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分社复办前奏

钟征祥

  1978年春夏之交,我公干赴京,听闻中新社筹划复办的消息,便约请留守在新华社中新组的杨建能同志一起去拜访老社长张帆。当时,他尚在北京出版社任职。

  我们踏入他在三里河的居所,老社长笑容满面地起身迎接。

  他对我是有印象的。上世纪50年代中期,广东分社保送我到中侨委干校中新社开办的新闻班学了一年多的新闻。1965年秋,我协同总社体育记者诸有钧、上海分社记者白国良、福建分社记者施希仁,参加了第二届全运会和当年国庆的采访报道,在总社待了一月有余。此前,我在广东做的一篇关于大南山华侨农场农业中学的报道,获得了中侨委方副主任的好评。他为该文写了按语,并将其作为学习文件,印发给参加1965年全国侨联会议的全体代表。《广东侨报》为此作了报道。

  多年不见,张社长脸上增添了几道皱纹,但依然和蔼可亲。我询探中新社复办的消息,他表示确有其事。他还说,曾涛(时任新华社社长)想把中新社作为一个部纳入新华社,廖公不同意,认为中新社归口到侨办比较好。随后,他问起广东分社人员的流散情况,我作答之后,他又问我谁牵头组班子较合适,我脱口而出:张宝锵。他有魄力,有干劲,担任采编主任多年,实际上做的是社长的工作。我还提到了吴天荣,认为吴的组织能力较强,但业务不如张宝锵,两者比较还是张宝锵为优。

  张帆又问起许实的情况,说许也是属于中新社编制的。临别时,他又叮嘱我,有事可找马善春。

  自京华返穗,我就登门拜访张宝锵。那时他已被安排到广东人民出版社工作,任该社政文编辑室主任。我来到红书路他在出版社的住所,如实地向他传递中新社即将复办的消息,还告诉他张帆有意请他出山。他听罢沉吟片刻,平和地说,文革期间自己在中新社受到严重冲击,目前在出版社工作顺利,故无意归队。

  我对张宝锵当时的心情很理解。从1952年中新社驻广州办事处筹组到开枝散叶,20多年来他一直冲锋在前,兢兢业业主持大局,但历次运动都饱受煎熬,其苦楚非他人所能理解。当时我没有细劝,惟临行前向他表示,作为他的老下属,衷心祈盼他能归队主持工作。

  当时越南当局大肆排华,大批难侨涌入广东。广东省侨办承担起繁重的接侨任务。我所在的单位——省侨办属下的广东省三元里归国华侨接待站更是首当其冲,偌大的接待站到处都挤满难侨。省侨办特成立以副主任陈景涛为组长、秘书处长杨山、马志民为副组长的工作组,派他们进驻三元里侨站,负责接待工作。当时,三元里侨站成为海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难侨中又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为加强文宣工作,侨办特意设立宣传组,从各处室调集人手,例如从政治处抽调了团委副书记孔妙然,安置处调了王康宁、宣教处调了周经志,还临时委派我当宣传组代组长。我感到压力很大,怕担当不起,便提出请张宝锵上马。

  那时,省委已把接侨定为中心工作,明示各地方、各部门都要大力支持,要人的要放人。我再登张宝锵的家,重提旧事。彼时出版社已考虑提升他为副社长。在政治大潮之下,张没有考虑太多,欣然答允。我立刻报告侨办,不久侨办便发出借调令。张很快就走马上任,并藉此将广东分社原有的一批分散到各地的骨干借调回来。湖南煤田矿务局的李宏图,佛冈文化局的黄永照,翁源的叶洪纷纷到位。宣传组的工作在张的领导下全面展开,除了发新闻稿外,还撰写“情况反映”供上级参考,并坚持每天为难侨读报,有时还帮助他们排解纠纷。碰到有些人煽动纠集群众上街闹事的情况,工作组便尽力化解矛盾,还协助新闻媒体采访。在此期间,工作组还曾接待德国等国的考察团到穗,并带领各团到安置难民的农场考察。

