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报道 说:北京、广东等地日前陆续发布2013年高考报名通知,其中并未提及非户籍人员报考事项,被解读为“暂不允许异地高考”,这无疑给异地高考前景泼了一瓢冷水。异地高考政策2013年能否顺利施行引发猜测,如何权衡各方利益更成为各界争议的焦点。那么,异地高考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如何破解政策推行中的困难?怎样设定“门槛”才能最大限度保障公平?是否会引发新的不公?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宪法学会副会长张千帆将为广大网友解读上述问题。敬请关注! (2012-11-27 21:08)
主持人 说:各位朋友上午好,欢迎收看《新闻大家谈》,我是主持人陈虎龙,北京广东等地陆续发布了2013年的高考通知,其中并没有提及非户籍人口报名事项,这无疑给异地高考的前景泼上一盆冷水,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提出高考改革是最复杂最敏感的一件事情,异地高考一方面是有条件的推进,另一方面是在推进过程当中防止高考移民的出现。今天来到我们演播间参与讨论的是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宪法学会副会长张千帆。 (2012-11-28 10:37)
主持人 说:其实在一开始我们也提到了异地高考,异地高考其实在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就向社会承诺,说在随迁子女高考问题上,在十个月内会出台全国性政策,从现在下半年以来看来,有很多地方没有出台具体的政策,现在异地高考喊了这么多年,现在出台全国政策的时机成熟了吗? (2012-11-28 10:38)
张千帆 说:我认为应该说完全成熟了,教育部四部委转发的意见也形成了一个基本方案,可以说给各地方案形成了一种底线的指导,就是说不能制订得过于严重,不能违背意见的精神,所以在出台这个方案之后,我觉得这表明,就是中央对这个问题的思维已经基本确定了。 (2012-11-28 10:39)
主持人 说:好,我们再来看一下,今年8月份,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四部委的一个文件,就是《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这个意见可以说是千呼万唤始出来,但是一出来就遭到人们质疑,因为提出了三个条件,就是父母的工作还有居住还有社保条件,很多人评价它是三座大山,您觉得这三个条件是否应该提出?或者怎么样设置? (2012-11-28 10:41)
张千帆 说:我觉得理想状态,当然一下放开是最好,实际上随迁子女高考问题,是我们整个的招生考试地域歧视问题的一部分,所以如果是一下子放开,比如全国举行统考,然后按照考分来公平录取这当然是最理想的方案,当然似乎不可能一步到位,一下做到这一步。所以目前就是去解决随迁子女的高考问题,等于是当务之急,也是一种合理的路径。 (2012-11-28 10:43)
张千帆 说:所以这样就要界定谁是随迁子女,谁不是随迁子女,就这个问题上,我觉得这三个条件,尤其是前两个条件,居住条件和工作条件,应该说是合理的,只有在当地有稳定的工作和居住,才能被界定为是随迁子女,但是这三个条件弄不好,有可能变成三座大山,但是没有必要一定是三座大山,我们看到就是一些已经出台的像黑龙江和安徽的方案,这些条件应该都没有构成三座大山,但规定的比如说年限,各方面条件过于苛刻当然有可能变成三座大山。 (2012-11-28 10:44)
主持人 说:其实我们也看到说在四部委发布的全国性意见当中,虽然明确了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可以在经常居住地参加高考,但是将异地高考的意见,包括具体的制订权下放到省、自治区,也有人评价可能是不是在踢皮球,您觉得是不是存在这种可能性?怎么看? (2012-11-28 10:45)
张千帆 说:跟刚才这个问题类似就是说,我觉得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现在还不能把它说成是踢皮球,因为各地的情况确实不一样,尤其是北上广,三个地比较特殊,它和山东、河南、安徽这些省所面临的问题是不一样的。那么不一样的问题需要按照地方的情况,需要得到不同方式的解决,所以一般是不能通过中央这种一刀切的方式。所以中央把这个权力下放到地方是有必要的,但是一定要规定一些基本底线,不能突破这些底线。所以我认为这个问题应该是中央和地方这两方面的结合,不纯粹是中央的事,也不纯粹是地方的事,中央要规定一个统一的底线,地方要按照地方的需要,同时依据中央的精神来制订方案。 (2012-11-28 10:47)
