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福建宁化:军号谱里的红色密码

【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福建宁化:军号谱里的红色密码

2021年06月24日 19:53 来源:雷竟技平台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中新网福建三明6月24日电 (记者 林春茵 王东明 吴晟炜)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是红军长征四个出发地之一,也是最远的长征出发地。在宁化革命纪念馆(长征馆)内,珍藏着一件当年中央红军使用过的珍贵革命文物:一本1932年印制的《中国工农红军军用号谱》。

  这是目前全国唯一一本最完整、正规出版、印刷的红军军号谱。捐献这本号谱的是福建宁化老红军罗广茂。

1932年印制的《中国工农红军军用号谱》,珍藏于福建宁化革命纪念馆(长征馆)。 王东明 摄
1932年印制的《中国工农红军军用号谱》,珍藏于福建宁化革命纪念馆(长征馆)。 王东明 摄

  谷仓下的红军军号谱

  1931年秋,15岁的红军战士罗广茂为人机智敏捷,红四军把他选送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专门学习司号。结业时,罗广茂带着学校发的《中国工农红军军用号谱》和部队首长“像保护生命一样保护号谱”的嘱托,来到朱德军长身边当了一名司号员。

  这本军号谱,记载着许许多多红军部队的番号、作战口令,还有指挥战斗、安排学习、生活等等曲谱,堪称“听得见的密码”。后来,罗广茂在连城与国民党军作战时负伤,入红军医院治疗。反“围剿”失利后,医院被冲散,他回到家中,将号谱和他用过的号嘴交给母亲保管,自己则外出打工躲避国民党军队的抓捕。

福建宁化革命纪念馆(长征馆)展出的军号。 王东明 摄影
福建宁化革命纪念馆(长征馆)展出的军号。 王东明 摄

  罗广茂的儿子罗云清告诉记者,等父亲罗广茂再次回到家乡,奶奶年纪大了,想不到号谱藏在哪里,不管儿子怎么问都想不起来,这成为罗广茂魂牵梦萦的一块心病。“父亲经常坐在火灶边,哼着军号曲调,脚打着拍子,我就知道他又在回忆当兵的日子了。”罗云清说。

  在战争年代,由于谱系复杂,一个司号兵的养成很不容易,红军时期国共双方的军队都有“交号不交号嘴”的规矩,即司号兵调动、离队,要把军号交上去,而号嘴属于个人物品,不必交。所以,号嘴就成了号兵的职业标志。

  号谱没找到,但罗广茂还珍藏着他的号嘴。有一次,淘气的罗云清想拿去换糖吃,差点被大揍一场。

福建宁化革命纪念馆(长征馆)展出的军号。 王东明 摄影
福建宁化革命纪念馆(长征馆)展出的军号。 王东明 摄

  直到1974年,罗广茂家里翻建老房子,在拆开谷仓板的时候,发现谷仓板的地下有个油纸包着的东西,用铁皮钉在木板上。原来竟是罗广茂日思夜想的军用号谱。老罗把这本军号谱和号嘴捐给了国家。军号谱保存完整、十分珍贵,被评为全国一级文物;曾证明他戎马生涯的号嘴,也被评为国家三级文物。

  老红军罗广茂,在15年前已经离开了人世。罗云清时常会到纪念馆,来看看父亲当年捐赠的文物,缅怀父亲。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革命纪念馆馆长邱明华表示,这本号谱成为研究中国工农红军革命斗争史、红军军事生活及红军音乐等一部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也是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

  爷孙两代司号手

  今年是“00后”战士李浩入伍的第四年,他除了在武警三明支队宁化中队担任班长外,还是中队的一名司号员。

武警三明支队宁化中队班长李浩和爷爷在翻阅军号谱。 王东明 摄影
武警三明支队宁化中队班长李浩和爷爷在翻阅军号谱。 王东明 摄

  李浩的爷爷李德厚在1964年参军时就担任司号员,李浩2017年入伍时,爷爷将用油布包裹着的手抄号谱交到他手中。

  这是爷爷当年在进行司号集训时,为了加深记忆,自己手抄下来的号谱。“每一个音符都非常优美,就像打印的一样。”李浩说,爷爷手抄的“小小号谱”让他觉得“非常震撼”。

  “娃哟,吹的时候嘴唇收紧,不要鼓腮帮,掌握气息最重要……”一到周末,李浩就迫不及待地向爷爷请教秘诀。对于气短,爷爷教他每天提前半小时起床,在洗漱间练习憋气。对于走音,爷爷教他活动嘴巴,熟悉口型,模仿动物的叫声。

市民参观福建宁化革命纪念馆(长征馆)。 王东明 摄影
市民参观福建宁化革命纪念馆(长征馆)。 王东明 摄

  从起床号、开饭号一直到熄灯号,11个节点,李浩吹到腮帮发疼,嘴巴肿大。参照这本号谱,李浩通过勤学苦练,最终以总评第一的成绩入选司号员。

  如今,这份“军号手抄本”陈列在宁化中队荣誉室,激励着包括他在内的每一位队员。

  一把老军号的特殊含义

  在武警三明支队宁化中队,还珍藏着一把伴随中队71年成长的老军号。武警宁化中队建制于1950年,前身可追溯到1930年7月红军游击武装宁化赤卫大队。

  在通讯与计时设备奇缺的年代里,悠扬的军号声既是战士们的“无形指挥棒”,也是“听得见的密码”。军号,对于这支中队有着特殊的含义。

武警三明支队司号员黄潮伟介绍军号吹奏。王东明 摄影
武警三明支队司号员黄潮伟介绍军号吹奏。王东明 摄

  武警三明支队宁化中队政治指导员蔡跃说,中队给每位战士都配发了军号,嘹亮的军号声蕴含的不仅仅是作息训练、战斗冲锋的各种密码指令,更是一种信仰的传承。

  宁化县革命纪念馆(长征馆)所收藏的影音资料呈现了红军克敌的11场主要战役。我军由点及面,攻城拔寨,在军号声中解放了全中国。

  “我们宁化子弟用自己的鲜血、青春和生命铸造了一座丰碑。宁化为中国革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重大的贡献。”宁化县革命纪念馆馆长邱明华说,宁化是红军的故乡,苏区时期13万人就有1.6万青壮年先后参加红军,先后有6000多人参加长征,大部分被编在红三军团第四师和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

福建宁化革命纪念馆(长征馆)展出的军号。王东明 摄影
福建宁化革命纪念馆(长征馆)展出的军号。王东明 摄

  在关系党和红军生死存亡的战略性决战——湘江战役中,前卫红四师和后卫红三十四师与敌鏖战五昼夜,誓死掩护主力红军渡江,战斗空前惨烈,牺牲极其悲壮。经湘江一战,宁化籍子弟大部魂落他乡,长征胜利到达陕北的仅存58人。

  邱明华说:"军号是一个奋进的符号,是一种忠诚的象征,嘹亮的军号声中,将士被赋予视死如归、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力量;军号声中,祖国强国兴军,还将开启下一个百年的新征程。"(完)

【编辑:于晓】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雷竟技平台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雷电竞下载官网 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