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记者 孙永良
一位身着白色“天鹅服”的女侍者给国磊和他的女朋友端上两杯鸡尾酒,然后微笑着轻盈地走开。
“我和女朋友每天都到这儿来消夜。她唱歌,我吉他伴奏。”
23岁的国磊是北京一家个体餐馆的老板,他的女友则是北京棉纺厂的纺织女工,一位业余歌手。他俩是“小天鹅”酒吧的常客。
坐落在北京古文化街——琉璃厂街区内的“小天鹅酒吧”,是一间新开设的中档酒吧,以其独特的形式而远近闻名。在这里,中外顾客既能品尝到各种美味,欣赏到中外名曲,还可以自己拿起话筒,自演自唱自娱,形式颇似近年来风靡日本和欧洲的“卡拉奥凯”。
酒吧布置得辉煌华丽,地上铺着红色地毯,半圆形的柜台里摆放着各种名酒,有中国的茅台,也有进口酒。酒吧里还有一套完备的“卡拉奥凯”音响系统,调光、变光、循环放音等功能齐全。室内的彩灯随着音频的高低闪烁变幻。酒吧内备录400多首中外名曲供顾客选择。不少业余歌手到这里向人们展示自己的才华,他们唱的大都是流行歌曲。
酒吧的经理陈家庚,今年33岁,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颇有开拓思想和经营之道。他给酒吧的女招待订制了芭蕾舞“天鹅湖”中的“天鹅服”,这虽然引起一些人的非议,但受到了顾客的欢迎。一个名叫刘江的小伙子说话:“这很有诗意,富于美感。”
与上海、广州等南方大城市不同,古老的北京供市民消夜的娱乐场所极少,一些高级饭店业只对港澳和外国游人开放,青年们对此甚有怨言。所以“小天鹅”酒吧开张伊始,就吸引了大批顾客。特别是其“卡拉奥凯”形式,使得喜欢歌舞的少男少女成为它的座上客,情侣们也喜欢到这儿来说上些悄悄话。
顾客们对这间酒吧有歌有舞、不能尽兴提出意见,他们要求这里开办舞厅,且歌且舞。经理自有苦衷。不过,酒吧现在不定期地为机关、团体举办非营业性舞会。
(中新社北京1986年10月25日电)
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是中国以对外报道为主要新闻业务的国家级通讯社,是以台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华人和与之有联系的外国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国际性通讯社。
经刘少奇定名,1952年10月1日,中新社由中国新闻界和侨界知名人士发起成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是中新社的创办人和领导者。发起创建中新社的还有金仲华、胡愈之、洪丝丝等文化界、新闻界知名人士。著名国际问题专家金仲华担任第一任社长。中新社的前身是1938年在周恩来的参与策划下,由进步文化人士范长江、胡愈之等发起成立的爱国进步新闻机构——国际新闻社。 中新社担负的职能主要是:对外新闻报道的国家级通讯社,世界华文媒体信息总汇,国际性通讯社。履行职能主要通过四种形式:一是传统形式的报道,包括文字、图片通稿,专稿等;二是新形式的报道,主要是网络、信息、视频、手机短信等;三是对海外华文报纸供版;四是社办报刊。
中新社现有员工2000余人,总社设在北京,拥有46个境内外分社。在北京、纽约、香港设立发稿中心。建有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的新闻信息发布体系,每天24小时不间断向世界各地播发文字、图片、网络、视频、手机短信等各类新闻信息产品,客户和合作伙伴遍及世界各地。
中新社是亚洲上网最早的中文媒体。m.johnnytowncar.com于1995年在香港创建。1999年1月1日,中新社总社在北京开办中国新闻网,简称“中新网”。中新网秉承中新社的传统风格,追求“快速、平实、客观、理性、专业、雅致”,在众多的网络媒体中别具一格。中新网是中国重要的新闻网站,也是全球中文互联网原创新闻报道最重要的内容供应者。 中新社于2000年1月1日创刊出版的《中国新闻周刊》,现在已是中国最知名的时政周刊之一,并以英、日、韩、意等4种外国语出版5种版本。周刊以其敏锐、深刻、犀利、独到的精神坐标在国内新闻周刊中独树一帜,其个性化标签“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已鲜明地印刻在读者心目之中。
中新社每两年主办一次“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是规模最大的全球华文传媒领袖峰会,从2001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了六届。2009年第五届论坛期间,在中新社倡议下成立了以“服务、互动、平等、共赢”为宗旨的“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目前联盟有34个国家和地区的304家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