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从本网直接下载使用,如欲转载请与原刊发媒体联系。)
当非洲48个国家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携领90多名部长以及1700多名代表汇聚北京,出席中非论坛北京峰会的时候,一些西方媒体已经将“中国威胁论”上升为“新殖民主义”版本了。这个版本比较耸动的语句基本如下:
一、北京正在举办一个小型的联合国会议;二、北京正以盟主的姿态掠夺非洲的资源;三、北京正在千方百计挤压台湾的外交空间。因此,这些媒体强烈呼吁“非洲人不能把中国视为经济发展模式,以'北京共识' 代替'华盛顿共识'”。
毋庸讳言,中非论坛北京峰会的规模确实是中共执政以来规模最大的国际会议,也丝毫不用回避中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利益互求:中非开启外交关系50年来,在中国外交史上几个重要时刻,比如进入联合国,非洲国家的支持成了重要的力量,在非洲国家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中国也给予了大力的援助; 非洲需要中国的技术和资金,中国也需要非洲的石油和矿产资源。然而,在世界范围内的民族独立运动已经完成,世界各国正在向全球一体化迈进的今天,仍然用这样的眼光观察中非合作,未免陈腐而充满意识形态。
任何一种国际关系和国际活动都存在着国家利益,无论是毛泽东的三个世界理论还是邓小平的向西方开放政策,都不仅仅是意识形态,今天的中非合作也如此. 然而,观察50年来的中非关系,既无老殖民主义的武力侵略,也无新殖民主义的经济控制,在中国迄今减免的非洲31个最不发达国家共109亿元债务时,并没有提出任何附加条款。
不了解中非"同病相怜"的现代发展史,不从全球化激烈竞争中看到中非之间无论从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存在着巨大的互利双赢关系而评说今天的中非密切合作,难免偏颇误解。
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56个不同的民族,过去曾遭受殖民主义屈辱幸未成为殖民地,现今主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和谐世界理念,反对干涉他国内政,且正在用经济奇迹证明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同样可以摆脱贫困;
非洲,三倍于中国的土地上,生活着相当于中国3/5的人口,其56个现代国家里的多数是20世纪60年代才陆续独立,曾长达300年匍匐在英法殖民者的阴影下,如今这个世界上贫困人口最多的地区,对经济发展和种族尊严具有强烈的饥渴感……
显而易见,在全球后冷战时期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国和非洲在经济、政治、外交、文化上的相互需要更加强烈:致力完善民主政治、发展国民经济、铲除社会腐败,要求中非跨越大洋、紧紧地握手:
——在经济上,中非经贸在过去10年增长了10倍,2005年达到397亿美元。非洲需要中国的投资、管理、技术、援助以及直接产品;而中国需要非洲的石油、矿产、市场以及其它资源以调整其在全球产业和资源布局中的结构;
——在政治上,中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可以帮助非洲阻挡来自西方的、传统的帝国主义(或霸权主义)式的干预和制裁;当人权、民主、腐败的指责伴随着中国威胁论不断演进出新的变种时,非洲常常作为中国的盟友给予北京极大的支持。
——在外交上,年轻的非洲大陆虽然身处第三世界而常被西方大国颐指气使,但仍渴望通过中国的理解进而赢得独立自主的尊严;非洲作为回报同样可以在联合国等国际舞台上支持北京在中国统一、反对台独问题上的政治立场;
——在文化上,中国与非洲曾经遭受过的殖民主义之殇,至今仍铭刻着痛楚的记忆,或许在今天这个蓝色星球上,再没有另外两个对象之间能够这般彼此理解,而中国悠久的文化包容传统也以一种尊重和真诚的姿态使受到冷遇的非洲感到温暖……
因此,当48国非洲元首和部长们齐聚北京,中国既非这个令世界瞩目的舞台的盟主,也不是即将驰骋非洲大陆的狮子王:中国和非洲在新的形势下共谋发展,可能引起西方种种猜忌、争议、指责甚至反对,却是中非自立于全球化激烈竞争之林的睿智之举。
来源:美国侨报 社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