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6日电 据美国《世界周刊》报道,纽约一家大型地产公司老板说,由于受8000美元退税的激励,他的公司6月份共完成44笔地产交易,为全年最高。此后,成交量逐步下降,从8月至10月每月仅有20多笔买卖。他指出,买卖下降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政府贷款政策收紧;二是下半年本是买房的淡季。“许多华人申请不到‘不查收入’的贷款,就不再买房了”。
一家贷款银行总裁陈名岷说,由于房利美和房地美严控“不查收入”贷款,使得华人买房者的结构发生变化。过去,不查收入的贷款占其公司整个贷款的80%,现在不到20%。“目前的买房者主要是有固定收入的专业人士,如工程师、律师、医师、会计师和建筑师等”。亚洲人平等会资深房屋顾问陈小君表示,现在华人对地点的选择也发生变化,许多人到华人较少、价格较低的地区买房。
法拉盛一家贷款中心的马宏惠透露,由于从两房贷款不易,一些华尔街的私人投资者抓住这个机会。这些私人投资者与小银行合作,从小银行那里收购这类房贷。不过,他们对首付要求较高,在35%至50%之间,贷款利率超过5%,高于从两房出来的贷款。
纽约市立大学房地产学副教授沃尔基(Gerd Welke)认为,未来几年可能是购房的好时机。怎样才能申请到房贷呢?一些贷款业者建议,有意购房者现在就要做准备。取得房贷有两个有效途径:一是多报税,因为正规贷款需要看过去两年的税表;二为多存钱。多付头期款,可以降低贷款比例,申请房贷就比较容易。
贷款无门 放弃买房
万荣地产经纪公司有515名地产经纪。老板潘小峰说,在过去几个月,他的公司地产经纪人数没有减少,但是成交的数量减少了。“因为贷款很难,一些华人连房子也不看了”。
由于贷款收紧,许多华人只得放弃买房。纽约法拉盛几年前开工建设一个大型的共有公寓的开发项目,有1000多个住房单位,从统仓、一卧、两卧到三卧等不同规格,售价从38万5000美元到120万美元不等。自2008年推出后,华人购买踊跃。至今为止,发展商共获得160多个购屋合约,买主大多是华裔或韩裔。但最近,以华人为主的60多位买主,因申请不到贷款,要求退回定金。
两房不再发放不查收入的贷款后,申请查收入贷款的人增加了。马宏惠指出,过去华人购房者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有固定工作,收入较好,报税也高。这类人申请查收入的贷款。一种是现金收入者。这些人因为报税低,就走不查收入贷款这条路。现在,不查收入的贷款停止了,查收入的贷款相对增加了。
冷门地区 房价适宜
陈小君表示,现在贷款年利率较低,约在4%左右,一些华人买房为保本与安居。她说,过去华人想在华人较多的小区买房。但是,华人集中的法拉盛和贝赛的房价已经炒得很高,于是许多华人去华人较少的地区买房,如史泰登岛等。当地的房子比纽约其它区域要低20%左右。他们发现,纽约还有许多世外桃源。
马宏惠认为,华人现在聪明了,买房不局限于几个华人小区。温州移民和福州移民喜欢购买三家庭的住房,即所谓的六六三式。这些房子在法拉盛和第八大道都要90多万美元,但是在木边和艾姆斯特只要70多万美元。于是,许多华人在这些地方买房。她说,一些福州移民在外州开大型自助餐店,赚了不少钱。这些人带着钱来到纽约,要买那些带有商业用途的住宅。“上面可以住人,下面带有店面,可以自用或出租”。有的华人自己没有身份,就请有身份的亲戚代买,等以后有身份再转过来。
陈名岷表示,现在房市不好的主要问题是大的经济不好。由于大家都担心未来,不敢消费。但在买房方面,华人是一个例外。新美贷款银行在纽约、新泽西州和加州设有分行。从几个分行的业务情况来看,在6月30日政府购房抵税的政策到期后,华人在此后的购房数量有所下降,但是到了9月,购房数量又开始增加。
富裕华人 出手阔绰
陈名岷说,纽约增加最多。新移民购房尤其踊跃。当其它族裔都在逃离房市时,华人却在入市。以医师、律师为主体的专业人士购房增加很多。他们有固定的职业。许多人现在购买投资房,用于出租。因此,华人购房热潮一直不退。
马宏惠透露,现在一些中国大陆和台湾移民带着现金到纽约曼哈顿买房。一名纽约大学的华人家长花200多万美元在曼哈顿买下一套高级公寓。家长把房子先出租,计划等到孩子大学毕业找到工作后再住。另一名华人学生家长在曼哈顿哥伦布圆环(Columbus Circle)购买一套200多万美元的公寓。这套高级公寓每月的维持费要三、四千美元,专门给孩子聚会用。孩子十几个参加聚会的美国同学都惊呆了。
11月14日,纽约世界日报举办活动,邀请读者参观位于曼哈顿第63街临近哈德森河边的一栋高级公寓。当该报发行部提议该大厦开发商安排一次华人参观时,建商安排40个座椅。因为报名的人数超过这个数字,对方把座位增加到80个。参观当天,座位加到100个。但是,这些座位远远不能满足150名华人参观者的需要。一位组织者透露,实际报名人数超过200人。今年3月,一名华裔买家以3320万美元创造出今年曼哈顿公寓交易价格之最的纪录。
