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丨短评:辛亥革命何以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
(东西问)短评:辛亥革命何以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
中新社北京10月8日电 题:辛亥革命何以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
作者 徐雪莹
据官方媒体报道,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将于10月9日上午10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将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110年前,武昌首义的枪声落笔千钧。如今,天安门广场,毛泽东与孙中山两位伟人的肖像遥相对望,目光所及处,中华民族革命征程波澜壮阔。辛亥革命作为共和与帝制的“渡口”,何以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
其一,立宪共和之争,启发了民众的民族认同观念。
当武昌起义举起“十八星旗”,立宪派主导的江浙等地以五色旗与之分庭抗礼。前者象征着建立不包括满蒙藏疆的十八省汉族国家;后者则象征着包括满蒙藏疆在内的二十二省。
正如学者常书红所言,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立宪派“革命排满”与“满汉一体”的文本,看似对立却彼此呼应,中国近代民族认同,正是在双方对满汉关系的体认与争论中得以培育发展。此后,随着革命党将清末立宪运动的“五族大同”概念化归为“五族共和”主张,民众的中华民族认同观念得以加强。
其二,政治纲领之变,推动国家重建民族共识。
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再到孙中山“大中华”思想,辛亥革命的政治纲领与时俱进,有助于在国家层面重建民族共识。
辛亥革命初期,“排满”思潮日上,无益于凝聚共识抵御外侵,革命党于是转向“五族共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宣告,“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此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提供了现代政治的理念基础。
但“五族共和”仍未解决彼时中国的民族问题,孙中山此后提倡“大中华”思想,“使满、蒙、回、藏同化于我汉族,成一大民族主义的国家”,并设想通过兴修铁路,促进民族交流、维护民族团结。这进一步深化了当时的民族共同体意识。
其三,千年帝制之覆,加固社会的民族平等信念。
近代实业家张謇指出,辛亥革命非“一朝一姓之变革”,而为“国体之改革”。纵有“衰象古国古,长蛇强邻强”的低谷期,辛亥革命对于国家政权结构的颠覆,仍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提供了空间,并在实践上证明了民族平权的可能。百年锐于千载,辛亥革命推动中国历史走出改朝换代的轨辙,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的民族理念为中国建立现代民族国家提供了方案。不同于西方民族国家的现代建构特征,中华民族并非“想象的共同体”,而是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多元一体”。此后,不论是李大钊“新中华民族主义”,还是顾颉刚与费孝通关于“中华民族是一个”的争论,都承继了辛亥革命关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遗产,在学理与实践探索中不断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回望秦汉大一统、康乾盛世……各民族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未来,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等举措,将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时代必将见证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完)
- 专题: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
国内新闻精选:
- 2024年11月22日 22:13:46
- 2024年11月22日 17:08:13
- 2024年11月22日 16:41:55
- 2024年11月22日 15:32:21
- 2024年11月22日 09:49:55
- 2024年11月22日 00:04:42
- 2024年11月21日 22:45:01
- 2024年11月21日 22:22:34
- 2024年11月21日 14:10:23
- 2024年11月21日 14: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