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招金
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的前身是1938年10月在周恩来的参与策划下,由进步人士范长江、胡愈之等人发起成立的国际新闻社。诞生在抗日烽火中的国际新闻社是一家拥护共产党爱国抗日方针的民营通讯社,主要任务是对海外发稿,传递中国抗战消息,对内也发稿。1949年,国际新闻社基本结束工作,总部从香港迁回广州,由少数员工维持工作。1951年,廖承志向周恩来总理提出建议,根据海外华侨报纸的需求,应该加强国际新闻社的工作,中央经过研究同意,并根据刘少奇的意见,把社名定为“中国新闻社”。1952年10月1日,中国新闻社正式发稿,国际新闻社为海外97家报纸供稿工作同时终止。
由坚持爱国主义立场的民营通讯社演变而来的中新社,其主要任务是对外发稿,报道中国新闻。这种独特的发展历史和独特的定位决定中新社有一套独特的运作方式,在新闻写作方面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廖承志是一位十分熟悉海外情况、富有人格魅力的革命家和优秀的社会活动家,是中新社的创办者和中新社新闻风格的缔造者。早在延安时期他就担任过新华社社长,对新闻工作是行家里手。中新社成立以后,他长期直接主管、领导中新社工作,大至宣传方针,小至具体稿件写作,都细心予以指导。他为中新社明确定位:中新社的宣传方针为“爱国主义”。他多次到中新社讲话,要求采编人员要根据对象讲话,要和颜悦色地开展宣传工作,要考虑对方的接受程度,写文章口气生硬只会把读者吓跑。他强调:从事对外宣传要内外有别,不能当“文抄公”,照搬照抄国内的一套。廖承志这些讲话在今天看来已成为对外宣传的常识,但在当时能提出这一系列指导性意见,充分体现出一个革命家的睿智和坚持实事求是的勇气。中新社首任社长金仲华是知名国际问题专家和政论家,有长期在海外报纸工作的经验。他在担任中新社社长的同时,还担任上海市副市长等职务。比如他提出中新社稿件应该“短些,软些,宽些”,在当时提出这种新闻写作观点同样需要很大的理论勇气,对中新社新闻风格形成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近五十年来,国际舆论环境和海外报纸的状况不断在发生变化,中新社的采编人员队伍更换了几代人,但廖承志缔造的中新社新闻风格的基本精神一直沿袭到今天。
通讯社既是媒体,更是媒体的新闻供应商。中新社每天主要工作是采集新闻并向港、澳、台地区和世界各地数百家华文媒体播发新闻电讯。发稿量从开始的一二十条,发展到现在每天一百条左右。通讯社的电讯新闻经过一百多年的实践,已经成为一种稳定的文体,由新闻导语和新闻主体、新闻背景等组成。导语必须用最生动简洁的文字把最重要的事实告诉读者。新闻主体、新闻背景是对导语的补充。这种被称作“倒金字塔”的写法至今仍被世界各大通讯社广泛采用。中新社新闻要遵循新闻的基本规律,符合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也要符合通讯社新闻写作规范。此外,中新社的新闻还具有哪些特点呢?简单地说,一是在报道题材选择方面更注意与海外读者的“接近性”,选择他们感兴趣的题材进行报道,除沿海地区的侨乡新闻之外,对港澳新闻、台湾新闻、全球华侨华人新闻的报道更为深入和系统,对国内各个领域的重大新闻注意选择对外角度进行报道。二是在写作方法上追求一种使海外读者感到亲切、乐于接受的表述方式,尽量将新闻写得短些,写得生动活泼和通俗一些,也可以用“短、快、新、活”来概括中新社新闻风格。
西方有些通讯社对人物专访、人物特写、事件特写、新闻分析等文体没有特别标出,都作为新闻电讯稿播发。中新社把人物专访、现场特写、地方通讯稿等文体归入通讯文体,与消息文体相区别。这种通讯文体与海外报纸的“特稿”相类。几十年来,中新社撰写通讯稿的名笔不断,中新社通讯在港澳台读者、在海外读者和境内同行中获得颇多肯定。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境内媒体的通讯以各种典型人物报道和工作通讯为主,中新社所播发的通讯题材十分广泛,包括对各种名人、名地的报道,在报道知名人士时,不仅报道他们的工作,还包括他们的家庭状况和生活爱好。这些报道在当时境内媒体上难得一见,风格独特,因此很受欢迎。近二十多年来,境内媒体的报道打破各种“禁区”,在报道题材方面中新社已难独享优势,但我们仍然在挖掘独家重要报道题材,在寻找海外读者感兴趣的题材方面下功夫,在写作方面精心谋篇布局,讲究文采,优秀的通讯稿是可以作为散文来阅读的。
