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报道 说:近几年,中国信托业发展可谓迅猛,2009年以来,连续4年保持在50%以上的同比增长率。据中国信托行业协会披露,2013年我国信托业资产总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达到了10.91万元,同比增长46%。然而信托业资产规模快速膨胀的背后,风险也在积累和凸显。进入2014年以来,信托业兑付危机频频爆发。中诚信托30亿元信托产品兑付危机余波未了,吉林信托近10亿元信托产品再现逾期未兑付,华润信托稳益系列集合信托产品也出现本金大幅亏损的状况。近期信托业兑付危机频现到底有何原因?投资者在购买信托产品时该怎么防范风险避免陷阱?信托业的发展前景和未来监管趋势又会怎么样?中新网金融频道邀请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市场研究中心主任、金融学院教授张海云为大家一一解答。本次访谈将于3月19日14:30正式开始,欢迎网友们积极参与。 (2014-3-18 15:23)
主持人 说: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您正在收看的是中新网金融频道为您直播的《财富峰谈汇》,我是国宏。近几年,中国信托业发展可谓迅猛,2009年以来,连续4年保持在50%以上的同比增长率。然而信托业资产规模快速膨胀的背后,风险也在积累和凸显。进入2014年以来,信托业兑付危机频频爆发。中诚信托30亿元信托产品兑付危机余波未了,吉林信托近10亿元信托产品再现逾期未兑付,华润信托稳益系列集合信托产品也出现本金大幅亏损的状况。那么,近期信托业兑付危机频现到底有何原因?投资者在购买信托产品时该怎么防范风险避免陷阱?信托业的发展前景和未来监管趋势又会怎样?针对以上网友们关注的话题,我们为大家邀请到了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市场研究中心主任、金融学院教授张海云来为大家做详细的解读。好,欢迎您,张教授,请和我们中新网的网友们打声招呼。 (2014-3-19 14:38)
张海云 说:大家好,非常高兴,能有这个机会和大家交流一下关于信托的投资,还有整体投资的一些思路,谢谢。 (2014-3-19 14:41)
主持人 说:谢谢张教授,我们在节目一开始,想和您沟通一下信托频现兑付风波的原因,我刚才也说到了近几年信托业发展非常训练,每年50%以上的增长率。2013年末信托业资产总规模达到了近11万亿元。您觉得信托业急速膨胀的原因是什么?这么庞大的资金到底流向了哪些行业? (2014-3-19 14:41)
张海云 说:信托业这几年膨胀,一方面和大家所说的通道业务有一定的关系,银行一些客户,这些客户比如说房地产业,或者矿业,它的风险比较高了之后,银行进行授信的时候,也受到一些限制,这样这些项目就逐渐进入信托的领域,这是通道业务迅速的增长是其中比较重要的原因,信托业的增长。另外一个原因,一些私募也是以信托的方式来融资的,有以投资类的一些信托也有比较快速的增长。刚才您提到的中诚信托的、诚至金开的项目,还有松花江的项目,都属于矿产项目的投资项目,华润的项目实际上是投资于债券市场的投资类的项目。这些都是这两年来增长比较快的一些类型。 (2014-3-19 14:42)
主持人 说:急速膨胀原因除了您刚才提的以外,还有目前消费者投资渠道有限是不是也有关系? (2014-3-19 14:42)
张海云 说:这是非常好的一点,近几年来,实际上存款利率放开也是逐步的过程,大家存款能够得到的利息收入是比较低的,对于抗通胀显得比较乏力,储蓄户都在寻找一些其他的渠道,能够增加自己的利息收入,或者是红利收入等等,这样很多资金都在寻求,或者是以信托的方式,或者银行理财产品的方式,当然,其他一些渠道比如说一些高利贷,他们风险就更高利息了,券商、资管项目,这些就是可以产生的收入,相对来说收益率比存款要高一些。 (2014-3-19 14:43)
