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的“红包”
说起红包,凡华人,谁都不感到陌生,因为几乎每个人都曾经获得过。红包袋的鲜明特征就是“红”字,红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不仅是一种热烈、喜庆、吉祥的节日色彩,而且是和谐、温暖、浪漫和具有丰富情感的色彩,“见红大吉”自古以来成为中国人熟悉不过的口头禅。
每逢岁首正月,各式各样的红包袋随处可见,长辈给晚辈压岁钱要用红包袋;晚辈给老人度岁金要用红包袋;祝寿贺婚要用红包袋;单位慰问困难职工要用红包袋;商家酬谢顾客要用红包袋;慈善家给受灾户发救济款要用红包袋;工厂、公司给职员发奖金也用得上红包袋。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红包袋的由来是从过年的压岁钱演变而来的,天真活泼的小孩子正月里就懂得对长辈说“恭喜发财,红包拿来”。红纸压岁的红包承载着以血缘家族为基础的“尊尊亲亲”的家庭伦理文化和亲戚朋友之间礼尚往来的浓厚情意。内地改革开放前,难得一见精美的红包袋,长辈给晚辈的压岁钱大都用小红纸片包着或卷着,有的一时找不到红纸表示“见红大吉”,有的会随便从门口的对联或街市的标语中撕下一小块权当红包。
粤港澳和东南亚国家的华人、华侨习惯称红包袋为“利是封”,“大吉利是”这句吉祥语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十分流行。“利是封”其实应称为“利市封”,《现代汉语词典》对“利市”的词解,是吉利、买卖顺利的预兆之意。早在汉朝焦延寿所著《易林》书中第五卷“观之离”中“入门笑喜,与吾利市”就很形象地描述了,在距今2000年前的汉代,我国民间就时兴给利市钱,“(孩儿)到亲友家,入门笑喜贺,主人就会给自己派利市钱”了,互道吉利,互祝好运,自然也包括两家大人市道顺利的互相祝愿。而今红包名目众多,内涵不断延伸,说明红包适应历史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
笔者特别喜欢收藏那些图案新颖独特,印制精美的形形色色红包袋。从收藏到的红包来看,大致可分为贺婚、祝寿、新居贺喜、新年贺喜几大类。有些公司、商家、银行自己设计红包袋,或免费送给员工转赠亲友使用,或以红包袋为载体对客户进行宣传推介,小小红包袋起到不小的作用。
红包袋除了精心设计和精美印制之外,它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红包袋上面的贺词精彩精妙,如“大吉大利”、“恭贺新禧”、“恭贺发财”、“吉祥富贵”、“吉祥如意”、“年年有余”、“财源广进”、“万事如意”、“一帆风顺”、“心想事成”、“新年进步”等等。
有的红包袋设计极具个性化,有以十二生肖为图案,有以“机器猫”、“米老鼠”、“皮卡丘”等卡通画为系列,2005年内地众多的火花收藏者相聚江苏无锡,参加首届亚洲火花收藏博览会。为了祝贺博览会开幕,上海火花收藏爱好者沙龙别出心裁监制了一套“中国古代神话人物”系列红包分送给藏友。这套红包袋六枚,正面图案分别是“天官赐福”、“天女散花”、“哪咤戏龙”等工笔白描,人物造型富有装饰韵味,赏心悦目。该套红包袋与众不同的是,在其背面还印有上海老火花图案,红包与火花“联姻”相得益彰。
时下,大多数人在收下红包袋中的钞票或购物卡(券)之后,往往将红包袋丢弃一旁,这实在是一种浪费。其实,红包袋也是很好的收藏品。收藏红包袋可以勾起亲情友情的回忆,可以欣赏到多门艺术,还可以充实业余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可以见证不同时期的经济、文化、印刷技术的发展。收藏红包袋已成为藏友们一种“挡不住的诱惑”,龙年新春佳节即将来临,在这充满喜气洋洋的正月里,涉足文化用品商店,最多且最引人注目的当数寓意吉祥、灵气的烫金“龙”图红包袋。
红包袋具有很强的欣赏价值,时值正月,是收藏红包袋的大好时机。收藏红包,花钱不多甚至不需要花钱,其乐无穷,何乐不为?
(摘编自香港《大公报》 文/林长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