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说:各位中新网的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人物对话间》,我是主持人马宁。这个周末是父亲节,是专门为感恩父亲而打造的节日。在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父亲在家庭的地位非比寻常。在当下,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我们的家教家风该如何建设与传承。今天我们邀请到了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老师做客演播室,与中新网的网友们分享中国的家风家教与新时代的孝道。首先请于丹老师跟网友们打个招呼。于丹老师好! (2015-6-17 16:06)
于丹 说:各位网友朋友大家好,我是于丹。 (2015-6-17 16:07)
主持人 说:非常欢迎于丹老师能够来到我们演播室,我们今天话题就从父亲开始聊起。《三字经》里说“养不教,父之过” 。可见我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父亲的定位非常的明确,第一您要养育孩子又在子女的教导过程中起主导作用。那我们想请于丹老师,详细给网友们讲讲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父亲在社会、在家庭中承担什么样的角色? (2015-6-17 16:10)
于丹 说:其实首先说这不是中国文化特有的,这是人类共有的现象,你可以去看哪一个民族父亲不需要对孩子承诺责任,所以我觉得首先得看人的共性就是你只要养育孩子就不仅仅是一个生理意义上角色,同时你是他一辈子的一个责任的一个担当者,然后你也是他的启蒙者,你给予他的家教、门风这个人做什么样人,最早道德理念其实都是在父亲身上,可以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就是一个家里支柱,那回到中国传统文化说,因为中国人过去就是在家如何侍父,出外如何侍君,他是家国一体的,你看中国人爱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家到国之间没有社会的,人在社会上做了什么好公民,在中国教育体系里面是空白的,中国人认为建功立业一个在家庭,一个在朝廷,在家庭里面做一个什么样君子,在朝廷做一个什么样官员,在家做士,在朝做大夫,这加起来叫士大夫,所以这种人格都是从家教里面起来的。 (2015-6-17 16:13)
于丹 说:也就是说父亲是什么是一种门风是一种家庭道德默契,父亲是一个家的楷模,你看中国这个写字啊特别有意思。父亲的父是什么,其实就是斧子的上半边,父原来在说文解字中象形的意义,他手中执着一个礼仪仪器,也就是他拿着这个东西其实就是一个楷模,就是一个范式,所以父亲就是一个引导者。你看在家有父有兄,长子为兄,兄是什么啊,就是一个小人上面顶着一个大大的口,就是整个这个人的功能是你敬天畏神,祭祀祖先能开口说话那个男孩子叫长子,为什么长子是楷模要带弟弟妹妹,因为前面有父亲引领你,有个方向,然后对天地祖先要禀告我们这一代孩子是不是传承家训了,做的好不好,有资格开口说话就是兄,下面弟,弟加个竖心旁就是孝悌,所以过去首孝悌次谨信,弟跟悌是通假字。也就是说弟弟是遵循兄弟之仪,跟从着父兄往前走,传承家庭门风这个孩子,所以你从男孩子啊在家里面整个这个位置,你就能够看得出来,原来的父权是干什么的。 (2015-6-17 16:18)
于丹 说:我们在今天经常说过去父权有好多迂腐东西,有好多过分强调这种不讲究民族的东西,但是我们能不能在原来中国文化父权中,看到他特别有价值的东西,也就是父亲是一个家的规矩,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父亲其实就是一种家训,你想想中国人,从最早我们能看见的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这是写给他自己儿子伯禽的家书。是因为伯禽在鲁国拿到封地,别人觉得孩子很出息。周公觉得这是一个大事要告诉孩子,你要知道你是谁的后人,你要知道我是怎么勤勉工作的,你怎么能不辱没文王武王的名声,你要做我们这个家族什么样的传承人,你拿到封地只有更谨慎小心。 (2015-6-17 16:21)
于丹 说:所以周公至伯禽书是我们能找到最早家书,再往后你说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啊等等,然后一路下来到今天,其实从傅雷家书你还是能看到家训的影子,但是到今天,其实说到今天我觉得很遗憾,就是父亲在家里应该做什么,传承什么精神这件事情确实我们被弱化了好多,还有多少家训、家书,家里有所不为的规矩,你是这家的孩子我们家有几件事情不能做的,还有那些道德是我们家孩子必须要遵守的,这件事情你现在去问做父亲的人,他心里也不是特别清楚。 (2015-6-17 16:22)
主持人 说:已经被逐渐遗忘了。 (2015-6-17 16:23)
于丹 说:其实这不是遗忘的问题,是因为我们中间经历了文革,也就是说在文革中好多孩子出面揭发父亲,好多夫妻拿着日记本相互去做证据,那也有学生把老师打死,这样的情况其实他是颠覆了中国伦理秩序,所以大伙要想重新回家,看看伦理秩序怎么恢复这件事情,还真是要从家下,看看每个人的角色要干什么。 (2015-6-17 16:23)
主持人 说:我们中国的古典传统文化当中,父亲的形象有被塑造成一个仁君形象,这是一种,还有就是随着这个时代的变迁,父亲逐渐成为了这个家庭和社会沟通的桥梁,对此您怎么看? (2015-6-17 16:24)
