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辉煌六十年

  1952年10月1日,共和国的3周岁生日,中国新闻社正式成立。当天,经刘少奇同志定名,由廖承志等新闻大家在早年国际新闻社基础上创建的中新社,向海外发出了第一篇广播新闻稿《首都纪念国庆节举行隆重阅兵式》。这一声响亮的初啼,冲破了当时美国等西方势力对新中国的舆论封锁,向世界特别是向海外华侨华人传递了来自东方的“中国声音”。

  六十年来,中国新闻社始终坚持中国立场、坚守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形象、弘扬中华文化,坚持贴近海外受众、贴近客户需要,在每一篇报道中践行及时、准确、真实、客观、平衡之准则,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从最初的播音、邮寄、电传等传统发稿方式,发展到今天集文、图、网、视、版、刊多位一体的现代化传播体系,覆盖领域不断扩大、传播能力不断增强,用如椽大笔和辛勤汗水形成了“短、快、新、活、宽”,兼具国际视角与亲和力的中新社对外报道风格,受到了海外华文媒体与华侨华人的广泛认同。

  烽火抗战间发声

  从出生之日起,中新社即被赋予了搭建中国与世界,特别是与海外华侨华人沟通桥梁的艰巨使命。追溯历史,中国新闻社与她的前身——国际新闻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国际新闻社是1938年在周恩来的参与策划下,由进步文化人士范长江、胡愈之等发起成立的爱国进步新闻机构。甫一创办,国新社就向世界传递中华儿女不屈抗日的讯息。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国新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事进步新闻事业,专门向国民党统治区和海外华侨报提供通讯稿及专稿。

  1939年至1940年夏是国新社的全盛时期,桂林总社、香港分社和广州办事处发稿业务有:对国外发有英文《远东通讯》,对海外华侨发有《祖国通讯》、《国新通讯》,对国内有《国际新闻通讯》和普发到国内外的特约专稿,采用国新社稿件的,除党领导下的《新华日报》、《华商报》外,还有国统区的报刊和东南亚、印度、美国、澳大利亚、非洲的华侨报纸,共达150家以上。这样的影响力,在战争年代弥足珍贵。自叹为“海外孤儿” 的华侨华人,时刻期盼能够听到来自祖国的信息,国新社就此架起了一座跨越万水千山的信息桥梁,将来自家乡的讯息传递给客居他国的炎黄子孙。

  百废待兴中突破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然而新生政权却面临着严峻的内外形势——战争给这个国家留下了太多的疮痍和苦难,祖国大陆与台湾尚未统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不仅企图在政治上孤立新中国,还进行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历经戊戌变法至辛亥前夕、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以及二战后三次发展高潮,新中国成立时海外华文报刊有97家,但政治背景各异,进步报刊约占总数的五分之一。

  为打破美国等西方势力封锁,使海外华侨报纸有祖国新闻的直接来源,开展新中国多项政策和建设成就的报道,中共中央领导人认为很有必要成立一家直接向海外华文报纸提供稿件的通讯社,中国新闻社由此应运而生。

  1952年5月,中联部部长王稼祥召集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开始筹建中国新闻社。中新社聚集了一批具有独特背景的新闻专业人士——有的是海外华文报刊的主笔、总主笔,有的是社论撰稿人,有的曾在香港从事新闻工作,他们既熟悉海外华侨的心态,又具丰富的华文报刊工作经验,对外发表了一大批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新闻作品。一家传媒机构调集如此众多的海外华侨报人,这在新中国传媒发展史上也是相当独特的历史现象。

  1956年3月,中新社召开了半个月的整编会议,明确了中新社是负责供应海外(包括港、澳)华文报刊各种稿件的一个“华侨通讯社”;成立了社务委员会和编辑委员会;建立了广播、通讯、图片、专稿四个编辑部和广东、福建、香港三个办事处。自此,一个通讯社的组织和业务架构基本建立起来。

  上世纪60年代,尽管遭遇国内三年自然灾害以及国际上印尼、印度等国的排华风波,中新社的报道工作依然有新突破——开始报道国际新闻,加强了新闻、出版、图片、画报、电影、文艺和对外海华文报刊的调研等业务。其中,1958年筹建的电影队摄制了《齐鲁英豪》、《北京漫游》等多部风光、纪录片,并在香港取得了上映阵地;1963年首次派记者出国采访,报道了在印尼举办的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

  初创中新社之时,作为创始人之一的廖承志先生就明确提出了爱国主义的报道方针。他说,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相结合,把爱祖国和爱当地人民相结合,这应该是华侨工作方针的主要内容。这个方针一直到现在,都有其深远意义。