张千帆 说:如果说地方规定的一些方案,条件过于苛刻,把很多的随迁子女都排除在外,我认为中央,尤其是教育部应该干预,否则就有可能会形成刚才所说的踢皮球的情况。中央把这个方案一公布一规定,你们地方去搞,但是地方搞出什么方案出来他们都不管,这个可能就会形成一种相互扯皮的情况。 (2012-11-28 10:49)
主持人 说:我们做一下假设,假如说2013年有些地方放开了异地高考,有些地方没有放开异地高考,联系到中国目前高考的招生政策,我们也其实看到,说现在招生的指标有很多大学,在很多地区的招生不一样,会出现什么情况? (2012-11-28 10:50)
张千帆 说:我觉得2013年放开应该说对全国所有的省市不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因为我们以前一直没有放开,所以说大多数,或者说绝大多数的这些异地家庭都把孩子给送回原籍去高考,只有少部分是留在当地读高三准备明年高考,等于说回去参加高考。这个时候如果当地不希望让他们回原地高考,肯定会对他们发挥考试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我们现在搞的是分省命题模式,各省考的卷子不一样,当地的教育模式也不一样,所以他们回去考试肯定会面临巨大的不适应,中央也明确提出以人为本这个原则,那么以人为本是谁?是什么人?我觉得首先当然就是随迁子女他们面临的问题,所以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各地每一个地方都应该允许随迁子女,就是在明年参加当地的高考。 (2012-11-28 10:52)
主持人 说:好,我们其实现在看到有几个省份已经公布了异地高考的方案,我们来仔细解读一下,前不久黑龙江省率先公布了异地高考方案,明确考生需要满足有该省高中学籍,考生父母有合法职业和住所(涵租赁),这样的条件。日前安徽省也公开皖版方案,您怎么评价黑龙江省和安徽省的方案,他们对于其他省的一些异地高考制度有没有一些可借鉴的意义您觉得? (2012-11-28 10:53)
张千帆 说:我觉得这两个省的方案还是很不错的,就是比较全面考虑各方面的情况,尤其是随迁子女高考的需要,所以他们规定的这个门槛,包括三年学籍,应该说就现在我们目前的情况来讲,不是太高,也是比较符合四部委提出的要求,稳定的工作,稳定的居所。 (2012-11-28 10:54)
张千帆 说:对于社保,我们是觉得,尤其是全国各种社保,就是近年才开始实施,可能会给很多家庭带来困难,所以不宜做过多要求,这两个省目前公布的方案也没有这方面很高的要求,所以这个方案应该是说比较合理的,同时也对全国绝大多数的省,应该是有很强的参照意义。 (2012-11-28 10:56)
张千帆 说:其实除了北上广,我认为中国其他所有的省或者区,都应该向安徽版或者是黑龙江版这样,制订一个基本的要求,他们根本没有必要规定很严格的要求。 (2012-11-28 10:57)
主持人 说:制订基本的要求即可。您也提到了北上广,其实北京、上海、广东这样的,可以说是外来务工人员流动性非常多的省份和直辖市,其实是有一定的特殊性,您觉得按照现在的招生体制和目前的高考模式来说,这些城市或者是这些地区,应该有什么样的具体的异地高考的政策? (2012-11-28 10:59)
张千帆 说:所以这个意见考虑到这个问题,教育部也在今年两会的时候,明确说过,就是不要影响现有的这种利益分配,要适当保护当地的利益,所以说允许当地的高考适当去增加在当地录取指标,保证当地录取比例不变,我觉得只要有这样的措施,是能够比较妥善解决,就是协调异地考生和本地考生之间的利益。 (2012-11-28 11:03)
主持人 说:您刚刚也谈到本地考生和异地考生,其实我们放在全国高考的体制下,包括刚才您也谈到了卷子不一样,我看到网上有高中生写的老师他们划重点划得都不一样,教学大纲不一样,而且分数也不一样。北京可以说重点大学云集,而且教育资源分配很集中,而山东考生常年分非常高,每年山东考生在各项比赛当中获得的数学竞赛、物理竞赛的冠军比比皆是,这就特别明显的体现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现在回到我们刚刚谈到的话题,现在也有很多家长担心,比如现在有北京的一些家长在网上成立了一些群,就是害怕别的地方考生过来强占本地的教育资源,因为他们也有一种担心,现在小学入学难、初中入学难,高中入学难,以后是否造成大学难的现象,您怎么看? (2012-11-28 11:09)