于丹 说:首先我不同意父亲被塑造成仁君,我讲中国五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家是父子关系,但并不是说父亲就是仁君,不是这样一个概念,因为中国是他是一个伦理社会,就是伦理的根就是一个家族的门风,一个族姓他有那些价值默契,这是家里面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不是哪一代父亲要把自己塑造成什么样。那你看为什么孩子做错事要去跪祖宗牌位,尽管祖宗人不在,但是他是这个家族的传承,所以说应该说过去中国的家风,哪怕就是农民家都有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这个说法,就是做人要厚道。你去看《白鹿原》,白鹿原里面大族姓,族长的形象,看看他们白家鹿家,他们过去家里孩子不能做什么,被发现要挨打,甚至被赶出家门,其实那就是中国传统父亲形象,他们说白了最高就是个乡绅,算不上什么高官厚禄的人,但是你会觉得一个地域上的门风是极为重要的。 (2015-6-17 16:28)
于丹 说:说到今天我们失去了什么,就是现在每一家,首先大家族分崩离析,都变成核心小家庭,哪一个一个小家庭,那父亲的形象往往认为我就是挣钱养家的,也就是男主外女主内,我挣完钱以后养小的供老的,最后出人头地,然后父亲就是责任了。所以我是觉得中国的父亲正在失去精神引领的价值,这是中国现在挺令人堪忧的一点,就是父亲一回来,就是觉得父亲在家可以有威严,我骂骂孩子,我骂骂老婆都可以,因为我最累我在外头挣钱了,我有这个资格,其实我们看到一个父亲在家里威仪是因为我辛苦,但是没有看到威仪背后是有一种不改的精神价值是要在家里传下来,其实你看到现在父亲往往鼓励孩子,你要有所作为,我们听到有几个父亲说,孩子你要有所不为,我们经常听到孩子说你要努力走到多么高的高处,你听到几个父亲说我们思维底线不能打破什么,我们经常听到父亲说孩子要规模发展,我们听到几个父亲说孩子要守住规则,也就是说家其实不是教人高精尖的地方,家是教人守住常识的地方,关于公民的常识,关于人性的常识,关于学问的常识,关于科学的常识,其实一个家是告诉人常识的地方。家是什么呢,家是培养秩序和习惯、守住常识的地方,家不一定说这个父亲要学富五车,然后父亲要金玉满堂,他一定挣多少钱是多高的官,拿出名片来多么要让人崇敬,才是父亲吗,其实父亲是一个家的规矩是一个家的底线,我是觉得这一点是我们今天,其实比较缺失的,就是在家里面父亲说我们家的孩子,绝不做什么啊。 (2015-6-17 16:31)
于丹 说:现在有好多时候恰恰是父亲说,别人家孩子能这样,我们为什么不这样,你不这样就吃亏了,我们为了去考学,我们怎么不能不择手段,你去告他,你给他写歌匿名信,或者你上网上骂他。其实现在有好多父亲是在怂恿唆使孩子做这样的事情,我是觉得中国现在父亲的担当是可以让一个一个的家庭真正的稳定下来,就是家稳定了中国的社会结构就稳定了,那这个呢我觉得父亲的责任在父亲节来临的时候讨论一下,确实还是必要的话题,其实进入6月以后其实我心情不是太好,我前两天给学生上课说其实六一本来是儿童节,我的沉重是2015年中国丢了自己的儿童节,因为进入6月以后,关于孩子的信息都是让我们痛心疾首的。我们不说长江船难上有多少孩子,我们就说孩子为主体事情,六一节才过去一个星期,毕节一家的孩子从13到5岁孩子把毒投给自己生命,还有衡阳12岁的小女孩,把毒投给自己的同学,毒死一对姐妹花,你再看接下来新闻,8岁的孩子拿剪刀扎死了4岁的孩子,你再看中国未成年的小留学生在洛杉矶,然后这种集体群殴,那是一帮花季的少女,应该是最体面最优雅的年纪结果闹上了法庭,不一而足,我们来看看中国的孩子怎么了。 (2015-6-17 16:31)
于丹 说:其实你在看这所有一切的时候,我们追问一点,就是中国父亲怎么了,我们在看孩子怎么爱问一问,当然你会说中国在转型时期城乡一体化,我们突然崛起这么多的地级市,甚至县级市,所以我们有了两亿六千万农民工,他们要出去打工,他们要养活孩子,她们如果不挣钱谁来管他们的孩子,这个理由看起来是堂而皇之的,但其实毕节的这一家四条生命,其实买了一个警醒我们的答案,就是贫穷不是让孩子绝望的唯一理由。而他们,你想想他们是在一个三层楼房里面集体服毒,其实一直到他们死去,他们的存折上也还有三千多块钱没有动的,那这个背后到底是什么,因为他们的父亲跟他们有时候就是打打电话,在外面打工没有办法回来照顾他们,他们母亲新家离他们只有一公里远,但是他们母亲已经有一年三个月的时间没有回家看孩子一眼,孩子从小觉得被遗弃,被撕裂,被剥夺,被忽略,就是他还没有权利的时候,他一切被呈现了世界边缘人,跟小流浪猫狗没有什么区别,他就觉得没有生机和乐趣,其实人活下去最大理由是希望,不是财富,让人绝望最大理由,其实也是没有爱不是没有钱。 (2015-6-17 16:32)
于丹 说:所以如果我们看到这一点就要问,那中国的父亲、母亲到底怎么了?我们可以想一想,打工的人他是有太多都在外面,但是我们有六千一百万的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如果从小就觉得是不被重视的边缘人,那我们想过二十年以后,中国人的情绪,说句不好听的话,这里面隐匿多少暴力引子,因为他们从小受欺骗,而且他们从小不相信爱,因为父亲母亲不关心我们的陌生人,那他们长大要以什么理由相信社会,我们现在说中国很多情绪是从文革留下来,我们过去说老人到了五六十岁变的慈祥了,现在很多老人讹诈啊,原来有一个说法不是老人变坏了,是坏人变老的,因为他们原来是文革时候颠覆价值观一代人,他们老了我们看到这样不好的老人。 (2015-6-17 16:33)
于丹 说:但是就在这个月,就在儿童节之后,网上也出现了一个说法,就是中国的坏人也变小了,过去我们说未成年人做了什么事情,你没有办法追究他的刑事责任,八岁的孩子如果刺死一个四岁的孩子,12岁的孩子如果投毒一下杀死两条生命,你觉得这些事情还仅仅,我们说不懂事可以原谅吗?所以其实为什么中国的坏人也变小了,我们想没想过,这样一些孩子在今天做的事情还不是最大的隐患,就在20年以后,20年以后,我们可以说20年以后中国的经济增长到什么样程度,中国人的军事和外交在国际上有什么地位,这都是值得我们高兴得,但是中国二十年后,今年的六千一百万留守儿童长大以后,是什么样精神现状,我们又怎么评价呢? (2015-6-17 16:33)