  “文革”动荡里坚持

  “文革”开始后半年,伴随着所谓的“一月风暴”夺权运动,除“中国新闻广播”基本坚持记录新闻的广播外,社级和其它各部室相继陷入瘫痪。1969年初,国务院正式发出通知,撤销华侨事务委员会机构,原来由中侨委党组领导的中新社,后并归新华社领导。

  中新社人永远铭记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是他对中新社撤销与否亲自做出安排。周恩来总理不同意撤销中新社。合并后的中新社图片业务由新华社摄影部承担,广播部和专稿部业务由新成立的“中国新闻组”,简称“中新组”承担,该部门辖属新华社对外部,但是发稿时仍用“中国新闻社”电头,在“文革”的漂泊动荡中,中新社保留了血脉与生息。

  1970年1月12日,新成立的中新组在新华社大楼606房正式办公,开始发稿。《中国新闻》每天出版发行,专稿和图片也恢复供稿。

  1974年6月至7月,中新组全面总结1970年以来的工作,就中新社对外报道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为时两个月的讨论,这次总结讨论,将中新社的报道对象正式确定为“四种人”:即广大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和中国血统的外籍人。

  “文革”后期,邓小平复出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在他大刀阔斧进行整顿工作,落实党对知识分子政策的背景下,中新组从1974年11月至1975年3月,组织记者采访了一批老知识分子,共计40多位,如哲学家冯友兰、美学家朱光潜、史学家顾颉刚、语言大师王力、翻译家杨东莼、科学家卢嘉锡、生物学家童第周等。如此集中地报道知识分子,是“文革”以来的第一次,引起强烈反应,港澳和海外华文报纸纷纷刊登。

  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是二十世纪考古学上的重大发现,最早报道这一发现的,就是中新社记者蔺安稳。1974年春天,回家探亲的蔺安稳在得知临潼出土了一批秦代陶俑后,随即采写了《秦始皇陵出土一批秦代武士陶俑》,该报道后来得到李先念副总理的批示。由于中新社的报道和中央领导的批示,在“文革”经济极度困难的时期,国家还是拨出巨款将这一珍贵文物保护了起来。

  改革开放时振兴

  1978年1月,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恢复成立。同年,中国新闻社恢复建制。1981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发文明确,中新社是国家通讯社,中新社开始第二次创业。老同志归队,各方优秀人才慕名而至,充满朝气的大学生不断调进,通稿、专稿、摄影报道逐步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一直影响到现在。

  带电头的电讯通稿,是中新社对外报道的旗帜,“实、宽、短、快、活”的独特风格,重视选题、角度、细节和现场感,贴近海外读者的需要和阅读习惯,被业内称为“中新体”。

  专稿报道则是中新社对外报道的另一重要形式,在总结因时、因地、因报制宜等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面向中间,反映现实”的专稿报道方针,专稿报道进一步转向重大现实题材领域,以此为标志的业务结构调整,使得中新社专稿工作在复办初期至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得以蓬勃而兴。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中新社也在各项常规及战役报道中成长起来,向海外受众展示出一个正在和平崛起的大国形象。

  重大政治报道如党代会和全国“两会”,中新社从未缺席,通过事先的精心策划,开掘报道题材,丰富报道内容;通过组织采访包括省委书记在内的地方政要、高级别开放度小的部门、各个领域的专家,回答海外读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中新社平实、活泼、不拘一格的文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报道风格。

  建国五十周年、港澳回归等重大时刻,经由中新风格的报道凝固了历史瞬间;经济报道更加贴近市场,聚焦新经济,拓展经济评论;科教文卫报道、体育报道、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侨务侨乡报道、对台报道及国际新闻报道多点开花,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得到长足的进步与发展。

  新世纪的新发展

  新世纪前后,中国新闻社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这也是中新社的第三次创业。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中新社建成卫星专线通信系统,对新闻采编系统进行更新改造,并于1999年1月1日正式开通运行了中新网,成为亚洲上网最早的中文传媒之一;新成立的新闻图片网,兼有采编和销售功能,适应了每天24小时滚动播发即时图片的要求;除了创办初期在广东、福建、上海、广西四大侨乡的分支机构及香港设立的办事机构之外,新建新设了多个境内外分社,扩大了新闻采集的规模和能力。

  成立于1996年的海外中心,是中新社突破传统电讯通稿业务,向海外华文媒体提供报纸版面服务的一次大胆尝试和探索。成立十多年来,海外中心将通讯社单纯的“供稿业务”转变为“供版业务”,将“稿件落地”转变为“版面落地”,为中新社对外新闻业务开辟了一条全新渠道。至2011年,海外中心年对外供版超过51500个,客户总数达到60家,覆盖美洲、澳洲、亚洲、欧洲、非洲五大洲的30多个国家以及台湾地区。

