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云南为物种保护提供“中国方案”

云南为物种保护提供“中国方案”

2021年10月13日 16:16 来源:云报客户端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10月12日,在COP15新闻中心举行了“云南对极小种群物种保护”云采访活动。

  云采访嘉宾、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研究员杨文忠首先介绍了云南极小种群物种保护历程。2005年,云南在全国率先提出和倡议极小种群物种保护。率先在全国启动了112种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行动。2008年2月,云南省政府批准实施《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规划》,极小种群物种保护列入其中。2010年3月批准实施《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紧急行动计划(2010-2015年)》。

  在极小种群物种保护方面,香格里拉高山植物园开展了一系列工作。香格里拉高山植物园于1999年筹建,2005年对外开放,植物园秉承“以繁育实现保护”的理念,是我国藏族聚居区第一个公益性的植物园,也是我国第一个在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建立的植物园。

  香格里拉高山植物园理事长方震东介绍说,多年来,香格里拉高山植物园坚持不断地从滇西北、藏东南及川西南横断山区引种收集我国高山、亚高山物种,开展野生花卉、药材、蔬菜、食用菌及香料等资源的保护及引种繁育研究。如今,植物园就地保护面积900余亩,就地保育620余种高等植物;迁地保护面积80亩,迁地保护中国横断山-喜马拉雅-青藏高原及中国境外植物300余种。在现场,方震东还带来了几个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的成功案例。如对中甸刺玫的保护,植物园早在2002年就对中甸刺玫开展了一些保护行动,如扦插试验和种子育苗。

  云南省的极小种群物种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三五”以来,全省累计实施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项目120多个。建立了30个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小区(点)、13个近地和迁地基地(园)、5个物种回归实验基地,突破了36个物种的人工繁育技术,共迁地保护61种10万余株,回归定植16种3万余株,野外已经灭绝的富民枳在原产地得到野外回归重建,巧家五针松、华盖木、漾濞槭等回归植株开花结实,实现了自然更新,20余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种群达到了拯救目标。

  谈到为什么要保护极小种群物种时,杨文忠说,万事万物都是有联系的,物种在整个生态系统里构成了紧密联系。但凡有一个物种灭绝了,会影响到其他物种。另外,物种都有经济效益。红豆杉就是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树种,从中提取的紫杉醇具有抗癌效果。多年前,云南就实现了红豆杉的人工种植,不仅保护了红豆杉野生种群,还满足了人们对抗癌药物的需求。

  2011年5月6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极小种群物种保护由此上升到国家层面。杨文忠说:“现在国际上也认同了这个概念,可以说,云南的极小种群物种保护称得上是物种保护的中国方案。”

  云报客户端记者:杨质高 陈慧君

【编辑:刘欢】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雷竟技平台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雷电竞下载官网 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