主持人 说:另外有报道称,2011年到2012年是信托发行的高峰期,对应的兑付高峰期出现在2013年到2014年,用益信托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共计8547个信托产品到期,总规模达到12733.06亿元。对于这个1.2万亿的说法您是怎么看的?在整个金融系统中,算是一个巨额数据吗? (2014-3-19 14:45)
张海云 说:这1.2万亿如果仅仅是一个平常兑付的话,实际上我觉得规模也不是大到哪儿去,比如银行总的贷款现在已经达到了70万亿,如果是信托业总的资产管理的规模,也是超过了10万亿,这1.2万亿也不是太大。可能需要看看这1.2万亿到底多少兑付会出现困难,这样实际上是与信托它所投的一些项目,是联系在一起的,有些项目现金流出现问题,从行业的角度上来看,比如矿业是一个比较显著的有风险这么一个行业或者一个领域,房地产的信托也是在过去几年里头,等于说是属于占得很大的一个份额,房地产也在出现,一些风险已经逐渐暴露出来,可见矿产风险非常明显已经暴露出来,不仅是风险,比如煤矿的价格,可以说过去两年里头一直在跌的状态,如果说是国际的煤价,从2010年的后半年比较高峰的状态,到现在已经跌了应该是30%,咱们国内煤炭价格从2011年比较高峰的地方,到现在也跌了20%了。因为国际煤价是领先于国内煤价的,这样从这个角度看,有可能我们煤价要想复苏还是比较遥远的。 (2014-3-19 14:46)
主持人 说:刚才我们也说了一些信托兑付危机的例子,从中诚信托兑付风波中的“诚至金开1号集合信托计划”到吉林信托“松花江77号”,再到华润信托稳益系列,信托兑付危机频频爆发,究其原因是什么?又是什么因素导致这种现象呈集中爆发的态势? (2014-3-19 14:47)
张海云 说:我想也许可以先从具体的例子开始说起,在之后可以从更宏观的角度再做一个总结。从个体的信托角度看,比如说以诚至金开项目来看,首先它投资的项目是矿产的项目,它的投资的形式就购买了相当于是母公司的股权,可是它的信托既然是有期限的,为了保证收益,所以做了一个回购的安排,到了一定时间,那个公司的大股东或者拥有者去购买,以比较高的价格把股权再回购,买回去,这样可以给投资者一个现金的回报,包括比较好的收益。实际上在这个安排上,表面上是股权的投资,实际回购的安排非常类似于贷款的实质,所以可以仍然用咱们以前用的一个说法,是假股权,真债权,表面上是股权,实际上是个债权。这样它就依赖于项目控制人他的偿还能力,它在安排里头,把下面有几个项目作为一个质押品,可是下边几个项目也都是矿业。 (2014-3-19 14:50)
张海云 说:所以这个质押品本身的价值也依赖于矿产整个行业它的价格走势,可是实际控制人他的还款能力,因为一切都是矿,他也是依赖煤矿行业的走势,如果一旦煤矿行业陷入了困境,首先实际控制人他的流动性就会枯竭,他来偿还的能力就会枯竭。可同时他作为质押项目本身的价值也会大幅的缩水,实际上这种结构的安排,表面上不仅有质押的保护,因为里头还要讲到结构的安排,优先和劣后,在这个结构安排里头,投资者他们是占有优先的那一层,项目实际控制人他实际上是占有的劣后那一层。 (2014-3-19 14:51)
张海云 说:可是在这个信托项目的设计里头,它的规模的比例是100比1,这样劣后层本身能够起到的缓冲作用,劣后层的作用在于什么?就是一旦出现亏损,首先由劣后层来承担,如果亏损超过了劣后层金额的话,上边的损失再由优先层再来承担。如果现在是100比1这种优先对劣后的比例,也就意味着,整个项目如果损失超过了1%,优先级的投资者开始要受到损失了,这样的话也说明像这个劣后层是非常象征意义的劣后层,在其他规模里边不像这么极端,劣后层会厚一些,缓冲作用会更加突出一些。 (2014-3-19 14:52)
张海云 说:我刚才举的中诚信托这个产品的例子,最大弱点无论是它的还款能力,还是质押物,都是有正相关的东西,如果是还款能力一枯竭,实际上下面质押物价值也就大幅缩水。当然了,在兑付出现了危机之后,各方也做了很多的补救措施,包括质押物里头有两个煤矿的项目,以前一些证还没有发,现在加速把证发的话,使得这两个项目的价值一下就有显著的提升了,总体来讲,它的安排实际上是有多重的叫“增信”,对于优先级的投资者,有多重的保护的措施,由于这些保护措施是正相关的,只要其中一个保护措施失效的时候,其他保护措施也都强烈的都缩水,这个实际上是设计里头比较大的一个风险漏洞吧。 (2014-3-19 14:58)
