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薇谈“四海同春”:侨胞对“根”的情感令人动容
中新社巴黎3月2日电 题:吕薇谈“四海同春”:侨胞对“根”的情感令人动容
中新社记者 冉文娟
2018“四海同春”欧洲团的演出即将进入收官之战。著名歌唱家吕薇向中新社记者谈起此行的难忘瞬间,也分享了自己慰侨演出20多年的故事与感受。“参加‘四海同春’多年,我感受到侨胞们从事的职业在变、在主流社会的地位在变,但对艺术团的热情不变,对故乡的情感不变。”
谈难忘瞬间:侨胞对“根”的情感令人动容
无论是伦敦、剑桥还是曼城、巴黎,“四海同春”所到之处都被观众的热情包围,吕薇亦深受感染。
在英国剑桥演出当天,早早到剧场的吕薇在彩排间隙来到观众席,一对拄着拐杖的夫妻引起她的注意。
尽管离正式演出开始还有3个小时,这两位老人已端坐多时,吕薇和他们聊天得知,老人都已80多岁,老家在中国深圳。虽在剑桥落地生根,但他们一直关注中国的发展。
“两位老人对故乡的眷恋让我非常感动”,吕薇主动和两人合影留念,并一起挥动着手中的小国旗。
在英国曼彻斯特,吕薇连唱三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刚下后台,一位来自新疆的留学生便激动地抱住她哭泣。
“大概是他从我的歌声中想到了自己的家人”,回忆起这一幕,吕薇直言自己很“纠结”:“既希望唤起观众的故土之情,又害怕把人唱哭”。
巡演所到之处,类似的场景并不少见。吕薇感慨,无论侨胞们离家乡多远,离祖国多长时间,他们对“根”的情感永远炽热不变。
谈“缺憾”:没能把大家想听的乡音都唱一遍
此行演出,吕薇既准备了《我爱你,中国》《那就是我》《天路》等几首经典歌曲,还精心挑选了十多首中国各地民歌。
“每到一个地方,我会提前做一些‘案头工作’”,吕薇表示,她会向负责接待的当地工作人员了解所到城市的侨胞主要来自哪儿,大多从事什么工作,以此调整演唱曲目。“我会选择华侨华人耳熟能详的歌曲,可以跟着哼唱,能提高他们的参与感”,她说。
每一场演出,吕薇在演唱既定歌曲后,都会抛出“彩蛋”——让台下观众喊出自己家乡的名字,自己唱一首相应的民歌。每到这个时候,剧场内总是喊声此起彼伏,气氛十分热烈。
可尽管做足了准备工作,吕薇仍然觉得不够尽兴。
“考虑到整体的节目时间安排,我不能占用太多时间”,吕薇说,中国各地的民歌自己都能唱一些,但实在难以顾全,只能挑选更有代表性的歌曲。“没能把所有父老乡亲想听的乡音带给他们,觉得有些遗憾”。
谈慰侨心得:为侨胞群体的发展壮大而欣慰
早在“文化中国·四海同春”之前,吕薇便参加过多次慰侨演出,迄今已20多年,她已是海外侨胞们的“老朋友”了。
回顾多年慰侨演出经历,吕薇最大的感受便是侨胞群体的发展与壮大。
“20多年前为侨胞演出时,常常很晚才能开始,因为华人大多从事餐饮行业,演出需要等餐厅打烊”,吕薇表示,现而今大量侨胞从事律师、教育、科研等领域工作,职业种类更加丰富,融入主流社会的程度也更高,更有底气和自信。
“侨胞们对文化艺术的需求也在增加,这对我们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吕薇表示,尽管每一站停留的时间不长,但“慰侨”体现在方方面面。“我们一定要注重细节,精益求精,为侨胞们留下美好的回忆”。
“‘四海同春’用中华文化将海外侨胞和祖(籍)国联系起来,我很高兴成为其中一员”,吕薇表示,非常愿意继续参加慰侨演出,把歌声和温暖带给更多华侨华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