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几位曾在中新社工作过的归侨人士

宋秉钧

  中新社在国内媒体中具有许多特点,其中一个特点就是归侨人员特别多。这一点尤其在中新社成立初期表现突出,归侨人员在全体人员中占绝大部分。在中新社成立60周年之际,我想就此写点回忆,限于篇幅,只重点写几位归侨领导同志。

  具体负责筹建中新社的萧林

  萧林同志在中新社成立时,任中侨委文教宣传司副司长,中新社秘书长。中新社在中央批准成立后,他是具体进行筹建工作的主要负责人。

  萧林同志是越南归侨,不过他在抗日战争初期就参加了革命,曾在延安工作过。他在到中侨委前在东北工作,曾任吉林日报社社长,还曾在中共中央东北局任职。

  我是在中新社成立3个多月后被调到中新社的,当时有位同志领我去见领导。在一个不大的平房内坐着两位领导同志,一位是萧林,一位是王纪元副社长。萧林同志似乎很忙,见到我只简单说了几句话。他说:“中新社刚成立不久,各方面条件都很差,不过没有关系吧,你是从老区来的。你去通讯组工作,去找何植芬同志。”

  他所说的何植芬同志就是通讯组组长,也是华侨,是美国归侨。据说何植芬长期在《美洲华侨日报》工作,当时已50多岁。他虽回国不久,但他是共产党员。

  萧林同志给我的印象是作风朴素、平易近人、忙忙碌碌。他也确实是很忙,因为侨委文教司的工作,中新社的工作主要都由他管。我和他接触不多,记得有一次我准备到外地采访,在路上遇到他。他跟我说:“你可以写些游记。过去范长江写过一组题目叫《中国的西北角》的稿子,在报纸上连载,后出了书。你可以找来看看学学。”他还说:“你写的稿子,可以直接寄给我。”我以为他是随便说说而已,以后稿子也没有直接寄给他,他也没有再提起此事。

  1957年,我在侨委干校新闻班工作时,他曾到新闻班讲课。他讲的是关于中新社的对侨报道问题。他讲到爱国主义宣传方针,降低调子,以及报道分一线二线等。我已经在中新社工作几年,这些内容以前也听说过,但听到的比较片断。听了他的这次讲课后,就感觉了解比较系统了,也加深了理解。

  秘书长这个职务中新社只在成立初期设立,以后就没有了。1955年,萧林被任命为中新社第一副社长,1956年,中新社成立党组,他又被任命为党组书记。萧林同志似乎在1957年就离开中新社了。

  因从事革命活动五次入狱的王纪元

  我到中新社初期,因为王纪元副社长是回国不久的华侨,平时管事也不多,误以为他是民主人士。以后我才逐渐地知道了他有不寻常的革命经历。最近我又在一份资料中知道了他是在195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王纪元同志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参加了爱国进步活动。1935年,他在上海参加救国会,1936年他随邹韬奋等人赴香港办救国会机关报《生活日报》。1940年11月,随胡愈之赴新加坡出任《南洋商报》副刊主编,在侨胞中宣传爱国抗日。日本投降后,王纪元又在印尼雅加达同当地进步侨界人士创办《生活报》,任社长兼总编辑。1950年,又同华裔知名人士萧玉灿等人创办印尼文《人民日报》,后此报转为印尼共产党机关报。1951年他被驱逐回国。据资料称,他因从事革命活动,一生5次入狱。他在离休后享受副部级待遇。

  中新社的前身是国际新闻社,王纪元同志还是国际新闻社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因此,他也是留在中新社工作的仅有的几位国新社工作人员之一。他平时在谈话中常把中新社说成是国新社,这看来是他的习惯使然。王纪元同志还是多届全国政协委员。

  王纪元同志在中新社工作期间,主要是负责领导专稿工作和图片工作。在他领导专稿工作时,我有机会同他一起出差。那是在农业合作化时期,中新社组织部分同志到侨乡采访。我和王纪元同志到福建,由分社安排我们和分社记者一起到永定采访。永定是一个重点侨乡,是侨界著名人士胡文虎的家乡,还是现今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的家乡。但这里是山区,大部分村镇当时都不通汽车,我们到哪里都需要步行。记得第一天我们从县城到下洋(离胡文虎家乡不远),就是走了大半天才到。当时我年轻力壮,走这么多路不算什么。但是王纪元同志已经50岁左右,可是他仍然兴致勃勃跟我们走,完成了这一行程。他此行也写了稿件。

  我最后一次见到王纪元同志是在1984年。我因有任务要去深圳,临走时,王士谷社长交待我,到深圳时去看望一下王纪元同志。王纪元同志当时住在正在筹建的深圳大学校舍内。他已70多岁,但看来身体还好,侃侃而谈。他告诉我,他所以住在深圳,是因为想要办一个专门面向海外华人读者的报纸。我有些诧异,觉得办一个报纸,谈何容易。但他充满信心地说,没有关系,我有办法,人员、经费,都可以弄到。

