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健
题记:香港回归祖国整整一个月之后(1997年8月1日),总社在八楼大厅隆重召开总结表彰大会,嘉奖香港报道组等16个先进集体、赵健等59名先进个人、《鲁平专访》等8篇最佳新闻作品、《江泽民宣布香港特区成立》等46篇好稿(电讯、图片、专版),总计122人次榜上有名。
郭瑞撰写的社长总编《嘉奖令》,文情并茂,掷地有声:
香港回归,百年盛事。神州翘首,举世瞩目。世界新闻大战,记者高手如云。我社参战同仁,或记者,或编辑,或行政,或后勤,或境内,或海外,同心同德,众志成城;各司其职,紧密协作;不计得失,无私奉献;殚精竭虑,进取拼搏。挥笔如椽,大写中华民族收土雪耻历史;泼墨如海,尽抒炎黄子孙扬眉吐气豪情。彩照如霞,使千家万户生辉;影像如流,令五湖四海动容。中新社人,尽显精神;中新社史,又添华章。为此特令嘉奖参加香港回归报道全体人员。
作为一把手、香港报道组总指挥,郭瑞社长在总结表彰大会上作了题为《精心策划 周密部署 突显优势 特色鲜明》,长达万言的主旨报告。
坐镇后方的我,以《振奋精神 团结奋进 再创辉煌》为题,重点表彰香港回归报道期间涌现的好人好事,鼓舞士气,以利再战。我一连用8个“这是一场……的新闻大战……在他们身上,体现了中新社人的……精神”的句式,全景式展示中新社人的精神风貌。事后统计讲话中共点到117人次。
时光匆匆,岁月如流。
香港回归报道结束后,郭伟锋、周建闽、林道进、徐泓、郭瑞、赵健、肖瑞美、金果林、刘文祥、苏容娟、苏为群、段八一、石本秀、顾方东、蒲莉、陆君君、高云、刘丰、王瑶等因工作需要陆续调离中新社,到新的岗位勇挑重担,大展宏图。
坚守在中新社这块外宣高地的同事们,年年都有新进步,不少人成为总社各部门和国内外分社的中流砥柱,其中好几位脱颖而出走上社领导岗位,正满怀信心率领这支队伍开创未来。
包括我在内的老兵们退役了,却始终牵挂、关注中新社的现状和未来,多少情和爱化作一片夕阳红。
曾经朝夕相处,并肩战斗的夏守中、孟庆雷、张连玉等远行了,他们的音容笑貌真真切切地长久活在同事、挚友的心中!
庆回归十五周年之际,《中新社那些事》栏目老编,希望重新刊出十五年前我那讲话。恭敬不如从命。遂将“讲话”捡出,略作删节,改题为《中新社人精神》,补写上述文字。重拾记忆,愿与同仁重温我们那段激情燃烧的峥嵘岁月——
郭瑞社长代表社委会和编委会就香港回归报道的基本情况、宣传效果、突出特点、体会、收获、问题和不足,做了全面的总结。他列举大量统计数字后指出,这次报道我社文字和图片的日发稿量、周发稿量、战役报道发稿总量等都创造了中新社建社以来的最高纪录。而连续40个小时滚动发稿、图文专版专辑之多都是前所未有的,具有开创性的。概括起来,这次香港回归报道实现了“五个最”,即:日发稿条数最多,报道总量最大,滚动播发时间最长,动用传播工具种类最全,覆盖面最广。我在中新社工作多年,经历过大大小小许许多多战役。我认为,这种概括是实实在在的。
如果说,上述“五个最”足以体现我社这次报道的战绩,而战绩可以用精确的数字统计,那么还有“五个最”则颇能说明何以取得如此战绩的原因,尽管原因有时难以用精确的数字统计出来。这便是:报道阵营最强盛,组织策划最周密,技术手段最先进,后勤保障最有力,全社上下配合最齐心。而这一切归结到一点,都是中新社人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能量得到充分释放的具体证明。
今天,香港回归祖国整整一个月,跨越九七一幕幕激动人心的场面,前后方记者编辑在写字间、在暗房争分夺秒抢发新闻的情景,司机们加大油门穿大街过小巷,打字员们紧盯电脑屏面飞快敲击键盘、食堂师傅不顾烟熏火燎大汗淋漓赶做美味佳肴、印厂工人马不停蹄印刷装订的特写镜头,又浮现在眼前,仿佛就在昨天。
《新闻出版报》记者柳堤在世纪盛典之前匆匆来到我社采编中心采访。该报七月一日刊登她的现场特写《走进神圣时刻》,其中写道:“零点:在香港回归的神圣时刻。中国新闻社采编中心灯火通明。悦耳的电话铃声带来了最新信息。……总社、国内分社、香港、美国、日本、法国、澳大利亚等分社的百余名编辑、记者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度过了这个不眠之夜。”其实,除了 编辑、记者,许多技术、印刷、行政人员也在岗位上彻夜不眠。
