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报道的热度、速度、深度与舒适度

  王晓晖

  中国乃至世界最大规模的政治性会议——两会结束以后,网络还在热议着两会最大的新闻——温家宝总理万言论经济和两会最大的乌龙新闻——李德水一语飙升中外股价。

  两者都关乎经济,它们亦正亦谐地宣示了中国经济和经济新闻报道的重要性。这不仅因为金融危机成为今次两会的全球话语背景,更因为无论中国还是世界,经济,都越来越成为最大的政治。

  所以,2008年,经济报道成为中国媒体报道的重中之重。在经济危机还未见底的2009年,这一重中之重的地位和作用恐怕难以改变。

  第一、经济报道的热度与重要性

  “3月4日媒体对我(国家统计局原局长李德水)一句话的误报,竟然导致美国、欧洲、日本股价的上涨,可见中国经济多么受世界关注。”

  彭博社“误报”李德水经济刺激言论,全球股市大涨;恒生指数一举扭颓,一度急升至400点。国企指数狂涨5%,盘中曾击破7000点大关。日经指数亦收高0.85%,欧洲股市反弹,泛欧道琼斯600指数也获得了2009年以来的最大涨幅。当晚,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1.7%,美国原油期货更是攀升9%。

  是否“误报”的争论还没有结束,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经济和经济报道热并重要着:

  总统在为企业家开拓疆场,他们的外交行动被外界命名为某某(如能源)外交。政治家出访的外交团队里,企业家的身影在晃动。省区首长为经济搭台唱戏,州长、市长为产品站台叫卖……外交行动中的经济因素在加大。

  与此同时,直接对国家形象形成重要影响的重大突发性事件中,涉经济者越来越多,影响也越来越大。从毒饺子、纸馅包子到三聚氰胺,它们可以把举国创造的奥运奇迹涂抹得乱七八糟,可以使多年的外交努力前功尽弃,可以把中国形象和中国发展所依赖的外部环境顷刻间变得面目全非……国家形象中的经济因素在加大。

  另外,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国计也是民生,经济新闻直接影响国计与民生,直接关涉社会的稳定。经济已经作为一个重要的公共领域或公共问题,越来越多地支配着传统的政治、文化等领域……社会生活中的经济因素在加大。

  经济新闻的需求急遽增多,从国际经济新闻到国内经济新闻;从金融、股市等虚拟经济新闻到各大产业的实体经济新闻;从财经、产经等专业新闻,到大众化的社会经济新闻;从一些国家和地区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宏观经济新闻,到市场、餐桌等老百姓所能感受到的市井新闻……不一而足。如此高强度、多层次、多角度的报道,源自受众对经济新闻的爆发式需求。

  就在美国各大纸质媒体陷入金融危机之际,在默多克手中改头换面的《华尔街日报》却逆势而上,获得了广告和销售的双重增长。其报亭销售量突增到20%,报纸网站每月的浏览量也增加了2000万人次,来自网络订户和广告商的利润更是节节攀升;世界主要综合性报纸中,除了要闻版A版外,B版均是经济版。

  中国经济新闻类传媒的种数和发行量的增长,以及同行之间竞争的激烈等等都在说明,当前世界新闻的流通中,占最大比重的是经济新闻。央视一项收视数据显示,金融风暴发生后的数周,中央电视台经济类节目的收视率较之前提高了40%。经济报道也是中新社各项报道工作中的重中之重,2008年,中新社经济报道的数量占据了全年发稿数量的最大比重。

  中国声音和表情、中国态度和举动逐渐成为国际政界、商界、传媒界聚焦的视点。借国际资本“向中国看”态度转变的东风,中国媒体尤其是经济媒体不仅势必成为国际资本了解、掌握中国市场的媒体“研修课”,也将势必成为国际资本纷纷“亮相”的传播舞台。

  “全球都在关注中国经济,我们责任重大。”事后,李德水说的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从事经济报道的媒体人。

  而责任之一,就是在重大的经济事件中不缺位、不失语,第一时间传递快速精准全面的中国经济新闻。

  如同其它新闻类别一样,经济新闻也存在着对热点、难点问题的共识和处理的技巧问题。来自高层的认知令人欣喜——放弃热点问题就是放弃新闻阵地的说法将在今后一个时期的各种报道工作中带来实实在在的进步。而正在发展的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危机和挑战的同时,也正给经济新闻带来前所未有的报道机遇。中国媒体必须制定并实施与中国经济同步的发展战略,以经济报道为载体,发出中国声音,树立中国形象,助力中国发展,并向国际化方向前行。

  第二、经济报道的速度、深度与专业性

  英国媒介经济学家加文曾说过,记者的报道和记者本身,已经成为经济的一部分了:“在记者能够直接或间接影响对经济的看法的地方,他们更加成为几乎是经济的一部分,并且更加成为广泛的政治游戏中重要的、间接的游戏者。他们不只是观察员和记者,他们能够影响他们试图报道的经济。”