于丹 说:所以我要说,任何一个社会的转型期他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他会有人背井离乡,会有人为了富裕追求梦想,我们也在找这种社会制度怎么补偿他,但是我还是坚信中国人的问题不能完全靠社会制度,一个家庭里面道德底线和最高的默契是什么,这是每一个为人父者必须思考的。也就是说家庭的价值观是靠父亲确认和传承的,这一点毫无疑问,也就是说这个父亲,你可以有选择出去打工,你也可以选择在打工的过程中怎么样完成这个家的平衡,事实上有很多家的夫妻,是一个人出去打工,另外一个人在家照顾孩子,虽然他们也有分离之苦,但是还有带孩子假期团聚时候,或者大家回来过节的时候,就是生活总会找到一种平衡,我们总不至于用一种极端方式,生养他们之后就像流浪猫狗一样不管吧。 (2015-6-17 16:34)
主持人 说:现在也有不断消息爆出来,我们的孩子其实又父亲养是最好的,因为父亲养的孩子是逻辑思维更强,特别在性别发展上会更健康更全面,种种迹象都在表明我们父亲在家庭教育当中占有一个绝对主导地位,那么对于这些职场父亲,您对他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2015-6-17 16:34)
于丹 说:其实首先我特别不喜欢你说的这个结论,就是父亲养出来孩子更成功,父亲养出来孩子逻辑更强,第一我认为不存在父亲养的孩子好,母亲养的孩子好,还是隔代养的孩子好,应该说在人际关系健全的家庭里养起来的孩子最好,因为孩子整个成长他需要一个大家都有爱的一个环境。不是说哪一个人是专门养他的人,然后别人就出去赚钱了,做这个社会分工,人人都有职业,人人可能都要出去做事养家,但是人人在家里这个爱不是说咱们俩分工,因为我洗碗了所以你扫地,因为我做饭所以你去洗床单,不是这个责任,在爱上面不存在哪个人养家,也不存在单纯父亲养大孩子,或者父亲为主导就是怎么样的,应该说这是一个家的合力,第二点我说不喜欢这个说法评价更成功,逻辑思维更强或者怎么样。 (2015-6-17 16:35)
于丹 说:实际上我觉得什么叫成功啊?我是认为外在的成功不如内在的成长,其实培养出来一个健康的有幸福能力的孩子,比所谓成功的孩子重要的多,所谓成功无非这孩子考的学校好啊,分高,然后这个孩子以后能出国留学,出国留学就好吗,我们在洛杉矶都是出国留学孩子,而且都是那么小的孩子,家里花多少钱把他们送到有华人富裕地区,这样一帮优雅,应该是浪漫年纪的少女,却打成这样,其实成功标准其实挺虚幻的,你说他钢琴考九级十级成功,奥数怎么样算成功,实际上对小孩来讲最好要用成长这个词,就是一个孩子对世界有好奇心,他能更新自己,而不是家长压着他,爱他学什么。 (2015-6-17 16:36)
于丹 说:他对人有爱,他人际关系没有障碍,而不是说父母一直在扶着他,因为拼亲爹和干爹这个事,他总要有人际沟通能力,更重要是一个孩子能不能为自己买单,我可以做错,但是可以为自己做错的承认错误,我觉得这一切都叫成长,一个孩子有成长性我觉得是在一个爱的家庭里成长的,比评价一个成功我觉得重要的多,所以其实说父亲重要。这毫无疑问,但是我也不希望说评价父亲,就是家里成功不成功的一个元素,我认为我们中国现在评价太多的事情过分的急功近利了,就是我们把人的尊严、自由,一家人其乐融融爱的能力,这些指标放的太边缘了,实际上在我看来父亲在一个家,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意义呢? (2015-6-17 16:38)
于丹 说:比如说我是个女孩子,我认为任何一个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她生命力第一个最重要的男人,不是她的男朋友,不是她的丈夫而是她的父亲,就是她对人,她对爱情,她对社会,她都有什么样的判断是从她父亲身上来的,就是她信任人性,她对男人,这个物种,跟她不同一个性别,她有什么样判断,男人该做什么,其实这些东西她都在看她的父亲,对于男孩子来讲父亲就是楷模,男孩都有一个心里阶段崇拜父亲。 (2015-6-17 16:38)
主持人 说:女孩也会崇拜自己的父亲吧,觉得自己父亲很强大,我的父亲可以给我精神支持,我觉得孩子们可能对于这个父亲的这个崇拜啊,在一定年龄阶段都会体现出来,我记得这个孙云晓老师来到我们节目时候说过,这个小孩父亲对他的教育很重要,12岁之前更依赖母亲,但是12岁之后他不断成长,他就会发现自己的父亲有更多的吸引自己值得崇拜,或者值得学习,值得依赖的地方,他说这是我们孩子成长过程中比较明显一个变化,所以说这个我们的孩子在12岁之后,特别是这个正处在这个青春期阶段,父亲关爱是不可少的,通过于丹老师讲解的,我觉得外界评价您是沟通的桥梁,因为您对于传统文化的解读老百姓喜欢,一些行业的精英也非常推崇,比如说成龙大哥,我记得您在和成功大哥在做一个访谈的时候,当时成龙大哥在现场说自己要拍一个有关于项羽电影,您当时就给他来了一段乌江自刎历史事件,当时讲述让成龙大哥心服口服,其实我们能看出成龙大哥在电影方面成就是有目共睹,也让我们心服口服,但是他也多次表达过对于家庭和事业不能两全遗憾,在您看来像成龙大哥这种典型职场父亲,他们是好父亲吗? (2015-6-17 16:39)
于丹 说:事实上我们每一个无法评价哪一家的父亲是好父亲,人不能归类的,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我认为我们现在心态上就是我们评价别人太多,反省自己太少,我认为只自己说我是不是一个好父亲好母亲,所以我是觉得今天就所有人说谁谁做的不好,谁谁怎么样,但是我们想过自己做的好吗,所以我觉得在做父亲母亲这件事上,我希望我们更多的反省自己,也就是说刚才其实说到这个每一个家庭,你当然给我讲了很多理论,说多大年龄怎么样,应该怎么样。 (2015-6-17 16:39)
于丹 说:我其实想说的是,我们先放下所有教育的理念,回到朴素人伦,我们现在可以不听国际上多么高端教育理论,你就想想中国农民原来怎么生活,一家人坐下的时候一定是爷爷奶奶先拿筷子,孩子才能够动碗,孩子不能一上来就拿碗这就是礼貌,孩子出门如果叫大爷没有叫一声的话,父亲就会打上去,觉得你这么没有礼数,所以我们今天专业化的知识多了,但是我们文明程度就提升高了吗,我们就应该回到中国人应该有的样子,我们不评价明星,我们不评价他人我们问问自己,我们家到底有没有中国人,一个礼数的传承。起码中国这个孝字怎么写的,上面这个字头我们叫老字头,下面是孩子的子,老在上,子在下这就叫做孝。 (2015-6-17 16:40)
