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报道 说:中国近期相继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神舟八号”飞船,并成功进行了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中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天宫一号”与“神八”飞船预计在14日进行第二次交会对接,两天后“神舟八号”飞船将返回地面。10日下午14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相关领域专家将做客中新网视频访谈室,详解太空之“吻”精彩细节,敬请关注。 (2011-11-10
10:04)
中新网报道 说:嘉宾已就座,访谈即将开始。 (2011-11-10
13:49)
主持人 说: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中国新闻网正在直播的新闻大家谈。这一段时间,中国相继发射了“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并成功进行首次空间交换对接,中国由此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今天我们请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解读。现在大家看到演播室两位嘉宾是“神舟八号”飞船制导、导航与控制(GNC)分系统主任设计师解永春,还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对接机构分系统主任设计师柏合民,欢迎两位。
(2011-11-10
14:03)
解永春 说:各位网友大家好。 (2011-11-10
14:04)
主持人 说:两位专家,欢迎你们的到来。当时两位都在现场,从你们的角度为大家讲一下究竟是怎么对接,其中有什么精彩的细节? (2011-11-10
14:04)
解永春 说:“神八”飞船和“天宫一号”的对接大家也都看过了,是一个从远到近的过程。远距离是靠地面导引的,到了距离比较近的时候是靠自动导引。刚才也介绍了,是靠自动导航与控制系统。当时对我们设计师来讲,感觉到还是有一些压力的。所以转自主之后,包括从远到近整个接近过程中,我们实际上都是比较紧张地盯着屏幕上的数据。
(2011-11-10
14:06)
解永春 说:当时距离比较近的时候大概在400米左右,在飞船上摄像机我们拍到“天宫”之后,当时大家都挺惊喜的,也是第一次从摄像机里看到“天宫”的真容的,大家比较兴奋。所以当时的心情还是比较激动的。尤其到最后的时候,到对接的过程中,虽然地面进行大量仿真和设计,但是确实来说,能达到达到什么样的控制精度,能不能满足设计的要求和条件,对我们来说,也是心里比较担心的问题。所以我们从电视屏幕上,它对得很准,从整个对接机构的中心慢慢向飞船和“天宫”不断接近,我们是很惊喜的。 (2011-11-10
14:06)
主持人 说:对接之后呢? (2011-11-10
14:07)
柏合民 说:交会完之后就开始对接过程,对接过程实际上的定义从两个飞行器对接机构的第一次接触开始。看到对接环当中有一个晃动,这时候表示接触了,接触之后随后进行捕获,把两个飞行器之间相对动能消耗掉,进行一个缓冲。再把两个飞行器进行相互拉近,最后进行实行刚性缩紧,这样完成整个对接过程。
因为这次“神八”飞行,飞台上配了一个摄像机,一个是要看目标飞行器,再一个就是正好能看到“天宫一号”。在交会过程中,对接准备这一段,他们交会还没有最终完成的时候,这个过程中对接环往上推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从镜头里头看到缓慢往外推。我们一边看监视器的数据,一边看摄像,感觉比较平稳。 (2011-11-10
14:08)
主持人 说:当时看到画面碰撞之后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情? (2011-11-10
14:08)
柏合民 说:说实话,当时我是没有看到。 (2011-11-10
14:09)
主持人 说:光顾着忙了。 (2011-11-10
14:09)
柏合民 说:因为我当时主要岗位监视对接过程各种数据。当捕获之后,大厅里就鼓掌了,鼓掌之后我就抬头开了一眼。其实这次对接过程应该来说比较顺利,没有看到大的晃动。看了一眼,其实两个飞行器相对基本上已经平稳下来了。随后的过程基本上就是专注着眼前的屏幕了,一直到锁紧完成。 (2011-11-10
14:10)
主持人 说: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航天器速度是很快的,当绕地轨道上飞行速度是7.9公里/秒,进入行星轨道之后速度更高。太空中的环境是真空、高压这样一个状态,失重的状态,而且还有高低温度的差距。包括还有强烈的辐射和宇宙射线的侵入。在这种条件下,中国首次会遇到以前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困难,在这一次对接中,有哪些特别之处?技术上有什么样的创新?两位。 (2011-11-10
