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泰国感受汉语热 汉语教学助推当地社会发展
在海外的汉语教学方面,泰国拥有多个世界第一:第一个将汉语教学列入国民教育体系;第一个邀请中国汉语教学志愿者;第一个将中泰合作出版的基础汉语教材纳入国家教材体系和教学大纲;第一个建立孔子课堂。本报记者走访泰国各地,亲身感受到,“汉语热”不仅给学习汉语者带来了成功和希望,也给整个社会带来利益和实惠。
本报驻泰国记者 于景浩
即将赴北京大学攻读国际汉语教育硕士学位的清迈大学毕业生瓦信对本报记者说,汉语不仅帮助自己实现了梦想,而且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他用一口流利的中文说:“自己从一个普通‘草民’,成为全球‘汉语桥’比赛一等奖得主,并拿到了攻读北大硕士的全额奖学金,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同汉语的缘分。”
活泼开朗的瓦信十分喜欢中国评书,在2011年第十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中,他凭借对郭德纲《济公传》的模仿,征服了观众和评委的心。瓦信说,他十分喜欢中国的“笑”文化,从《济公传》这些文学作品里,他感悟到中国人的乐观精神。
瓦信笑称,自从拿了“汉语桥”一等奖后,自己俨然成了家乡南邦府的名人,电视台和报纸采访他,自己的头像被贴在母校南邦育华学校里,亲戚朋友邻居都把他当做自己孩子的榜样,他的成功在周围掀起了一股学习汉语的热潮。
瓦信说,和汉语结缘是在小学。虽然是地道的泰国人,但由于他家附近正好是南邦育华学校,因此父母就把他送到该校读书。“从那时起,我就开始接触汉语。不过,一开始我的汉语很差,基本上考班级最后一名。转折出现在初三的时候,学校来了两个来自中国的汉语老师,人非常好,同学们都喜欢到他们的办公室聊天,他们也会讲很多有关中国的故事,一来二去,自己的汉语水平竟然有了突飞猛进。”
瓦信向记者讲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他说,小时候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宽裕,初中时一度由于交不起学费,父母打算让他转入学费相对便宜的公立学校。当时南邦育华学校主动提出,让瓦信在学校做一些义工,如在汉语早读时帮助低年级同学学习等,为他减免了全部学费。“就这样,我继续留在了育华学校。如果当时自己转学去了其他学校,可能就不会有今天的瓦信了。”他十分感慨。
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瓦信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热爱也日益加深。他表示,对中国文化的最初了解是从《西游记》、《包青天》以及其他古装武侠电视剧开始的。泰国电视台放的这些电视剧一般都有泰语配音,但下面保留中文字幕,对这些电视剧的喜爱也提升了他的汉语水平。高中毕业后,瓦信如愿考上了清迈大学外国语学院的中文专业。
瓦信说:“在清迈大学学习汉语为我打开了一扇更广阔的门。美丽的汉字、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让我着迷。了解越多,中国对我的吸引力就越大,我就越希望能到中国去看看这个古老、美丽而神秘的国家。”2009年,上大二的瓦信拿到了清迈大学孔子学院奖学金,到北京语言大学学习一年,实现了到中国的梦想。瓦信兴奋地说:“在这一年里,自己的汉语水平有了很大提升,我也爱上了北京这座充满历史感和文化底蕴的城市。”
2011年,瓦信代表清迈大学参加了“汉语桥”比赛,并一举夺得泰国区冠军,赴华参加“汉语桥”比赛决赛,夺得一等奖。在谈到参加总决赛的心情时,瓦信表示,“没想到能够拿到一等奖,这一切和孔子学院老师的辛勤付出和帮助是分不开的。为了备战比赛,孔子学院老师帮助我做了许多针对性的培训,比如演讲稿写作、才艺表演等。”
对于即将在北大的学习,瓦信充满了憧憬。他说:“我的理想是做一名外交官,为增进中泰两国友谊做出自己的贡献。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不好,经常看到小伙伴出国旅游,自己非常羡慕,当时就想如果能到中国看看该有多好。长大后因为学习汉语,自己不仅去了中国,亲自感受到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而且还能够获得汉语比赛的大奖,获得了去北大读硕士的机会,汉语改变了我的人生。希望能用自己所学的汉语做沟通中泰友谊的一座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