这是一场需要上下协同、左右配合、全员投入才能取胜的 新闻大战。社长、总编、副总编担任指挥员,副社长担任后勤部长,香港报道组、内地报道组充当攻坚突击力量,国内外各分社记者站密切配合,全社打了一个漂亮的立体战。六月三十日二十二时起,在田惠明、章新新、周建闽的调度下,北京的刘丰、张雷、王永志、王晓晖、彭伟祥、谭宏伟,江苏的陈琪,澳门的戴亚平,福建的郑珊云、孙贤迅,重庆的张秋明,哈尔滨的彭大林、张洪全,上海的刘文祥、王健、苏蓉娟,杭州的吴蔚中,深圳的薛东和、甘甲才、李勇,新疆的陈国华,广州的张传熙,西藏的周书凡、代安,天津的孙志民,威海的胡碌太,南宁的余显伦、李明晖,武汉的章敦华、柳俊武,广安的符怀林、姚昕,虎门的邱吉灵,舟山的章黎杰,分别从天南海北发来整点现场特写;一日零时后,在郭伟锋、陈立宇的调度下,北京、上海、广州、静海寺、南宁、肇庆、重庆、福州驻地记者及澳门的戴亚平、横滨的王文和,东京的刘莉生,纽约的苏祥新、麦子,悉尼的顾方东,巴黎的丁立、刘昶,也分别发来全球各地的零点新闻通讯。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确保了最具特色的两个专栏“跨越九七的二十四小时”、“全球关注回归瞬间”的顺利播出。在他们身上,体现了中新社人“劲往一处使,全社一盘棋”的团队精神。
这是一场靠兵种数量更靠兵种质量取胜的新闻大战。全球八千记者云集香港,中国记者团只有六百多人,而中新社记者只有二十五人,二十五人中真正跑交接新闻、拍图片的只有两三人。面对如林高手,中新社记者表现出特别能战斗的素质,迅速及时向海外播发多篇新闻、特写,多幅传真照片,有些质量非常高。又如,新疆分社年轻记者陈国华巾帼不让须眉。为配合总社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发稿,她怕因家远耽误第二天的报道,便住到办公室,次日凌晨早早地赶往采访地点,出色地完成了《国旗下的婚礼》的通讯。在他们身上,体现了中新人“以一当十,敢与强手争高低”的拼搏精神。
这是一场需要全体将士全身心投入才能取胜的新闻大战。回归期间,香港前线副总指挥、副总编郭伟锋频频接到老父患绝症病危的消息,家人希望他回去探望。郭伟锋安慰病中的父亲,坚守在指挥前沿,直到报道结束后才匆匆赶去奔丧。总编室孙永良在七十多岁老父亲生病,且又砸伤眼睛的情况下,推迟了探亲假,回归报道结束后才回烟台探视。文印部郭吉祥长年从事夜班校对,患胃十二指肠溃疡,医生令他住院治疗。他揣着住院条坚守在校对岗位上。摄影部工程师肖芳连续夜战劳累过度昏倒,急送医院住院打吊针,她想着亟待处理的图片,打完吊针便与护士不辞而别。摄影记者任海霞高烧40度,支着病体联系特约通行证,并及时从天安门广场送回胶卷。重庆支社刘小青患病毒性心肌炎,住院治疗期间仍在病榻上一次次修改特约记者的稿件。上海分社潘索菲参加总社内蒙古五十周年报道期间劳累致病,回到上海的当天(三十)即投入回归报道,当晚发完传真照片已是午夜零点以后。为了完成第二天晚上的采访任务,她丈夫也来协助,以至将刚上小学的儿子一人锁在家中。办公室肖巍、刘子蓉带病坚持工作,毫无怨言。在他们身上,体现了中新社人“工作至上,置个人、家庭于度外”的奉献精神。
这是一场靠坚强的毅力才能取胜的新闻大战。临近回归的日子里,香港报道组、内地报道组、总编室、技术部的同仁“连轴转”,可以说是“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从六月三十日早晨七点到七月一日傍晚六点,负责中央领导人活动的陈建先后采访了九场活动,其间只休息了三、四个小时。香港多雨,有时下瓢泼大雨,给影视外景拍摄带来很大困难。香港分社贾国荣全程采访驻港装甲兵进驻过程,经过五小时的行车和两个多小时的暴雨中拍摄,圆满完成了任务。电影声像部谢华基、徐冬冬等为了保护机器,使拍摄得以顺利进行,常常为摄像机打伞,而自己则站在雨里被浇成“落汤鸡”。摄影部年近半百的杨佐桓带病请战,背负几十斤的摄影器材上下二十几层楼的制高点,拍了不少高质量的精美图片。在他们身上,体现了中新社人“连续作战,不怕苦和累,宁可掉几斤肉也要完成任务”的牺牲精神。