14:12)
解永春 说:应该来说,交会对接对咱们国家来说,从制导导航控制上是一个很大的台阶,一个大的跨步。现在在轨卫星主要都是姿态控制,就是控制它对地平稳飞行,轨道一般都是地面算好,靠星上发动机执行的。现在这次交会对接等于我们在轨航天器当中首次全新制导导航与控制。具体相当于什么概念?它得靠自己的敏感器测量它在什么位置,然后根据这个位置再算出来它的状态,规划出它向“天宫”靠近的轨迹。整个过程是全都是自动完成的,所以这个对我们国家来讲确实是一个很大的台阶。从技术创新上来讲,我们做导航制导与控制,虽然美国和俄罗斯已经做了这些交会对接的工作,但是一些详细、核心的东西还是我们自己自主知识产权的,我们自主研发的。虽然已经可以参照他们一些公开的文献,但是核心的技术还是我们多年研发来的。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讲,我们跨步还是比较大的。
另外,像俄罗斯、美国交互对接都是分步进行的,有一些在轨的实验,新的设备、产品,包括一些敏感器等一些东西,我们国家新的敏感器都是第一次亮相,等于入轨之后第一次工作。都是第一次上来就用。所以这个对我们来说考验还是很大的。 (2011-11-10
14:13)
主持人 说:空间交会对接被称作载人航天最光辉的一个技术亮点,它有什么样的意义?我们成功实行了飞行器之间的对接,对于人类探索太空有什么样的意义? (2011-11-10
14:14)
解永春 说:交会对接这个技术它是一种手段,我们对太空探索,不可能把很大的航天器通过火箭一次达到轨道上去。如果我们进行空间组装,相当于拼装玩具,必须要有交会对接技术,这是不可或缺的一项技术。只有有了交会对接这项技术之后,我们才能在轨进行组装航天器做一个大的空间站,在空间站上做一些实验。另外,比如说深空一些探测、采样也需要交会对接技术。所以交会对接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2011-11-10
14:15)
柏合民 说:另外一点,作为对接角度来讲,刚才解老师也说了,这是我们空间站建造的手段,另外,因为我们空间站要长期载轨运行,必须空间站有人员维护,设备补给,所以交会对接也是关键技术之一。如果没有交会对接,我们即使建成空间站,它也只能变成一个孤岛,最后没有长期下去。 (2011-11-10
14:16)
主持人 说:也是一个必要条件。我们再来说14号“天宫一号”和“神八”再进行第二次对接,第二次对接有什么样的亮点?这次在光照的条件下进行对接,这个是难了还是简单了呢? (2011-11-10
14:17)
解永春 说:因为大家都知道,我们开车都很有经验,如果一个阳光比较刺眼的情况下,车是很难得开放的。交会对接也一样,对于第二次交会对接,因为大家也都知道,是在阳照区进行,在阳照区,轨道上比地面想像要强得多。在轨道光照强度要比地面上大得多,所以对于交会的设备,虽然地面上可以做一些实验,但是毕竟达到这么大的亮度还是需要在轨上很大的考验。所以第二次交会对接我觉得有两个比较大的问题和挑战,相当于阳照区对于敏感器的考验。我们也是准备去迎接这些考验。 (2011-11-10
14:18)
解永春 说:另外还有一个分离,交会对接先把两个航天器分开,这个是以前没有做过的,因为分开之后,毕竟分开不能完全同步,会产生一些扰动。所以在分离的过程中,也会有一些影响,这个都需要保证分离的过程中,两个航天器能够平稳分开,这个时候还需要精确的控制。 (2011-11-10
14:19)
柏合民 说:二次交会对接的时候,从对接这个角度来讲,刚才解博士也提了,有一个分离。因为对对接机构来说,它的任务有三个。第一:实现对接,这个目前第一次对接已经实现了。第二:组合进行期间保持对接状态,到现在为止目前状况良好。 (2011-11-10
14:20)
主持人 说:一直平稳着。 (2011-11-10
14:20)
柏合民 说:对,一直很平稳。第三:实现安全分离,实现14号进行第二次交会对接,要把两个飞行器安全分离开。这个分离过程中还牵扯到一些机构的动力,对这些机构也是第一次上天,而且接手功能也是第一次实现,所以这个过程当中可能还存在着一些不确定的因素,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干扰或者是难点。
另外,从分离的结果角度来讲,虽然我们在地面也做了大量实验,但是毕竟地面的环境没法完全替代空中。所以我们地面做的实验结果虽然很好,但是究竟在天上是不是能按照我们预想的结果分离,还要等14天见分晓。 (2011-11-10
14:21)
主持人 说:还有很多问号。接下来我们了解飞行器上没有人,但有模拟人。我们很好奇,这个模拟人是什么样?是一个人型还是一组机器,是什么样的? (2011-11-10
14:21)
柏合民 说:模拟人从形体上来说,应该是按照航天人的外形来做的,而且重量、体积都是模拟航天员来做的。模拟人的主要作用就是让飞船今后载人飞行的状态,现在虽然无人,无人和今后载人的状态基本保持一致,在无人飞船的时候,基本上可以前期拿到有人飞行的实验数据。
(2011-11-10
14:22)
主持人 说:我们在地面如何获得模拟人反映回来的参数和数据?
