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瑾希
今年春节和三八妇女节的联欢会上,曾经两次公开露面的王光美,引起了国内外观众的广泛注意,人们仔细地读这些新闻,仍感到意犹未足。从此,关于她的传说就多啦!说什么王光美已出任北京外语学院领导人,又说她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等等,这类传说也在港澳的报刊上出现过。其实这些都是热心人想当然耳的产物,实在的情形是,王光美至今仍在北京的一个招待所里住着,边休养、边学习,准备着迎接新的工作。
带着广大华侨和港澳同胞的一片关切之情,我访问了正在“赋闲”的王光美。
屋子里笑语声喧,原来是王光美和女儿刘平平、妹妹王光中、王光和正在谈话,打扰了他们的聚会,我感到非常抱歉,并准备另约时间来访,可是她们都盛情留客,王光美更是热情地用两只手握住我的手不放,把我让到沙发上坐下,还关照说:“招待所还开着暖气,室内气温高,你不必客气,把棉衣解开吧,免得出去时感冒。”
和春节那次见到时相比,王光美显得健康和年轻多了。她内穿一件高领的白色羊毛衫,外面套件深灰色的西服上装,裤子是兰卡叽布的。头上的白发也很少。她告诉我,她获得自由后先进北京医院住院一个月,一边疗养,一边检查,健康状况恢复得很快。检查的结果是心肺血压全部正常,只有支气管发现了一点小毛病,日常和儿女一起骑车出外活动一下,晚上又和孩子们坐在一起看看电视。
“您还骑自行车?”我有些惊讶。
我知道,以前的王光美出入是有高级轿车护送的,现在她也可以自由调用轿车,她又何必专门购买一辆自行车呢?
她回答时热烈地赞扬了骑车的优越性。她说:“这对我来说是最理想的活动方式,既轻快又方便,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接近群众。我从小骑车上学,后来也常常骑车出外办事。我觉得蹬上自行车行进在北京宽阔的马路上,行进在无数人们组成的车队中,生活的信心更足,和人民的感情更亲近了。这可是坐小汽车所无法替代的呀!当然,我也不是总是骑车。”她曾经骑着车到她孩子的工厂、学校,看望工人师傅和教师们,感谢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关照。
王光美有4个亲生的孩子,谈起他们,她流露出一个母亲的自豪和挚爱。她说,当我1966年受到迫害时,我的大女儿平平正在上高中一年级,最小的女儿才6岁。我真担心他们经不起这样大的变故会神经失常,没想到他们离开父母的照顾,经过长期的磨炼考验,一个个都成长得很好。
30岁的刘平平在北京食品研究所做翻译工作,已经翻译出版了一本书。她的英语能力是通过顽强的自学获得的。脸庞方正的刘平平是个刚毅的姑娘,就是她和弟妹们,1972年给毛泽东写信要求探望母亲,得到允许后,5次进监探视王光美。现在她又成了王光美日常的“顾问”和“参谋”,今年她所在的单位准备推荐她报考研究生,为了照顾正在复原中的妈妈,她放弃了这一机会。
王光美的二女儿刘练练在中国人民大学外语系读书,排行第二的是儿子源源,在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读书。他们以前只读了一两年初中就辍学了,源源在山西农村劳动了多年,婷婷在北京远郊区的维尼纶厂当了几年女工,他们在劳动之余坚持自学,终于在改革高考制度以后,以较好的成绩考取了大学。最小的女儿小小在上中学,是个门门功课优秀的好学生。提起这个女儿,王光美特别感激她家原来的保姆。当王光美被揪走时,这个孩子才6岁,完全没有独立生活能力,这位忠厚善良的保姆不顾各种压力,把孩子带在身边,抚养成人。王光美说:“这位保姆现在在一个工厂当工人,今年52岁了,等她退休时我们要把她接到家里来。”
记得在文化大革命中从小报上看到过“王氏家族”的名单,因此我自然地问到了王光美兄弟姐妹的近况。她说:“兄妹们虽然受我株连,都遭到过不同程度的迫害,但现在都已经心情舒畅地工作在各自的岗位上。他们有的是医学专家、有电子学专家、有经济专家、有保育工作者……最近我们都愉快地重聚了。”
谈到祖国四个现代化的前景和个人在工作上有什么想法时,王光美感慨地说:“我在辅仁大学研究生院是学原子物理的,我的毕业论文写的就是‘宇宙射线’,这在当时得算是很先进的学科,可惜后来我没有机会继续钻研下去。我的外语也是在辅仁打的基础,后来又在工作中提高的,这些年也荒废了。
