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说: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中新访谈,2013年以来,我国遭受大面积的雾霾天气影响,北至哈尔滨,南至海口,25个省份,100多个城市遭受不同程度的雾霾侵入,就在不久前我国中东大部分地区仍然处于雾霾的笼罩之下,面对来势汹汹的“霾”伏,中央连续施以重拳,多项大气污染治理政策相继出台,在这场抗霾的战争中,药企又应该充当何种角色并发挥其固有的作用呢?今天,我们非常有幸邀请到了来自于百年治咳药企广药潘高寿的总经理杨东升先生,杨总,您好! (2014-3-4 14:20)
杨总 说:大家好! (2014-3-4 14:29)
主持人 说:另外我们也非常有幸邀请到了来自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潘小川教授,潘教授,您好! (2014-3-4 14:29)
潘教授 说:大家好! (2014-3-4 14:30)
主持人 说:其实提起PM2.5与雾霾,相信广大网友们对此已不再陌生了,相关媒体也有报道说中国可能要花费10年的时间治理雾霾,但老百姓的健康等不了10年,对于如何减少雾霾对人体的伤害,相信广大网友目前也有各自的办法去解决,在市场上来讲,相关的一些防护产品,比如空气净化器,口罩,这些产品销售异常火爆,但是在用药市场目前还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对此国内的药企也在加快相应产品研发进度,杨总,潘高寿有哪些举措? (2014-3-4 14:30)
潘教授 说:由于雾霾对人体的伤害是近两年才受到广泛关注,所以药品防治还是空白,潘高寿是专注于养肺、护肺、润肺、止咳的老字号企业,去年初我们也在思考,能不能通过润肺止咳药来防止雾霾对身体伤害,去年四月份,我们创了国内在防止雾霾方面的三个第一,首先是承办了防止雾霾肺部伤害的论坛,第二是成立了防治雾霾肺部伤害的绿肺基金,第三是联合复旦大学,启动了药物防治雾霾肺部伤害的研究项目 (2014-3-4 14:31)
主持人 说:据我们了解,关于潘高寿跟复旦大学联合的研究项目,它的负责人是上海复旦大学宋伟民教授,宋教授跟潘教授属于同一个领域的专家,潘教授您是怎么看待这个研究项目? (2014-3-4 14:31)
潘教授 说:我觉得是企业跟大学之间的一种科研合作,是很好的形式,实际上在国外是一个比较普遍的方式,在国内我个人感觉是应该积极支持这一类合作。 (2014-3-4 14:32)
主持人 说:之前这个研究成果公布了以后,在社会上引发一些争议,杨总你可以简单跟网友们说一说吗? (2014-3-4 14:32)
杨总 说:这个争议是源自于一篇《六天鲜肺变黑肺,而且不可逆》的短文,虽然这个短文有耸人听闻和断章取义的嫌疑,因为这篇文章是截取于潘高寿的科研成果报道,因为六天鲜肺变黑肺是在实验条件下,大剂量染毒的结果,大剂量染毒的目的是为了验证药物的有效性,这篇短文刻意的删除了药物防治的对照图,忽略了实验条件和实验目的,所以造成了恐慌,另外这个实验是做了治疗和预防组,从实验结果来看,预防比治疗效果要更好一些。 (2014-3-4 14:32)
主持人 说:那潘教授您是怎么看待的? (2014-3-4 14:33)
潘教授 说:我个人感觉从科学性来说,这个实验本身应该说是无可挑剔的,从科研设计上,刚才杨总也提到了,这个动物实验设计了一个预防组,也就是先给药,再染毒,然后还有治疗组,先染毒,再给药,他们也相应设置了对照组,从科研设计上来说,应该是无可挑剔的,关键是媒体的解读有问题。媒体有可能不太懂这里面的科学性,它里面的一些严密的东西,他只是可以说是断章取义,断章取义地采取其中的一部分,刚刚杨总也提到了六天黑肺变鲜肺实际上是这个实验的第一部分,动物模型,先模拟一个动物模型,这个一开始最早试验出来以后,媒体之前有采访我,我当时就说过,不用说六天了,一天几小时就能模拟出来,这不是那个问题,关键是后面那一部分,动物实验模拟以后,什么药物或者其他的干预措施对这种黑肺也好,污染的肺也好,它的作用,这个要体现出来,媒体没有报道后面部分,前面部分给人一种很耸人听闻的,实际上是很不科学的。另外一个从实验结果来说,还是要客观一点,刚刚杨总也提到了,这个药物是有效果的,确实有一些好的结果,但是我想我也应该客观地讲一下,目前的结果都是做动物实验,离实际要用到人体上,确实还有一段距离,还是有不同的地方,真正要用到人体上,还是有许多的工作要继续做下去。 (2014-3-4 14:33)
