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九月二十七日下午四点五十九分,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成功返回轨道舱,这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太空行走成功完成。图为翟志刚在太空中展示国旗。(摄于电视屏幕) 中新社发 武仲林 摄
|
北京时间九月二十七日下午四点五十九分,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成功返回轨道舱,这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太空行走成功完成。图为翟志刚在太空中展示国旗。(摄于电视屏幕) 中新社发 武仲林 摄
|
27日16时35分12秒,中国航天员翟志刚打开舱门,在另两位航天员刘伯明、景海鹏的协助和配合下顺利出舱。邓一兵在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新闻中心对现场的中外记者说,航天员开舱门时间和舱外活动时间符合计划,舱外需要完成的三件事——展示五星红旗并讲话,取回舱外装载的试验样品装置,在舱外进行太空行走——已全部完成。
邓一兵说,由于需要有操作力,开舱门的动作有一些难度,而在真空的状态下人没有支点,这就需要丰富的经验,航天员在地面经过了反复的训练。新闻中心屏幕上的飞船视频显示,翟志刚在打开舱门时,舱门刚打开,然后又关上了。
“本来应该是一次到位打开舱门,但由于(翟)身子挡住了位置,第一次没有成功打开,后来稍微退回一点,人挪了一个位置再次打开了(舱门)。如果说有没想到的事,那就是这点,不过这个叫做‘花絮’不叫‘意外’。”他说。
针对记者质疑的舱外“行走”的姿态与距离,邓一兵说,太空行走不是一般行走的概念。在太空中失重的情况下,要靠手来使劲,“所以我们在轨道舱外设计了一些扶栏,他(翟)抓住这个扶栏在轨道舱外进行攀爬的动作,这就是出舱的舱外行走”。
他说,出舱行走计划是根据出舱时间的富余程度决定往外攀爬的距离。“刚才他运动的范围不是太大,这在我们的计划当中。只要出去了,适应了环境,在舱外完成任务,有攀爬的动作,任务目标就达到了,所以多走一米,多走两米不是我们的指标,也不是硬性要求的。”
开门时为什么是手动打开,而不是自动开门?邓一兵说,手动开门是从安全角度考虑的。“自动也不是不行,但是手动有两道锁,第一道打开之后再进入第二道,这样能够保证舱门的安全,因为舱门开了之后就直接和外太空通了,这是非常关键的动作。”
“等到返回舱和轨道舱之间两个舱的压力平衡之后,返回舱的舱门才可以打开。如果返回舱压力不平衡,就有可能造成一些损害,航天员返回的时候就有危险。”他说。
邓一兵说,两个舱压力平衡之后,轨道舱和返回舱门打开之后,航天员就准备着手实施伴飞卫星的释放工作,之后,航天员的生理状态还要经过医学确认,接下来进行交替的睡眠和休息。
他说,舱外服用完后放在轨道舱,不带回返回舱。由于受到太空辐射,舱外服可能成为一个发射源影响舱内的环境,但舱外服防辐射的能力可以保证航天员的安全。(记者李惠子 李志晖)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