  新世纪的第一天,2000年1月1日,《中国新闻周刊》创刊号正式出版。周刊以其敏锐、深刻、犀利、独到的精神坐标,在国内新闻周刊中独树一帜。经过10余年的发展,周刊在新闻操作和表现形式上日渐成熟,显露出大刊风范,成长为国内一流的时政类新闻杂志。自2007年起,《中国新闻周刊》开始进行外文版的出刊发行工作,到2012年,实现以英、日、韩、意等4种外国语出版5种版本,在东亚,南亚,北美、欧洲等四大经济圈发行。

  2001年9月,中国南京。中新社成功举办了首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此后,每两年一届的华文传媒论坛成为定制。作为主要为海外华文报刊提供多元化服务的通讯社,中新社成功地搭建了“世界华文传媒论坛”这个开放性、国际性、高层次的舞台,为全球华文媒体探讨海外生存发展,促进海外华文媒体之间及其与中国大陆传媒界的沟通与交流,提升海外华文媒体的整体质素和水平,表达海外华文媒体的心声提供了平台。

  中新社第三次创业的助动力,始自2000年进行的一次社内机构、人事制度改革。面临人员老化、缺乏活力、产业化水平低等诸多问题,中新社从那时开始了改革的步伐。领导干部年轻化、部分采编部门产业化、全面实行聘任制等一系列措施凝聚了人心,调动了广大中新社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中新社的发展也因此获得了不竭的动力。

  中国新闻社六十年的发展历程,既有艰辛与荆棘,更有阳光与辉煌。回顾初创时的几十人和口播新闻,中新社现已拥有46个境内外分社,在台湾设有驻点记者的新闻采集网络;拥有两千余人的员工队伍;拥有24小时不间断的信息发布系统;拥有文字、图片、特稿、网络、期刊、供版、视频为七大主干的新闻产品体系;拥有广泛覆盖海外华文媒介的用户网络。

  今天,中新社已从新闻战线的一支轻骑兵,壮大成国家外宣的一个重要方面军。中新社正以其强大的影响力和凝聚力,逐步成长为领军世界华文媒体、服务全球华人社会、影响全球主流舆论的世界华文传媒资讯中心。

  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是中国以对外报道为主要新闻业务的国家级通讯社,是以台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华人和与之有联系的外国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国际性通讯社。

  经刘少奇定名,1952年10月1日,中新社由中国新闻界和侨界知名人士发起成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是中新社的创办人和领导者。发起创建中新社的还有金仲华、胡愈之、洪丝丝等文化界、新闻界知名人士。著名国际问题专家金仲华担任第一任社长。中新社的前身是1938年在周恩来的参与策划下,由进步文化人士范长江、胡愈之等发起成立的爱国进步新闻机构——国际新闻社。 中新社担负的职能主要是:对外新闻报道的国家级通讯社,世界华文媒体信息总汇,国际性通讯社。履行职能主要通过四种形式:一是传统形式的报道,包括文字、图片通稿,专稿等;二是新形式的报道,主要是网络、信息、视频、手机短信等;三是对海外华文报纸供版;四是社办报刊。

  中新社现有员工2000余人,总社设在北京,拥有46个境内外分社。在北京、纽约、香港设立发稿中心。建有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的新闻信息发布体系,每天24小时不间断向世界各地播发文字、图片、网络、视频、手机短信等各类新闻信息产品,客户和合作伙伴遍及世界各地。

  中新社是亚洲上网最早的中文媒体。m.johnnytowncar.com于1995年在香港创建。1999年1月1日,中新社总社在北京开办中国新闻网,简称“中新网”。中新网秉承中新社的传统风格,追求“快速、平实、客观、理性、专业、雅致”,在众多的网络媒体中别具一格。中新网是中国重要的新闻网站,也是全球中文互联网原创新闻报道最重要的内容供应者。 中新社于2000年1月1日创刊出版的《中国新闻周刊》,现在已是中国最知名的时政周刊之一,并以英、日、韩、意等4种外国语出版5种版本。周刊以其敏锐、深刻、犀利、独到的精神坐标在国内新闻周刊中独树一帜,其个性化标签“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已鲜明地印刻在读者心目之中。

  中新社每两年主办一次“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是规模最大的全球华文传媒领袖峰会,从2001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了六届。2009年第五届论坛期间,在中新社倡议下成立了以“服务、互动、平等、共赢”为宗旨的“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目前联盟有34个国家和地区的304家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总机:86-10-8782668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