主持人 说:刚下潘教授您讲的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们发现之前清华大学有一个关于“滴血验癌”的研究也引发了社会争议,作为媒体来讲,应以什么角度去解读学术性成果更为合适?媒体应该站在一个更加客观的角度上来评价,是吧? (2014-3-4 14:34)
潘教授 说:对,我觉得报道一些科学实验结果,实际上对媒体记者也是一个挑战,媒体记者首先应该学习一些相关的科学知识,首先要科普,然后报道出来的结果才能反映客观实际,尊重科学。 (2014-3-4 14:34)
主持人 说:不久前,广州举办了第一届国际咳嗽会议,潘高寿也在本次会议上公布了研究成果,现场反应是怎么样的呢? (2014-3-4 14:35)
杨总 说:这个广州的咳嗽大会是首届国际咳嗽大会,由钟南山院士领衔的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主办,邀请了国内外的呼吸疾病方面的专家学者,我们潘高寿也有幸参与了这个会议,会上复旦大学的宋伟民教授向大会宣讲了我们防霾方面的实验结果,会上这个成果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钟南山院士对我们这个选题也给予了很充分的肯定,并且对我们接下来的研究提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在此我们也向钟南山院士表示感谢。 (2014-3-4 14:35)
主持人 说:接下来关于这个项目研究本身,潘高寿会有什么一些跟进的措施? (2014-3-4 14:36)
杨总 说:雾霾对人体的危害,有三个特点,一个是危害的人群多,第二是危害的脏器多,第三是隐蔽性不容易察觉,所以,我们不能坐等政府治理,需要在预防上做更多的工作,我们成立了绿肺基金,我想我们潘高寿在接下来要更充分地把绿肺基金使用好,做好两件事,一个就是继续研究药品防治PM2.5肺伤害的研究,把它的作用机理作进一步的研究,第二我们也希望用这个绿肺基金更加关注户外作业的人群的肺部健康,我们准备在全国做一个赠药的活动。 (2014-3-4 14:36)
主持人 说:二位如何看待这种产学研相互结合的问题?潘高寿在跟复旦合作的基础上,未来会联合北京大学开展相应合作吗? (2014-3-4 14:37)
潘教授 说:春节前,我有幸认识了杨总,了解潘高寿的一些情况,当时杨总也介绍了一下上海复旦大学宋伟民的一些研究成果,我跟宋伟民教授都认识,我个人做的研究方向主要是人群流行病,那次也跟杨总谈到,潘高寿集团他们也有这个意向下一步的研究呢,除了做一些动物实验,也希望做一些人群的调查研究,更深入的探讨药物怎么能够对防雾霾,保护人民健康,是很有意义的,我个人觉的集合在一起,进行这方面的科学研究。肯定对这个人群健康有好处的。对我们国家的中医药的开发,中医药对于健康的这种作用,我个人是很支持的。 (2014-3-4 14:38)
主持人 说:那杨总您是怎样看待产学研? (2014-3-4 14:39)
杨总 说:市场产学研是国家支持的主张的一种科研的合作方式,首先呢企业可以更充分的利用科研院所的科研资源,第二个呢,也有利于加快科研院所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转换,所以我们除了在和潘教授在探讨人群防治方面的理论研究,来探讨这个方案,事实上我们现在和广州中医药大学也在合作,就是我们这两款产品在防治肺癌方面的一个可行性的研究。 (2014-3-4 14:41)
