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新闻中的数字“活”起来

  田惠明

  我敢打赌,谁能认真地、一口气读完下列消息,谁准会被推为“最佳读者”。

  ⅹⅹ广州一月四日电 梅县市城乡私人存款增长迅速。据去年底统计,全市存款余额达两亿三千五百四十九万元,当年净增六千五百九十七万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四成二;每人平均存款从六年前的五十一元三角八分增至三百一十八元二角三分,增长了六倍。

  在这些存款中,私人存款占了五成八。定期存款为私人存款总额的六成,而且存款年限长,大部分是五至十年期,有的高达二十年期。农村存款增长幅度大于城市,农村私人存款首次突破亿元。

  此篇可称做数字新闻的“代表作”。

  数字新闻比比皆是

  随便你打开哪种报纸,尤其是中央大报,在经济新闻报道中,成堆、成串的数字迎面扑来,干巴巴,无味道,似工作总结,如会计算账。

  这是不是说,数字新闻应一概革除呢?否。有些新闻,新就新在数字上,没有这个关键的数字,新闻就毫无意义:邓小平宣布中国裁军一百万,这个数字震惊中外;中国钢产量突破五千万吨大关,粮食大丰收年产八千多亿斤,这些数字展示了中国的经济实力。北京一盗窃犯窃得纯金戒指1546枚,令人瞠目;日本一客机失事500人丧生,使人怜悯。

  但目前的状况是,上述新闻太少了,而大量的皆为数字堆砌的“账单式”新闻。数字在新闻中出现,无疑是为了强化新闻,绝非为了削弱消息的新闻性和可读性。看来,巧妙地利用数字,让干巴巴的数字立体化、形象化,确是新闻写作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让数字“立体化”

  在新闻中,援引一些数字,尤其是统计局的数字,用以表现自己的观点,其真实性、权威性、客观性兼而有之。但是,将一堆阿拉伯数字、小数、百分数罗列在一篇文章中,数字都趴在纸上,如一盘散沙,文章毫无颜色。

  怎样能使新闻中的数字站立起来呢?

  法新社记者曾写过一篇题为《法国自杀率冠欧洲》的稿件,文中也援引了统计局的数字:“全国人口统计局今天宣布,1980年法国自杀者多达一万人。”但作者并没有到此停住,文章就此数字进一步解释:“换句话说,每十万法国人中便有二十人自寻死路。与法国自杀率相对照的是,1979年英国每十万人中有八人自杀,意大利每十万人中有六人自杀。”

  我们在写数字新闻时,要时时为读者考虑,刻意追求数字的“立体化”。一般读者很少会花力气去研究那些枯燥的数字,而对立体化了的数字是感兴趣的。

  法新社记者写文章说联合国会议多、文件多,“如果把联合国1981年在纽约和日内瓦印刷的全部文件首尾相连排列起来,总长度将达二十七万公里。”“照此计算,两年内可铺至月球。”“联合国1980年在纽约和日内瓦举行的会议加起来共1170天,即三年多。”

  《华盛顿邮报》说里根总统提出今年美国联邦预算超过一万亿元。一万亿美元究竟是多少?该报说:“以体积来比喻,一万亿张面值为一美元的钞票,需装15743辆货车。再以每张面值一美元的钞票长度来计算,一万亿美元的钞票可以排列154720000公里,那就足够从地球排列到太阳还多余380亿张钞票。”

  读罢以上两段,顿觉数字从纸上凸出来。数字“立体化”后,读者是爱看的,印象是深刻的。

  使数字“形象化”

  数字,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本身缺少色彩,不会给人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但如果在新闻写作中,加些精巧的制作,必要的解释,就可使数字“形象化”起来。

  某报1月3日头版头条发表题为“铁路大包干头一年告捷”的消息,笔者硬着头皮将其有十几个数字的导语读完:

  本报讯 我国铁路部门去年开始实行全面经济承包,大包干第一年初战告捷,全面完成去年运输计划。据统计,全路完成旅客发送量十亿七千二百五十万人次,提前九天完成全年客运量计划。货物发送量完成十三亿二千二百吨,完成全年计划,比1985年增长3.7%。全路十二个铁路局都完成了客货运输计划。3至6月的四个月中,全路日均装车连续超过七万辆,创造了铁路运输新水平,去年货主的请求车满足了87%,比前年的74%提高13%。煤炭、石油、水泥、木材能重点物资均完成年计划。

  下面还有六大段,每段依然是不尽数字滚滚来。中新社在编发此稿时,巧妙地将数字“揉”在文中,使枯燥的数字形象化了。请看:

  中新社北京1月3日电 在刚刚过去的1986年里,十亿中国人平均每人坐过一次火车。

  媒体把1986年完成旅客发送量十亿七千二百五十万人次,提前九天完成全年客运量的成绩,归于铁路部门实行全面经济承包,即大包干。

  又如,北京将建卢沟桥文化旅游区,占地面积42平方公里。记者在写这条新闻时,仅在句子后面加了八个字——“相当于十四个颐和园”,一下子使42平方公里形象化了。颐和园山水之大,几乎人人皆知,卢沟桥文化旅游区将建成十四个颐和园那么大,该是一项多么宏伟的工程啊!