于丹 说:也就是说孝是一种秩序,就是有事弟子扶其老,有自私先生传,有好吃好喝在贫瘠阶段要给老人痴,不像现在什么烂的水果放坏东西老人再说,就是有任何事甭管是做饭啊,打扫屋子还是其他事小孩先去干,而现在有些老人说自打有了孙子就当成了孙子,我们见过有多多爷爷奶奶送孩子上学时候,多沉书报都是爷爷奶奶自己背到了门口再给孩子,到了家李奶奶给做好饭,孩子都把一切弄完了,奶奶没上桌了,孩子就说做功课去了,也不管洗碗,也不看老人吃完没吃,老人还说我心甘情愿,我孩子这个时候多复习一点功课,这就是我的目标,你管得着我吗,我们家就这样了。但这一点其实是家里父亲要思考的问题,这是我们每一个人从自己要思考的问题。 (2015-6-17 16:42)
于丹 说:中国人老说在权衡大小得失的时候,不能丢了西瓜捡了芝麻,孩子多弹的一首曲,这是小芝麻你捡了,但是让所有的人受委屈,听孩子呵斥,伺候着孩子,让孩子飞扬跋扈,觉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我们就丢了西瓜,因为这个孩子出去了以后,他在世界上谁会永远像他爷爷奶奶这样伺候他呢,所以我说中国的父亲的责任,其实是怎么让孩子知道,知道一个人再一个家庭里的自我评价。 (2015-6-17 16:42)
于丹 说:我们现在的孩子往往是妄自尊大,我们成为一个成年人以后自我评价系统是极为不稳定的,因为我们从小就在听两种声音,一下爸爸妈妈说宝贝你是所有孩子最棒的,谁也不如你聪明,谁也不如你优秀,呢就是最好的,这可能孩子突然拿了好成绩,他就会得到这种夸张,再过两天一门课可能考80分,爸爸妈妈说,你看看人家孩子,你怎么什么都不如别人家孩子,几乎中国小孩长大过程中最大敌人就是人家的孩子,这个孩子有可能张家孩子比你体育好,有可能李家孩子比你数学好,还有可能是赵家孩子比你长的好,所有别人家孩子都变成你的假想敌,这样拿一个孩子跟所有孩子优点比,谁能扛的住这样评价系统。 (2015-6-17 16:43)
主持人 说:所以孩子就是很高傲,我是最棒的,要么就是我不行,我谁都不如。 (2015-6-17 16:44)
于丹 说:事实上一个家庭里父亲的人格稳定是孩子稳定的起点,一个能够正确评价自己的父亲,他可以让他的孩子也知道,我一定有我的优势,有我的劣势,但正因为这些与众不同,所以我是不可复制,我正来是一个原创我长大不可能成为山寨板,我就最后做一个真实我自己,我的梦想是什么,我的优势是什么,我怎么扬长避短一步一步追求我那个梦想,让我成为一个不可复制的自我,我能够承诺责任,因为我的存在,从我的家人到我的朋友,到长大以后社会上遇见我的人,都因为我更相信人性,更信任这个社会他还是有一点美好理由的。 (2015-6-17 16:44)
于丹 说:其实每一个孩子这么想的时候,其实就是自我评价,而我们现在呢,往往是父亲自己回家,有时候喝醉摔被杯子说,谁谁是混蛋,我们上级不长眼睛,就我们今天在竞争中父亲很多宣泄,也在带来孩子的一种判断上面的失衡,有时候父亲突然就觉得老子天下第一,就是为什么会出现我爸是李刚这种事情,就是有多少孩子觉得父亲那种不可一世,就是给你收拾残局,但是父亲突然坍塌让孩子抬不起头,就是自我评价不稳定,那他怎么能带来教养方式稳定。 (2015-6-17 16:45)
于丹 说:正因为父亲有时候狂妄,狂妄到极致,儿子你什么都不用学,你光继承老爸的遗产就行了,或者忽然觉得我什么都不行,我的梦想给儿子,儿子你一定要出人头地,就是这种一会高一会低,就让孩子活不出自己来。所以我看到六一儿童节的时候,孩子传的老师讲笨鸟先飞,有一种笨就笨了它就傻傻不飞,本来就笨还不飞所以他就一辈子没有出息,但是有一种虽然笨但是比别人飞的早,最后它就成功了,但是还有第三种,又懒却在窝里打着蛋飞,其实说出很多父母的想法,就是父母没有实现想法都搞到孩子身上。我们现在老鼓励一个人一个人做真自我,但很多孩子最后没有成为自己,都成为父母一个理想的人,我们经常有妈妈刚刚有宝宝,我想让孩子以后长大成为什么人。 (2015-6-17 16:45)
主持人 说:刚才您说父亲在家庭当中起一个精神引领作用,其实刚才讲这么多我理解您的意思,父亲一定要首先第一要言传身教,要对自己的言行进行一个反思,第二要给孩子做成一个楷模,这样的话就让我想到了咱们中国有一句古话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想作为一个大学老师,承担的恐怕就是这样的一份责任,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刚刚离开家独自生活的学生,如果说仅仅是教书,肯定不够,我们还要承担育人的责任,我记得您也说过,您说这么多的称位您最喜欢的就是老师这个称呼,您还说在学校里面,我永远都感到幸福感到年轻,因为我永远可以聆听年轻的声音。那我想问您的是,如果这份声音有调皮,甚至是有唱反调的,您会觉得委屈吗? (2015-6-17 16:46)
于丹 说:如果这个声音中没有调皮的,没有唱反调的,那我才真的感觉到太失落太不正常了,他们就是孩子啊。就是成天调皮唱反调,这才叫青春,如果一个老师说我想听整齐的声音,那你去听录音机好了,除非这帮孩子想要联合起来骗你,他的声音可以是整齐,所以我觉得这个命题就是一个伪命题,一个真正的老师他都知道他永远面对挑起置疑的,哭哭啼啼的声音,因为这叫青春,所以人一辈子不是有这个资格和权利的,我的学生也说老师老说我们是迷盲一代,我说你大学时候不迷盲你打算什么时候迷盲,大学时候迷盲说明你还有的选择,迷盲就是成长的状态。你大学迷盲过,能够让你四十时候叫做不惑,你就远离迷盲了,五十你就更加通透了,所以人接受这个年龄人应该有的状态。 (2015-6-17 16:48)
