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美国藏学研究搭上汉语桥 汉语成必要学习工具

2012年05月23日 16:32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金发垂腰的美国姑娘克里斯蒂娜一笔一画写下自己的中文名字“柯睿婷”,张口就冒出有模有样的汉语:“‘睿’字实在有点难写。”

  柯睿婷是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藏学研究博士生。她在哈佛大学读硕士时,为了更好地研究藏学而学起汉语,如今已学了4年。她和来自中国西南民族大学的藏族研究生、青海姑娘卡毛吉不仅能用藏语说学习,还能自如地用汉语聊生活。

  如今,在美国多所知名高校,很多藏学研究专业的学生已和柯睿婷一样将汉语作为必要的学习工具。对此,她的老师、弗吉尼亚大学藏学研究中心主任戴维·吉玛诺又欣慰又羡慕。

  吉玛诺22日与来访的中国藏学家代表团交流时说,不学汉语难以全面研究藏学。他本人见证了美国藏学研究在过去三四十年间的大致三个发展阶段,其间美中学术交流明显加强。

  他说,美国大学藏学研究专业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毕业生基本上只在印度和尼泊尔进修和研究。他1992年到弗吉尼亚大学任教时,曾在中国拉萨和成都做课题实地考察,但遗憾的是,他和当时大多数学生一样虽通藏语,却不太懂汉语。如今,他的研究中心的大部分学生、学者都在学习汉语,常有机会到中国交流,做到汉语和藏语“双管齐下”。

  有件小事一直让中国藏学家代表团团长、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所长张云念念不忘。他多年前和国际知名藏学家、哈佛大学教授范德康交流时称赞了一位美国同行的新著,没料到范德康客观地指出,不懂汉语给这位同行的研究带来很大局限。可见美国藏学界早已充分意识到学习汉语的重要。

  近年来中美藏学界交流日益频繁,让张云印象深刻的是,美国学者和学生汉语水平迅速提高,汉语就像为他们的藏学研究搭起了一座桥,通向更为广阔的文献世界和研究领域。

  张云说:“我们拥有强烈的交流愿望,也存在巨大的合作空间。”

  吉玛诺介绍说,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美国藏学研究面貌发生巨大改变。以弗吉尼亚大学为例,这所美国名列前茅的公立大学上世纪六十年代开设了美国最早的藏学专业,其藏学研究一直在美国学术界颇负盛名且独具特色,近年更从传统优势学科藏传佛教向藏族文化、历史、医学、社会以及中美外交政策等相关领域全面拓展。弗吉尼亚大学藏学研究中心已与中国4所高校及研究机构开展合作,还迎接了数百名中国学者前来交流。

  最令吉玛诺自豪的是,弗吉尼亚大学成为藏学资料数字化的先行者,由他发起建立的雪域数字图书馆已成为美国最大规模的藏学文献数字资料库,涵盖文字、图片、影像3种形式,可用汉语、藏语、英语在互联网上检索、阅览和翻译,内容丰富,还包括不少有关藏族人当代生活的资料。

  对大多数外国人来说,中国西藏是一个神秘的地方。柯睿婷最初就是因此对藏学萌发了兴趣。通过不断深入学习,柯睿婷已将这个“尚未谋面”的研究对象称为“第二故乡”。她告诉新华社记者:“我觉得,如果人们肯花更多时间去了解对方的历史传统和现实情况,就能消除彼此的很多误解。一个越来越真实的西藏正呈现在我面前。”

  柯睿婷说,在她未来的行程计划中,西藏占据要位。不过今年7月,她得先按计划再赴青海,继续自己的安多地区文学研究。有意思的是,随着研究藏族文学,柯睿婷发现自己对中国汉语文学也着迷起来。或许不久后,她的研究计划中还会增加更多内容。(记者孙浩 郭曼桐)

【编辑:范超】

>华文教育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