  数字形象化之后,可使单调、枯燥的新闻产生可读性、甚至趣味性,吸引读者读下去。美联社一位记者在这方面可谓驾轻就熟:这位记者去年11月8日发了一篇电稿,其意说,印度森林一年损失235万吨,主要原因是印度教徒狂热遵循死后用树木焚化遗体的传统仪式,导致树木砍伐严重。

  记者没有把印度一年毁坏几百几十万吨树木的数字放入导语,而出人意料地选择了这样一个突破口,将数字形象化:“在印度,一名印度教徒的去世,一棵中等大树也随之而报销。”很显然,二者对照鲜明——人死树也死。文章提供数字说,印度一天内有两万一千多教徒去世,每人焚尸用木三四百公斤(相当一棵中等大树),也就是说,一天要有两万一千多棵大树遭殃。那么一个月呢?一年呢?读者自己也会算出的。

  这则消息,深深吸引了读者,而且读者越读越感到问题的严重性。文章写道:“虔诚的教徒认为,上天堂的阶梯必须是木头做的,他们根本不顾森林毁坏和河流污染的警告。”一方面,森林破坏,恒河污染;一方面,传统教规,不容侵犯。经这位记者的生花之笔描绘,呈现给读者的,是一幅古老的宗教教规与现代社会的激烈冲突图。

  给数字“穿衣服”

  数字是干巴巴的,硬邦邦的。如果在一条短新闻中,连续出现十几个数字,势必令读者倒胃口。何不将数字打扮一番呢?如同妇女涂脂抹粉,着新潮装,喜好美容一样。

  请看一则未经打扮的数字新闻:

  中国新闻社广东12月31日电 至十一月底止,今年到广东省的中外游客达一千九百多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二十七。

  今年到广东旅游的外国游客比去年同期增长近一成,达六十八万多人次。到广东的国外、港澳旅行团人数亦有所增加,达一百八十三万人次。

  今年广东省旅游收入大幅度增加,一至十一月份,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湛江等主要城市的旅游外汇收入共达十三亿多元外汇券,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五十四点四。

  目前,广东省现有二百七十四家旅行社,拥有三万五千间(套)客房,七万五千张床位,全省旅游服务人员超过九万。此外,广东还对国外及港澳游客开放了二十五个口岸,占全国对国外及港澳游客开放口岸的三分之一。

  全文二百多字,数字十六处,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呢?有人戏之:这条新闻如同一个没穿衣服的裸体人。应该给数字穿上美丽的衣服,打扮的漂漂亮亮的,以增加新闻的可读性。

  中新社去年同时发的一篇稿件,涉及内容与上面稿相同,此篇导语写道:“游古运河,观民风民俗,和苏南农妇一起踩水车,无锡市富有乡土气息的旅游项目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外游客。今年一至十一月,到无锡的国外和港澳游客已达十万三千人,超过去年全年总数。”下面又介绍了八百里太湖烟波浩渺,新辟的田园旅行、蜜月旅行充满情趣,有钱人可乘龙舟游古运河,过过“皇帝瘾”,外国游人成了无锡农家客,刚踩上水车就掉进水田里,还哈哈大笑。

  你报道几千几百万中外游客去广东旅游,比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多少,意在何为呢?人们到那里去游什么呢?有哪些项目充满魅力呢?报道无锡旅游的稿件,导语中也有数字,但记者的笔并没有停留在这些数字上,而展开写了这十几万游客在玩些什么,乐些什么。

  试想,想到中国旅游的海外客人,看过这两篇报道后,他是选择去广东,还是去无锡呢?

  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是中国以对外报道为主要新闻业务的国家级通讯社,是以台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华人和与之有联系的外国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国际性通讯社。

  经刘少奇定名,1952年10月1日,中新社由中国新闻界和侨界知名人士发起成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是中新社的创办人和领导者。发起创建中新社的还有金仲华、胡愈之、洪丝丝等文化界、新闻界知名人士。著名国际问题专家金仲华担任第一任社长。中新社的前身是1938年在周恩来的参与策划下,由进步文化人士范长江、胡愈之等发起成立的爱国进步新闻机构——国际新闻社。 中新社担负的职能主要是:对外新闻报道的国家级通讯社,世界华文媒体信息总汇,国际性通讯社。履行职能主要通过四种形式:一是传统形式的报道,包括文字、图片通稿,专稿等;二是新形式的报道,主要是网络、信息、视频、手机短信等;三是对海外华文报纸供版;四是社办报刊。

  中新社现有员工2000余人,总社设在北京,拥有46个境内外分社。在北京、纽约、香港设立发稿中心。建有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的新闻信息发布体系,每天24小时不间断向世界各地播发文字、图片、网络、视频、手机短信等各类新闻信息产品,客户和合作伙伴遍及世界各地。

  中新社是亚洲上网最早的中文媒体。m.johnnytowncar.com于1995年在香港创建。1999年1月1日,中新社总社在北京开办中国新闻网,简称“中新网”。中新网秉承中新社的传统风格,追求“快速、平实、客观、理性、专业、雅致”,在众多的网络媒体中别具一格。中新网是中国重要的新闻网站,也是全球中文互联网原创新闻报道最重要的内容供应者。 中新社于2000年1月1日创刊出版的《中国新闻周刊》,现在已是中国最知名的时政周刊之一,并以英、日、韩、意等4种外国语出版5种版本。周刊以其敏锐、深刻、犀利、独到的精神坐标在国内新闻周刊中独树一帜,其个性化标签“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已鲜明地印刻在读者心目之中。

  中新社每两年主办一次“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是规模最大的全球华文传媒领袖峰会,从2001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了六届。2009年第五届论坛期间,在中新社倡议下成立了以“服务、互动、平等、共赢”为宗旨的“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目前联盟有34个国家和地区的304家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总机:86-10-8782668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