  以后我还在惦念他办报的事情。可是年龄不饶人啊!大概就是在次年,我就听到了他患脑血管病的消息,他已由家人接回到北京。王纪元同志从此一病不起,瘫卧病床十几年,直到2001年逝世,享年91岁。

  杰出的华侨新闻界名人洪丝丝

  洪丝丝同志在中新社的职务是专稿部主任,其实他在到中新社前就已经是司局级干部,他是中侨委委员,副司长。他在退休后,又任两届汇集了许多海内外华文新闻界知名人士的中新社理事会理事长。

  洪丝丝是位知名的华侨新闻工作者。先后在印度尼西亚、马来亚、新加坡等地,从事爱国进步的新闻工作20多年。1928年他就在印尼棉兰应聘为《南洋日报》评论记者,1929年该报易名为《新中华报》后,又被聘为总编辑。1932年,他赴马来亚槟榔屿,先后任《光华日报》和《现代周报》的编辑主任,《现代日报》的主编。《光华日报》是孙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前倡办的,历史非常悠久。《现代日报》是一份爱国进步的报纸,1950年9月,遭英殖民当局吊销营业执照。1946年11月至1950年9月,洪丝丝同志在陈嘉庚创办的新加坡《南侨日报》工作,曾任《南侨日报》经理兼社论委员会主席,《南侨晚报》主编。1950年被新加坡英国殖民当局驱逐出境。

  洪丝丝同志在专稿部工作期间,除了主持专稿部的工作,看稿发稿外,还亲自动笔写过一些评论。他写的评论逻辑性强,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我觉得,他的这些文章应该是我们中新社对外报道的范文。

  洪丝丝同志回国后,除了担负中新社的职务外,还担负过其他一些重要职务。他是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他还曾任中国侨联副主席,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会长。

  在中新社工作过的归侨知名人士很多。除上述三人外,担任过社一级领导职务的有章欣潮、张楚琨、吴江、郑楚耘、林望中、何耕新;担任过部主任一级领导的有徐曰琮、林芳声、方图、黄叶生、彭友真等。如果加上曾任中新社理事的,那就更多了。他们对中新社的建设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重要贡献。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的发展变化,归国的华侨越来越少了,在中新社工作的归侨人士也越来越少了。但是在这中新社建立60周年之际,提一下这部分人的情况我想还是很有意义的。过去曾有人说过,中新社是由国内和华侨新闻界一些知名人士发起创办的,我觉得这也是有道理的。

  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是中国以对外报道为主要新闻业务的国家级通讯社,是以台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华人和与之有联系的外国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国际性通讯社。

  经刘少奇定名,1952年10月1日,中新社由中国新闻界和侨界知名人士发起成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是中新社的创办人和领导者。发起创建中新社的还有金仲华、胡愈之、洪丝丝等文化界、新闻界知名人士。著名国际问题专家金仲华担任第一任社长。中新社的前身是1938年在周恩来的参与策划下,由进步文化人士范长江、胡愈之等发起成立的爱国进步新闻机构——国际新闻社。 中新社担负的职能主要是:对外新闻报道的国家级通讯社,世界华文媒体信息总汇,国际性通讯社。履行职能主要通过四种形式:一是传统形式的报道,包括文字、图片通稿,专稿等;二是新形式的报道,主要是网络、信息、视频、手机短信等;三是对海外华文报纸供版;四是社办报刊。

  中新社现有员工2000余人,总社设在北京,拥有46个境内外分社。在北京、纽约、香港设立发稿中心。建有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的新闻信息发布体系,每天24小时不间断向世界各地播发文字、图片、网络、视频、手机短信等各类新闻信息产品,客户和合作伙伴遍及世界各地。

  中新社是亚洲上网最早的中文媒体。m.johnnytowncar.com于1995年在香港创建。1999年1月1日,中新社总社在北京开办中国新闻网,简称“中新网”。中新网秉承中新社的传统风格,追求“快速、平实、客观、理性、专业、雅致”,在众多的网络媒体中别具一格。中新网是中国重要的新闻网站,也是全球中文互联网原创新闻报道最重要的内容供应者。 中新社于2000年1月1日创刊出版的《中国新闻周刊》,现在已是中国最知名的时政周刊之一,并以英、日、韩、意等4种外国语出版5种版本。周刊以其敏锐、深刻、犀利、独到的精神坐标在国内新闻周刊中独树一帜,其个性化标签“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已鲜明地印刻在读者心目之中。

  中新社每两年主办一次“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是规模最大的全球华文传媒领袖峰会,从2001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了六届。2009年第五届论坛期间,在中新社倡议下成立了以“服务、互动、平等、共赢”为宗旨的“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目前联盟有34个国家和地区的304家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总机:86-10-8782668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