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是以对外报道为主要业务的国家通讯社。至今,她已历经一甲子的征程。
伴随60年国运起伏和国际风云,中新社在长期探索中形成了真实、客观、快速、平实、活泼的报道特色。这些特色被新闻界同仁概称为“中新风格”。而风格,实为精神之外延。古人云:“文以载道”。实际上,浸润在中新社文稿字里行间的,是这个新闻群体长期秉持、奉为圭臬,并受到海内外受众广泛认可的传播理念和传播精神。
是的,支撑着我们脊梁,流淌过我们血脉的,是经过岁月积淀、风雨磨砺而形成的“中新精神”。
这种精神,包含着对国家与民族的担当、对人与文化的尊重、对事业与职责的执著、对媒介与受众的服务,以及一以贯之的、积极进取的创新……
这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品格”,在中新社文脉相承,在中国对外新闻文化传播事业中发挥着独特的影响和作用。
“中新精神”倡导对国家、人民和民族利益的认同与维护。自1952年刘少奇同志亲自为“中国新闻社”定名起,中新社便肩负起国家媒体的重要使命。再溯源流,中新社的前身是1938年在周恩来同志的参与策划下,由进步新闻文化人士范长江、胡愈之等发起成立的国际新闻社。时逢中国抗日战争,国际新闻社作为一家民营通讯社坚持爱国立场,拥护中共抗战主张,在战火烽烟中竭尽全力为民族解放鼓与呼。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中央根据对外宣传需要,将“国新社”改组为中新社。历史的血脉,已经为中新社的成长与发展奠定了爱国的传统与文化基因。
初期,中新社主要向海外侨胞传递祖国信息,表达华人心声;“文革”时期及1978年恢复建制后,中新社逐步确定了向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台湾同胞以及和这四种人有密切联系的外国人传递中国资讯的方针;而今,中新社记者遍及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全世界近20个国家和台港澳地区,已壮大成为广泛面向海内外受众的国际性通讯社,报道方式和领域也得到极大拓展。而无论在何种历史时期,无论读者群体如何演变,无论国际舆论怎样汹涌,中新社都一贯坚持中国立场,坚守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形象,弘扬中华文化。我们不断“切换”新闻视角,创新话语方式,但对国家、人民、民族利益的担当从来都是“中新精神”的基石。正如此,中新社记者在新闻报道特别是各种重大事件的新闻报道中,一直保持理性、冷静的心态,秉持真实、客观的职业操守,发出的是带有明显“中新风格”的“中国声音”。
中新社早于上世纪50年代就明确提出了爱国主义的报道方针。当时,中新社的主要创始人廖承志先生高举起爱国主义旗帜。他说,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相结合,把爱祖国和爱当地人民相结合,这应该是华侨工作方针的主要内容。廖公还指出,对于加入当地国籍的侨胞,中新社报道的任务就是向他们提供信息,使之增加对新中国的了解。在建社之初及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新社都秉承这一方针,努力实践,不断探索,并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直到今天,这些方针对于中新社的报道业务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新精神”倡导对人与文化的关怀与尊重。1957年,中新社曾播发戏曲演员范瑞娟丈夫撰写、由范女士署名的专稿《我的丈夫,我的蜜月》。此文在“当时”的政治氛围中谈丈夫、谈蜜月,遂引起轩然大波,甚至被斥为“黄色文章”。毛泽东同志得悉后评说:“报纸上不能天天登‘上甘岭’,也不能天天登‘我的丈夫,我的蜜月’。我看它还不能算黄色文章吧!”