(2011-11-10
14:22)
解永春 说:这是遥测可以下传的,信息是可以传下来的,地面是可以知道。 (2011-11-10
14:22)
主持人 说:就可以感知这些,方便以后真人上去之后设计一些参数。这里我想问,因为现在技术条件下有很多操作是完全可以在无人情况下进行操作、执行的。为什么我们一味想要追求载人航天它的成功,载人有什么样的重大意义吗? (2011-11-10
14:23)
解永春 说:因为是这样,做载人航天主要的一个意义就是在于把人送到轨道航天器上去,在那上面可以做一些实验,做一些人才能做的事情。所以对于航天员来讲,我们都会出舱,这些都是人才能干的事情,包括一些空间的实验,将来也需要人来做。就我们交会对接来讲,为什么将来还要人做一些工作?因为载人航天本身由航天业控制的,虽然我们做了一些自主自动的,包括一些交会对接、控制技术。但是在必要的时候,比如说出故障的情况,这个时候需要航天员能够有一个手段自己进行交会、撤离,航天员也像开车一样,自己能够保证安全的角度,这个时候还是需要航天员也有这方面的技术。 (2011-11-10
14:23)
主持人 说:与无人对接相比,载人是不是有更大的难度和挑战? (2011-11-10
14:24)
解永春 说:如果让航天员自动驾驶,需要一些设备相对自动来讲是不太一样的。比如说相对于眼睛一类的敏感器肯定不一样,因为航天员靠视觉来看,所以这些设计肯定有所不同。对于航天员操作飞船,这个时候需要判断的状态这个时候全都航天员看。这个时候比较大的困难,假如说没有任何参照的情况下,让你去开车,向目标进的时候,速度的判断是很困难的,这个对航天员将来是比较大的挑战。当然,我们也提供一些测量设备,对航天来讲,还需要有这方面的判断能力,这就需要我们训练了。 (2011-11-10
14:24)
主持人 说:航天员的生活大家一直比较想知道,柏教授为我们讲述一下航天员在太空当中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 (2011-11-10
14:25)
柏合民 说:载人航天飞行器里边,已经为航天员的生活有过比较充分的考虑。但是因为太空环境特殊性,最直接就是失重,失重跟我们地面不太一样,地面比方说我们喝水,喝水盛到杯子里,你不碰到它不会倒进来。但是在空中,这个水是可以漂浮到空中,所以喝水、吃东西跟我们在地面的习惯都是不一样的。可能大家在电视上都看到过,水会在空中形成一个小球,你可以追过去吸它。另外,航天员的方便问题。
(2011-11-10
14:25)
主持人 说:对,这个问题很多人都在想。 (2011-11-10
14:26)
柏合民 说:据我们所知,我们航天器里面有专门的设备。 (2011-11-10
14:28)
主持人 说:是不是具备一定的引力? (2011-11-10
14:29)
柏合民 说:用抽吸方式或者于这种方式,把航天员的排泄物收集在一个容器里头。 (2011-11-10
14:29)
主持人 说:人毕竟不是机器,麻烦的问题比较多,需要考虑的细节也比较多。我们怎么能让航天员在空中的生活更舒服一点呢? (2011-11-10
14:30)
解永春 说:在太空生活,首先要有个空间,现在从设计上来讲,“天宫”比原来飞船的空间要大了,要宽敞。要提供这么大的空间,实际上技术上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另外,从设备的布局、安排,你给他留出这个空间,技术上也得考虑。还有一个比较得大问题就是噪音问题,因为设备都布局在舱里头,所以尽量把噪音降到比较低。还有就是温度,温度的控制让它比较舒适,这些方面都得做一些工作。
(2011-11-10
14:30)
柏合民 说:另外包括颜色,刚才解博士说了布局,给我们未来空间站技术设备研制一方,交会的时候,航天员也有手动操作的部分,这些机构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可能需要航天员手动操作。在这些部分我们也都充分考虑了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量便于航天员的操作,简化操作过程。 (2011-11-10
14:31)