  对国内而言,经济新闻报道应该成为中国经济的良性推动力,能够强化对市场的研究,紧扣中国经济问题和国际经济问题,及时发出中国经济发展瓶颈问题的预警,基本独立于利益集团之外,是经济新闻敏锐的观察者、理性的执言者和深入分析的推动者。

  对国际而言,经济新闻报道应该能够通过经济报道传达中国自身和平发展、与世界和谐相处的声音;能够正确地引进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作为中国的借鉴,进而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良好外部环境的营造者。

  要想为经济报道明确这样的身份,专业的态度和专业的技能,达致专业的效果是必要的前提条件,而这种效果通常以速度和深度来呈现。

  1.速度:和平时代的另类战争报道

  在中新社经济部的例行会议上,这句话常常被重申:经济报道是和平时代的另类战争报道。然后,大家会自问:在这场“战争”开始的时候,我站在了什么位置?

  一场战争不管进行多长时间,都是以秒来计算的。因为它是以鲜血、生命、恐惧、敌对和资源与环境的空前浩劫为代价的。通讯社向来以速度和现场作为自己的职业荣耀,而后发的网络则以来源的多元占尽读秒时代的先机。

  对于华尔街收拾机位黯然离去的金融白领,金融危机的上海不亚于“9•11”。对于广大股民来说,对李德水的“误读”引发的爆炸又何止一颗信息原子弹。和平时代的经济报道平静而快速地传递着,这是一场没有刀光剑影的战争。

  2007年8月23日下午,国务院小礼堂,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组长吴仪在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声色俱厉:“这是一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切身利益、维护中国产品信誉和国家形象的特殊战役。”

  所以,中新社经济报道要求做到“常规报道战役化、策划报道日常化”,在追求新闻的第一落点时闻风而动,在追求新闻的第二落点时理性而深思。

  2.深度

  据统计,在信息来源和渠道比较发达的情况下,一家媒介依靠独家发现做出的独家报道不会超过10%,就是这10%,其信息来源也可能不是完全独家的。

  所以,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不能只是对共享资源的照搬,而必须是对新闻附加值的营造。当纸质媒体上的经济报道,已由过去以资讯作为第一卖点,逐渐开始转向以意见和判断力作为新的竞争点,独家的判断方式、分析方式和观察眼光就成为了经济报道的“立身之本”,深度报道已成为体现经济报道判断力的常规“武器”。

  这种现象的最大意义在于,新闻业务操作发生了从注重“what”到更加倾力于“how”的积极转变。

  《华尔街日报》的总裁基尔•戈尔就曾指出:“一般报纸的记者编辑,每天忙着赶稿,结果所写的新闻故事全是一些没有内涵的‘骨架’——谁、什么、何时、如何——等零碎故事。在新闻要件的五W中,他们漏掉了一个(为何),因为太忙,没有时间去找进一步的资料,整理出‘如何’之后的‘为何’,才是读者真正关心的。”在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里,受众更迫切也更需要从媒体资源中得到能够帮他做出决策参考的判断力。

  经济报道的判断力是指新闻的采写者在报道过程中对经济信息、经济现象独特的解读能力,即通过对占有的经济新闻素材的整合、梳理、分析,解读出经济现象背后更深一层的规律,以此对受众的经济生活、行为起到一定的影响和引导作用。

  媒体专家喻国明认为,打造新闻产品的实用价值,可对新闻内容产品进行“加宽加厚”。所谓加宽,就是深度报道或解释性报道,通过信息之间的结构化链结来完成对未知事实的深刻把握。加厚,就是不但提供事实,同时也提供判断;不但告诉大家发生了什么,而且告诉大家发生的事情意味着什么。

  总之,要创造和拓展新闻的附加值,用观点创造价值,以深度拓展价值,用速度和深度体现出我们的专业性。

  第三、经济报道的舒适度与服务性

  1.死数字活解读

  数据,是纷繁复杂的社会变革最真实的勾勒,是最简洁明了凸显新闻的最常规武器。

  但许多经济报道往往掉进了数字的泥淖,数字推演数字,概念演绎概念,使报道生硬枯燥,让读者从第一反应上就拒绝阅读。

  能在分析数据中发现规律,在数据的基础上做出判断,是对新闻工作者的更高要求,需要掌握相关的经济学、统计学知识。好记者会用数字,通过数字观察问题,在对原始数据进行理性分析中显示它深刻的内涵,在对它进行感性包装中使它显出亲切的面容,真正让数据在新闻中活起来,成为新闻报道中最具说服力的论据。

  这就需要记者心中有这些数字的上游和下游背景,要有与一个数字相关的十个数字,要了解数字背后的东西,要了解被数字简洁过了的市场和民生,要有比数字更宏观的经济思维。

  老报人艾丰传记的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后成思行在《一个记者能走多远》一书中提出,“记者的宏观思维就是从全局和整体出发,用高屋建瓴、综合系统的方法来思考问题,并将其放入更加广泛的社会背景下和社会系统之中进行透视的思维方式。”

