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孚庆
听说马璧在北京落户,最近搬进了新居,记者忝在乡谊,特往致贺。
在中国的大城市里,目前流行“三子难”的说法。干部职工为了房子问题、儿子问题(找托儿所以至升学、就业)及票子问题(工资待遇),煞费心机。至于马璧,虽然受到优待,但也有限。他回到大陆之后,于各界人士都有接触,耳濡目染,自然了解大陆的社会情况,见面之后,果然他就打开窗户说亮话,表示了他对现在得到的照顾,既是喜出望外,又是受之有愧的心情。
复兴门外新建的木樨地住宅区,在北京属于头等住宅区,而马璧住的又是高层大厦中比较新颖的一座。记者先观看了他这套三房两厅的单位,不禁联想到台北住过多年的3处住宅,彼此扯谈起来。马璧坦率地说,他在台北居住较久的那栋二层楼自建院宅,就有8个房间,面积比这里大三分之一,在陈设方面,更是不可同日而语。例如他在台北家里有两台冷气机,睡的是席梦思;但在北京,他就只买了一台电扇,睡的是木床。他解释说,北京气候实在比台北凉快得多,人到老年,席梦思睡久了,容易弯腰驼背,所以就从简了。
这所新居里,一切家居都是他自办的,简单朴实。他说他回到大陆不是为了享受,而是想重新体念生活。在那敞亮的客厅里,我们一起闲聊。马璧谈到一段趣事,当他从台湾出来途经香港,第一次到中国旅行社去办回大陆的手续时,接待他的是位年轻的职员,听说他要求回大陆定居,而不是探访亲友,竟大吃一惊。那位好心的青年人向他介绍情况说:“无论是长沙或北京,内地许多民房是没有抽水马桶的,也很少有雪柜和冷气机,你住的惯吗?最好还是先去看看再说吧!”马璧说,他至此不能不谈心里话了。他说:“我好比树上的苹果,它已经到了快被人家摘去或落地成泥的时候了。你想想看,这苹果在这当儿是多少依恋生长它的这棵大树啊!我相信,只有这棵大树才能唤起它的青春。”
8个多月来,马璧游历了东南几省,两次回到故乡和亲友聚会。他由于在北京工作,已在北京落户了。听说他老伴原来住在长沙他长女家里,即将与他在湘潭的长子同时迁调北京,陪伴他一起生活。
(1982年6月)
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是中国以对外报道为主要新闻业务的国家级通讯社,是以台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华人和与之有联系的外国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国际性通讯社。
经刘少奇定名,1952年10月1日,中新社由中国新闻界和侨界知名人士发起成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是中新社的创办人和领导者。发起创建中新社的还有金仲华、胡愈之、洪丝丝等文化界、新闻界知名人士。著名国际问题专家金仲华担任第一任社长。中新社的前身是1938年在周恩来的参与策划下,由进步文化人士范长江、胡愈之等发起成立的爱国进步新闻机构——国际新闻社。 中新社担负的职能主要是:对外新闻报道的国家级通讯社,世界华文媒体信息总汇,国际性通讯社。履行职能主要通过四种形式:一是传统形式的报道,包括文字、图片通稿,专稿等;二是新形式的报道,主要是网络、信息、视频、手机短信等;三是对海外华文报纸供版;四是社办报刊。
中新社现有员工2000余人,总社设在北京,拥有46个境内外分社。在北京、纽约、香港设立发稿中心。建有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的新闻信息发布体系,每天24小时不间断向世界各地播发文字、图片、网络、视频、手机短信等各类新闻信息产品,客户和合作伙伴遍及世界各地。
中新社是亚洲上网最早的中文媒体。m.johnnytowncar.com于1995年在香港创建。1999年1月1日,中新社总社在北京开办中国新闻网,简称“中新网”。中新网秉承中新社的传统风格,追求“快速、平实、客观、理性、专业、雅致”,在众多的网络媒体中别具一格。中新网是中国重要的新闻网站,也是全球中文互联网原创新闻报道最重要的内容供应者。 中新社于2000年1月1日创刊出版的《中国新闻周刊》,现在已是中国最知名的时政周刊之一,并以英、日、韩、意等4种外国语出版5种版本。周刊以其敏锐、深刻、犀利、独到的精神坐标在国内新闻周刊中独树一帜,其个性化标签“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已鲜明地印刻在读者心目之中。
中新社每两年主办一次“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是规模最大的全球华文传媒领袖峰会,从2001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了六届。2009年第五届论坛期间,在中新社倡议下成立了以“服务、互动、平等、共赢”为宗旨的“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目前联盟有34个国家和地区的304家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