主持人 说:也越来越人性化了。我这儿有一个数字,载人航天办公室公布的数据表明:自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以来,我们的花费是350亿元人民币,其实这个数字还不及美国一年的投入,但是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所以我想问一下两位,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怎么样做到少花钱多办事的? (2011-11-10
14:32)
柏合民 说:我先讲一下我们对接机构的一些感受。在我们对接机构研制过程当中,我们采用仿真先行的方式,建立虚拟样机,进行分析、比对、验证,等到一轮一轮下来,飞行结果比较可信的话才投入实物。这样的话,一个方面可以缩短我们的研制周期。第二个方面,也可以使我们第一台出来的样机或者出来的实物样机比较有保证。第三个方面,因为有数字虚拟样机没有投实物,所以实物样机相对比较少,从这个角度来讲,可以大量节省研制经费。 (2011-11-10
14:32)
主持人 说:解教授呢? (2011-11-10
14:32)
解永春 说:我们基本上也是做,我们做GNC的这些东西,大部分也做数字仿真,当然数字仿真我们可以做得比较形象一些,因为毕竟对接过程,我们也可以作为三维形象动态仿真。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们在设备,包括实验设备、产品,投入之前都进行了充分的论证,这项工作实际上做得比较充分。目前为止,我们所投的设备,包括试验设备没有反复,这个节省了大量的经费和时间。 (2011-11-10
14:33)
主持人 说:我们在设备的投入上价格跟国际上是持平的对吗?跟其他国家设备的投入价格是差不多,只是我们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反复和浪费。 (2011-11-10
14:34)
解永春 说:对,应该是这样的。我们把钱花到该花的地方。 (2011-11-10
14:35)
主持人 说:公众为中国航天取得新突破而倍感骄傲的同时,也在关心一个问题,航天事业的发展是不是跟普通老百姓关系不大,大家觉得距离比较远,请二位讲一讲它跟我们实际生活有什么关系?有哪些帮助? (2011-11-10
14:36)
柏合民 说: 如果从直观来看,航天跟老百姓日常生活没有太大的关联,但是其实大家仔细回顾一下可以发现,载人航天的技术用到普通人生活中还是不少的。比如说目前我们吃的方便面里边,还有其他一些食品的脱水蔬菜,其实这个就是当初为航天员上天最先研发出来的,现在推广普及了。另外开车的人越来越多,GPS的导航。还有就是压缩饼干,小孩子的尿不湿,最初都是给航天员用的。所以大家仔细回想一下,载人航天这方面好多技术都已经民用化,用于每个人的生活当中。
(2011-11-10
14:37)
主持人 说:接下来我想问一下空间站是什么样的概念,这几年大家都在讨论空间站,空间站是什么样的概念?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 (2011-11-10
14:37)
柏合民 说:空间站我们一般叫它大型空间复合体,这个是为了完成长期大型的航天活动来构建的组合体。 (2011-11-10
14:37)
主持人 说:可不可以理解成,跟航空母舰差不多,也是这样一个载体,是吗?它的上面可以有很多其它的航天器。 (2011-11-10
14:38)
柏合民 说:应该差不多,类似于这样的。如果飞船相当于一个小船,空间站就是大型的船。 (2011-11-10
14:39)
主持人 说:那是很庞大的。 (2011-11-10
14:39)
柏合民 说:很庞大的。 (2011-11-10
14:39)
主持人 说:我们国家在2020年中国准备建空间站,目前准备情况怎么样? (2011-11-10
14:39)
解永春 说:是这样,这个像我们刚才说的一样,中国也在充分论证,再去建造空间站,我们有一个长期的规划。从比较直观上来讲,我们建空间站它需要一个舱,需要分批地把这个舱送到轨道上去,然后再把它一个一个对接起来。现在对于空间站来讲,有两项核心,因为空间站除了在轨飞行,还有长期运营,所以它需要一个可靠性,一个寿命的问题。所以这是要突破的技术问题。另外,我们现在只是“天宫”和飞船对接,将来还有很多角度对接,这也是要解决、突破的技术难题。现在我们正在做这方面的一些技术上的准备工作,按照我们的计划突破这些技术。 (2011-11-10
14:40)
主持人 说:这些技术突破之后,空间站建成之后有什么样实际的用途? (2011-11-10