《华尔街日报》10月13日报导,中国出生、现为美国公民的刘戴维(David Liu,音译)今年在美国几个州大手笔购买房产引入瞩目。现年50多岁的刘戴维大约十多年前到美国,与太太住在洛杉矶郊区,女儿在美国读大学。他于去年成立“标准投资组合公司”(Standard Portfolios),便开始在美国投资房地产。今年早些时候,标准投资组合出资2亿9600万美元在德州和马里兰州买下16栋公寓楼。最近,他买下凤凰城七个小区的2759套公寓。报导透露,来自世界的竞标人共有181个,最后标准投资组合公司被选中。
贷款查税 重创华人
过去,除了美国大银行提供房屋贷款外,一些华资银行也提供房屋贷款,而且贷款政策也比较灵活,因此华人买房多能如愿。但是,一名华资银行的资深贷款经理透露,美国国会做出决议,要求房利美(Fannie Mae)、房地美(Freddie Mac)从4月开始不再接收仅有收入证明的贷款申请,而要求贷款申请人必须提供两年的税单和近期工资证明。这个要求正好打在许多华人软肋上。许多华人做小生意,报税少。他们想买房,但是贷不到款。他举例说,如果申请人要购买一个50万美元住宅,其信用分数是700分,要求自付额是25万美元。但是,如果“你没有25万,就买不到这栋房子”。
该政策对华人影响较大。过去,福州移民、温州移民、潮州移民和台山移民十几个家庭连手,“今年是你买房,明年是我买房,后年是他买房”。首付达到30%至50%。最后大家都买到房。现在,这种轮流买房的方法也不灵了。许多华人有钱想买房子,但是买不到,导致房价下降。这位匿名的房贷经理认为,现在的贷款政策限制“不查收入的贷款”,有些矫往过正。“实际上,政府犯不着取消信用贷款方式,调整一下比例就行了”。
他称,房市低迷有其历史原因。按照常规,如果房市太过火爆,贷款银行应该提高利率,降低贷款数量,以拟制信贷过于膨胀。但是,几年前大型贷款银行却反其道而行之。房价上升后,利率并不上升,甚至有所下降,买房者将房价推到极限,最后导致房市崩溃。政府政策也影响到房市的兴衰。前几年,房利美、房地美和联邦住宅管理局(FHA)担保的贷款项目购买许多烂贷。有的人甚至贷款额是房价的115%,包括房屋的修理费。一旦房价下跌,购房者就把房子交给银行,自己走人。“这是房市危机的根本缘由”。而华人不同,“房子是华人的堡垒,对栖身之地都会尽力保护”。
结果,许多贷款银行倒闭。大银行则靠政府的援助支撑,没有倒下。这些银行也是左手将房屋贷款收进来,右手再将房贷卖给两房。后来,政府出资将两房收归己有,但是对经济影响甚大。今年4月以来,房价下降30%,利率应该下降以刺激买气,但利率却升到6.6%。陈名岷也认为,此次政府处理房市方式欠妥。
综观历史 房价稳定
许多华人认为,买房子是最好的投资,因为房价会年年涨。但是,沃尔基却认为,如果从过去120年的历史来看,把通货膨胀的因素除去后,美国的房价并未上涨。不过,因为地点不同,房价的变化也不一样。例如,曼哈顿的情况比较特殊,因为地域狭小,没有空地可以盖房,因此房价上升较多。
耶鲁大学经济学家席勒(Robert J. Shiller)设计出美国房价指数图。该图显示1890年直至2006年的房价(从2006至2010年5月的已经补上)。房价是现存的标准房价格,不包括新房。房价以1890年的价格为基点,确定为100,即10万美元。图形显示,经过通货膨胀的调整,1920年的标准房的价格指数为6.6万美元。从1997年开始,美国房价几乎呈直线上升,到了2006年,标准房的价格上升至19.9万美元,即比1890年的房价上升了99%,此后房价又几乎呈直线下滑。从后补的虚线来看,房价将继续下跌,并向起始点100点靠近。
该图的图说解释,在过去这120年中,美国房价有过20年的下跌期。当批量生产技术在20世纪初期出现时,房价急速下滑,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房屋的需求增加,房价才开始上升。房市的繁荣期始于1997年,指数上升83%。他的结论是:“除去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在过去116年间,房屋的价值几乎没有变化”。
房贷补助 慎防上当
陈名岷指出,现在华人房贷市场最大的问题是,一些华人轻信别人的保证去申请政府的房贷补助(TARP)。这些华人过去申请不查收入贷款买下住房,但是由于失业或收入下降,感到支付贷款困难,就想法减少每月的贷款支付额。
他说,有些人在报纸上刊登广告,称可以帮助付不起贷款人减低房贷。这些华人在报纸上看到广告,就去找公司减低贷款利率。但是,这些公司告诉他们,为了符合政府的标准,他们要有6个月迟付或不付的纪录,才能拿到政府年利率2.9%的贷款。他们按照要求支付这些人3000元服务费。
于是,这些华人屋主就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做。但是,由于他们的迟付或不付房屋贷款,他们的信用分数降低,“约有70%的人拿不到政府的低息贷款”。结果是,他们既未获得低息贷款,自己的信用也坏了。他说,实际上,这个低利率不是永远的减低,而是几年后再恢复到从前的利率。“但是,这些华人就是这么轻信”。(韩杰)
参与互动(0) | 【编辑:陆春艳】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