于丹 说:二十岁最可怕的状态不是迷盲是冷漠,是说我不迷盲我对世界也不好奇了,我就是看别人怎么样我就怎么人,别人找了工作我就问问工作怎么样,别人都成家,就水跟我相亲条件差不多就过日子吧,别人说我们得出去玩,别人说我们装修得用什么材料,那行我都跟着走吧。如果一个人已经不迷盲一切跟从别人的时候才是可怕的,更可怕的就是别人高兴得时候,你不能由衷祝福人家,你觉得你嘚瑟什么,别人痛苦的时候你觉得关我什么事,就是跟别人没有这种共鸣的时候,这个生命已经提前冷却了,所以一个真正的大学老师都会知道,大学这种调皮的活跃的置疑的,反调的声音越多,说明他是生机的,他不放弃对世界的好奇,不放弃咄咄逼人的好奇,这样他才能走出万水千山有一个真自我,这就是一个大学的新常态。 (2015-6-17 16:48)
主持人 说:因为我觉得以您的能力可以由能力去反驳任何置疑的声音,但是我的印象当中,您从来没有就这个问题做出回应,我觉得这个首度的回应让我心服口服。我们话题再回来,您刚才说有了父亲有了母亲才是一个完整的家,随着社会的发展父亲有没有被赋予更新的涵的确有了父亲、母亲才算是一个完整的家。那家教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魂魄,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春节团拜会上引用了《游子吟》来讲述“家”的重要性,强调家风家教。再比如春节前夕,央级媒体推出家风是什么的采访,让很多人都感叹,传统文化里的家教智慧无穷。现在越来越多人开始重视家风家教,您可以给我们讲讲家风家教的作用吗? (2015-6-17 16:49)
于丹 说:我就特别想说你,你就看这几个中国字,你说这个家,这个头就是一个屋顶,屋顶底下有什么?你寻着它其实可以找到我们的成长,家是一个什么地,家下面就是一头倒立小猪,也就是说家里能养小猪,老的小的有肉吃,然后能做点小买卖保证这样一个生活这就叫一个家,就是中国人没有看到家里有多大财产就叫家,家其实就是一个能够过活这么一个基本的地方。家的门槛并不高,但是家里要有什么,你看这个下面要有安宁,其实安宁才是家里面的核心价值,因为世界很动荡了,家还不安宁吗。所以你看什么叫安,家中有女才是安,就是有一个好女人。上能伺候老,下能教养小,中间夫妻之间很和睦,这个女人安了,家里就不打架了,那你看什么叫宁,繁体字下面先有一个心,心得在家,接着是一个米,家里得有吃喝,底下是整个给托起来,心在家有吃喝,精神物质全都托在屋顶底下,就宁住了。 (2015-6-17 16:55)
于丹 说:所以我记得我的孩子在三四岁,就正好讲到家字头时候,我就说安宁的宁字繁体字有这么多意思,但是现在这些米都没有了,都变成这个了,太简单了,妈妈不喜欢这个繁体字。那个时候我孩子才三岁多,他跟我讲我觉得童言无忌,他说妈妈我挺喜欢这两个字,那个房顶底下有个女就是妈妈在家,有个丁就是爸爸在家,爸爸妈妈都在家就安宁了。其实这就是小孩子心里的家,家是哪,就是爸爸妈妈都在的地方,其实我想起毕节这几个孩子我心里一直有揪心的疼,一栋三层楼空荡荡的孩子,家里也有沙发也有存款,但是没有爸爸妈妈,四个孩子楼上楼下,仅仅锁着大门不跟任何人交流,到最后选择服毒集体自杀,这个地方就是有房顶但没有安宁,因为他们的爸爸妈妈不在家,所以什么才是这个核心价值,你看安定的定是在家,定字是什么,下面这个其实一只脚在出发,你看这个定字下面非常像正这个字,正这个字也是一个脚,就是脚站在一个起跑线前,有标准有方向,这个叫做正,而这个字上头有一个屋顶,全家人走的脚步朝一个方向。 (2015-6-17 16:57)
于丹 说:不要离心离德,夫妻更不能同床异梦,不能这个想着做生意,这个想着出国,这个想着打工,不同的人把这个家支离破碎,在自己的利益上争吵,那就不能定,定是什么,定就是一家人方向在这里。所以定了以后,这个家他的状态你看,富足的富也是在家里头,家里也能积累很多财富,如果你把这个宝盖换了就变了,所以福气来自于家里有一些精神价值,福是指精神上的这种福分,我们说的幸福啊,你看他从士字旁,指示的示写出来就是一个牌位,所以屋顶底下有一个牌位你说什么字,就是祖宗的宗,这几个字其实就是供着牌位,所以有宗族,有祖宗的门风不辱没,就是这一家的男丁,他会觉得我们家姓氏传承的是什么,是传承一种价值观。 (2015-6-17 16:57)
于丹 说:就是这家人祖上多少代你去问没有游手好闲,我们这个人从事没有骗过人,这个说起来特别光重要组,不是说我们家出了多少状元将军,其实就是我们家没有坑蒙拐骗的,所以一个人有他的家风的传承,有自己信奉的教养,有自己的安宁,有自己的富足,有自己的稳定这一切就叫做家了。那么家你觉得小吗,家字头很小,家世的世也很小,中国有两个字宝盖头非常大的字,就是宇宙,你想想。从家世何以走向宇宙,从一个人小的空间走向家国一体,走向最远的地方,中国人原来是上下四方为宇,往来时光为宙,一个人能安身立命吗,你去问问是不是从家里走出来的。 (2015-6-17 16:58)
于丹 说:所以家里面不能有什么呢?一个你想过吗?就是害的害也是家字头,因为他下面有口,家里有口舌纷争,中间丰收的丰,三横是家里的各种事,厚道包容等等都挡不住刻薄,有人态度刻薄挑剔别人,家人这个咸了淡了,就老在刻薄,这个家就有口舌之争就会打起来。其实怎么样把这个家风里的事情都给他理顺,你就看这些功能就知道了,你就会知道,我就说父亲他一定是管家的人,兄弟一定祭祖先开口说的人,弟弟一定守孝的人,每个人的职责都摆在这里,所以人家里事情能够管好,就不谈高大上的理论,你回到中国理论原来设定的角色,我们起码是不离大谱的。 (2015-6-17 16:59)
主持人 说:看来这个家风家教对于一个家庭维系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看很多网友给我们反馈消息,他们特别想了解生活中真实于丹老师,他们问您您自己家风家教是什么? (2015-6-17 17:00)
于丹 说:我从小是跟着我的姥姥长大的,因为我的爸爸妈妈下放了,就是60年代末期,70年代初期爸爸妈妈下放的,那我在家里面跟着姥姥长大,我从小特别印象特别深,因为姥姥教我念书写字。 (2015-6-17 17:00)
主持人 说:您四岁就会写信给妈妈。 (2015-6-17 17:00)