14:40)
解永春 说:空间站我觉得是这样,它可以做一些在轨的实验。许多我们在地面上不能做的实验大家知道比较多的育种,这是在太空才能做的。为科学的研究提供很好的平台,如果空间站建成之后,我们将来化学的实验,包括一些观测都可以在上面做。
(2011-11-10
14:41)
主持人 说:化学的实验到空间站上做,这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2011-11-10
14:41)
解永春 说:主要是利用空间的环境,地面上没有的一些环境,比如说失重的环境,这些条件都是为一些实验提供条件。 (2011-11-10
14:42)
主持人 说: 比如说在地球上造成很大污染的也可以拿到外太空去做。 (2011-11-10
14:42)
解永春 说:对,比较洁净的环境下去做。 (2011-11-10
14:42)
主持人 说:这样讲来,造福人类的作用还是非常大的。空间站建成之后,中国航天发展计划会不会有改动或者有一定倾向?会倾向于哪方面? (2011-11-10
14:42)
柏合民 说:空间站建成之后,随着空间站的运营,取得的成果,后续的,比方说大家关心是不是要载人登月等等,这些新的探索,包括月球、火星,可能根据我们空间站运营成果逐步会有一些明确的方案。目前来说,毕竟我们还只是取得阶段性的成果,究竟后边发展怎么样,可能现在我们也说不太清楚。还要随着整个航空活动逐步取得的成果之后,才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 (2011-11-10
14:43)
主持人 说:随着空间站的建成,我们的发展空间也会得到延伸。 (2011-11-10
14:43)
柏合民 说:是的。 (2011-11-10
14:43)
主持人 说:空间站据说是未来世界上唯一的空间站,是这样吗?
(2011-11-10
14:44)
柏合民 说:根据目前国际上公布的消息来说,到2020年国际空间站已经退役了,还没有看到其他国家建新的空间站计划。按照目前计划来说,2020年我们空间站是唯一在用的空间站。 (2011-11-10
14:44)
主持人 说:世界上有能力建空间站这样的国家多吗? (2011-11-10
14:44)
柏合民 说:建空间站还是需要突破好多关键技术,技术难关很多,没法评估到底有哪些国家,但是不会太多。能建空间站的国家不会太多。
(2011-11-10
14:45)
主持人 说:这也是值得中国人骄傲的一件事。中国的航天发射任务大家发现越来越密集,已经进入常态化密集发射的状态。这样对于载人航天各系统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吧?也会有很大的压力吧? (2011-11-10
14:45)
解永春 说:应该是这样。 (2011-11-10
14:46)
主持人 说:解老师来说一下,都会面对哪些压力? (2011-11-10
14:46)
解永春 说:从密集的发射变成常态密集发射,各方面都具备这样的条件。首先原来是单个航天器生产,就得变得像流水线一样的生产,类似于这样批量化生产。作为批量化生产,这些设备、条件,包括人员不同的发射,比如说“神八”“神九”的发射毕竟还要有人做这些工作。所以从设备到人员,到各个部分的协调,包括发射场的一些协调,这些都需要很好的协同关系。从人力物力方面,也需要比较充足的情况下,才能够保证稳定的发射。另外,常态密集发射,对于航天的要求更高。也就是说,保证每一个发射不出差错,这样才能把队排下去,所以这样来说,确实要求还是非常高的。 (2011-11-10
14:47)
主持人 说:柏老师有什么要说的? (2011-11-10
14:47)
柏合民 说:解博士说得已经很明确了,为了应付常态密集型发射,我们也对我们的产品测试做一些优化和改进。原来单发产品可以给你很大的测试时间,现在要密集发射的话,测试时间比较短,但是测试项目又不能减少。这样把测试的流程,包括测试的方法都要做一些优化,在短期内准确完成测试,这样才能保证后续密集发射。
(2011-11-10
14:47)
主持人 说: 这种密集发射是不是也侧面体现了中国航天事业现在已经是相当成熟了,可以这么理解吗?为什么会这么密集? (2011-11-10
14:48)
柏合民 说:一个方面就是说,像您刚才说的,我们技术有一定的积累,已经成熟。从这个角度来讲,说明目前航天技术的需要也旺盛,因为需求在增长。 (2011-11-10
