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接待工作

  ——记台湾《自立晚报》两记者的大陆之行

  陈佐洱

  台湾《自立晚报》记者李永得、徐璐自9月15日至27日在祖国大陆采访、会亲、游览,实现了38年来台湾记者第一次对大陆的公开采访,在台湾报纸上第一次出现了自己的记者发自大陆的报道,轰动了世界舆论。这一有历史意义的采访,是由中新社协助完成的。

  13日,我国驻日使馆为两位记者办理入境手续后,他们随即同我社东京分社建立了关系,并在东京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第二天即乘中国民航班机进入大陆,将由中国新闻社来接待他们。当天是星期日,但东京分社同北京的电话接连不断。总社港台部、外事部的同志们为他们预定了旅馆房间,向中旅社提出了准备接待的要求,并研究了如何帮助台湾同行进行采访。当天晚上,我社发表了两记者将于近日来大陆采访的消息。

  14日早晨起,我社几个部门在几乎不间断的铃声中接到一百多个电话,大多是来询问两记者的行踪的。由于15日白天东京分社发来急电。说李永得、徐璐向日本当局申请再入国签证遭到拒绝,他们能否按时到达没有把握,我们对上述询问均未作明确答复,直到确悉他们已经登记前来北京。

  15日凌晨0点55分,CA930班机降落在首都机场。我社代表与台湾《自立晚报》记者实现了两岸新闻同行在北京的第一次握手。我社代表说:“欢迎你们,等了你们38年了!”他们回答说:“我们等了40年,踏上祖国大陆,心情很激动。”

  东京分社向总社报告了两记者向我使馆提出的来大陆采访三条原则:一不与中共官方接触;二根据自己意愿采访,不受干涉;三全部费用自理,不受任何招待。我们认为应尊重他们的意愿,在接待中采取了以下做法:一、将礼节性活动压缩到最低限度,全程只由总社宴请一次;二、除他们提出要求协助联系若干采访对象(如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厦门前沿何厝村)外,未主动提出过其他采访建议;三、不派全程陪同,在各地也不派记者参加他们的单独采访活动;四、对外国、港澳记者同他们的接触,不作任何干预;五、对他们提出的旅行要求(主要是预订机票和宾馆)尽管多次变更,都尽量设法予以满足。因此,尽管开始时有不少疑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记者逐渐了解了在大陆是能自主安排采访的,台胞是受到祖国关怀的。他们公开表示:“中新社与我们合作得很好”、“采访没有受到干涉”;对中新社表示“最大的谢意”。

  两记者在大陆逗留了13天,先后到北京、杭州、广州、中山、深圳、厦门、东山等市县实地观察,会见了数十名台胞及各界人士,几乎每天都发回动态消息及随感。回台后,又从10月2日起以《历史性大陆行》这一总题目接连发表了12篇系列报道。他们来大陆前曾声称,此行目的主要是“了解台湾当局允许台胞赴大陆探亲后大陆的接待准备工作”。事实上,他们了解的范畴十分广泛,包括大陆的政治气氛、民主法制、人民生活、社会状况、台胞境遇、知识分子心态,也涉及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等问题。在接待台胞的准备工作方面,他们了解的问题则包括有关法律、入境手续、旅行规定、食宿交通条件及其它台胞在大陆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他们还曾试探能否采访我决定对台政策的高层领导人。

  他们对于大陆的认识,循序渐进地起着变化:15日刚到北京,漫步天安门和故宫,觉得“如同走进了中国的历史”;看到北京一方面是现代化的设施和技术,另一方面是马车拉砖、人力挖土,到处都在建设当中;绿化和计程车比台北好;想不到也有像台北观光饭店那样高水准的饭店。采访4天后,他们认为大陆人和台湾人在种族和语言上虽一样,但各自在不同制度下生活了多年,价值观有差别。台湾人比较着重个人主义,大陆的则倾向整体主义,因而对国际和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感。

  19日游览杭州,他们认为“如果北平是一个严肃的贵妇,杭州就是一个清纯的少女”。拍了许多照,准备回去后对西湖作完整的报道。徐璐见到了姨妈,激动得流眼泪,对中外记者说:“政治、时间、地域都不能阻隔亲情!”