  中央和省委对接待越南难侨的工作十分重视。国务院侨办主任廖承志不顾天气炎热,轻车简从亲自来到三元里看望他们。他走近难侨,了解他们的疾苦、诉求,亲切地同他们交谈。多年不见廖公,我发觉他苍老了,动作有点迟缓,讲话也远不及文革前那么流利、风趣。那时,他无论是在中侨委礼堂作报告,还是在广渠门中侨委干校讲课,无不意气风发,谈笑风生,令人回味不已。而且,我从没有见过他拿稿照本宣科。那时在干校讲课,按规定是有酬劳的,每节课9元。廖公每次一讲就两个多小时,但从来分文不取,要秘书把钱全部拿去交党费。他的廉洁奉公,为学员津津乐道。

  时任广东省革命委员会主任的习仲勋也来到三元里,对难侨关心备至,嘘寒问暖。他和蔼可亲,没有官架子,讲话也不打官腔,平和朴实,使人听来觉得温暖。

  1978年秋,中新社正式恢复建制。随着广东接侨工作告一段落,工作组亦宣告撤离。宣传组大部分人马撤到沿江路4号省侨办办公楼四楼。这时,广东人民出版社告知张宝锵同志,已提升他为副社长,但他仍着手筹备复办中新社广东分社。简捷、许可青、蔡浩、谢国庭、邱吉灵、陈晓亚、廖文仲、方远生、彭振戈等相继调来。值得一提的是孔妙然同志。原来侨办政治处要她归队,但她坚持要到中新社学新闻业务。复办之初分社人手较少,她一边从事人事(办理来社人员的工作调动)、总务工作,一边学习采访,一身兼三职,埋头苦干,任劳任怨。

  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是中国以对外报道为主要新闻业务的国家级通讯社,是以台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华人和与之有联系的外国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国际性通讯社。

  经刘少奇定名,1952年10月1日,中新社由中国新闻界和侨界知名人士发起成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是中新社的创办人和领导者。发起创建中新社的还有金仲华、胡愈之、洪丝丝等文化界、新闻界知名人士。著名国际问题专家金仲华担任第一任社长。中新社的前身是1938年在周恩来的参与策划下,由进步文化人士范长江、胡愈之等发起成立的爱国进步新闻机构——国际新闻社。 中新社担负的职能主要是:对外新闻报道的国家级通讯社,世界华文媒体信息总汇,国际性通讯社。履行职能主要通过四种形式:一是传统形式的报道,包括文字、图片通稿,专稿等;二是新形式的报道,主要是网络、信息、视频、手机短信等;三是对海外华文报纸供版;四是社办报刊。

  中新社现有员工2000余人,总社设在北京,拥有46个境内外分社。在北京、纽约、香港设立发稿中心。建有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的新闻信息发布体系,每天24小时不间断向世界各地播发文字、图片、网络、视频、手机短信等各类新闻信息产品,客户和合作伙伴遍及世界各地。

  中新社是亚洲上网最早的中文媒体。m.johnnytowncar.com于1995年在香港创建。1999年1月1日,中新社总社在北京开办中国新闻网,简称“中新网”。中新网秉承中新社的传统风格,追求“快速、平实、客观、理性、专业、雅致”,在众多的网络媒体中别具一格。中新网是中国重要的新闻网站,也是全球中文互联网原创新闻报道最重要的内容供应者。 中新社于2000年1月1日创刊出版的《中国新闻周刊》,现在已是中国最知名的时政周刊之一,并以英、日、韩、意等4种外国语出版5种版本。周刊以其敏锐、深刻、犀利、独到的精神坐标在国内新闻周刊中独树一帜,其个性化标签“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已鲜明地印刻在读者心目之中。

  中新社每两年主办一次“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是规模最大的全球华文传媒领袖峰会,从2001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了六届。2009年第五届论坛期间,在中新社倡议下成立了以“服务、互动、平等、共赢”为宗旨的“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目前联盟有34个国家和地区的304家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总机:86-10-8782668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