14:48)
主持人 说:都有哪些方面的需求?给我们举例一下。 (2011-11-10
14:49)
柏合民 说:比如说我们的卫星,各种各样的卫星。以往可能一年打几颗,现在一年要打十几颗、二十几颗的情况。 (2011-11-10
14:49)
主持人 说:卫星主要为哪些领域服务? (2011-11-10
14:49)
柏合民 说:很多了,比如说气象卫星、通讯卫星、中国也在建咱们自己的导航卫星。分工越来越细化,功能各方面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且有些情况下我们所需要的任务不是一颗卫星就能完成的。它要成网之后才能稳定运行,要比较短的时间内把它发射。 (2011-11-10
14:51)
主持人 说:航天飞行器在轨飞行时间很长,虽然飞行时间越来越长会有一些不可预测的风险,会有哪些风险?给我们普及一下吧。 (2011-11-10
14:52)
柏合民 说:这块风险先看环境吧,一个是真空、高低温、普照,从我们机构角度来讲,有时候还要受到失重环境的影响。另外,我们建成空间站以后,各个机构一直要舱体联系,要长时间保持性能和功能,这也是技术难点。
(2011-11-10
14:53)
主持人 说:打造一个航天器或者空间站它的耗资是非常巨大的,为什么要有一定的使用期限?是需要什么样的需求有使用寿命,有周期控制?不可以永久使用对吗? (2011-11-10
14:54)
解永春 说:因为在轨的辐射是很强的,所以一些产品,包括一些电子产品,高剂量长期辐射下会失效,所以产品是有寿命的。包括一些金属,因为太空里温度交变是非常强的,这样对于它的寿命,包括一些胶,一些材料,额都是有寿命的。 (2011-11-10
15:01)
主持人 说:我们是不是也致力于研制更加长的寿命运用到太空当中去? (2011-11-10
15:01)
解永春 说:航天器有很多部件,用的材料也非常多,都在研究不同各种各样的材料能够长期耐久在太空中运行。 (2011-11-10
15:06)
主持人 说:我们刚才不停提到太空中恶劣环境,太空中环境究竟有多恶劣?是什么样的条件? (2011-11-10
15:06)
柏合民 说:太空当中一个是失重。第二个是真空。第三个是高低温交变。然后是各种射线。实际上作为载人这个角度来讲,失重这个方面对身体的影响是比较大的,还有真空,真空其实是一个很可怕的环境。 (2011-11-10
15:07)
主持人 说:您具体给我们讲一下。 (2011-11-10
15:07)
柏合民 说:比如说航天器载人,保证安全必须要密封。比如说做得不太可靠,突然失压的话,会直接导致人的失重,对人的生命有很大的威胁。另外,像空间的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包括对社会的影响,也都很大。 (2011-11-10
15:07)
主持人 说:我们该怎么理解它的辐射强度?比方说跟原子弹对比它还要强对吗? (2011-11-10
15:08)
柏合民 说:应该说强度没有那么大,但是它是长期累积的。原子弹爆炸可能一瞬间就那么大强度的体量,这块辐射强度不一定太大,但是长期累积,也会有很大的损害。 (2011-11-10
15:08)
主持人 说:未来的站建设中,我们将会从哪些方面着手减少风险,最大限度保证航天员的安全? (2011-11-10
15:08)
柏合民 说:刚才也都说过这方面的措施。比如说我是搞对接机构,我从机构角度来讲,要求在轨十年以上的寿命,首先我要克服机械产品在空间受硬交变。另外高低温循环对热应造成的影响,这是长寿命的问题。另外还有非金属件,非金属件的寿命一般比金属件要短,而且受到空间辐射的情况下老化得更快,要研制新的材料,能够满足十年的要求,而且保证一开始上去,比方说我要建一个部件满足航天要求,十年后还要保证它的性能要求,不能退化,这是对我们很大的挑战。 (2011-11-10
15:09)
主持人 说:一个航天员去太空可以待多长时间就必须返回? (2011-11-10
15:09)
柏合民 说:俄罗斯做过最长的一次,一年多,400多天。 (2011-11-10
15:09)
解永春 说:也有一些专门抗辐射的,太阳爆发的时候比较长,他们设计一个比较厚的舱,会躲在这个里面,在爆发过去再出来。 (2011-11-10
15:10)
主持人 说:中国行业事业长期发展离不开人才建设,我们先来说一说中国载人航天人才的培养及团队建设的情况。两位谁来说? (2011-11-10