张海云 说:对于这种有分级的产品,在国际上也已经有先例,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从西方学来的一些增进的模式。西方资产证券化实际上也有类似安排,可是西方资产证券化一个特点,各种东西是分散的,风险是分散的,不同增信也考虑到尽量使它们关联度不这么紧密,如果一个增进措施,另一个还没有失效,这样还可以比较有效保证投资者投资稳定性,这个是从诚至金开这个角度来分析为什么会有这个风险,显然和投资的行业有关系,另外和产品的设计也是有关系。 (2014-3-19 14:58)
张海云 说:对于华润产品,咱们刚才提到有一个结构的设计,就是有优先和劣后的两个层级,谈投资的标的或者投资的资产是比较长期的债券资产,在债券熊市里头有比较明显的缩水,使得投资者受到了损失。我们要知道,在华润的项目和其他的项目不太一样的地方,就是它的劣后级也是卖给了投资者,真正的优先级投资者并没有受到损失,受到损失的只是劣后级的投资者。从这个风险的角度上看,它就和前面的这些融资类的信托产品不太一样,投资者在投资于华润信托产品的时候,照说是可以选择投优先级还是劣后级,投优先级,劣后级本身意味着就是比较高风险的,而且一旦出现了风险,风险是由劣后级来承担的。也可以这样讲吧,劣后级的投资者照说应该有心理准备去承受一些损失。 (2014-3-19 14:58)
张海云 说:可是,所谓爆发式的风险的出现或者是兑付危机的出现,他一般都是由于在当时的时候,这些行业或这些类似的项目比较热,一方面投资者也对这个比较乐观,或者投资者没有仔细去看这个,可是信托公司他们在评估的时候,可能也比较乐观一些,这个里头也有很多其他的环节,包括对于抵质押的这些项目他们价值的评估,还有就是对于要偿还债务,实际控制人,他们未来现金的资本是不是雄厚,他们能力的一些评估,这些评估在当时比较乐观的环境下,因为当时应该可以说矿产,大家对它们还是比较乐观的。这样也有一点盲目乐观,也就发的比较多。喜欢一窝蜂而上,从长期的角度看,比较成熟的投资者应该做一些所谓资产的配置,是比较平衡来分散自己的风险,多方面来考量。 (2014-3-19 14:59)
主持人 说:还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下我们张教授,近期关于房价可能出现停滞甚至下跌的言论触动了信托业及投资者的神经,而房地产信托兑付高峰集中出现在二季度。因此,有投资者担忧兑付风险,您是怎么看的?房地产信托风险会集中爆发吗? (2014-3-19 15:00)
张海云 说:兑付这个问题,有两件事情,我们从中诚信托这个产品也看到了这个问题,首先第一点,项目的实际控制人,它要还款,它还款能力,也有是它的现金流会不会出现了困难,这是第一个环节。第二个环节如果现金流出现了困难,其他的增信措施会不会有效,其他增信措施在中诚信托产品里头,包括分层的结构还有抵押物,抵押物的价值是不是剧烈缩水了。我们看到房地产在现在这一个时间点上,我们可以看到,有些地区,有些地域房地产出现了一些泡沫的破裂,房地产价格也出现了或者是停滞或者是下降。 (2014-3-19 15:03)
张海云 说:可是从全国的角度来看,房地产价格在现在这个时点上还没有出现巨大的崩盘的现象,可是在同时的情况下,因为大家意识到房地产的风险,无论是银行业,还是其他资金来源,他们也是收紧了对房地产资金的供应。这样我们去看房地产的信托,绝对会有一些信托出现兑付的困难,因为现金供应缩减了,而且房地产又是个高杠杆的行业,而且事实上最近已经出现了有一些房地产的信托,已经出现了兑付的困难,这个是和现金流相关的。 (2014-3-19 15:04)
张海云 说:既然现金流造成兑付的困难,下面一步就是之后的项目是不是严重缩水,一般来讲这种以项目作为投资标的的信托,它在设计的时候,它会对项目进行价值的评估。供应资金的金额应该是比项目本身的价值要少很多,这样的话保证投资者可以受到足够的保护。也就是说,只要是作为增信这些抵押的项目,它不至于特别大幅的缩水,比如腰斩之类的。 (2014-3-19 15:04)
张海云 说:应该来讲从价值的角度上来看,投资者还是最终应该可以得到比较高的,可以说它的本金应该还是有比较好的希望,可是如果一旦出现兑付困难,要经过一段时间来消化这件事情,需要找到下一家,一个接手的机构,来买下这些项目,这样才可以把钱再给投资者,也就意味着兑付本身应该会出现不少的问题。可是至于投资者最终他能够拿到自己本金的多少,我想可能不一定是太悲观,在这个时点上。如果一旦真正出现了崩盘,这可能就是比较悲观了,可是我觉得在目前这个时点上。 (2014-3-19 15:05)
