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青
5月13日赴重庆
5月14日都江堰
5月15日成都
5月19日汉旺
5月20日——27日德阳、汶川、绵阳、茂县等地
5月28日返京
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巨大灾难降临四川,我的故乡,那个被称为天府之国的地方天崩地裂、惨遭蹂躏。
一,紧急启动,奔赴一线
5月12日——电话、电话
地震发生时,我正在《中国新闻周刊》十三楼办公室与同事谈话,同事突然问我,你是否感到屋子在摇晃。“地震了”,我立即结束谈话,招呼同事下楼。
随后不久,得知地震发生在四川,我连忙给家人打电话,重庆的电话通了,爱人告诉我说她从20楼刚跑下来,重庆一片兵荒马乱。
又给重庆分社打电话,好不容易通了,知道分社记者已经启动,正在打听情况。接着给老家绵阳的亲朋打电话,但都打不通了,心里一阵发紧,给成都邹辉和肖龙联老师的电话,也不通。
大约半小时后,知道地震震中发生在汶川,这时刘北宪总编辑打来电话,要求重庆分社迅速派出记者支援成都。十多分钟后,刘总又来电话,告知总社记者将取道重庆,让重庆分社做好接应。此后一段时间中,刘总不断来电,给重庆分社发出一道又一道指令,当时成都电话几乎全部中断。
重庆的电话也十分困难,军令如山,十万火急,好不容易拨通重庆分社办公室的电话,我让分社负责人李安江带领记者郭晋嘉、杜远以最快速度出发,同时让分社办公室主任于影准备物资、车辆,此外,我要求重庆分社启动突发事件报道预案,24小时值班,全力做好重庆的灾情报道。
此次地震最早的人员伤亡情况报告来自重庆梁平,一所学校垮塌,有学生伤亡。在地震发生后不久,重庆分社的一篇篇相关报道就陆续发出,摄影记者郭晋嘉以最快速度发出重庆市民出楼避震的多幅图片,记者郭虹第一时间采访到重庆地震局局长,这是当天重庆媒体来自这位局长的第一条权威消息。
在这段时间中,我一直为绵阳家人的安危担忧,好不容易打通,惊魂未定的哥哥告诉我说家中房子裂了,电视掉了,但都没受伤,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下午四五点钟,重庆方面告诉我说驰援成都的小分队已经集结完毕,正在办公室楼下准备出发,分社的员工正在门口为他们送行,我当时想和安江说几句话,告诉他们注意安全,但电话中断了。
灾情出人预料严重,汶川、汶川,北京《中国新闻周刊》所有人的关注点都集中于此,周刊决定让正在成都的记者中断原来的采访,立即奔往汶川,《中国新闻周刊》行动了,办公室忙成一片……
此后我不断与正在奔往成都的重庆分社小分队联系,电话都快打爆了,但大部分时间都告不通。
晚上我与周刊的秦朗总编辑在办公室里关注地震的情况,同时将我了解的一线记者的情况和对灾情的研判不断汇报给总社章新新副总编辑。
此后不断有电话打过来,我在美国的一些媒体朋友来电询问情况,由于他们知道我是四川人,除了关心外,希望我能给他们提供一些线索。洛杉矶18台约定13日早上8点与我电话连线。
晚上八点过,刘总再次来电,指示我在重庆想办法搞到一台海事卫星电话,供当日取道重庆的总社记者使用。我几乎动用了我所有的关系:军队、警方、电信部门,最后电信的朋友说13日早上让我们去拿一部。由于总社孙宇挺这一路记者到重庆已经很晚了,考虑到安全问题,我决定他们第二天早上拿到海事卫星电话后再出发。但遗憾的是,13日早上我们去拿海事卫星电话时,警方将留给我们的这部电话强行征用。
当时全国所有的焦点都在汶川,12日赶往成都的重庆小分队在受阻都江堰后,我仅凭地图认为绵竹离汶川不远,想来一定会有交通通道,请示章总后,指示李安江三人连夜转战德阳,试图他们这一路从绵竹挺进汶川。事实上这里大山阻隔,根本没有通道,但正是我这个错误的决定使他们成为了第一批赶往重灾区绵竹汉旺的记者,并在所有中央媒体中最早报道了汉旺的灾情。
这一夜,我只睡了不到3小时。
5月13日——汶川、汶川
13日上午,在赶往周刊的路上,刘总和章总分别来电,叫我立即出发,赶往四川。当日成都机场关闭,只好取道重庆,我买了当日能买到的最早一个航班,简单地拿了几件衣服,总社技术部也以最快速度购置了新的卫星电话交到我手中,随后我火速赶往机场。
在机场与总社增援记者沈晨碰头,赶往重庆天色已黑。分社小于再借到一辆越野车,并把所有必备物资包括帐篷、药品、食品准备充分。来不及回家,一路狂奔,直接赶往成都,是夜大雨滂沱。