  在广州,他们学到了不少新名词,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搞活、个体户等,觉得“老百姓思想相当开放,面容带着自信”。参观深圳后,认为“大陆沿海特区和台湾的经济发展所走的路虽然相同,但是两边的发展过程会有不同的经验。”参观中山故居和黄埔军校旧址后,认为“中共恢复了中山先生在历史上的应有地位。只是大陆强调他联俄联共更多一些,台湾强调他提倡三民主义多一些。”

  24日到达厦门,一接触颇似台湾的风土民情,感到十分亲切,“仿佛回到了童年时的台北”。他们对厦门大学生说:“国民党的统战往往根据自己意愿强加于人,而大陆就不加干涉,至少表面上是这样。譬如说,我们这次可以到一些地方去采访,在深圳想去中英边界看看,也未受阻挠。看来中共看问题比较远,国民党在这方面就比较差。”26日晚与我社代表话别时曾表示:“大陆也不是什么‘暴政’、‘水深火热’,这几年人民生活确有改善”;“大陆改制年轻化有必要,但唯独邓小平不能下。邓小平的路线是正确的。”

  离开大陆前夕,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给他们放了刚收录到的台湾电视新闻。当看到“新闻局长”邵玉铭扬言要处罚时,他们心情很不平静,后来对新闻同行们说:“我们没有罪,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人一辈子能在台湾干一件轰轰烈烈的事也就算了。我们看到的台湾是我们眼中的台湾,我们看到的大陆是我们眼中的大陆。”

  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是中国以对外报道为主要新闻业务的国家级通讯社,是以台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华人和与之有联系的外国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国际性通讯社。

  经刘少奇定名,1952年10月1日,中新社由中国新闻界和侨界知名人士发起成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是中新社的创办人和领导者。发起创建中新社的还有金仲华、胡愈之、洪丝丝等文化界、新闻界知名人士。著名国际问题专家金仲华担任第一任社长。中新社的前身是1938年在周恩来的参与策划下,由进步文化人士范长江、胡愈之等发起成立的爱国进步新闻机构——国际新闻社。 中新社担负的职能主要是:对外新闻报道的国家级通讯社,世界华文媒体信息总汇,国际性通讯社。履行职能主要通过四种形式:一是传统形式的报道,包括文字、图片通稿,专稿等;二是新形式的报道,主要是网络、信息、视频、手机短信等;三是对海外华文报纸供版;四是社办报刊。

  中新社现有员工2000余人,总社设在北京,拥有46个境内外分社。在北京、纽约、香港设立发稿中心。建有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的新闻信息发布体系,每天24小时不间断向世界各地播发文字、图片、网络、视频、手机短信等各类新闻信息产品,客户和合作伙伴遍及世界各地。

  中新社是亚洲上网最早的中文媒体。m.johnnytowncar.com于1995年在香港创建。1999年1月1日,中新社总社在北京开办中国新闻网,简称“中新网”。中新网秉承中新社的传统风格,追求“快速、平实、客观、理性、专业、雅致”,在众多的网络媒体中别具一格。中新网是中国重要的新闻网站,也是全球中文互联网原创新闻报道最重要的内容供应者。 中新社于2000年1月1日创刊出版的《中国新闻周刊》,现在已是中国最知名的时政周刊之一,并以英、日、韩、意等4种外国语出版5种版本。周刊以其敏锐、深刻、犀利、独到的精神坐标在国内新闻周刊中独树一帜,其个性化标签“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已鲜明地印刻在读者心目之中。

  中新社每两年主办一次“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是规模最大的全球华文传媒领袖峰会,从2001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了六届。2009年第五届论坛期间,在中新社倡议下成立了以“服务、互动、平等、共赢”为宗旨的“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目前联盟有34个国家和地区的304家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总机:86-10-8782668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