主持人 说:不是那么悲观的去看待这件事情。 (2014-3-19 15:05)
张海云 说:对,现在我觉得好像在目前的情况下,从咱们全国的范围角度看,房地产价格还没有出现(崩盘的迹象)。 (2014-3-19 15:05)
主持人 说:中诚信托事件结局是投资者可以拿回本金,但利息损失,这引发了行业的大讨论。在各项政策措施没有准备到位的情况下就打破刚性兑付,势必会引起巨大的行业震动,引发不可预测的连锁反应,那么究竟该如何应对? (2014-3-19 15:06)
张海云 说:这个我觉得我们看到中诚信托的产品,因为它是作为可以说第一例,真正的出现了,不仅出现了兑付的风险,而且出现了兑付的问题。最后解决的方式实际上是投资者还是得到了本金,损失了一些利息收入。那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使得大家紧绷的神经可以松驰一下,虽然投资者还毕竟是损失了一些利息。在下一步到底会不会出现本金本身的损失?我们还是可能需要再看一看,至于说是不是会引起整个行业巨大的震动?我想这个可能也和,兑付如果是说本金100%或者99%或者98%有多大变化,从量上来讲不是特别大的量,我个人觉得可能不一定引起多么大的恐慌,因为实际上大家现在也逐渐在调整心态,既然已经损失了,损失了部分利息了,那下一步有可能要损失部分的本金。我觉得反正逐渐要调整,实际上从法律的安排上,实际上信托产品它的兑付是依赖于下面的资产,而不是依赖于信托公司或者相关销售的银行来去兜这个底。 (2014-3-19 15:07)
主持人 说:就是我们投资者其实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强一些。 (2014-3-19 15:07)
张海云 说:投资者要学会如何去甄别一些风险,更仔细自己来盘但自己是不是适合去投资这一类的产品。 (2014-3-19 15:07)
主持人 说:刚才聊的是信托兑付原因,很多观众更加想了解购买信托产品的时候如何防止被坑爹,这是比较关注的问题。很多普通投资者在购买信托产品时候都是朋友或者熟人介绍的,购买过程是基于“人际信赖”而非“理性判断”,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现在信托业的从业人员的总体素质是怎么样的? (2014-3-19 15:08)
张海云 说:依靠人际的介绍来购买这些产品,用人际的关系来替代了自身的判断,可是这些产品本身他存在有法律效益的合同,它的投资也都是非常真实的投资,如果一旦这些投资出现了亏损,这些关系也无法帮助投资者去解套。所以我觉得可能在当时的时候,做这件事的时候,一部分投资者对于兑付有一定的预期,有了这个预期,因为信托产品收益率确实是比较高,能够投到信托产品里头,对他来讲大家觉得是非常,是无风险的一种收益,所以大家觉得如果能够通过关系,买到相对比较大的公司的产品,自己的朋友给自己帮了一个忙,可以这么讲,自己对这个产品就没有进行比较仔细的研究和判断了。 (2014-3-19 15:09)
张海云 说:至于怎么样防止坑爹?也就从这入手了,以后去投资,更多应该通过自己去判断产品适不适合,因为这些产品未来可能我想无论从披露的角度上看,还是从各方的权、责角度上看,可能都有一些空间,需要再去改进一些。这是一方面,还有就是产品的而且,刚才我就提到,产品设计本身也是对于风险的防范不够强,比如说风险集中的问题,风险共振的问题等等。可是投资者在以后越来越需要依赖自己的判断,比如说我财产有多少部分可以拿来做这种投资,因为这种投资首先是有一定的期限,自己的投资在这个期限内又拿不出来,自己随时需要的钱,还得考虑得留一些零花钱,这些问题。其次就是到底自己能不能承受这种风险,因为实际上逐渐大家可以看到,在市场上自己可以放钱的地方,逐渐形成了比较连续的谱,未来有银行存款保险,现在存款也应该是最安全的。 (2014-3-19 15:10)