到成都已经1点过了,在高速路上接周刊的摄影记者刘震,一个瘦小的身影从雨幕中飞奔过来,我心里一阵感动。
当时我们想随武警部队进入汶川,于是直扑都江堰,那里黑灯瞎火,刚一落地,就感到余震,人一阵发晕。没有通讯,与周刊的另一位跟随武警的记者刘向晖失去联络,只好在都江堰市政府大院里等候。
此时邹辉他们一行三人正困在都江堰到映秀的路上,总社给他们的命令是想方设法赶往汶川,他们13日一夜在车上过夜。我社13日早上从重庆出发的总社第一支报道小组孙宇挺一行三人也是准备从都江堰进入汶川的,小孙在现场告诉我说不太可能,而此时他们知道了北川的灾情惨重,小孙“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带上小分队直扑北川,事实上小孙的决定是正确的。
凌晨3点过,终于见到周刊的记者刘向晖,但他追随的武警部队当夜也不敢朝汶川进发,我们决定先回成都扎营。到成都联系好酒店,已经5点过。我让一行记者和司机先休息,6点半,我狠心地叫醒了他们,让这一路直奔都江堰与邹辉他们汇合,尽一切可能进入汶川。小沈带了一部海事卫星电话。而我带来的另一部电话让司机火速送给北川的小孙。
至此,中新社前线报道组在成都开始了工作。
这一夜,我彻夜未眠。
二,前线,最前线,中新社人在战斗
14日上午,前方报道组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已经战斗了好几天的肖龙联社长带领杨杰等分社工作人员到酒店与我汇合。此时邹辉等在一线,音讯全无。我在肖老师的指导下部署了接下来的工作。
老当益壮,忠孝不能两全的肖龙联
肖龙联同志已经63岁,多种疾病缠身。已经退休的他完全没有必要再在一线奋战。但肖龙联同志从地震一开始就重批战袍,都江堰、德阳、绵阳、江油、彭州乃至映秀,肖龙联同志在一个多月中几乎走遍重灾区。他说,我是中新社的一名“志愿者”。肖龙联同志老父老母都居住在安县,地震将他们的家严重损坏,到目前,肖龙联同志的父母还在外面辗转避难。而视新闻为生命的肖老却说:忠孝不能两全呀!
冒死挺进,邹辉英勇负伤
邹辉同志刚从重庆调到四川工作,情况都还没摸熟。该同志曾经在重庆“井喷”事件中表现突出。本次地震发生后,邹辉立即奔赴前线展开报道,14日,在从都江堰到汶川艰难的挺进中,该同志被滚石砸伤脚趾,但仍然徒步进入映秀,在那里想方设法发回了最前线的新闻。邹辉同志返回成都后,行动已经十分困难,但他在“后方”继续坚持工作。
忍悲含痛,肖青的“绵阳坚持”
肖青是我社四川分社绵阳支社的记者,她既是这次大地震的亲历者,又是记录者。在地震中,她丈夫受伤,其后她公公又病逝,肖青同志全情投入,一直坚守在抗震救灾一线,绵阳,北川、安县、江油,绝大部分重灾区都有她的身影。她说:我挺了过来,战胜了地震,也战胜了自我。
兢兢业业,杨杰成发稿之冠
杨杰是四川分社采编部主任,邹辉同志到一线和负伤后,分社的繁重报道职责就落在了他肩头。杨杰学新闻出身,对于到最前线采访有强烈的愿望,但我社一线报道组又十分需要一个每天盯政府新闻发布和协调采访二线新闻的核心人物,杨杰同志毫无怨言,在出色完成分配的任务的同时,他不断请缨到离成都较近灾区一线采访,而往往是既做文字又当摄影。一月下来,发稿量居一线记者之冠。
孙宇挺三人的北川四日和勇闯生死线
孙宇挺、邹宪、沈存旭三人是总社派往前线的第一批记者,他们12日从北京取道重庆,13日赶到伤亡惨烈的北川,在那里坚守四天,历尽千难万险,发出了大量新闻。回到成都后,体力严重透支,心理也遭受强烈刺激。一线报道组本来安排他们返回北京休整,18日,稍作调整的小孙在得知我社记者尚未进入汶川,又坚决请战,是日,他带领沈存旭、陈文从成都出发,沿当时惟一一条可以通往汶川的道路——“西线”向汶川进发,翻越海拔四千多米的雪山,一路经历不断的余震、暴雨、泥石流,驱车700多公里,成为我社记者挺进汶川的第一路记者。
进入卧龙,任晨鸣积极请战
本次地震对四川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造成了严重影响,海外十分关注这里的情况。资深摄影记者任晨鸣在从映秀回到成都后,坚决要求赴卧龙采访。当时交通情况十分危险,原来的道路已经完全中断,只能取道绕行。任晨明、刘洪涛、德永健三人冒着生命危险挺进卧龙,在那里发回了许多生动的新闻。
转战灾区,李安江等人的极限5日
李安江、郭晋嘉、杜远三人小分队12日下午就从重庆出发,当晚赶到成都,此后连续五天在重灾区绵竹、北川、什坊一带采访,前三天几乎没有任何休息。五天后,当他们返回成都,已经人困马乏,人伤车坏,到了极限。
