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海外华文报摘

港媒解读日本地震波后经济“新机遇”

2011年03月22日 10:4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强烈地震对全球经济影响很大。中新网记者 王红纲 摄  

  中新网3月22日电 《香港商报》22日刊文说,日本大地震后,实体经济将出现结构性调整,涉及外贸、跨境直接投资、产能重组和能源开发等各领域。东亚地区将更多地受影响,故必须应对新挑战,并掌握新机遇:

  文章摘要如下:

  日本大地震过了一周后,情况仍不断恶化,与此同时,金融体系及实体经济的问题亦逐步浮现。

  日发债放水或致“三高”

  金融方面,国际市场持续动荡,股债市场大上大落,日圆在稳步升值中曾一度兑美元急升至战后新高,商品价格则回落。为保流动性及防止圆汇上升过多,日本央行大手笔向市场注资,一周内注入逾30万亿日圆或4000余亿美元,约相当于美国QE2注资的2/3,而日本GDP只为美国的三成多,因此注资力度之大之急实远超美国QE2。然而看来压汇功能未显,故G7集团要紧急开会,罕有地决定连手干预汇市,以防止日圆过度升值。但这能否有较持久效果却成疑,因为汇市交投庞大,除投机炒作外,还受到套息交易拆仓、日人海外资金回流,和外资撤退等多种因素影响,动向难料,更非日本央行或G7可完全操控者。

  实体经济的影响则尚待更全面浮现,但一些苗头已先露出。日本需求放缓是商品价尤其矿石及能源价近期下降的主要原因,而供应链被打乱又导致一些电子部件及器材的价格上升,对日本及世界经济的宏观状况影响,则要到较后期才会清楚显现,但其长远效应可能十分深远。特别是日本在灾后被迫大发债大放水,将来定有后患,很可能会导致三项超高︰财赤、通胀率及贬值幅度等都会很大,对世界市场的影响自不容忽视。

  但在这些长远问题浮现前,更重要的是实体经济将出现结构性调整,涉及外贸、跨境直接投资、产能重组和能源开发等各领域。东亚地区将更多地受影响,故必须应对新挑战,并掌握新机遇:

  一、出口有新外需拉动。一是日本重建将需要入口建材、机电及原材料等,而恢复民生也需要更多入口食品及轻工消费品。二是因日本出口生产受阻,部分产品可由其他国家产品替代。

  二、须开展入口替代。日本生产受灾情影响引致某些供应链出现断裂,令一些国家生产亦受牵连,包括依赖日本供给元部件及材料的出口加工业,但这又带来了入口替代的机遇,故应安排本国厂商开展替代性生产以增货源,由此或可打开之前难以进入的市场。

  三、争取高端制造转移到本国。在重灾后,高端制造投资项目转移必定增加并加快进度︰一些受灾难影响的工厂及商户,可能会将场地转移至别国。

  四、加快本国企业投资及并购日本企业。自金融风暴以来,不少中小日企的经营陷困,吸引了他国企业投资或收购。灾情若令日本经营情况恶化,将会增加投资及并购机遇。

  五、须加快能源开发及其技术升级。日本核灾对全球能源市场将有颇大影响,传统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及电力价格或会上涨,其它洁净能源如风、太阳及海洋的需求会扩大,而核能的建设要求会更高。一些国家的传统能源开发规模巨大,风能及太阳能发展迅速,对先进及安全的核能技术亦正逐步掌握。在此基础上,日本核灾将促使这些国家各类能源产业加快开发及提升,以便适应转变中的全球能源形势,在一些本国强项还可带来更多的产品、劳务及技术出口商机。(凌昆)

分享按钮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