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河畔的中国】从“大风口”到“明星村”,兰考张庄的华美“蝶变”
未来网开封10月14日电(记者 凌萌)干净整洁的街道绿树葱茏,装饰古朴的小店鳞次栉比,红墙绿瓦在蓝天白云下交相掩映……明媚的秋日里,张庄村的“幸福路”吸引着游客的目光,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
曾几何时,位于黄河岸边的张庄村,还是兰考县有名的大风口,沙丘遍布,贫困凋敝。如今,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政策的引领下,张庄村顺利脱贫摘帽,还发展起了特色产业、乡村旅游,当地村民走出了一条致富路,笑脸盈盈。
10月13日,记者随“母亲河畔的中国——溯源黄河文脉 讲好黄河故事”网络主题活动,走进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东坝头乡张庄村,寻找幸福路上的幸福密码。
“幸福路”上,村民们昂首阔步
行走在张庄村的乡间小道上,只见绿树掩映下的屋舍粉墙黛瓦,错落有致,在蓝天碧水的掩映之下,一派祥和。
然而在历史上,这里曾是兰考县的第一大风口。自然环境恶劣、风沙盐碱肆虐,严重遏制了这座村庄的发展。
张庄村的“幸福路”吸引着游客慕名而来。(未来网记者凌萌 摄)
村民闫春光是这场“巨变”的亲历者。2010年,两场禽流感,让闫春光的养鸡事业一下赔了个净光。闫春光一家,也成为了村里有名的困难户。
在脱贫攻坚政策的引领下,闫春光下定决心一定要干出个样子。随后,他筹集资金,利用自己长期养鸡积累的丰富经验,着手开办养鸡场。
张庄村村民闫春光的家。(未来网记者凌萌 摄)
2015年,闫春光家顺利实现脱贫,他贷款30万元建了一个容纳一万只鸡的现代化养鸡场,并注册成立了春辉养殖合作社,带动贫困户村民就业。
2018年,考虑到张庄村发展乡村旅游的需要,闫春光转型做起了传统手工艺,开了一家名为“春光油坊”的小店。“我多次请教村里的老人,学习传统的石磨香油、榨制花生油、做红薯粉条的手工艺,产品供不应求。我还成了村里致富的领头人。”
闫春光兴奋地表示,除了将产品卖给来往的游客,他还把生意做到了互联网上,开起了淘宝店。“春光香油通过电商平台卖到了全国各地,一年时间春光油坊就有了十几万元的收入,大家开始叫我‘香春光’。”
如今,闫春光家的院子里,树木葱茏,鸟鸣声啼。据兰考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驻张庄村工作队庄艳斐介绍,在闫春光的示范带头作用下,张庄村的养鸡规模扩大了三倍以上,全村人均收入也由3000余元上升至15000余元,实现了质的飞跃。
“致富路”上,村民们笑脸盈盈
闫春光的致富路只是张庄村实现华丽转身的一个缩影。
漫步在“幸福路”上,青砖铺成的院子错落有致,彰显着别样的乡村韵味。
张庄村一角。(未来网记者凌萌 摄)
“原本村庄是一片房屋破旧的景象,不少村民的院子里杂草丛生。为了建设美丽的新农村,村里特别发起了‘梦里张庄’的农家院落改造项目,免费给村民设计、改造院子。一部分院落改造完成后,还带动了村民们自发建设、打造。”庄艳斐介绍称。
为了全力打造美丽村庄,张庄村还通过租赁的方式将在外务工村民们的院落合理利用,改造成公共基础设施,供村民休闲娱乐。
据了解,截至目前,张庄村将村内10余处闲置院落改造成公益文化基础设施,包括烟花书馆、张庄戏院、民俗馆等。
张庄村“烟花书馆”。(未来网记者凌萌 摄)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闲置的院子得到合理使用,还能为村民们提供更多趣味性的休闲场所,让村民们在改善生活品质的同时,文化素养也能得到提升。”庄艳斐表示。
记者注意到,在张庄村家家户户门口,都有“美丽庭院”评选的红色标牌。据介绍,通过评选活动,村民们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文明乡风也慢慢沁润到每一位村民的心中。
张庄村“张庄戏院”。(未来网记者凌萌 摄)
在文明乡风的涵养下,张庄村的产业形态也逐渐丰富。乡村游、果树采摘、食用菌产业、南美白对虾养殖基等经济形态在张庄村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与此同时,通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张庄村带动了大量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
“幸福路”上,一块写有“红晴天”的匾额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是村里一个返乡创业的年轻人开设的。看到家乡的发展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到家乡发展。”庄艳斐如是说道。
曾经的“大风口”,如今已经成远近闻名的明星村。张庄村,实现了向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的华美蜕变,更将成为一个记得住乡愁、走进来、留得下的“梦里张庄”。
- 专题:母亲河畔的中国
国内新闻精选:
- 2024年12月22日 16:48:36
- 2024年12月22日 15:53:01
- 2024年12月22日 09:16:06
- 2024年12月22日 09:08:46
- 2024年12月21日 19:19:45
- 2024年12月21日 17:09:19
- 2024年12月21日 14:25:07
- 2024年12月21日 11:25:59
- 2024年12月21日 10:59:01
- 2024年12月21日 10:4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