这一历史插曲见证了中新社即便在特殊的历史政治环境下,仍然孕育出尊重人与文化的优良传统。翻开60年累积下来的精品佳作,可以看到中新社记者为一批批中国的知识精英尤其是“文化人”刻画了珍贵的人物剪影,《在梁漱溟的书斋中谈天》、《毛泽东的“右派朋友”周谷城》、《钱钟书杨绛印象记》等等,为时代留证。20世纪50至70年代,国内媒体的通讯报道多为先进典型人物宣传,中新社所发人物特写的内容则十分广泛,不仅报道知名人士的工作,还介绍他们的家庭和生活、爱好,这在当时的媒体上难得一见,风格独特,广受青睐。时至今日,这样的人性化报道方式在中新社电讯通稿及旗下中国新闻网、中国新闻周刊等多种媒体平台上也常可看到。对人性的关照和对文化的尊重,使得中新社的文字、图片、报刊、视频、版面等充溢着人文气息和人道关怀。
在国内媒体中,中新社还常因对政治人物富有人情味、文笔灵活的报道而受到关注。近年来的作品如《胡锦涛纠正会议主持人“口误”》、《温家宝:没想到“农民那么敢发表意见”》等广受好评,其文风本身就受到媒体关注和解读。中新社要求记者平视报道对象,不媚、不俗、不哗众取宠,力求经得起读者和历史的检验。以这样的标准创作的一些新闻作品为中新社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不少作品还被高等院校收入了新闻学教材。
“中新精神”倡导对新闻专业精神的孜孜追求。在国际主流语境中,“宣传”一般都被认为具有诱导性,但实际上当今中国的媒体已经普遍践行着真实、客观、及时、平衡等新闻专业精神。“宣传”一词大抵已成为新闻传播与资讯推介的习惯用语,而非传统意义上的“Propaganda”。
中国新闻社作为国家通讯社,在对外报道中一直遵循新闻规律,恪守专业精神,也因此逐渐树立起较高的行业声誉。目前,中新社在向世界各地数百家华文媒体供稿的同时,还逐步拓展面向国际主流媒体和受众的资讯业务,凸显出新闻专业操守的认同价值。2012年,《纽约时报》正式签约成为中新社的供稿客户,开始选登中新社的特稿、专电、新闻图片和《中国新闻周刊》英文版稿件。
良好的专业声誉来自于一代代中新社人长年累月的坚韧追求。凭着高度的新闻敏感、丰富的知识积累以及辛勤、扎实的工作作风,中新社在新闻界创下了一个又一个“首次”:首次报道中国官方宣示“港人治港”政策(1982年),首次报道西藏“3•5”骚乱(1988年),首次报道141人遇难的桂林空难(1992年),首次对新疆乌鲁木齐“7•5”事件作出中文对外报道和新闻图片报道(2010年)……
作为通讯社,我们要求记者真实、客观、快速地报道新闻,尤其强调新闻的“现场性”,力求向读者提供鲜活、动态、全面的最新资讯,这也是“中新风格”的基本要求。1988年5月7日,大兴安岭发生特大森林火灾,中新社记者克服重重困难,作出现场报道,荣获当年全国好新闻特别奖。2008年5月12日,面对突如其来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新社百位记者赶赴灾区,发出《那一夜,我们没有采访》等震撼人心的报道。2011年3月,日本发生地震及核灾难,中新社接连派出多批记者前往灾区采访,即便在福岛核辐射最为危险的时期,中新社记者也从未离开灾区一刻,为受众提供了真实、准确的一手资讯。在日常报道中,“中新风格”要求记者脚踏实地,扎实采访,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为鼓励记者进行现场采访,中新社现已设立每月评选的“现场新闻奖”。
“中新精神”倡导对读者与媒体客户的服务意识。中新社报道的风格曾被概括为五个字:“实”,即用事实说话,以平实的态度说话,力戒官话、套话、空话和“应当懂得”之类的教训话;“宽”,指报道领域的宽泛;“短”,即短小精悍,开门见山,力戒废话;“快”,指报道及时,以“敢为天下先”的拼抢精神提高新闻的时效;“活”,即行文活泼,角度新颖,注重细节。
当然,媒介同仁对中新社报道风格的总结还有多种表述,或称“国际视角+中国立场”,或谓“短、平、快”,或曰“官话民说,硬话软说,长话短说,空话不说”,等等。
而所有这些其实都是出于对读者与媒体客户的服务意识,这也是中新社的英文名之所以称“China News Service”而没有使用News Agency一词的意义所在。廖承志作为熟悉海外情况的政治家、社会活动家,要求中新社的采编人员根据对象说话,考虑对方的接受程度,称“写文章口气生硬只会把读者吓跑”。中新社首任社长、著名的国际问题专家金仲华曾指出,“国内的新闻、通讯很突出的是一个‘长’字,我们要提倡短文、短段、短句子”。长期以来,台港澳及海外华文媒体是中新社的主要服务对象,我们甚至倡导记者“半天研究侨报,半天写稿,投其(境外媒体客户)所好”,将服务意识贯彻于每一行文字、每一个镜头、每一个网页。