15:10)
解永春 说:是这样,确实像刚才说的,航天建设需要人才梯队,对于我们制导导航与控制来讲,我们已经是第二个梯队了,在我们上一辈已经开始交会对接的研究,包括一些技术积累。我们现在在做工作,后续年轻人的培养也同时在进行当中。比如说对于我们交会对接平台来讲,除了我们这些一线在工作的,后续我们还很强化年轻人的培养。也就是说,我们能够适应多颗型号交会对接发射任务。从这方面,我们已经开始着手做了工作,从目前上来看,这个势头还是比较好的。 (2011-11-10
15:10)
主持人 说:具体做了哪些工作?对这些年轻人的培养。 (2011-11-10
15:11)
解永春 说:举个例子来说,我们除了吸收一些高校毕业生,我们自己还培养博士生、硕士生。我们研究所培养的研究生,等于直接在课题当中开始这些课题的研究。都是以航天型号为背景的,这样当他毕业之后直接参与航天型号的研究当中来。一层一层的队伍就起来了。 (2011-11-10
15:11)
主持人 说:我们为什么这么看重年轻人的培养?这次交会对接当中我也看到电视上的直播,面孔都很年轻。据新华社一篇报道,平均年轻在33岁,可以说很年轻的队伍,这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2011-11-10
15:11)
解永春 说: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新老交替,和我们国家大的趋势是比较一致的。另外一个,最近几年航天事业发展得也比较快,我们对于队伍的扩充也比较快。现在上岗的这些人工作长的有十几年,短的也就三五年。这些人因为直接到航天一线,他们直接投入到产品研制当中,成长也比较快。 (2011-11-10
15:12)
主持人 说:您认为年轻人在航天队伍当中有什么样的优势? (2011-11-10
15:12)
解永春 说:年轻人的优势就是没有什么约束,尤其是新技术,脑子里面没有条条框框,所以这样更容易做出一些比较创新性的成果来。 (2011-11-10
15:12)
主持人 说:航天也是一个比较辛苦的事业。 (2011-11-10
15:13)
解永春 说:对,航天还有一个问题,需要一些积累。我们队伍的建设当中,我们还有一批老同志在把关。虽然看不见老同志,但是实际上在背后也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你在现场上看的可能都是年轻,当然我说的论证与评审还有很多老同志参加,所以我们航天事业应该是相辅相成,各方面大家集体努力干的一项事业。 (2011-11-10
15:13)
主持人 说:需要老中青三代。 (2011-11-10
15:13)
解永春 说:对,一些结合,一些经验也是需要的。 (2011-11-10
15:14)
主持人 说:对,毕竟年轻人有体力和精力。 (2011-11-10
15:14)
解永春 说:经验方面需要老同志有一些。 (2011-11-10
15:14)
柏合民 说:从我们机构研制过程当中我感受比较深。刚才您说,为什么那么多年轻人,其中有一个原因,这项技术确实在国内比照国外比较晚,等我确定做的时候,前面没有什么可积累和借鉴的经验,组建队伍直接从年轻人队伍组建开始做。做的过程当中,年轻人加入这一行不久,经验和技能方面都有欠缺,需要加强技能的培训。技能培训很重要的环节就是请有些老同志,虽然不是干对接机构或者工程的,但是他干航天经验对我们有很大的借鉴作用。而且我发现在航天队伍里面,应该说绝对是无私奉献,他得到什么经验,他得到什么教训都毫无保留告诉这些年轻人,免得他们重复走这些弯路。另外,对外年轻人我们还是给他空间,这样能促进他的成长,同时从这里边我们也注意培养、发现一些好的苗子,可能从单一线技术工作做组织、大的工作,这样才能满足我们后边密集化的发射。按我们来说,小批量化的研究方式。 (2011-11-10
15:15)
主持人 说:航天工作者的队伍中,是男同志比较多还是女同志比较多?这个有观察过吗? (2011-11-10
15:16)
柏合民 说:我们是男同志多。对接结构这个机构,男同志占了85%到90%。 (2011-11-10
15:16)
主持人 说:所以解老师是比较少见的。 (2011-11-10
15:17)
解永春 说:也不是,我们搞GNC系统的女同志也不少。 (2011-11-10
15:17)
