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景洛
1981年和1983年,台湾空军少校黄植诚、李大维分别驾机起义回归祖国怀抱降落福州,我在福州排除万难采访了他们,陪同他们来到北京并到祖国各地参观。这两次独特的新闻报道是我中新社记者生涯中印象最为深刻的,许多新闻稿件是中新社的独家专访,体现了中新社报道的独具风格。
细节有深意
1981年夏天,台湾空军少校、有“国军英雄”称号的黄植诚驾驶美式战斗机降落在福州机场,引起全球轰动。我获悉后立即报告总社并想方设法采访了黄植诚,随后又获准陪同黄植诚赴京。
由于担心台湾国民党特务对黄植诚的谋害,我们陪同他乘坐火车上北京。当黄植诚登上卧铺车厢时十分惊讶地指着卧铺问我:“周记者,这是干啥用的?”我说这是卧铺,晚上用来睡觉的,我们要在列车上过两个晚上呢。黄植诚十分震惊地说:“祖国大陆实在是太大了!在台湾火车根本就用不上卧铺,睡一宿列车该跑到海里去了!”我们大家听了都哈哈大笑。我连忙把这个富有深意的典型细节写进《上京札记》里。
幽默见精神
黄植诚回到祖国大陆第3天,在电视中看到中国女排战胜古巴女排、获得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冠军的场景。酷爱运动的他对女排姑娘钦佩之至,对“铁榔头”郎平的重磅扣杀更为赞赏,他说到了北京很想看看这些为国争光的姑娘们。我们把黄植诚的这个愿望向国家体委的领导反映,得到热情邀请。
抵京后,我们就陪同黄植诚到排球馆看中国女排训练,当黄植诚看到女排训练那么刻苦、勇猛,技术那么娴熟、高超,佩服极了。训练间隙,女排姑娘看到黄植诚都围了上来。黄植诚激动地说:“我在电视中看到你们打败了人高马大的古巴队,真是好样的!我为中国队的胜利感到自豪!”
女排姑娘请黄植诚一起留影,身高一米六十的黄植诚风趣地说:“在这里我是最矮的一个,和你们在一起,我永远不会驼背!”幽默的话语语带双关,引得姑娘们哈哈大笑。笑声中,女排教练袁伟民把一个金杯排球赠给黄植诚,球上签有中国女排全体运动员的名字:郎平、孙晋芳、杨希、曹慧英、周晓兰……
这幽默风趣的一幕也成了我通讯报道中感人的一个片段、点睛之笔。
让新闻人物自己讲话
李大维是台湾另一位驾机起义的国民党空军少校,他对祖国的历史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1983年他驾机飞到福州后就表达了想到西安古都看看的愿望。
西安是中国历史上的13朝古都,李大维神往已久。灞桥柳青青,我与有关部门人员陪同李大维来到西安东骊山下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一进博物馆,那数千尊形态各异、身高犹如真人的武士、骑士俑,按出士原状排列,再现2000多年前秦朝威武的军战阵容。李大维看到如此壮观的场面太震撼了,他说:“这不愧是历史第八奇迹!我认为兵马俑的发掘至少有三重意义,一是说明我国古代艺术水准之高,二是反映秦代国力强盛,三是证实了古代的兵学思想。”李大维对记者感叹道:“过去我只能从教科书上了解祖国的历史,今天总算亲眼看到了!这些近年考古的重大发现,台湾历史教科书里根本没有,应该增写。”
香港资深老报人司徒丙鹤先生在港报上看到我对李大维的报道后说:“中新社的通讯报道让新闻人物自己来讲话,这是最高明的宣传。”让新闻主角现身说法,平实而感人,这是中新风格的又一体现,这也是我作为中新社一名年轻记者在采访黄植诚、李大维的报道中的又一深切的体会,虽然30年过去了,但这些体会依然不会淡忘,反而历久弥新。
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是中国以对外报道为主要新闻业务的国家级通讯社,是以台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华人和与之有联系的外国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国际性通讯社。
经刘少奇定名,1952年10月1日,中新社由中国新闻界和侨界知名人士发起成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是中新社的创办人和领导者。发起创建中新社的还有金仲华、胡愈之、洪丝丝等文化界、新闻界知名人士。著名国际问题专家金仲华担任第一任社长。中新社的前身是1938年在周恩来的参与策划下,由进步文化人士范长江、胡愈之等发起成立的爱国进步新闻机构——国际新闻社。 中新社担负的职能主要是:对外新闻报道的国家级通讯社,世界华文媒体信息总汇,国际性通讯社。履行职能主要通过四种形式:一是传统形式的报道,包括文字、图片通稿,专稿等;二是新形式的报道,主要是网络、信息、视频、手机短信等;三是对海外华文报纸供版;四是社办报刊。
中新社现有员工2000余人,总社设在北京,拥有46个境内外分社。在北京、纽约、香港设立发稿中心。建有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的新闻信息发布体系,每天24小时不间断向世界各地播发文字、图片、网络、视频、手机短信等各类新闻信息产品,客户和合作伙伴遍及世界各地。
中新社是亚洲上网最早的中文媒体。m.johnnytowncar.com于1995年在香港创建。1999年1月1日,中新社总社在北京开办中国新闻网,简称“中新网”。中新网秉承中新社的传统风格,追求“快速、平实、客观、理性、专业、雅致”,在众多的网络媒体中别具一格。中新网是中国重要的新闻网站,也是全球中文互联网原创新闻报道最重要的内容供应者。 中新社于2000年1月1日创刊出版的《中国新闻周刊》,现在已是中国最知名的时政周刊之一,并以英、日、韩、意等4种外国语出版5种版本。周刊以其敏锐、深刻、犀利、独到的精神坐标在国内新闻周刊中独树一帜,其个性化标签“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已鲜明地印刻在读者心目之中。
中新社每两年主办一次“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是规模最大的全球华文传媒领袖峰会,从2001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了六届。2009年第五届论坛期间,在中新社倡议下成立了以“服务、互动、平等、共赢”为宗旨的“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目前联盟有34个国家和地区的304家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