“但是,我还是非常愿意工作,无论在科技、文教岗位,踏踏实实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工作,为祖国的现代化做一点贡献,都是我所希望的。”
使王光美感到特别温暖的是,中共中央组织部给她看了对她的正式结论,推倒了林彪、“四人帮”强加给予她的一切诬陷,并且积极评价了她各个时期的工作。从此,多年蒙受的污秽得到洗刷,显现了她本来的清白。
时间过得真快,我们已经交谈了一个多小时,她谈兴正浓,而我呢,尤其希望这次谈话能继续下去,我还有很多问题想要就教于她呢!可是来访她的人很多,我不得不告退。
访问虽然短促,但它留在我心上的印象却很强烈。登上电车,我还在入神地思索,以至错过了车站。我想,关于王光美,关于千千万万重新焕发了青春的人们,以及他们正在健康成长的下一代,一定还会有更多的动人信息传来。
(1979年3月)
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是中国以对外报道为主要新闻业务的国家级通讯社,是以台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华人和与之有联系的外国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国际性通讯社。
经刘少奇定名,1952年10月1日,中新社由中国新闻界和侨界知名人士发起成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是中新社的创办人和领导者。发起创建中新社的还有金仲华、胡愈之、洪丝丝等文化界、新闻界知名人士。著名国际问题专家金仲华担任第一任社长。中新社的前身是1938年在周恩来的参与策划下,由进步文化人士范长江、胡愈之等发起成立的爱国进步新闻机构——国际新闻社。 中新社担负的职能主要是:对外新闻报道的国家级通讯社,世界华文媒体信息总汇,国际性通讯社。履行职能主要通过四种形式:一是传统形式的报道,包括文字、图片通稿,专稿等;二是新形式的报道,主要是网络、信息、视频、手机短信等;三是对海外华文报纸供版;四是社办报刊。
中新社现有员工2000余人,总社设在北京,拥有46个境内外分社。在北京、纽约、香港设立发稿中心。建有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的新闻信息发布体系,每天24小时不间断向世界各地播发文字、图片、网络、视频、手机短信等各类新闻信息产品,客户和合作伙伴遍及世界各地。
中新社是亚洲上网最早的中文媒体。m.johnnytowncar.com于1995年在香港创建。1999年1月1日,中新社总社在北京开办中国新闻网,简称“中新网”。中新网秉承中新社的传统风格,追求“快速、平实、客观、理性、专业、雅致”,在众多的网络媒体中别具一格。中新网是中国重要的新闻网站,也是全球中文互联网原创新闻报道最重要的内容供应者。 中新社于2000年1月1日创刊出版的《中国新闻周刊》,现在已是中国最知名的时政周刊之一,并以英、日、韩、意等4种外国语出版5种版本。周刊以其敏锐、深刻、犀利、独到的精神坐标在国内新闻周刊中独树一帜,其个性化标签“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已鲜明地印刻在读者心目之中。
中新社每两年主办一次“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是规模最大的全球华文传媒领袖峰会,从2001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了六届。2009年第五届论坛期间,在中新社倡议下成立了以“服务、互动、平等、共赢”为宗旨的“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目前联盟有34个国家和地区的304家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