这是一场有时要速战速决,有时又要韧性持久才能取胜的新闻大战。回归报道前期,政文部王晓晖采访了政坛要人王汉斌、外交家姚广、作家王蒙,其中有些采访对象政务繁忙,有的干脆拒绝一切记者的采访,王晓晖为此做了大量的联系和说服工作。她在一些同仁的帮助下,采取一些有效的操作方法,使拒绝电视台采访的王汉斌接受了中新社的采访。回归前夕,港台部记者陆君君盯着港澳办主任鲁平。鲁平定于六月十九日去香港,忙得不亦乐乎,答应星期一接受采访。陆君君去了,鲁平让她坐在办公室等了一下午,硬是没有空。第二天她又去鲁平办公室“守株待兔”,直到鲁平临去机场前的一个多钟头前,终于接受了中新社记者的专访,这篇专访成了我社一条被海外十几家报纸采用的独家新闻。在他们身上,体现了中新社人的“锲而不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进取精神。
这是一场需要智慧、才华,需要点子、角度、文采、思辩才能取胜的新闻大战。香港、北京的重大活动就那么七八场,几百家媒体都去抢,除了时效,重要的是看你的货色是否动人。回归首日,郭伟锋推出的重头评论《香港回归的历史瞬间与中华民族的历史贡献》,年轻记者董会峰撰写的评论《“一国两制”也适用于台湾》,是他们的长期积累和巧妙构思相结合的产物,在海外引起强烈反响。赵健通过国务院侨办国外司得到上百篇侨领的庆回归文章,改编成新闻对外播发,成了中新社的“专利”,她一共采编稿件八十篇,是香港组发稿最多的记者。总编助理田惠明出了许多好点子。刘雨生、田葆林、周景洛、刘末利推敲标题、导语、行文,几近苛刻程度,为的是使稿件锦上添花,引人入胜。庆回归重点城市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东莞、南京的分社、记者站,大家精心写作,不少稿件清新活泼,饶有兴味,上海分社的专栏《黄浦滩头看香江》尤具特色。福建分社紧紧抓住林则徐这个历史人物和他的后裔凌青,与香港回归联系在一起,将有关纪念活动写成一组系列稿,《闽都风情:当归夜,〈鸦片战争〉,放鞭炮》更是新闻性、趣味性俱佳的作品。湖北分社章敦华提出“不是重点抓重点,找出鄂港共通处”的思路,所发稿件在中央驻鄂新闻单位独树一帜。辽宁分社金果林精心指导通讯员,编发了《清晨,他放飞一群鸟儿》、《渔村有个倒计时牌》等多篇以小见大的短通讯。山东分社王鲁平登泰山、上曲阜、奔甲午海战地刘公岛,发出十篇庆回归的新闻和通讯,具有浓烈的齐鲁风味。还有许多记者,都在打破旧框框,追求独特风格,并赢得了海外读者。在他们身上,体现了中新社人“刻苦钻研业务,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新精神。
这是一场需要技术后勤保障有力才能取胜的新闻大战。回归期间,记者在前方冲锋陷阵,编辑在工作间字斟句酌,对外播发新闻急如星火。技术部传真组四同事团结一致,及时、准确地按照有关要求发送、接收各种稿件、函件,十天共计收发传真五千余页,没有误、漏发送稿件或公函。负责试验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工作的蔡明,成功地联通了利用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传输数据和发送传真。这是北京地区新闻界、也是中新社有史以来第一次成功使用无线移动通信系统。食堂负责人刘俊明每天精心安排,想方设法增加饭菜质量、调整花样,其他人员几乎每天加班、加点,不怕苦、不怕累,连续奋战。司机李书生随叫随到,服务、安全都有上佳表现。物资科张海星为了采购报道组急需的各种物资,不辞辛苦,劳碌奔波。电工马文英精心检修各种线路,保证了电路、通信的畅通。文印部的二十多位同事承担了比以往更多的《中国新闻》印刷量,超负荷运转,吃苦受累心甘情愿,其中高文胜、吴新利、郭吉祥、夏俊松、马荣尤为突出。社办公室在顾立军主任领导下,在为业务服务、为社领导服务、为上级主管部门提供信息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树立了“为您服务马上就办”的良好新风。外事部夏守中、李春晖为办理赴港签证、机票不辞辛劳。财务部于晶淼为争取回归报道的专项拨款立下了汗马功劳。从他们身上,体现了中新社人“安于平凡,热爱本职工作”的敬业精神。
这是一场造就英雄和无名英雄的新闻大战。许多第一线记者写下一篇篇美文华章,摄下一幅幅精彩画面,名扬四海。他们作品的发表渗透了编辑和部门主任的心血,而编辑们却默默无闻。香港报道组的陈立宇、香港分社的刘北宪、李伟、梁玉骥,内地报道组的田惠明、章新新、周建闽、王永志、田葆林,总编室的刘雨生、景笑林、孙兆震,来总编室值班发稿的刘末利、周景洛、沈根荣,摄影部的任晨鸣,还有许多可敬的编辑,就是这样的无名英雄。不少中层干部和分社社长,如钟征祥、李捷、刘文祥、邢浩峰、肖龙联、袁崇和等,在回归期间做了大量组织协调、策