  在数字新闻的报道中宏观思维尤其重要。依据数字,分析规律,做出判断,有了这种宏观的思维,才能对死的数字进行活的解读。

  2.硬新闻“软着陆”

  无论是时政报道,还是经济报道,都有一个“翻译”的问题。

  这种“翻译”能力指的是经济报道的采写者采用面对民众的“草根化”写作手法,使抽象思维在具体的语境中得到形象的落实,既要“钻进去”成为一个真正的“经济专家”,能弄懂、读通经济政策的内容和含义,又能“跳出来”,在报道中把各种难懂的信息数据和专业术语进行“草根化”的加工处理,变成浅显易懂的生活化的语言,让经济新闻的面目“可人”起来。

  “硬主题,软表达”。具体说来就是记者视角下移,带着人文关怀对经济新闻进行社会化处理。要求记者对背景材料和新闻事实进行系统的、科学的整合、分析,对新闻主题和新闻事实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观察思考。

  经济报道自身的抽象性、综合性、非事件性决定了它形象化的难度。在目前的经济报道过程中,必须经历一个“理解、翻译、浅出”的整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过记者的过滤和加工出来的“硬新闻”,才能在报纸编辑进而在读者的心里“软着陆”。

  3.大问题小切口

  大题小做从“民生”谈“国计”,从“微观”谈“宏观”,多点切入,大题小做,深入浅出是实现“软着陆”的办法。

  将一些稍显复杂和深奥的财经问题“标签化”,体现中观视角的感性意识,挖掘区域经济和产业群报道的弹性和亲和力。同时,体现微观切入的大局意识,还原读者所感知零碎显示的全面和高度。这时候,微观切入的大局意识就非常重要。在大局意识指导下,小切口就不限于事件的某一侧面,而是可以触摸到大时代的脉搏。切口越小,越接近社会经济的毛细血管,与主题之间的发差越大,新闻的张力也就越强,在宏观背景的映衬下也就越具有戏剧性和可读性。

  总之,舒适度与服务性对于新闻来说是重要的,对经济新闻的报道也是如此。中新社的英文译名为China News Service,强调的就是新闻的服务性,并由此积淀出了融入几代中新社人心中的“中新风格”。

  在商品经济发达的现代社会,最后竞争的领地也是服务性。没有服务性,我们就成不了内容提供商,我们的声音和形象也就无从谈起。

  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是中国以对外报道为主要新闻业务的国家级通讯社,是以台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华人和与之有联系的外国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国际性通讯社。

  经刘少奇定名,1952年10月1日,中新社由中国新闻界和侨界知名人士发起成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是中新社的创办人和领导者。发起创建中新社的还有金仲华、胡愈之、洪丝丝等文化界、新闻界知名人士。著名国际问题专家金仲华担任第一任社长。中新社的前身是1938年在周恩来的参与策划下,由进步文化人士范长江、胡愈之等发起成立的爱国进步新闻机构——国际新闻社。 中新社担负的职能主要是:对外新闻报道的国家级通讯社,世界华文媒体信息总汇,国际性通讯社。履行职能主要通过四种形式:一是传统形式的报道,包括文字、图片通稿,专稿等;二是新形式的报道,主要是网络、信息、视频、手机短信等;三是对海外华文报纸供版;四是社办报刊。

  中新社现有员工2000余人,总社设在北京,拥有46个境内外分社。在北京、纽约、香港设立发稿中心。建有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的新闻信息发布体系,每天24小时不间断向世界各地播发文字、图片、网络、视频、手机短信等各类新闻信息产品,客户和合作伙伴遍及世界各地。

  中新社是亚洲上网最早的中文媒体。m.johnnytowncar.com于1995年在香港创建。1999年1月1日,中新社总社在北京开办中国新闻网,简称“中新网”。中新网秉承中新社的传统风格,追求“快速、平实、客观、理性、专业、雅致”,在众多的网络媒体中别具一格。中新网是中国重要的新闻网站,也是全球中文互联网原创新闻报道最重要的内容供应者。 中新社于2000年1月1日创刊出版的《中国新闻周刊》,现在已是中国最知名的时政周刊之一,并以英、日、韩、意等4种外国语出版5种版本。周刊以其敏锐、深刻、犀利、独到的精神坐标在国内新闻周刊中独树一帜,其个性化标签“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已鲜明地印刻在读者心目之中。

  中新社每两年主办一次“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是规模最大的全球华文传媒领袖峰会,从2001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了六届。2009年第五届论坛期间,在中新社倡议下成立了以“服务、互动、平等、共赢”为宗旨的“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目前联盟有34个国家和地区的304家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总机:86-10-8782668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