评论向来是报纸的强项。《纽约时报》新闻与言论并称权威,报社的社论委员会地位崇高。海外许多报社设有总主笔主管言论,总主笔与总编辑共同对社长负责。通讯社主要的职能是向用户播发新闻。西方通讯社认为,为了维护客户对通讯社客观、公正新闻立场的信任,通讯社所播发的新闻不应该由记者直接站出来对所报道的新闻事件表明立场。新闻只报道事实。事实是准确的,但所报道的事实是经过选择的。西方通讯社经常使用这种方式,在标榜“客观”、“公正”新闻立场的同时,巧妙地表达自己的政治倾向,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他们的价值观念。从新闻写作技巧看,西方通讯社的这种做法有可借鉴之处。中新社在播发言论稿方面一直在探索,为了让海外报纸便于利用,以新闻综述、新闻述评、新闻分析为主,摆事实和讲道理,结论由读者自己来下,而不是将结论强加给读者,直接地说出来。中新社是一家为全球华人服务的通讯社,全球华人在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复兴等方面有共同愿望。中新社评论在阐述以上问题时立场是鲜明的。另外,在经济问题评述、体育评述等方面允许记者保持某些个性。
通讯社在播发新闻通稿的同时,为了开展个性化服务,通常还向媒体提供特稿。中新社成立之初,就根据自身特点开展专稿业务。中新社的专稿与目前世界各大通讯社的特稿业务有些类似,但也不完全相同。在五六十年代,中新社开展专稿工作的重要意义是为了冲破西方世界对“中国声音”的封锁,用一种巧妙的方式向海外读者传达“新中国的声音”。在当年,祖国内地和海外读者生活在两个尖锐对立的意识形态社会之中。海外读者在西方舆论的控制下,对国内误会很多,也很难理解国内发生的一切。中新社当时是向海外华侨华人传达信息的重要渠道。当时许多海外报纸仍不方便刊用中新社通稿,专稿此时便大有用武之地。“隐蔽式”、“点滴透露”是当时中新社同仁创造出来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所谓“隐蔽”,就是以海外人士的口吻、采用半文半白的文体写稿;所谓“点滴透露”,就是在一篇说古道今的风光稿中报道一点祖国变化新的信息。为了让海外报纸便于刊登中新社专稿,有时也用“小骂大帮忙”的手法巧加包装。为了在海外报纸占有版面,减少和冲淡报纸反共文章的影响,当时也给报纸组织大量文史知识之类的稿件,甚至提供言情小说供报纸连载。廖承志称这类稿件为“白开水”。“上下五千年,纵横九百六”,中新社同仁当时喜欢用这两句话来概括专稿题材广泛,顺手拈来皆成文章。实行改革开放以后,根据形势的变化,中新社专稿工作提出“反映现实,面向中间”的方针,其基本含义是题材选择以现实题材为主,写作手法仍要考虑海外中间或中间偏右倾向报纸的接受程度。与此同时,传统专稿工作的做法也继续保留,中新社给香港报纸开辟《京华感旧录》等专栏,每日一篇,说古道今,谈天说地,持续十几年之久,这在报业史上也是少见的。最近十几年来,中新社的专稿又演变成“大专稿”概念,给某一报纸发“专电”,一般为新闻文体;给某报纸、杂志发专稿,一般为通讯、专访、评论文体;在报纸开专栏,为杂记、随笔文体。现在又为报纸制作各种专版,这也是专稿形式的一种发展。
中新社成立之时即开展图片供稿业务,最初以风光摄影、侨乡新貌图片为主。在此后几十年间,中新社集中了一批全国优秀的风光摄影家。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末,中新社编辑出版的《锦绣中华》和《锦绣神州》画册,反映出中新社很高的风光摄影水平,均在中国摄影界、港澳地区和海外读者中受到好评。八十年代以来,海外读者对大陆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现状日益关注,中新社图片供稿工作重点逐步转向新闻摄影。这种调整是必要的。开始每天只发2张传真照片,发展到现在每天发传真照片30张左右,遇到重大新闻可发传真照片百幅以上,内容以新闻事件报道为主。中新社现在每天的文字与图片发稿量都达到国际上一家中等规模通讯社应有的发稿量,形成通讯社业务的两翼。摄影作品要用画面说话,捕捉具有时代意义的瞬间,而且画面还必须具有视觉冲击力,方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一个优秀的摄影记者不仅需要摄影技巧,更重要的是要热爱生活,理解生活,用“心”表现这个瞬息万变、色彩缤纷的世界。中新社记者还努力追求运用国际流行的摄影语言来表现题材。只有这样的照片,中国人能读懂它,外国人也能读懂它。中新社已有两位摄影记者接连获得世界新闻摄影界大奖“荷赛”奖的金牌和铜牌,这在中国的新闻单位中是唯一的殊荣,说明中新社摄影水平得到国际摄影界认可。