柏合民 说:女同志毕竟有时候还要兼顾家庭,男同志对家里的事可以操心少一些,以事业为重是一个传统的观念,但是女同志事业也要为重,家庭也要为重。所以我们比女同志更幸福一些,基本上在航天的队伍里边,女同志没有比男同志弱,她们一个一个都可以顶半边天还多。至少在工作角度来讲,我觉得她们和男同志没有差别。某些情况下还能体现她们细腻的特点,能够帮助我们研制的提高,对我们有所助益。 (2011-11-10
15:18)
主持人 说:是不是做航天工作的男同志也都是个个很细心?因为这个工作是容不得半点疏忽的。 (2011-11-10
15:18)
柏合民 说:这么说,考虑一个问题必须全面,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做这些事必须比女同志绣花还细心才行。一些的失误可能会造成比较大的损失了。 (2011-11-10
15:19)
主持人 说:国际合作也被认为是航天发展的趋势,中国也在拓展这方面的合作,但是航天属于敏感高的科技领域,如何在开展国际合作的同时确保核心技术的安全? (2011-11-10
15:19)
解永春 说:一个前提,首先你得到一定的水平才能走到国际合作层次上去。所以,在国际合作当中,从技术层面上讲有很多共通的,相当于一点就破的东西。在国际合作当中,我觉得有许多东西,比如说交会对接一些技术上的东西,包括我们从一些画面,美国的交会对接,俄罗斯交会对接也好,看有一些画面之后一些技术上的东西就清楚了。作为国际合作肯定是促进整个技术发展,这个角度大家是互相促进的,包括在国际会议上讨论的问题,大家是互相促进的。
另外一个层面,还是必须有自己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这些核心技术也是需要保护的。这种保护方式我觉得可以有不同的方式。当然,只有不断技术进步才有核心技术。所以我想说的意思是说,这是一种辩证的,只有自己不断进步才能保住核心技术。 (2011-11-10
15:19)
主持人 说: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们看电视觉得好神奇,但是国际上的同仁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还是看我们的技术不断提升。最后我们说说航天员,大家比较关心,航天员刚才已经说过在天上是什么样生活,地面的航天员现在生活状态怎么样? (2011-11-10
15:20)
解永春 说:我参加过航天员的培训,也给他们上过课。我直接的感觉,他们都是和蔼可亲,学习很勤奋,很认真,他们都是很较真,对于一些技术问题的讨论都是非常非常仔细认真。他们的为人又非常谦逊,所以我感觉航天员真的挺可敬。 (2011-11-10
15:20)
主持人 说:航天员是体能上和技术上都过硬才能成为航天员。航天员平时吃的东西是不是跟普通人不一样,去维持他的体能。 (2011-11-10
15:20)
柏合民 说:航天员的培训里边,他们有专门制定的食谱,可能不能像我们普通人想吃什么吃什么,都是有一定限制的。原来我也给航天员讲过课,我们外边可能很少见,他们大院里头走着走着就是一个航天员。平时在日常生活里边也没感觉到和我们普通人有太大区别,但是真正一到了飞船里边或者真正到了工作过程中还是不一样。就像解博士说的,认真的态度,包括超强的体能,还有一点很重要,心理素质。 (2011-11-10
15:21)
解永春 说:心理素质特别好,还有特别聪明。 (2011-11-10
15:21)
主持人 说:在平时训练中,有没有关于心理各方面的训练?您给我们举几个具体的例子。 (2011-11-10
15:21)
柏合民 说:具体例子我们举不出来,但是他们有培训的。 (2011-11-10
15:22)
主持人 说:有女航天员吗?女航天员是什么样?给我们说一下。 (2011-11-10
15:22)
解永春 说:这个由航天员系统具体介绍,女航天员第一感觉是很可爱的。另外一个,就觉得她们是很干练的,另外她们很亲切。 (2011-11-10
15:22)
主持人 说:都是一些很感性的认识。非常感谢两位今天的到来给我们做很精彩的描述和解读,我们祝愿中国的航天事业蓬勃发展。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我们今天的节目就是这样。再见。 (2011-11-10
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