划指挥工作却坚决不同意自己被提名为先进个人。在他们身上,体现了中新社人“淡泊名利,甘当无名英雄”的谦让精神。
记得一位伟人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中新社人所具有的团队精神、拼搏精神、奉献精神、进取精神、牺牲精神、创新精神、敬业精神和谦让精神,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打胜这场世纪新闻之战的力量源泉。
表彰先进为的是鼓舞士气,总结过去为的是开辟未来。
在中新社香港回归情况汇报上,张伟超副主任作了重要批示:“中新社香港回归报道任务完成出色,在海外产生良好影响。希望中新社就今后业务的开拓,队伍的建设,内部管理工作的完善等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更加昂扬的斗志,迎接党的十五大报道任务的到来。”
现在,临中共十五大召开已为期不远。我们要借鉴香港回归报道的成功经验,尽快策划、制定迎接十五大报道的整体方案,进一步振奋精神,团结奋进,再创辉煌!
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是中国以对外报道为主要新闻业务的国家级通讯社,是以台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华人和与之有联系的外国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国际性通讯社。
经刘少奇定名,1952年10月1日,中新社由中国新闻界和侨界知名人士发起成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是中新社的创办人和领导者。发起创建中新社的还有金仲华、胡愈之、洪丝丝等文化界、新闻界知名人士。著名国际问题专家金仲华担任第一任社长。中新社的前身是1938年在周恩来的参与策划下,由进步文化人士范长江、胡愈之等发起成立的爱国进步新闻机构——国际新闻社。 中新社担负的职能主要是:对外新闻报道的国家级通讯社,世界华文媒体信息总汇,国际性通讯社。履行职能主要通过四种形式:一是传统形式的报道,包括文字、图片通稿,专稿等;二是新形式的报道,主要是网络、信息、视频、手机短信等;三是对海外华文报纸供版;四是社办报刊。
中新社现有员工2000余人,总社设在北京,拥有46个境内外分社。在北京、纽约、香港设立发稿中心。建有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的新闻信息发布体系,每天24小时不间断向世界各地播发文字、图片、网络、视频、手机短信等各类新闻信息产品,客户和合作伙伴遍及世界各地。
中新社是亚洲上网最早的中文媒体。m.johnnytowncar.com于1995年在香港创建。1999年1月1日,中新社总社在北京开办中国新闻网,简称“中新网”。中新网秉承中新社的传统风格,追求“快速、平实、客观、理性、专业、雅致”,在众多的网络媒体中别具一格。中新网是中国重要的新闻网站,也是全球中文互联网原创新闻报道最重要的内容供应者。 中新社于2000年1月1日创刊出版的《中国新闻周刊》,现在已是中国最知名的时政周刊之一,并以英、日、韩、意等4种外国语出版5种版本。周刊以其敏锐、深刻、犀利、独到的精神坐标在国内新闻周刊中独树一帜,其个性化标签“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已鲜明地印刻在读者心目之中。
中新社每两年主办一次“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是规模最大的全球华文传媒领袖峰会,从2001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了六届。2009年第五届论坛期间,在中新社倡议下成立了以“服务、互动、平等、共赢”为宗旨的“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目前联盟有34个国家和地区的304家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