张千帆 说:我觉得这些忧虑是可以理解的,尤其是我们刚才提到,就是京沪两地相对国内名校云集,所有这些学校都是首先保护当地的考生,就是体现在分省指标的划拨上面,所以说这个体制存在了好几十年,各地的家长也就习以为常,把这种习惯当做自己的一种权利,所以就害怕放开以后,这个权利或者说特权就会消失,这个本身我觉得这种忧虑是可以理解的。 (2012-11-28 11:10)
张千帆 说:我想可以从好几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一个就是这种所谓的权利本身是不是一种正当的权利,我觉得就是说至少对于国立大学,比如说北大、清华,比如说复旦、交大,就是国立大学,他们财政主要就是来自于中央,就是来自于全国的纳税人,至少这些大学应该对全国各地的考生更加开放。将来开放的时候确实就是会面临本地考生和全国考生之间的这种竞争。 (2012-11-28 11:12)
张千帆 说: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就是目前这还不会发生,说实话,没有必要去过度担忧。 (2012-11-28 11:13)
主持人 说:但是网上很多北京家长成立了所谓的叫异闹,异地高考闹。 (2012-11-28 11:14)
张千帆 说:这只是贴了一个标签而已。 (2012-11-28 11:14)
主持人 说:对,非常担心。 (2012-11-28 11:16)
张千帆 说:我觉得造成这种现象,就是每个人都有自然的自我保护意识,这是很正常的,同时就是我们这种公民之间的对话还是没有很好的开展起来,相互之间缺乏一个基本了解。
(2012-11-28 11:17)
主持人 说:沟通? (2012-11-28 11:17)
张千帆 说:对,外地的家长可能没有充分了解本地家长的需求,这种顾虑。本地家长肯定更没有理解外地家长的紧张和焦虑,以及他们所面临选择上的困惑,所以我是觉得就是要解决这种问题,双方需要换位思考,尤其京沪家长长期享受不成比例的这种高等教育的好处,要替和自己其实是同吃同住同工作的,也是同样纳税的这么一个越来越大的群体需要考虑,目前就是这些家庭,因为我们中国也是特别重视高考的,重视孩子上大学的机会,然而在目前的这种考试和教育体制下面,他们确实面临着很大困惑。 (2012-11-28 11:18)
主持人 说:好,我们在谈到高考的时候,很多人还担心一种现象,就高考移民的出现。也有人说,就是在京沪粤三地区有当地户籍的民众就说,放开异地高考之后,可能会引来高考移民,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讲的在北京参加考试,而不是在当地学习或者说上高中,那么高考移民这种现象,您觉得出现的可能性大不大? (2012-11-28 11:21)
张千帆 说:高考移民其实一直有,而且是一直受到严控的,不仅像海南这些地区,也是算高考移民大省,控制严,实际北京、上海对此控制一直就很严,而且我觉得这在现实过程当中,其实很难界定谁是高考移民,比如说我原来也是外地的,我到北京来工作,我们家庭算高考移民吗?对不对?也许我想的是让孩子将来在北京,利用北京的这种,我刚才提到的这种特权,招生和考试特权,对不对?那如果说我是冲着这个来的,我就是高考移民,但是通常来北京工作的可能不会这么伸张自己的想法,就是你怎么界定高考移民?我觉得是非常困难的。 (2012-11-28 11:22)
张千帆 说:而高考移民是我们国家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是吧?你跟老外们解释都很难解释,为什么你会为了高考而移民?但是在我们国家确实可能是一种十分自然的现象,因为我们有高考特权,因为京沪,尤其是京沪,经济和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他们采取地方保护,这样就会导致外来的人员会想到为了孩子的教育,将来上大学,移民到这些地方,所以他本身是一个自然现象。 (2012-11-28 11:24)
张千帆 说:那么要消除高考移民,靠这种控制是没有办法,只不过是延缓了它的速度,把门槛提得很高,每年能够进入北京的都有指标,这个指标给得比较少,所以它能够控制,但是并不能扭转北京市人越来越多,资源越来越紧张的这个大趋势,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很容易,就是在全国进行统一考试,主要按照成绩来进行公平录取,是不是?所以无论你生活在哪里,无论你父母的户口是什么,你上北大、上清华,或者上复旦机会都是一样的,这样就没有谁会为了占有你这个地方的考试特权而移民到这,因为你没有考试特权,但只要你维持这种考试特权,就没有办法防止高考移民源源不断来到这个城市。 (2012-11-28 11:25)