于丹 说:是因为小孩孤单,小孩写的通信到妈妈手,所以为什么小时候就会写,不是说这个孩子多聪明而是太孤单了,就是你太想念大人,你只能找到这个表达方式,所以小时候就会看各种各样书,小的时候最容易问大人就是谁是好人谁是坏人,所以老人讲故事给孩子,其实讲的都是善恶的东西,什么叫好什么叫坏,其实我们那个时候住在北京那样的一个院子里面,外面有胡同,我们家住的是北房,我们家西厢房出租出去了,是租给一对民警夫妇,他们后来陆续生了两个小儿子,管我叫姐姐。家风不一定说出来是做出来的,你看这个周末也是端午节,我关于端午节我总会想起来,我也会想起来我们家所有节日怎么做的。 (2015-6-17 17:02)
于丹 说:比如我姥姥泡一盆江米,粽叶,然后在院子坐着椅子,然后带着我还有我的表妹,大家都围着姥姥奶奶身边,然后她就开始包粽子,然后我们小孩就拿着红线蓝线,就是把不同粽子都弄好,他都要包很多很多,然后就用大锅就煮粽子,煮出来以后,捞出来第一锅的粽子,姥姥一定说赶紧上西屋给你叔叔给你姨送去,我们就捧着粽子赶紧过去,刚出锅的粽子,小孩那时候可盼了,盼着捞粽子、饺子,盼着超出来的花生,一出锅的时候,其实不是盼着自己吃,而是你送给人家时候就是那个时候的那种感受。 (2015-6-17 17:03)
于丹 说: 就是一送去人家就是看见一家人高高兴兴迎着你,来了有这些,这个回去谢谢你姥姥,然后人家倒出来这个东西,从来不让你空盘回去,就是抓点枣,或者你兜里放点水果糖,所以我想什么叫家教门风,就是小的时候北京人是认为吃独食是特别丢人的事情,就是你怎么能不去给大家送,所以现在想想那就是叫做物资短缺时代,有点东西能给别人这是一种体面分享,而且这是一个家的名誉,而我们现在其实现在物质比过去富足多了,但是分享的习惯远远不如从前了。 (2015-6-17 17:03)
主持人 说:我们从来没有说我们做好吃的我去大院那边敲敲门。 (2015-6-17 17:04)
于丹 说:你觉得打搅别人,别人也不需要。 (2015-6-17 17:04)
主持人 说:顶多最多有礼貌我们电梯打个招呼,或者在你请我帮忙的时候,我可能帮帮您去,但是像您实际行动的家风家教,我们现在确实很缺乏,还有一个问题也是我们网友提的,这位网友一看就是您的铁粉,他说于丹老师爆自己数学不灵,能不能问于丹老师在辅导她数学或者地理的时候是一个什么样样子,是不是符合他教育于丹老师那种,孩子不会啊,我可以很耐心帮你啊,还是说家教是一回事,看到自己孩子不争气是另外一回事。 (2015-6-17 17:05)
于丹 说:这确实是两码事,因为我觉得道德教育这个是不一样的,我一直认为一个家知识教育不是万能的,不是每个孩子在所有的方面都要做到最好。但是道德教育伦理教育这上他是必须的,也就是这个孩子你可以做到这个孩子绝不撒谎,绝对没有这种不孝敬的行为,绝对不懒惰,就这个我认为都是可以绝对的。但是你没有办法做到这家孩子绝对数学多好,绝对作文都好,就是你这一点做不到的,所以你说是不是两码事,我要明确说这是两个事,我觉得我们家对我对我表妹在我们长大里面,在教育上面是不能含糊的,你是什么样孩子,你做人不能有底线打穿的地方,但是在知识教育上不是特别的强求,因为我是偏科偏的太厉害,这也是跟小时候知识结构关系,我在六岁以前没有上过幼儿园,我能做就是把我爸留下来的书全看了,其实那字根本不认识,我现在还记得小时候我舅舅老是拿我开玩笑,我那个时候念小儿书,说杨子荣斩钉截铁的说,完全不认识我就可以特别顺的念下去,我长大以后他们老逗我,就是因为这个字我就认识,所以字不认识不影响你看念。 (2015-6-17 17:07)
于丹 说:所以从小我语文这块确实是好,但是逻辑思维数学这块就真的差,所以我记得因为我舅舅是人民大学贸易系的教授,他是学理科出身,他典型特别优秀理科人才教我,那也教不明白,首先我家人教我是真是耐心,我记得学立体几何时候,我舅舅他都给我做出来,不是一个,那是一个一个做,然后从A到C是一根红线,然后从B到D是一根蓝线也做,然后让你看这个空间关系,就是平面看不明白,你就看这个立体的,然后你再去求他那个是一个什么样值。所以那个时候我觉得我一直认为几何还是比代数要好一点。 (2015-6-17 17:07)
于丹 说:因为几何有图形,几何就是立体能做出来,代数我是打死弄不清楚,可是最后不清楚也就不清楚了,那怎么办,你没有办法要求我一定要学的多么明白,我是觉得再教育中人尽到心去做这种开发,但是要承认个体的差异,恰恰你刚才说那句话,我觉得每一家再加之教育上要守住底线,在知识教育上存在差异。 (2015-6-17 17:07)
主持人 说:我们还了解到,您幼年父母都不在身边,结合您自己的童年经历,您觉得对于自己的孩子来说希望给她什么样的家教,是延续父辈的传统还是您另有创新? (2015-6-17 17:08)
于丹 说:我觉得每一个家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所以一个家的价值默契,他一定是有传承的,我从小就是跟着我姥姥长大的,其实我女儿也是跟着姥姥长大,而且因为我姨妈没有孩子一直跟我们住在一起,所以我孩子从她出生姥姥跟他姨姥住一块,其实我挺幸运我们家真是三代同堂的环境,所以这样环境优一个好处就是小孩从小就必须得知道,这个孝字是老在上子在下,因为我妈妈跟我姨都有糖尿病,所以我孩子知道有一个责任要提醒她姥姥吃药,而且他也知道打水时候先打一半热的一半冷,然后她看家里的点心她的第一反应这是无糖的就知道给姥姥送,如果有糖的话,就不能给姥姥吃,因为家里有这样的人需要照顾,我还是觉得这样一家人状态挺好的。 (2015-6-17 17:09)
于丹 说:但是你肯定要有创新,因为我小的时候我们家是没有钢琴的,我们家那当然也没有互联网,那我的孩子长大过程中她所有的这种教育都有了,所以有很多人都在问我,你时候背那么多古诗词古文,你的孩子是不是也这么背,坦白说我的孩子背的比我小时候少的多,因为他还有更多补充的教育,那还有问你遗憾不遗憾,单纯从背书量来说是不如的,但是其他的你比如她会单钢琴我就不会,比如说她一直练芭蕾,她的身体特别柔软这个我也不会,她从小打各种球,从乒乓球到踢足球,就是是球她就感兴趣,就是这个事是你想撤她都不行,成天跟你商量集训的事。所以我就觉得一个孩子能有这种喜欢,那我挺欣慰的,因为我从小体育特别差,我几乎其实马宁我可以告诉你,我是一个除了语文什么都不好的孩子。 (2015-6-17 17:09)