张海云 说:当然如果是买国债的话,从兑付的角度看没有任何的风险,买国债的话,如果想在期限到之前要去变现,也可能面临价格变动的风险。对于银行理财产品,因为它和存款还不是完全一样的,它的风险比存款稍微高一些,信托产品无论从期限的角度上看,还是风险上来看,比这些高一些,也是比较高的收益。这样大家逐渐在投资的时候,去看产品不能仅看预期回报率,投资者就在盯着这个,哪个预期回报率高就要投哪个。还要考虑风险,这个风险是不是和自己本身现在的承受能力是匹配的。 (2014-3-19 15:11)
主持人 说:就是我们不单是考虑购买的信托产品危险系数、回报系数,同时还要考虑自身能力以及自己的经济势力。现在很多的报道都在说“房地产信托”和“矿产信托”是这次兑付危机的“重载去”。就信托种类,我们是不是可以说那种信托风险大一些,哪些要小一点,是不是在购买房地产信托和矿产信托的时候,就需要投资者格外谨慎呢? (2014-3-19 15:12)
张海云 说:我觉得行业确实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风险评估环节。比如,矿产这两年来,或者煤炭的价格一直处于跌的状态,房地产在涨到现在这么一个高位之后也是面临着很多的风险。所以大家如果是在投资任何一个具体项目的时候,你永远无法是去忽视,永远是不应该忽视大的背景。比如说投股市的时候,你肯定有一个考虑整个大市,是在牛市的过程还是在熊市的过程,必须要考虑这个过程。无论是投股,还是投信托,下一个就是你要考虑这个行业是在向上走的行业,还是向下走的行业,这个也是非常重要的。 (2014-3-19 15:15)
张海云 说:至于更细节的一些,可能是对于本身的一些项目,还有产品的结构,比如说抵制押率到底是多少,当评估这些抵押物或者质押物价值的时候,有的时候有很多难度,比如矿,它的价值到底是多少?当然了也依赖于比如有没有证或者什么,另外依赖于矿含量是多少,规模潜在可以挖出多少矿,同时也依赖于整个矿产它的价格,它的走势是什么。这样的话实际上在这个意义上,投资者在投资的时候,他要选择行业,实际上必须自己应该先做一个判断,自己是看好这个行业还是看跌这个行业,自己首先要去做这个判断。 (2014-3-19 15:15)
主持人 说:另外还有一个是我们投资者比较关心的问题,就是现在有一些信托公司会把一些资质比较差的项目通过包装,进行美化,然后进行销售。我们也了解到,在几个出现兑付危机的产品当中,都有银行或者说第三方销售的误导现象。这样的行业在业内是不是普遍存在的,对于这样的信托产品,投资者应该如何分辨? (2014-3-19 15:15)
张海云 说:销售的误导问题也是一直监管方特别着力想要去监管,去打压,不断的规范,这是监管者监管的重点之一。实际发生是不是有这个,我想销售者他当然比较希望更快的销售,可以达到自己的业绩指标,从主观上他有一定的误导动因。当然一些规则上是在规范这些,他是不是去真正的违反了这规则?是他个人要负责的。 (2014-3-19 15:18)
主持人 说:法律法规对这块监管力度其实还是不够的。 (2014-3-19 15:18)
张海云 说:实际一些规章制度我觉得还是有不少比较明确的规章制度,只是在规章制度本身的执行和规章制度本身的监控这些方面,还是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对于投资者来讲,从以前的角度上看,大家把刚性兑付作为一个假设,在投资的时候作为一个假设,这样没有动力去防范虚假的销售了,而且他觉得一旦出了问题的话,我就以虚假销售作为理由要求偿还,要求维权。可是这样的话,这种刚性兑付预期,使得在一定程度无论是销售者还是投资者,不再去看风险了,对风险的漠视。只有真正让投资者承担这个风险,才会使得投资者重视这件事,投资者在听销售的一些描述的时候,他才会特别的仔细的去分辨,所以我觉得实际上打破刚性兑付,对于投资者本身的素质,还有对于销售者,对于从业人员的素质都是有一个提高的作用。 (2014-3-19 15:20)
主持人: 说:张教授,我们知道2月28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责令改正通知书,要求33家信托公司,本周内进行整改。在这33家信托公司中,已有部分正在“无证经营”。其中有一家以“信托集合资金计划”的名义发行一款产品,目标规模6亿元,年化收益率达到12.5%,您是怎么看待这种无证经营的? (2014-3-19 15:20)