进入新世纪,在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的强力推动下,媒体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网络媒体兴起,传播无国界,资讯多样化。舆论能力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强国正在加快资讯输出。对中国媒体来说,这几年来最受关注的是媒体产业化和集团化发展趋势。媒体不搞产业化,媒体就无法生存和发展,传媒人无从谈论如何实现其社会理想,也无从谈论如何面对在全球化浪潮中面临的冲击。但媒体产业化的结果是新闻的商品化属性彰显。记者写新闻无形中受到市场需求的主导,情趣低下的新闻,甚至假新闻不断见诸报端。在这种情况下,通讯社应该坚持怎样的新闻理念,值得同业思考。通讯社新闻是提供给各种媒体使用的,用户是通讯社的“上帝”。通讯社要考虑其各自需求,应该播发具有传播意义和具有传播价值的新闻,通讯社新闻应该是新闻精品,而不是各种垃圾信息。还有,通讯社应该加强原创新闻的采写,通讯社的地位才不会被弱化。通讯社还应该坚持新闻写作规范,认认真真写好每一条稿件。采写播发合格的新闻是我们的专业,中新社人应该坚守这些理念,永远执著地坚守。
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是中国以对外报道为主要新闻业务的国家级通讯社,是以台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华人和与之有联系的外国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国际性通讯社。
经刘少奇定名,1952年10月1日,中新社由中国新闻界和侨界知名人士发起成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是中新社的创办人和领导者。发起创建中新社的还有金仲华、胡愈之、洪丝丝等文化界、新闻界知名人士。著名国际问题专家金仲华担任第一任社长。中新社的前身是1938年在周恩来的参与策划下,由进步文化人士范长江、胡愈之等发起成立的爱国进步新闻机构——国际新闻社。 中新社担负的职能主要是:对外新闻报道的国家级通讯社,世界华文媒体信息总汇,国际性通讯社。履行职能主要通过四种形式:一是传统形式的报道,包括文字、图片通稿,专稿等;二是新形式的报道,主要是网络、信息、视频、手机短信等;三是对海外华文报纸供版;四是社办报刊。
中新社现有员工2000余人,总社设在北京,拥有46个境内外分社。在北京、纽约、香港设立发稿中心。建有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的新闻信息发布体系,每天24小时不间断向世界各地播发文字、图片、网络、视频、手机短信等各类新闻信息产品,客户和合作伙伴遍及世界各地。
中新社是亚洲上网最早的中文媒体。m.johnnytowncar.com于1995年在香港创建。1999年1月1日,中新社总社在北京开办中国新闻网,简称“中新网”。中新网秉承中新社的传统风格,追求“快速、平实、客观、理性、专业、雅致”,在众多的网络媒体中别具一格。中新网是中国重要的新闻网站,也是全球中文互联网原创新闻报道最重要的内容供应者。 中新社于2000年1月1日创刊出版的《中国新闻周刊》,现在已是中国最知名的时政周刊之一,并以英、日、韩、意等4种外国语出版5种版本。周刊以其敏锐、深刻、犀利、独到的精神坐标在国内新闻周刊中独树一帜,其个性化标签“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已鲜明地印刻在读者心目之中。
中新社每两年主办一次“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是规模最大的全球华文传媒领袖峰会,从2001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了六届。2009年第五届论坛期间,在中新社倡议下成立了以“服务、互动、平等、共赢”为宗旨的“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目前联盟有34个国家和地区的304家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