主持人 说:可是您的语文实在太好了。 (2015-6-17 17:10)
于丹 说:我有一条长项就抓住它了,我别的都提不起来,我体育差是为什么,因为我在上小学之前没有上过幼儿园所以我没有协调能力,就是一帮小女孩跳皮筋我肯定最早跳坏的,就是人家都能跳到最后,然后一帮小孩做游戏我都先下去,最后你都游离到群体玩,所以呢我小孩很早就上幼儿园,因为在家里有姥姥又有带她的保姆,那还不给惯坏了,我还不能天天看着,所以人家说一岁多,说你怎么那么早让她上幼儿园,她那那个时候不知道哭不知道孤独,就是她去了就有哥哥姐姐带她,等她到三岁就带弟弟妹妹,大家玩大的这种小孩从小极其合群,从小他们摸爬滚打,他们就打各种球,所以她的身体协调能力,跟心智上的沟通能力,我认为是要比我健全的多。 (2015-6-17 17:11)
于丹 说:我其实整个小学、中学我都是一个胆怯、内向,不跟人沟通的孩子,因为小的时候没有沟通环境,而且我身体协调一直没有开发好因为我没有这个环境,从这个意义讲,我没有理由让我女儿在家全都背书,我背了那么书是因为我没有空间感别的,我既不能弹琴也不能打篮球,我就背书了,因为只有这一件事喜欢了,我认为她有权利不喜欢这个,因为好玩的事太多了,我看他他成天玩这个,我也觉得很好。其实也不能叫创新,我觉得教育最重要就是用爱去尊重本性,就是我们做一个大人,你不也是能玩的时候不喜欢学习,那他是小孩,你如果能在玩里面开发自己,我觉得快乐是他的权利,所以我就觉得一个家,我们都说爱孩子,但是我觉得这个爱传递的太有条件了。 (2015-6-17 17:11)
主持人 说:你把这个给我写了,或者你把这个给我做了我才给你,你想喝酸奶,可以你先去把这个给我完成了。 (2015-6-17 17:11)
于丹 说:所以有的时候我们老是说,孩子这回你在外面朗诵比赛是第一名,妈妈真爱你,你真优秀的,实际上爱是没有前提的,要让孩子觉得不是因为我拿了名次,我长的漂亮我被别人夸奖,所以妈妈爱我,就是因为我是这家的孩子,哪怕我是卑微胆怯,一个丑小孩,一个笨小孩,我的父母也爱我,我觉得让孩子对爱有信念,我们就可以避免那种悲剧。这件事情不是说,我不是反对专业知识,但是我不愿意太强调父母非得有什么样知识才能爱孩子。 (2015-6-17 17:12)
于丹 说:爱是动物的本能,其实连所有的禽兽都是爱孩子的,何况人呢,爱是零门槛,别说我非得有什么样专业知识我怎么样爱孩子,其实爱就是一种人格的一种本能的能量。而这个爱没有任何的条件。就是只有父母,不用爱的名义绑架孩子,这个孩子在无条件的爱里也学到会无条件爱别人,如果他父母都跟他讨价还价,你今天不洗碗我就不给你五毛钱,你不考第一我就不给你旅游鞋,如果爱变成有价交易的话,这个孩子怎么能去爱别人呢。所以我们先来问自己,就是我们为人父母者有爱的能力吗? (2015-6-17 17:13)
于丹 说:我们的爱真的是无私的吗,如果说我们家能感受什么的话,我一直觉得我特别幸运,就是我生在一个有爱的家庭,就是爱是我们家最重要的东西,所以我就记得,其实你像文革的时候,那个时候都讲阶级阶级,那个时候还讲什么爱啊,可是我觉得我们家一直在说爱这个话题。那个时候我妈妈就是说我就是一个老头,一个丫头,我就最爱这个老头和丫头,然后就是每天我们家就一直有一个习惯,哪怕文革那个时候,就出门的时候啊,就是都那个要亲一下,过来亲一下。 (2015-6-17 17:13)
于丹 说:所以我小的时候就知道要亲一下,然后亲亲爸爸,亲亲妈妈说丫头走了,一直到我爸爸去世,我爸爸去世76岁,那个时候已经到了我最忙的时候,就是在外面跑,有时候中午骑着自行车看一眼爸爸,爸你没事啊我接着走了,我爸就躺在病床上,我要走妈妈就说你还没有亲爸爸呢,后来我就想真是从小小的时候,一直到他临终的时候,你就觉得家里的人那种爱其实永远都在,其实爱是什么?其实我从小觉得我们家很孤单,因为60年代独生女很少,我看着人家都四五个孩子,而我就一个,就觉得好孤单啊,但是长大我觉得庆幸,就是我们家人口虽然小但是爱的质量不低,就是一家人能照顾别人给别人的这种想法他是满满的,所以我就觉得这个爱的这种环境会是什么呢? (2015-6-17 17:14)
于丹 说:你看我妈妈我丈夫,我女儿我们几个人怎么样,就一直照顾我女儿长大小保姆,这姐姐两人从小一起长大,这姐姐就是能听出来她弹琴的音怎么样,姐姐其实也能够跟她一块游泳,很多事都是姐姐能知道,比如我们全家一起吃水果,各种水果放在那,她这个姐姐在家就是比如拿起哪怕一个枣,很小水果咬一口然后就停在那了,然后就拿大家削自己咬过的地方,就说老妹子我咬这个地方可甜了,你说一个枣也不是一个桃,两口就吃完了,就你咬一口甜就剩下半个枣就非得给她,其实这就是一个家庭的文化。就彼此之间因为我女儿那太疼她姐姐了,就是我买任何东西,就是有她的第二份必须有她姐姐,他第一个想的有糖没糖,如果有糖第一个想到她姐姐,她姐排到我们前面,她就说妈买什么就得第一个给她姐,就是她本能会想到别人。 (2015-6-17 17:16)
于丹 说:这种东西我觉得比这个孩子数学究竟考80还是85更重要,我确实很偏科,但是我父母从来没有不尊重我,就像我考大学的时候我就想报考中文系,有朋友就说你虽然别的学的不好,你口才特别好,你为什么不学法律吗,因为中国80年代初百废待兴以后做律师非常好,我也知道,那都是考纯文科,我如果考法律系我肯定能考上的,但是我那个时候太喜欢诗词歌赋那些东西,我父母从来没有要求我改志愿,就说中文系今年考不上明年考也行,所以我觉得我在家里就是爱和尊重一直都在,这是一个家庭非常稳定的家族财富。 (2015-6-17 17:17)
主持人 说:我想您这个家教我想您的女儿也感受到了,因为她是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孝道在孩子当中传承,我想您的就是,您觉得中国的孝道应该如何传承下去? (2015-6-17 17:17)
于丹 说:孝道如何传承就看每家怎么做我认为你公共媒体提的再多,如果家里不接地气,孝道没法传承,而且我们怎么来看这个孝道,我们现在老在说孝顺父母是一种中华民族美德,但是没有老提倡说爱护子女是美德,我们老觉得爱孩子是本能,但是爱父母就变成公众美德了,我们什么时候能把爱父母和爱孩子一样,所以我还是说这个话,刚才我们说我们现在习惯于评价别人太多,就是那个明星这个不恩爱了。但是我们有多少考虑自己的事呢? (2015-6-17 17:19)