张海云 说:我觉得无证经营确实需要非常严格的取缔,因为金融业,尤其是发有一定规模的产品,这样影响的人也是比较多的,一旦出了任何的问题,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包括它对整个行业信赖的程度,大家对于自己的钱和投资的心理是不是安稳,作用都特别的大。也是为什么金融业是相对于非金融业的机构来比,金融业的机构监管都是比较严格的。同时在金融业这个业态里头,监管最严实际上是银行,因为银行是大家存款的地方,整个影响社会人心的稳定性。所以如果是从事金融的业务,照说它就应该是有相应的牌照,有相应和牌照相关的各种监管,实际上是配套金融业的监管。如果是无照经营一些金融的业务的话,这产生的影响是非常的可怕的。 (2014-3-19 15:22)
主持人 说:年初有报道称,陈阵前海还存在另一些公司,它们打着信托的招牌,虚假宣传自身实力,甚至在业内大肆招聘,实际却并未获得从业牌照,只是注册了带有“信托”字样的公司。这样的公司很有可能是融资租赁、担保或小贷行业的人士,只是借着信托这样的名义来打擦边球。对于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您怎么看? (2014-3-19 15:23)
张海云 说:这个和刚才说的情况有些不一样,不是信托公司,发的产品被称为信托,从事的业务也不是信托的业务,可是他们把自己的名字叫做是信托,这个实际上也会产生不少的影响,应该说个人投资者或者广大的民众,这些产品本身照说任何一种产品,或者任何一种机构有相应的监管机构,如果这些没有受到监管、没有牌照,从事一些和自己的名称不相符的活动,实际上一般民众也无法去区分,这样整个影响到相应行业的信誉。 (2014-3-19 15:24)
主持人 说: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好,那据了解,中诚信托春节前的兑付风波支付本金不支付收益收场,虽然仍有投资者在追索收益,但刚过了个年,中诚信托就又变成了一条好汉,新产品红玺台贷款项目信托计划宣告成立。似乎中诚信托本身并没有受到什么处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2014-3-19 15:24)
张海云 说:这个我想金融机构的产品出了问题,这时候要看他产品出了问题,需要不需要负法律责任,从法律上我们要看合同是怎么写的,合同本身并没有承诺信托公司来为信托来兜底,信托也没有法律的义务来做这件事。可是这个产品它使得投资者蒙受了一些损失,比如说没有蒙受本金的损失,蒙受了一些利益的损失,也是损失。照说应该对推出相应产品一些金融机构带来了一些信誉上面的损坏。可是在市场上,如果这个新推出的产品仍然是有需求的,他仍然是可以卖出产品,可是信誉确实因此受到了损害。 (2014-3-19 15:26)
主持人 说:刚才我们聊了这么多,肯定有很多人跟我有一样的疑问,现在咱们对于信托的监管是不是比较宽松的,未来信托的监管会走向什么方向?信托公司自身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或者条件?您有没有自己的看法? (2014-3-19 15:26)
张海云 说:信托公司过去这几年,它的膨胀是非常迅速的,在此过程中,很多业务的技术含量相对来说不是那么高,比较单纯一些,更多把一些产品进行了包装,当然了其中有一些净值调查等等一些成分。可是在这种快速的成长这么一个过程中,实际上许多环节它都没有足够的严密,同时这个市场本身对它产品的需求又是非常非常大巨大,一种渴求,这种风险逐渐暴露出来之后,唯有打破了刚性兑付,投资者才会慢下来,具体来看我怎么挑选这些产品,因为以前的时候只是我看哪个收益率高就买这个,大家争破了头皮去抢收益率高的产品。这样也会使得信托业机构它在推出产品的时候,它也需要考虑投资者的需要,这样也就在这个意义上又推动了信托业本身能力的提升。 (2014-3-19 15:27)
主持人 说:最后一点时间想和您简单聊一下信托业务发展趋势。去年天弘基金借着货币基金“余额宝”火了一把,各种投资理财的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化,虽然现在看信托产品的收益还都在10%左右,远远高于余额宝的6恩%左右的收益,但是现在连银行都喊出余额宝抢生意,未来信托会不会越来越难做?