主持人 说:那么上海也在上周就出台了《上海市居住证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对《居住证》实行积分制管理,有人说上海异地高考出现了松动,但是也有人质疑这种积分制,您怎么看待这种上海市《居住证》拿A证的措施? (2012-11-28 11:26)
张千帆 说:我觉得如果马上会实施上海的措施会导致比较大的问题,因为它又在随迁子女的人群当中划成三六九等,因为教育部的意见没有规定积分制,它规定的我们看到主要是三类条件,稳定的住所,工作,社保,住所的话还不要求你在当地买房子,特别在括弧里面规定租赁也是稳定住所的一部分,所以你等于在这个基础之上又加入了很多其他条件,那它现在还没有出台,就是相关的打分标准,你到底要多少分?你这个分的标准是怎么设定的?你是不是必须有大专学历,没有犯罪记录,诸如此类的,还有可能从事哪些工作,那些可能是我们比较想要的工作,可能你的分比较高,那些可能是卖烧饼的,我们不想要得不到分,这个标准没有出来。 (2012-11-28 11:29)
张千帆 说:但是这个会引起很多担忧,因为会加入很多的意见当中没有的条件,但是意见也说了,城市可以根据自己的承载能力,根据城市的功能定位来设置。但是我们对这个要求的理解就是,它是便于城市在未来控制人口的流量,现在的话就应该严格按照教育部所规定的这三类标准,只要有工作,有住房,有条件在当地参加社保的人就可以。而这种附加条件就会涉及到你有什么样的住房?你的工作性质到底是什么?你有什么样的收入?是不是?那么这些条件就会在随迁子女当中进一步分等,而且这种分等不是按照他们自己的能力,而是看他们父母的能力,在他们父母已经满足的意见设定标准的基础上,再把很多人排除在外。而且你这个标准可能会很任意,为什么接受某一个人而又不接受其他人,这些人都是同样符合这三类标准。 (2012-11-28 11:31)
主持人 说:我看到有一种观点,就是叫拼爹游戏,是不是这种拼爹游戏? (2012-11-28 11:31)
张千帆 说:对,而且我们会给这孩子等于是造成一种很不好的心理状态,我跟我的同班同学,他跟我同事来的,在一起学习,咱们学习一直差不多,可能我还比他好,结果就不仅是我和本地的考生之间享受的权利不一样,我和他之间权利也不一样,原因在哪里?就因为他爸爸挣的钱比我爸爸多,所以我回家我就抱怨我父母,说你们为什么不能找一个更好的工作,这会给孩子等于说造成一种很恶劣的印象。 (2012-11-28 11:32)
主持人 说:好,其实我们在看到还有一种观点在关于异地高考的分析当中是这样认为的,说以放宽高考报名条件限制为基本思路推进高考移民,其实我们现在就是放宽了报名的条件限制,推进异地高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异地高考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路径还是要推进高招制度改革,打破一考定终身的考试格局,还有人提出说类似于我们现在的高效自主招生,您怎么看待这种观点? (2012-11-28 11:33)
张千帆 说:我觉得现在社会上很多意见都等于是表达了大家心理的一种直觉,觉得我们的考试和招生制度要改革,但是怎么改没有想好,实际上我们就说你打破这一考定终身能否改变现状?我认为是不可以的,什么叫一考定终身?是不是就在增加几次考试,是不是就打破这个了?那我说没有,因为我们的症结是在于这种分省指标制度,加上现在的分省命题,直接造成的随迁子女高考难的问题,所以你不改变这些根本性的制度,光是改变这种考试的方式,不能改变录取的标准,那我觉得是没有办法改变目前这种状况的,有些措施也未见得可以实施,比如有人提出要废除高考,废除高考怎么办?搞推荐,但是我们知道,中国还不是一个信誉社会,是吧?这样的措施如果真的实施,肯定会造成大规模造假,还有各种各样的权钱交易,权钱的影响,造成的现象肯定比现在还更加糟糕。 (2012-11-28 11:35)
张千帆 说:所以刚才讲到,高考可能还是目前相对来说比较公平的一种制度,我们就是要让它变得怎么样更加公平,尤其是让这些孩子们获得平等竞争的机会,而不是回到拼爹游戏,最后取决于他的父母的户口在哪里,他父母找的是什么工作,收入是这多少,这些和孩子本身不相关的问题。 (2012-11-28 11:35)