映秀废墟,中新社人群像
映秀是最惨烈也是最艰苦的灾区之一,我社记者一拨又一拨奔赴这里,一扎下去就是3、4天。这之中有最早的邹辉、黄荣、刘震、刘向辉、沈晨,第二批到达的有刚从珠峰下来的盛佳鹏、宋方灿,第三批的任晨鸣、德永健,以及后来的刘洪涛、宋鑫、齐彬、陈文、孙宇挺、赵振清、杨强、刘万强,还有周刊的一批批一线记者……
三,佳作不断,中新社力量凸现
本次大地震的前期一线报道中,我社记者奋力拼搏,许多重大新闻事件由我社首发,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肖青同志12号就发出的“北川县城几遭灭顶之灾”、李安江小分队13日早上发出的“绵竹汉旺受灾严重”、邹辉的“都江堰至汶川道路全部中断”、肖龙联同志来自成都军区的许多一手信息,及时向外界传递了灾区的情况,发挥了一个通讯社应有的作用。
在本次报道中,我社一线也发出了不少独家新闻,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肖龙联同志的“失事直升飞机残骸的发现”,另外“一名被困德国游客获救”、“将军带领部队和游客走出死亡三角”、“儿子为母亲最后一次遮阴”以及多篇关于唐家山堰塞湖的新闻等,这些独家报道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得来不易。同时,我社一线记者还潜心采写了大量生动感人的新闻,后方报道组佳作、力作不断,形成我社抗震救灾的整体报道。
在重要新闻事件的报道方面,本社一线记者全力以赴。四川分社紧盯官方发布和重要部门,加上总部后方报道组的补救,可以说我们重大新闻基本上没有遗漏,尽到了一家通讯社的应尽职责。特别是在国家领导人到灾区视察方面,我们克服重重困难,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吴邦国委员长、李克强副总理、回良玉副总理以及军方要员都有我社记者的现场报道,且文字、图片、视频三管齐下,使我社一线报道更加有分量。
在事态发展的重要新闻节点上,我们也积极策应、精心准备、有的放矢。
灾情——事发前两天,我社的报道集中在灾情方面,短、快、活特色表现得十分充分;
故事——14日开始,我社记者就开始采写拍摄生动感人的故事,其后几乎每天都有感人肺腑的作品发出。其中有孙宇挺的“妈妈声穿透废墟”,沈晨的“我总感觉废墟下还有生命”;德永健的“送了,哭了,跪了”;齐彬的“光明就是希望——温家宝看望灾区学生侧记”,宋方灿的“映秀生死大营救”,黄永莉的 “儿子为逝母最后一次遮阴”,王林的“我的北川、我的亲人”,顾立军的“地震中的小天使”,刘洪涛的“废墟上孤独的守望者”,曹多然的“十三岁少女机智巧妙指引救援”等等;
安置——徐长安的“灾民收容所的露天电影”;
心理——沈晨的“心灵的烛光”;
物质——徐长安的“印度帐篷来到绵竹”。
自救——霍潺的“北川灾民返家记”;
救援——德永健的“外国救援队里的华人小伙儿”;
这些报道都是我社在新闻事态刚刚萌发时就着手采写发出,其中不少新闻为了其他媒体后续跟进,显示了一线记者的新闻敏感和素养。
诚如王晓晖副总所说:在这样一个媒体守土有责、用信息换取信心的过程中,中新社用善、理性和建设性,奉献了自己,也呈现了自己。
四,灾难中中新社精神升华
在这次一线报道中,中新社记者表现出的职业、坚韧、果敢、担当、纯粹、真情、崇高,使中新社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华。
刘北宪总编辑应该算是最早到灾区一线的中央媒体总编辑,他被惨烈的灾情深深地震撼,在离开成都候机期间,他提笔疾书,用了大约半个小时,饱含深情地写出了“走进震区都江堰”,为了事实准确,他在机场口述给同去采访的我核实细节,读到动情处,哽咽不能语。后来我们得知,机场服务员都被他的行为和稿件感动,四处找传真机帮忙将稿件传给我们。
李安江他们在现场看到救人高于采访,于是毅然停止采访工作,参与到了救助活动中,他们的那篇“这一夜,我们没有采访”被同业传为佳话,他们的行为也广受称赞。
