次开启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体制支撑和保障。这场“自我革命”,力度规模之大、涉及范围之广、触及利益之深均前所未有,被海外舆论评价为“史无前例的深刻变革”。
从拉开改革大幕到将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40余年间,改革成就了中国,中国也不断延展改革的可能性: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注重试点实践和顶层设计相结合,从“杀开一条血路”到注重重大制度创新,从“不争论”“争取时间干”到注重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合力……中共改革的智慧和经验不断增长,也展示给世界一种新的可能。
“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随着百年中共带领着这个国家走入新发展阶段,“改革又到了一个新的关头”。中国的改革史诗如何续写?深圳那两棵根深叶茂、生生不息的“改革之榕”,也许可以继续见证。(完)
- 专题: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相关新闻:
国内新闻精选:
- 2024年11月15日 06:47:53
- 2024年11月14日 20:51:00
- 2024年11月14日 20:28:00
- 2024年11月14日 20:06:35
- 2024年11月14日 19:44:34
- 2024年11月14日 19:36:49
- 2024年11月14日 14:52:35
- 2024年11月14日 11:06:07
- 2024年11月14日 10:47:06
- 2024年11月14日 07:4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