中新社一向重视提供定制化、个性化的新闻服务,根据媒体各自的定位和风格,提供“量身定做”的专电、专访、评论等专稿、特稿;还专门根据海外报刊的不同需求,定期甚至每日为数十家报纸提供版面。为及时了解海外市场的变动情况,中新社从新世纪开始隔年召开“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倾听同仁建言,改进报道工作。我们正不断适应受众和媒体环境的变化,力求继续保持并提升新闻报道的亲和力、感召力和影响力。
“中新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远非一篇文章可以概述。何况,它随着中新社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还在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为了记录“中新精神”的发展历程,我们特别编辑此套丛书,分为“消息篇”、“通讯篇”、“评论篇”和“特稿篇”,荟萃中新社成立以来的报道佳作,既是为过去60年来“中新精神”留下历史存照,也希望为瞻望未来提供有益借鉴。
中新社正在致力于建设成为领军海外华文媒体、服务全球华人社会、影响各国主流舆论的世界华文传媒资讯中心。面对世事风云变幻中新的机遇和使命,我们需要深化改革,开拓创新,负重奋进,励精图治,以建社60周年的历史坐标为新的起点,续写“中新风格”新篇章,创造“中新精神”新传奇。
中国新闻社社长 刘北宪
2012年7月18日
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是中国以对外报道为主要新闻业务的国家级通讯社,是以台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华人和与之有联系的外国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国际性通讯社。
经刘少奇定名,1952年10月1日,中新社由中国新闻界和侨界知名人士发起成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是中新社的创办人和领导者。发起创建中新社的还有金仲华、胡愈之、洪丝丝等文化界、新闻界知名人士。著名国际问题专家金仲华担任第一任社长。中新社的前身是1938年在周恩来的参与策划下,由进步文化人士范长江、胡愈之等发起成立的爱国进步新闻机构——国际新闻社。 中新社担负的职能主要是:对外新闻报道的国家级通讯社,世界华文媒体信息总汇,国际性通讯社。履行职能主要通过四种形式:一是传统形式的报道,包括文字、图片通稿,专稿等;二是新形式的报道,主要是网络、信息、视频、手机短信等;三是对海外华文报纸供版;四是社办报刊。
中新社现有员工2000余人,总社设在北京,拥有46个境内外分社。在北京、纽约、香港设立发稿中心。建有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的新闻信息发布体系,每天24小时不间断向世界各地播发文字、图片、网络、视频、手机短信等各类新闻信息产品,客户和合作伙伴遍及世界各地。
中新社是亚洲上网最早的中文媒体。m.johnnytowncar.com于1995年在香港创建。1999年1月1日,中新社总社在北京开办中国新闻网,简称“中新网”。中新网秉承中新社的传统风格,追求“快速、平实、客观、理性、专业、雅致”,在众多的网络媒体中别具一格。中新网是中国重要的新闻网站,也是全球中文互联网原创新闻报道最重要的内容供应者。 中新社于2000年1月1日创刊出版的《中国新闻周刊》,现在已是中国最知名的时政周刊之一,并以英、日、韩、意等4种外国语出版5种版本。周刊以其敏锐、深刻、犀利、独到的精神坐标在国内新闻周刊中独树一帜,其个性化标签“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已鲜明地印刻在读者心目之中。
中新社每两年主办一次“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是规模最大的全球华文传媒领袖峰会,从2001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了六届。2009年第五届论坛期间,在中新社倡议下成立了以“服务、互动、平等、共赢”为宗旨的“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目前联盟有34个国家和地区的304家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