主持人 说:其实您也提到一种方式,就是全国一张卷,统一命题统一招考,您觉得这种情况能多大程度解决这种问题? (2012-11-28 11:36)
张千帆 说:事实上搞统一考试,哪怕你不废除分省指标,也就是回到2002年之前的体制,十年之前就是这样的体制,随迁子女高考本来就不是问题,为什么随迁子女高考近年来成为问题?就是因为我们大规模实施分省命题制度,全国就造成了这种半壁江山格局,有一半的省市搞自主命题,还有一半的考所谓的全国统一卷,但是集中的矛盾也就出在这一半的分省命题,造成了高考的不统一,就直接导致了随迁子女的高考。就是回到统一考试,所以说我觉得这首先不是不可能,因为我们十年之前就这么做的,像我是1980年参加高考。 (2012-11-28 11:38)
主持人 说:我是2002年最后那一届。 (2012-11-28 11:38)
张千帆 说:对,我们其实并不认为统一考试会造成不公正,完全可以模仿像美国考SAT体制,一年可以举行多次考试,一次考试不理想再来一次考试,甚至你想考多少次就考多少次,只要交钱就行,这是没有问题的。 (2012-11-28 11:39)
张千帆 说:当然回去之后,如果说不改革分省指标制度,这还是换汤不换药,但是至少解决了随迁子女高考问题,所以说我们觉得就是有些改革不能就是凭印象,好像回到以前就一定是更加糟糕的体制,因为我们的有些改革并不是越改越好,像分省命题制度,事实上是把我们的考试给变得更加糟糕了。 (2012-11-28 11:40)
主持人 说:当时这个分省命题制度的初衷,或者说我们想分省命题目的是什么? (2012-11-28 11:40)
张千帆 说:分省命题像有些地方,我觉得主要的推动力是一些招生和考试特权的城市,上海市最为明显,因为它从1987年开始就搞自己的命题,这样你录取我的时候,比如北京大学录取上海的学生和全国的学生考试是没有任何可比性的,考的卷子不一样。 (2012-11-28 11:41)
张千帆 说:后来的话就是,尤其是2001年山东有三个考生起诉教育部,使得这种分值上的差异成了一种问题,因为比如到了北大,大家看到北京来的考生和山东、河南来的考生分数差得很大,这可能造成的印象也不太好,所以这些地方会去推动分省考试,教育部也有教育部自己的考虑,所以说从2002年就导致了我们目前的这种现象。 (2012-11-28 11:44)
主持人 说:好,那么其实也有媒体,我们在报道这些事情的时候看到这样一种说法,就是在政府部门在制订方案过程当中,没有让公众充分参与到制度设计当中,在您看来公众在制度设计当中应该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我们应该怎么参与? (2012-11-28 11:45)
张千帆 说:对,我觉得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现在各地的政策都是关门立法,对外不透露任何消息,其实我觉得这种立法方式是无助于实质性解决异地高考问题,一方面是在没有吸收民意的时候,在一定方面上不合理。另外一方面即使合理,结果一下拿出来,民众难以接受,因为他不理解你是怎么制订出来的,你考虑了哪些因素,是吧?所以我们在立法过程当中,不仅是不让公民参与,而且很多该透露的信息也没有透露,包括北京市的异地家长去教委要求公开信息,这些都还没有做到,所以我觉得有些这种封闭是没有必要的,公开以后不仅能够让这个方案制订得更好,更加合理,也更加容易为公民所接受。 (2012-11-28 11:46)
主持人 说:我们也看到近日教育部发布通知,将会同发改委、公安部和人社部对各社区进行专项审查,您如何解读教育部的这样一个举措? (2012-11-28 11:46)
张千帆 说:我觉得这种举措是很有必要的,虽然我们看到目前安徽、黑龙江或山东开得头不错,但是这些地方说实话跟全国大多数省区一样,流动人口有限,有的甚至可以说是输出大省,所以他们是不用太担心本地异地高考造成的问题,但是对于北上广的话,因为他们正好是反过来,他们考虑的因素比较多,他们最后制订的方案就有可能会比较保守,或者说过于保守,无助于异地高考问题的解决,甚至可能会明显和四部委出台的意见相冲突。 (2012-11-28 11:47)
张千帆 说: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中央需要有一种监督机制,来保证地方出台的方案能够合理有效的解决异地高考问题,而且我觉得在这个当中,公民也应该有一定的参与,比如上海市对于上海的居住政策不满意的话,他们应该是有权向教育部这样的部门提出自己的意见,让教育部去监督上海政策的制订。 (2012-11-28 11:47)