(2014-3-19 15:28)
张海云 说:互联网金融是比较新的现象,互联网本身是有很多的优势地无论是从对于用户瞬间扩大用户群的能力,还有它维护这些用户群的成本也比较低,另外实际上有很多事情,包括有一些净值调查,它所积累的一些数据,比如说阿里小贷,有这种能力以网上平台去做净值调查,根据这方面的交易数据去进行一些净值,包括未来对于一些资金流动的监控什么等等,这些都是网上平台的一些优势,这个优势怎么样可以和金融连接起来,能够给大家提供更加优惠的,更加方便的这些金融服务,实际上我觉得这个应该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向,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刚才也提到,金融业本身有巨大影响的行业,这个行业它在很多环节,因为都是和资金来打交道,也是为什么金融业受到严格监管的环境。 (2014-3-19 15:34)
张海云 说:新兴的互联网业,它们在金融业里头是一个新生的力量,他们对于其中很多存在的一些风险,可能在目前还没有非常多的经验,同时金融业的机构一方面受到非常严格的监管,一方面由于他们为了防止各种各样风险的爆发,为了防范各种各样违规的事件,他们自身要承担很多很多的成本,比如银行就有一个资本金的要求,而且资本金成本是比较高昂,一旦进入金融业,应该做一个金融机构来监管,做很多风险防范的环节。比如说每个金融机构都有自己的风险控制、业务跳线,不是一个业务条线,下面有一级一级风险管理的经验去监控每一个每一个业务的环节,这些实际上是要在互联网金融,如果是提供金融服务,逐渐在扩张这方面服务的时候,也需要逐渐要设立相应的职能、职位去防范各种各样的风险还有各种各样的违规,这样未来也都会形成一些新的成本,现在看,互联网有很多优势,这些优势在未来也需要有相应的一些成本,一些基础设施去防范风险,那么这样的话它的优势也就会相对来说减少一些。 (2014-3-19 15:35)
张海云 说:从未来角度看,金融业和互联网业这种交叉的结合发展,其实仍然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向。只是它不应该是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的一个竞争关系,而是要形成一种合作的,协同的效应,这种效应也就是因为互联网近年来发展是非常快的,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传统金业脱煤的效应。无论是余额宝,天弘基金什么这些,他们吸引资金方面的速度,还有就是放贷环节,还有第三方支付,这些它们都形成了一些,对传统业务的挑战,可是他们既然做的是和金融相关的业务,确实需要应该是理应受到严格的金融业的监管,这样的话保证从整个社会的范围,不会出现一些落漏洞。 (2014-3-19 15:35)
主持人 说:由于时间的关系,最后再问关于张教授一个问题。现在投资手段有很多,比如:银行理财、基金、信托、分红保险、债券等诸多手段,在您看来,普通家庭投资者适合的投资方式是什么?或者说投资者的资金按怎么样的比例进行投资才是比较合理的? (2014-3-19 15:35)
张海云 说:第一句话是量力而行,如果自己现在有很多余钱,这个余钱有一部分,可以放在比较长期,也可以高风险一些投资里头,要给自己留有一些余地去应急,所以说一个普通的投资者的家庭,他需要看自己到底是在人生的哪个阶段,如果是在创业的阶段,我想他的余钱比较有限,可能更多要照顾到自己短时间的需要,逐渐进入到中年期,需要做长期的规划,到了快要退休的年龄,他需要更多考虑是保,保证自己保本的角度。 (2014-3-19 15:36)
主持人 说:好,谢谢张教授的解读,感谢您做客我们的节目,期待您的再次光临。好,今天的节目就是这样,感谢您的收看,再见! (2014-3-19 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