于丹 说:我是觉得就是把自个日子过后,把家里的事过好,很多人在家怎么权衡,我们在外面要建功立业,忠孝不能两全,我们回家还得怎么样,我们那有这个时间,谁给我这个选择。我告诉你没有人给你选择,就看你自个,一个人觉得什么重要啊?你说我觉得工作重要再怎么样,那你每天吃饭睡觉吗?你还是会吃饭睡觉,因为你觉得很重要需要,你不吃你饿,你不睡你就困了,那你说爱这件事,你如果说你不去伺候伺候你爹妈,你觉得这事就像你饿困折磨你,就会放下工作的,一个人老说我要去建功立业,我现在在最关键的时候就要让我拼这两年,等你想回来的时候,你以为年华就等人了。所以我老觉得,我们现在老在说成功学。其实最好的成功是人生的平衡,这是我个人的观点啊,我就觉得有人生的平衡就叫成功,不是哪个单一指标特别高,而是没有哪个指标特别低,能够平衡保底,比求单一指标多么高其实要好得多。 (2015-6-17 17:20)
主持人 说:其实您刚才说有一句话我特别同意,我们有吃饭睡觉时间自然有和父母相处时间,我们应该好好相处跟父母并不多的时间,我们还有一个问题,网友们最近发现一个现象,每到父亲节母亲节,重阳节,总有人喜欢在朋友圈发一些这个孝敬父母的文章,然后甚至他会晒一些父母不同年龄段这个照片,就是让人觉得好孝顺啊,但是其实真相是什么样呢?他的这个朋友圈屏蔽了父母,或者他的父母牙根不知道这个朋友圈怎么回事?那您觉得朋友圈儿女最孝顺,您怎么看呢? (2015-6-17 17:20)
于丹 说:第一我觉得有这个意识就比没有好,就比到了这天想不起爹妈那种人好吧,比如他能够晒父母不同年龄的照片,他起码看见父母在变老路上辛苦,那起码他这一天他晒这个总是要给老爸妈祝福,我也这样朋友说老爸妈生日啊,那我们这帮朋友说替我给叔叔阿姨问个好,就所有这些儿女心也是好的,就是有这种心比没有好,这个也是一个价值导向。 (2015-6-17 17:22)
于丹 说:但是第二就是仅有朋友圈肯定是不够的,也就是说你这一天实实在在到底在做什么,就是一个人有了这个意识以后,除了你晒的东西,你不晒的那份真实,你到底做什么了。我觉得这个可能是他自己真正知道的,这是自己内心最明白的,所以你说到什么叫做孝,不一定都在节日,也不一定都在老人寿诞,其实学生曾经问过孔子,孔子回答特别简单两个字色难,也就是说千万万难难不到给父母一个好脸色看,也就是说日常跟父母沟通交流的时候,有一个好脸色其实好言好语去说有分歧的的问题这就算是孝顺了,也就是平常心过好每家平常日子,让日子里能其乐融融,那其实我觉得这是我们今天特别缺少的东西。 (2015-6-17 17:23)
于丹 说:就是在一个人人都有远大志向的时代,我们还能够守住平常心吗,在我们现在想着为世界建功立业的时候,我们还有平常心吗,我们现在也有对为人父母双重追问,在这个这种传承什么家风家训伦理道德底线,基础上这家爱与信任还在吗,大家有沟通能力,有大家其乐融融心灵归属感吗,如果有的话再加上这种有所不为的底线,其实我说这就是一个美好家庭了。当我们在探讨太多社会成功标准的时候,我们正在忽略美好是什么样一种状态,美好未必是外人眼里成功,就是一家子过的有滋有味,美好不一定跃过万水千山,就是自己家亲情的其乐融融,就是平常时光,一家人想玩就玩了,苏东坡说凉天佳月即中秋菊花开处乃重阳,今儿有月亮就可以叫中秋,今儿快菊花,我们就叫就叫重阳。 (2015-6-17 17:29)
于丹 说:我们家因为孩子早上走了,但是午饭是大家吃的,在晚饭的时候我妈经常说咱喝口酒,然后一家子就开始忙活,我们家喝酒特别有意思,我妈喜欢喝红葡萄酒,我喜欢褐白葡萄酒,我先生喜欢喝白酒,然后我女儿跟她小姐姐喝各种各样饮料,就是每个人有自个的酒,但是我妈得先张罗。要喝酒通常是我妈第一句,喝点酒啊,第二就是我马上老公反复追问我,晚上不出去了是吧,确定不出去吧,因为只要出去动车他就不能喝,然后都确认了,然后就是那就喝吧,我女儿就开始跑找杯子,然后全家人在那,后来我想说非得是过年过节,我们家是只要老太太高兴就过节,就喝酒。 (2015-6-17 17:30)
主持人 说:而且呢我觉得您曾经说过孝顺就两个字,孝是一种心态,顺是我们要真正落实到行动上。 (2015-6-17 17:30)
于丹 说:他是一种状态,所以心态决定状态。 (2015-6-17 17:31)
主持人 说:我们即便给父母一个好脸,就是你把这个行动做出来了,网友最后一个问题特别希望您给大家推荐有关孝道的好书? (2015-6-17 17:31)
于丹 说:那我要说,咱就不用说看书了,认不是因为看书才明白我们要怎么做,很多的时候王阳明先生说格物致知是什么,就是人的良知,就是人的良心怎么做,孝敬这个事要说看了书才会做,我觉得这条就太拧吧了,虽然我一天到晚在倡导读书,但是在这一次我想说孝敬是人的生命本能爱的需求和为人的良知,我们放下书本吧,回家仔细的想想,你父母是怎么把你拉扯大的,不养而不知父母嗯,一家人在一块,把今儿晚上就当做一个节日看看,我们不那么拧吧不去念书,懂不懂孝顺。 (2015-6-17 17:31)
主持人 说:的确这是我们父母用生命提携儿女幸福,我们也把您这个忠言,我们一定放在心里,自己回家就用这个行动来诠释一下这个孝顺二字。 (2015-6-17 17:32)
于丹 说:也就是说读书一定是件好事,但是不是所有的事情要从读书找答案,先从人性的能里面找到我们守得住的幸福底线,然后我们再去读书,读书会加强心中的信念,但是认不是因为读书才拥有这个。 (2015-6-17 17:32)
主持人 说:我们今天从父亲到家庭教育再到家风建设最后又谈到了孝道,可以说是于丹老师带领我们领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家”的全貌。特别感谢于丹老师在百忙中光临我们的演播室和网友分享这些真知灼见,由于时间关系我们的访谈到这里就要结束了,感谢网友们的关注,在父亲节来临之前,也祝愿天下所有的父亲,节日快乐健康平安!下期节目再见! (2015-6-17 17:3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