主持人 说:好,其实我们现在在探讨这种具体的标准也好,方案也好,可能各个地方的方式、方法,面临的情况还是不太一样的。但是我们遵循一种思路或者说遵循一种比较有效的建设性的路径去逐步去实施,可能是对于我们现在的这些问题有一些可行性的一些办法。您刚才也谈到其实就是教育部四部委的意见提及了各个地方根据家长、学生、城市三个条件因素制订措施,您觉得如何把握大标准或者门槛,您跟我们再提一些可能性的想法,您还有一些什么样的想法? (2012-11-28 11:51)
张千帆 说:就是关于具体的标准,我觉得具体的标准意见当中所列的那几条就应该已经够了,各省落实过程当中就是一个细化,要求有稳定的工作,工作几年,是不是?要不要求比如说有纳税记录,这样的问题,所以我是觉得中心应该是围绕着这三个条件,社保要不要?我觉得也可以不要,我觉得这个教育部等这四部委的意见应该是规定了一个上限而不是下限,就是说你不应该超过,但是可以比它更松,比如说我不要社保,这是不是违反了?我觉得这不是违反,因为在当地要了这种要求之后可能不合理,当地自己做出这个决定,会对他们自己负责,所以说要围绕这些条件。 (2012-11-28 11:52)
张千帆 说:那么对于比如会不会,我这一个方案制订得比较宽松,像上海,导致将来大量的高考移民来到这个城市,我觉得这是未来这个城市需要考虑的问题,你不能就是说现在把在上海已有的这些随迁子女,按照他们父母的条件再对他们,把他们分为三六九等,是不是?它现在已经就是出来探风,出台了《居住证》规定的积分制,我们是觉得就是这些都是关于父母的条件,不应该和现有的随迁子女的当地高考权利直接挂钩,你可以规定这几类居住证,但是他只要符合中央出台的这个意见,他的子女就应该获得在当地高考的权利。 (2012-11-28 11:53)
张千帆 说:那么至于未来的实施过程当中,比如说过了三年或者过了五年,你对让外地的家庭至少有个心理上的准备,我知道我是不符合你上海规定这几类条件的,我只能到你这拿C类的居住证,也就是我到你这来工作就意味着我的孩子不能享受这种待遇,这个时候由他去决定到底还是不是到上海来,我觉得这样的一种方案,或者这样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比较人性化,比较以人为本的。 (2012-11-28 11:55)
主持人 说:好,我们也可以以北京为例,您刚刚也提到可能会增加一些高中或者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考生的学习的年数,以这样为标准,您觉得可能北京更加适合什么样的方式? (2012-11-28 11:55)
张千帆 说:我觉得这是一种更好的方案,积分制会很让人担忧,会让一些可能明显符合条件的人,心里面也是打鼓不放心,因为他不知道最后这个积分怎么算出来的,在操作过程当中导致一些不必要的波动,大家心里面都没底,所以最好的标准就是硬杠杠,我规定你这几年,我甚至规定有五年时间都比积分制更靠,因为它有更可靠的确定性和预期性,我就知道我怎么样符合你的条件。 (2012-11-28 11:57)
张千帆 说:所以我觉得规定这些之后,至少在近几年不会出现大问题,不会严重影响本地考生高考的机会,是不是?至于给我们这个高考和录取带来的长期影响,我觉得我们要以更加一种更加积极和开放的心态来改革我们的招生制度。我们统一高考,但是统一高考并不意味着一考就完了,也许考完以后有的学校,像比如北大,可以搞自己的自主招生。为什么现在很多的自主招生,我们觉得完全变味了,变质了,完全就是掐尖竞赛。北大要走在清华前面,就成为一种新的特权,就是我有权参加你的自主考生考试,然后通过我在高考当中就可以加分,这是一种新的特权。因为能够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学生是极少极少的,就是在北京、上海也只有很少的高中和学生才有权利,我在其他高中哪怕我全校第一我都没有权利参加特权考试,在高考当中也不能加分。这种格局必须被打破,自主招生考试必须排在统一考试之后,这样也就有效解决了一考定终身,考完以后再通过超过了北大对统考设计的分数线,可能有三五万人超过了分数线我们再进行自主招生考试,这种招生考试格局就可以既做到公平也有利于选拔人才,全面衡量考生的素质。 (2012-11-28 11:59)
主持人 说:好,今天非常感谢张教授来到我们演播间参与讨论,感谢收看,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2012-11-28 12:00)
张千帆 说:谢谢 (2012-11-28 12:00)
主持人 说:谢谢您。 (2012-11-28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