潘教授 说:我个人感觉其实在这个领域,这方面的合作形式,中国还是发展的比较慢,实际在欧美发达国家,产学研的结合是很讲究的,在国外科研的主体实际上是企业,而不是科研院所,这样特别对于应用的科学研究,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最后的研究的成果是直接运用的实践当中。因为我们自己属于公共卫生学系,公共卫生我们本身也是要应用的,在这个领域的科学研究,我们觉的也是非常需要与实际结合,和实际结合实际就是企业和社会,直接的结合在一起,科研成果能够直接运用到社会上,运用到实践当中 (2014-3-4 14:41)
主持人 说:其实我们也了解潘高寿作为一家百年老字号的中药企业,那么这次的研究杨总您是怎么看待,中药和雾霾之间的关系,中药它到底能不能抗霾,这个也请您给广大网友方面做一个解答。 (2014-3-4 14:42)
杨总 说:中药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瑰宝,在这个抗击SAS的战役中中药也发挥过重要的作用,这次这个和复旦大学的科研项目再次证明,中药在防治雾霾方面也有巨大发挥空间,中药强调治未病,所谓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所以要强调对于雾霾伤害的预防,因为雾霾的伤害导致肺癌,心血管疾病,这样会大大增强医疗成本,降低生活质量,所以我们要强调预防,前一段时间有报道,说雾霾可以影响生殖,事实上这个大家觉得不可思议,或者是天方夜谭,但从中医角度上说,也有它的道理,因为我们知道,中医理论肾藏精主生殖,肺是肾之母,肺受到伤害就会影响到肾脏,所以从中医理论来说雾霾影响生殖系统有一定依据的 (2014-3-4 14:42)
主持人 说:这次的研究成果对传统百年中药企业潘高寿具有怎样的意义? (2014-3-4 14:44)
杨总 说:药物防治雾霾成为可能,对于老百姓来说是一个福音,对于百年老字号的中药企业来说,我们面前是巨大的蓝海,到目前为止,我们是首家进行药物防治雾霾肺部伤害的一个研究,并且据我所知,应该也是独家取得成果的,所以对中药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会,我们会把握这个机会。 (2014-3-4 14:46)
主持人 说:也就是杨总您还是看好未来这一块市场 (2014-3-4 14:47)
杨总 说:对 (2014-3-4 14:47)
主持人 说:其实我们也知道,两会即将召开,在“两会”上关于一些雾霾的提案一定格外引人关注,作为药企来说,杨总你对这块有没有一些企业的建言? (2014-3-4 14:48)
杨总 说:我也是区政协委员,所以这段时间也非常关注全国两会的提案,也留意到关于雾霾提案还是挺多的,但是我也注意到大家的建议多数是要求政府来治理,其实我们也更应该关注在当下我们怎样来预防,现在这个没有治理之前雾霾对我们身体的伤害,所以我们也联系一些全国政协委员会的人大代表,帮我们递交一些提案,我们建议有三点,一是希望相关部门制定雾霾补贴,雾霾假期,尤其是对于户外作业的人员;第二是希望政府鼓励扶持相关企业研究,加大对雾霾防治的研究;第三是希望研究公布一些防治雾霾的方法,权威的方法。 (2014-3-4 14:49)
主持人 说:潘教授您觉得今年在两会上面关于雾霾的提案的哪个方向会多一点? (2014-3-4 14:50)
潘教授 说:杨总我观点我也同意,目前,中国雾霾的污染情况,客观地讲,根据欧美情况,十年八年不可能完全摆脱掉,在这种情况下,我也是有一种想法,既往很多提案侧重怎么样治理,国家化大力气治理,减排,当然是对的措施,这不能否认,当然从公共卫生人体健康的角度,我个人感觉更需要一些,特别对于特殊人群,老人儿童孕妇这些比较敏感人群,长期处于严重污染或轻度污染的环境之下,怎么保护使其免受污染危害,需要从医学药学的角度做更多的工作,这是以后工作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因为短期内,不可能把污染一天之内完全消除掉,一般公众还是要做好思想准备,要忍受十年八年的这种雾霾的污染,这个时候的需要提供一些保护的的措施,特备对于敏感人群很重要,孕妇,需要保护,这方面需要加强。 (2014-3-4 14:51)
