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日,本报一版报道了北京军区某高炮旅首次组织华北籍退役士兵自行离队返乡的消息。370名退役士兵自行返乡情况如何?这项改革有哪些重大意义?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又追踪采访了自行返乡的退伍士兵和部队官兵。
追踪调查:人人提前反馈信息
从2007年12月1日开始,某高炮旅自行返乡的退役士兵按车次分批离队。部队规定,12月10日前将返乡信息反馈回部队。仅仅3天后,370名自行返乡的退役士兵全部主动给部队反馈信息,报告平安到达的信息。
当初制定计划时,有人建议,最好将退伍证、驾驶证等有效证件全部收回,装入战士档案,由军务部门统一邮寄到入伍所在地人武部。也有人提出,为避免一些退役士兵乱花钱,离队时只发给必要的差旅费,剩余的等收到地方人武部回函后再由财务部门统一汇出。
旅党委反复研究,决定将证件和经费全都直接发放到退役士兵本人手中。旅政委雷军在欢送老兵茶话会上动情地说:“旅党委相信,全体退役士兵都能按时返乡,希望大家只给部队添光,不给军营抹黑。”台下,掌声一片。
旅政治部副主任朱发平说,尊重战士主体地位,带兵人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多说一些“相信”,少说一些“严禁”,这样战士们更容易接受。
当初试点:没有人故意添麻烦
旅长陈林韶坦言相告,试点工作一开始,他多少有些担心。前些年,有的战士因选取士官、学技术等个人愿望没能实现,退役时容易闹情绪。没想到,这次试点,370名退役士兵没有人提非分要求。
翻看二营退役士兵的无记名调查问卷,记者发现大家谈得最多的是收获。已经返乡的退役士兵史国强电话中解释说,关键是部队把工作做在了平时。就拿2007年士官选取来说吧,尽管走留矛盾突出,但各级坚持“阳光操作”,最终上上下下都服气。
这个旅推广事务公开。这次退役工作中,旅里按照政策规定,对伤病残、家庭有实际困难和个人提出异地安置的退役士兵,安排专人负责,不让一人带着问题离队。
旅政治部主任王景田感触颇深:“放手”之前有“抓手”,用“考虑周全”代替“顾虑重重”,思想就能解放,工作就能变样。
平时锻炼:综合能力素质强了
之前,全程参与该项工作的旅军务参谋范刚的心一直“悬”着。他曾担心退役士兵返乡途中发生意外,如被传销团伙骗走,或被犯罪分子蒙蔽,等等。
二营五连指导员杜国强却很自信,他对自己连队的兵一百个放心。原来,五连每年都对新兵进行一次专题调查,发现很多新战士是刚出校门就进营门。五连有针对性地加强了一些专题教育。《个人独立外出注意事项》、《警惕社会常见骗术》等内容在五连已人人皆知。连队还经常组织大家收看《今日说法》、《焦点访谈》等节目,让战士们了解法律常识。
在这个旅,基层带兵人普遍注重提高战士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探亲归队或独立外出执行任务回来,谈一谈见闻和感受,交流一些生活经验。
各抒己见:一项改革多处受益
这项改革试点,带来的益处很多。
先说部队管理。旅长陈林韶感慨颇多,这次华北籍老兵自行离队返乡,少派送兵干部近20人。
再说经费节约。旅后勤部部长韩孝民算了一笔账,就按火车硬座的标准算,华北5省市往返差旅费得省好几万元。
还有带兵观念的变化。连长白勇军说,干部骨干从试点中受到启发,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连队干部从事事手把手的“保姆”,逐步变成引导战士进步成长的“导师”。
正在服役的战士更是一片叫好。一级士官任大伟说,本来,退役士兵自行离队要求战士自愿选择,结果全旅370名华北籍退伍老兵全部主动递交申请,很多非华北籍退伍战士也强烈要求自行离队。他们说,这是锻炼和证明自己的机会。 (夏洪平 马楠 李克强)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