采访国家领导人,我社记者没在任何一个名单之内,但我们一线总是想方设法,争取在现场获得采访机会。新闻周刊摄影记者刘震在映秀、在绵阳,两次为拍摄到领导人被警卫“肘击”,肖龙联同志在现场多次被警卫赶出又再度挤入。24日,温总理在映秀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许多媒体可以乘坐直升飞机从容前往,为了赶上当天中午11点的活动,我社记者只好在24日凌晨3点就从成都出发,赶在封锁之前进入。在现场提问时,齐彬喊到:“总理,我是中新社记者,我想提一个问题”,这一次没能实现的提问却包含了太多太多让所有中新社人感同身受、百感交集的潜台词。正是这场活动,中新社现场记者连续发稿四条,抢在了所有媒体之前。类似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我们身上发生,但每一次我们都勇敢面对,我们可以付出很多、很多,但我们一定要通过我们的作品,证明中新社的存在。
我们没有什么特权,但我们可以专业、敬业;我们的每一条新闻、每一幅图片、每一条视频,都要比别人付出更多,但正因为如此,我们的职业行为可以更纯粹,我们的奉献可以更崇高。
刘北宪总编辑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到:“我的兄弟姐妹,大震之中,我为中新社能有这样好的将士,临风振臂,仰天长啸,泪飞如雨”,我特别感动。
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是中国以对外报道为主要新闻业务的国家级通讯社,是以台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华人和与之有联系的外国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国际性通讯社。
经刘少奇定名,1952年10月1日,中新社由中国新闻界和侨界知名人士发起成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是中新社的创办人和领导者。发起创建中新社的还有金仲华、胡愈之、洪丝丝等文化界、新闻界知名人士。著名国际问题专家金仲华担任第一任社长。中新社的前身是1938年在周恩来的参与策划下,由进步文化人士范长江、胡愈之等发起成立的爱国进步新闻机构——国际新闻社。 中新社担负的职能主要是:对外新闻报道的国家级通讯社,世界华文媒体信息总汇,国际性通讯社。履行职能主要通过四种形式:一是传统形式的报道,包括文字、图片通稿,专稿等;二是新形式的报道,主要是网络、信息、视频、手机短信等;三是对海外华文报纸供版;四是社办报刊。
中新社现有员工2000余人,总社设在北京,拥有46个境内外分社。在北京、纽约、香港设立发稿中心。建有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的新闻信息发布体系,每天24小时不间断向世界各地播发文字、图片、网络、视频、手机短信等各类新闻信息产品,客户和合作伙伴遍及世界各地。
中新社是亚洲上网最早的中文媒体。m.johnnytowncar.com于1995年在香港创建。1999年1月1日,中新社总社在北京开办中国新闻网,简称“中新网”。中新网秉承中新社的传统风格,追求“快速、平实、客观、理性、专业、雅致”,在众多的网络媒体中别具一格。中新网是中国重要的新闻网站,也是全球中文互联网原创新闻报道最重要的内容供应者。 中新社于2000年1月1日创刊出版的《中国新闻周刊》,现在已是中国最知名的时政周刊之一,并以英、日、韩、意等4种外国语出版5种版本。周刊以其敏锐、深刻、犀利、独到的精神坐标在国内新闻周刊中独树一帜,其个性化标签“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已鲜明地印刻在读者心目之中。
中新社每两年主办一次“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是规模最大的全球华文传媒领袖峰会,从2001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了六届。2009年第五届论坛期间,在中新社倡议下成立了以“服务、互动、平等、共赢”为宗旨的“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目前联盟有34个国家和地区的304家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