主持人 说:其实谈到抗霾的战争肯定是长期、持久的,不仅是政府下大力度治理,包括企业、学术界、社会公益组织,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都要加入抗霾斗争中来,现在也有一种提法,就是因为它既是一个长期过程,可以说是三个环境,大环境要靠政府下大力度去治理,小环境要靠室内室外去防,譬如说市民经常去买口罩,空气净化器,抵御外界的雾霾,对于人体内环境来说,我们体内的环境,呼吸系统,或者是肺部要靠护,对于这个观点,二位有没有自己一些见解,潘教授,你先对网友说一说 (2014-3-4 14:51)
潘教授 说:你说得有道理,人体很多器官都需要防护,人体自有免疫体型,俗话讲,人体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但是外环境变化太快太剧烈,污染严重了,超过人体自身的抵御能力程度,则会产生疾病,如果这时候如果有药物,增强自身的抵抗能力,少得病或者不得病,怎么预防,这是以后一个很重要的发展方向,采取护肺保护健康的措施包括药物,戴口罩、室内空气净化器等都是预防措施。 (2014-3-4 14:52)
主持人 说:那杨总您怎么看? (2014-3-4 14:53)
杨东升 说:总结得挺好,的确大家诉求希望治理大环境,大家也注意到要治理小环境,事实上对个人的防护确实重视不够或者说没有办法。大家只是说戴口罩可以缓解一下,其实其他的方法事实上没有,也不知道去怎么去做。应该说传统中医药应该要发挥作用,在历史上发达国家都曾经经历过雾霾天气,空气污染,他们是没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就是传统中医药,事实上,我们在研究过程中确实感觉到中医药在防霾中养肺护肺润肺方面应该能起到更大的作用,这也促使我们要加快这方面的研究。 (2014-3-4 14:53)
主持人 说:之前网上也有流传一些民间防霾的措施,在饮食方面要多注意,有的专家就提出来,肺是主金,多吃白色方面的食物,雪梨,百合,银耳,潘教授你觉得这个有没有科学依据。 (2014-3-4 14:54)
潘教授 说:中医这方面我不是太了解,但从科学原理上,好像这科学依据还缺乏,没有什么实验能够证实,这里面某些成分,好像哪些成分是不是能够增强抵抗力,但是还缺乏这方面的研究,从中医的角度讲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一方面就是这些成分能够促进机体的抵抗力,能够抵御PM2.5雾霾的毒害,另外可能其中的某一些成分能够对PM2.5含有的某一些毒物起到分解杀灭的作用,这方面的研究目前还不是很多。 (2014-3-4 14:54)
主持人 说:在节目的最后,也想请两位给我们广大网友讲一下自己对防霾的一些看法与建议。 (2014-3-4 14:55)
潘教授 说:对市民的建议应该是两个方面吧,一个方面从积极的角度讲,每个市民都有保护环境的责任,在雾霾严重的时候,作为有责任的公民,应该减少个人行为对加重环境的污染的行为,尽量少开私家车,倡导绿色出行。二是消极被动一方,要去防护,保护个人健康,这种情况,在大环境污染的情况下,个人也很难有所特别大的作为,但最简单的就是避免接触,少到户外去活动,因为户外的污染很严重,尽量多呆在室内,特别是敏感人群。有条件的家里安装空气净化器,在室内保持一个良好的室内环境质量,这样就是尽量减少雾霾对人体的伤害,外出时,戴口罩,短期内也是有作用的,现在有种情况一说雾霾就是细颗粒物,PM2.5,实际上不光是2.5,雾霾严重时,PM10或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也是增高的,从这角度讲,戴口罩有一定的防护作用,有可能2.5没挡住,但是10肯定挡住了。 (2014-3-4 14:55)
杨总 说:防治结合,标本兼治,治理方面是国家做规划和投入,而企业要做好减排,科研院所加快防霾的研究,个人应重视健康,对我们企业来说,希望加快相关方面的研究,通过中药来防治雾霾对身体的伤害,希望给政府治理争取留点时间与空间。 (2014-3-4 14:55)
主持人 说:好的,非常感谢二位今天的做客,本期节目就到这里,再见! (2014-3-4 14:56)
杨总,潘教授 说:再见! (2014-3-4 14:5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