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武术、唱跳……新西兰中学生汉语桥展身手
中新网5月27日电 据新西兰《信报》报道,当地时间26日下午,由坎特伯雷大学孔子学院承办的第12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新西兰赛区南岛决赛举行。20多位新西兰南岛的本地中学生,成为此次南岛决赛的参赛选手,走上中文比拼的舞台。
第12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精彩纷呈
新西兰中学汉语学习者罗宝拉说,自己说得最好的一句中文是“对不起,我没听懂,请再说一次”。
罗宝拉生动形象的讲述,将评委老师和现场观众逗乐了。
比赛中,选手们分别讲述了自己学汉语的故事,并进行了才艺展示。选手罗宝拉说:“很多中国朋友十分热情,他们迫不及待想用中文和我交流,但其实我的中文说得没有那么好。”
本次比赛分初中组、高中组和大学组,分两轮进行。第一轮,参赛者通过演讲和评委问答两项内容,简要介绍自己学习汉语的过程,并测验其汉语听说能力,随后,参赛者们进行才艺展示环节的表演。
剪纸、武术、唱歌、舞蹈……新西兰学子的才艺表演精彩纷呈。《康定情歌》悠扬婉转,《茉莉花》甜美清新,五步拳行云流水,扇子舞和《南屏晚钟》相得益彰。大学组冠军Robert Pugh身穿中国西部民族服装演唱的《最炫民族风》,则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
新西兰学生通过学中文收获良多
年仅12岁的8年级学生Connor Page,赛前和他的武术老师为此次才艺表演做最后的排练。身穿黑色功服的Connor Page十分认真,打起拳来也干净利落。
Connor表示,自己对汉语有极大兴趣,汉语越来越流行,学好汉语可以更好地和说中文的人进行交流。“我的哥哥正在中国居住,未来,我很期待像他一样,在中国工作生活。”他说。Connor的哥哥叶小龙(Cameron page) 是2018年汉语桥新西兰南岛决赛的大学组冠军,于2019年上半年通过孔子学院奖学金,得到了在上海学习半年的机会。
Divyana是11年级的学生,也是此次高中组年纪最小的选手。在她看来,中国传统音乐和舞蹈蕴藏着神秘古老的力量,深深打动了她。
为了此次参赛,Divyana带来了精心准备的舞蹈《一梦敦煌》。舞蹈的理念源于中华文化瑰宝——敦煌壁画。Divyana兴奋地说:“这个舞蹈的姿势、形态都来源于敦煌壁画上的记录。”虽然还没有机会前往中国旅游,但Divyana难掩自己的期待,“我真的很想亲眼看一看那些壮丽的中国历史遗迹。”
大学组的演讲主题是“天下一家”。冠军获得者乌羽秋从中国人常用的“叔叔、阿姨”等称呼展开,探索“家”的概念,思路独特。他富有深度的内容、清晰标准的普通话和声情并茂的语言表达,博得了评审和观众的阵阵掌声。
坎特伯雷大学语言学本科生乌羽秋在2017年曾代表新西兰赴中国,参加世界中学生汉语桥比赛。同各大洲的优秀选手同台竞技的经历,更加坚定了他学好汉语的信心。在就读坎大前,他通过孔子学院奖学金,申请了到华中科技大学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的机会,回到新西兰后,又参加了坎大孔院夜校课,选修坎大中文系课程。
乌羽秋说,学习中文让他认识了中国文化,开阔了视野,收获了友谊。
赛后,评委老师付继伟说,本次比赛,选手们的发音表达和内容表现十分不错,大家都很投入,汉语桥比赛水平有了新的提升。
中文为中新关系架起桥梁
谈到汉语教育,付继伟说,新西兰是一个多元文化国家,政府也很支持学校开设第二语言课程。让学生有机会通过语言的学习,了解接触其他国家的文化,这对他们的成长十分重要。随着新西兰和中国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很多家长和学生都认识到了学习汉语的重要性。“我们相信将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学习汉语。”
目前,新西兰在校中小学生的汉语学习人数,在7万左右。
前驻华领事、克赖斯特彻奇市议会代表Alistair Crozier由衷感叹:“没想到新西兰中学生们的汉语水平这样高,十分了不起。”Crozier说,汉语教育对中新关系意义非凡。中国是新西兰重要的合作伙伴,如果有更多年轻学生学习汉语,他们将会成为加强两国关系的重要因素。
坎特伯雷大学孔子学院董事(CIUC Director)Phil Marshall-Lee先生,中国驻克赖斯特彻奇总领馆教育参赞翟建军先生,和坎特伯雷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余千华女士,也出席了此次汉语桥南岛决赛。
最终,Conrad Goddard获得了初中组第一名,Jack Barton获得高中组第一名。来自坎特伯雷大学的Robert Pugh获得前往中国参加汉语桥大赛的机会。Christine Kim将以观察员身份一同前往。
晋级8月4日新西兰全国总决赛的选手有:
初中组:Conrad Goddard,Elijah Grieve Ruby Stretch-Treweek,Josh Fentiman,Liam Dunstan和Connor Page。
高中组:Jack Barton,Ashleigh Allum,Andrew Letiu,Joelle Gatenby,Madi Christian和Divyana Balakrish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