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体育赛事遍布全球 回中国办赛渐成趋势
6月9日,2012年北京世界华人篮球赛在北京朝阳体育中心继续举行,来自9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华裔篮球队分23组进行比赛。图为古稀组的“台北老马”球员林精武在比赛中运球,他是今年87岁,是本届赛事年龄最大的球员。中新社发 杨康琪 摄
奥运会正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一场别开生面的“美东夏令华人排球锦标赛”刚刚在纽约落下帷幕。该项赛事今年吸引了70支队伍、900多名运动员参加,可谓声势浩大——而这只是华人体育赛事的一个缩影。种类繁多的华人体育赛事在发扬中华民族体育精神、促进华人交流方面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业余赛事蓬勃发展
这次“美东夏令华人排球锦标赛”为运动员参加将于9月在多伦多开战的第68届“北美洲华人排球邀请赛”提供了绝佳的热身机会。后者创始于1937年,除了二战时期由于侨胞回国参与对日抗战停赛8年外,一直持续至今,已发展成为北美华人社区最盛大的体育活动。
更多的华人赛事将目光放眼世界——全球华人篮球邀请赛自1985年创办以来已经走过了27届的历程,是目前规模最大的全球华人业余篮球赛,近几年的参赛队伍稳定在200支以上。
全球华人羽毛球锦标赛也完成了其“成人礼”,在第18届比赛中有全球12个国家和地区共3500人参赛,成为华人当中最具影响力的业余羽毛球赛事。
这些业余赛事在运动员年龄限制和规则上都有相应的调整,例如世界华人足球邀请赛设置了35岁以上组和45/50岁组两个组别,全球华人羽毛球锦标赛设置了夫妻双打、年龄相加双打等项目,更加凸显了重在参与的体育精神。
热心人士无私奉献
华人体育赛事能有今日的规模,与华人体育爱好者的努力付出是分不开的。
被誉为“华人篮球大使”的龚树森先生1980年发起建立美国中华体育联谊会,先后创办近10项华人体育比赛。
为了向不看华文报纸的华人宣传赛事,当时已年逾六旬的龚树森遍寻南加州各个体育馆,遇到亚洲面孔就询问是否为华裔,并亲手发放比赛报名表。在篮球方面他更不辞辛劳,深入社区的露天篮球场寻找华裔青年,邀请他们与朋友组队报名。
世界华人足球协会理事长伍树鸿的历程也充满了艰辛,在1994年创办世界华人足球邀请赛之初就遭遇巨大挫折,各国参赛队除荷兰华人足球队之外皆因签证问题未能赴美,比赛因此夭折。但伍树鸿并没有放弃,终于在次年成功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华人足球邀请赛,并延续至今。而这项赛事的经费主要依靠伍树鸿自己公司的收入,由于没有时间打理生意照顾亲人,他在经济和家庭生活方面做出了很多牺牲。
回国办赛渐成趋势
华人体育赛事在海外空前繁荣的同时,越来越多的组织者选择把举办地移到中国,在“家门口”开拓新的赛场。2011年,第九届世界华人足球邀请赛在海南举办,这是这项享誉华人世界的足球赛事创办17年来首次回到“老家”。伍树鸿对此表示:“许多华人都想回来看一看,尤其是像我一样远离祖国30多年的老华人,更是想切身体会祖国面貌的巨大变化。”
不仅是足球,近年来,全球华人篮球邀请赛、全球华人羽毛球锦标赛等赛事也纷纷移师中国大陆,北京、上海、顺德等多个城市都获得了华人体育赛事的青睐。
对于主办者而言,与国外相比,中国的比赛成本相对较低,且在各级政府、侨联的有力支持下可以省去诸多麻烦,更能让海外参赛者一解思乡之情。与此同时,一些华商通过回国参赛寻找到了好的投资项目,亦为主办城市带来招商引资的契机,可谓一举多得、互利双赢。(荣文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