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会宁县是当地有名的“贫困高考大县”,今年高考成绩又创新高,全县7000多人参加高考,有2000多人上了本科录取分数线。然而,许多人却高兴不起来,因为家庭贫困……
【下了考场就上工地】
何伟华是会宁县二中高三毕业班的学生,报完志愿后的第二天,他就上了会宁县的一个工地。同他一起干活的还有其他7名学生,他们都是刚刚参加完高考,其中6名是女生。
除了中午有两个小时的时间吃饭休息外,从早晨7:00到晚上19:00的其他时间,何伟华都在干活。爬上一丈多高的架子描廊檐下的画,如此辛苦,一天才挣20元,而这活儿还是托熟人找的……
“急着上工地,就是希望能多挣点儿钱,为上大学筹学费。”何伟华说。
何伟华家在会宁县丁沟乡丁沟村,这里同会宁县其他地方一样,今年以来,遭遇了持续干旱,使得本来就困难的农民生活更加艰辛。而对他们来说,比天旱、欠收更“可怕”的是孩子考上大学后没钱交纳学费。
为了供孩子上学,何伟华的父亲经常外出打工,今年家里的大学生将从一个变成两个,而他一年最多挣3000元,孩子的学费让他愁得睡不着觉。同样发愁的还有何伟华———考了583分、上了第一批录取分数线的他知道家里没钱。
何伟华说,他现在只有一个心愿,希望能多挣点儿钱,但一天只有20元的收入,再怎么干,到上大学之前,也挣不了多少钱。而他的许多同学至今还未找到活儿,想打工都没地方去……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会宁县,贫困学生高考完就外出打工,并不是个别现象,他们目的只有一个,挣钱上大学,但对于逐年增长的大学收费来说,他们再能干,有限时间挣到的钱也只是“杯水车薪”。
从甘肃省高等学校招生办公室提供的全国《招生通讯》来看,除军事院校外,大多数高校一年的学费在4000元至6000元,有的高校超过一万元,而会宁县许多贫困家庭的年收入不足千元……
尽管如此,没有人会放弃上大学,因为他们清楚:“知识改变命运”。
【不以出身贫穷而自卑】
近来,会宁县第二中学办公室主任魏振华一直为放在桌上的几封求助信发愁,因为他还没有找到愿意资助这些学生的人,这几名学生考得都不错。
吴亚娟在求助信中写道:“出身的贫穷由不得人选择,而且贫穷也不是博得别人同情的资本,但如果因为贫穷而使我放弃学业,这是我万万做不到的,为了让父母肩上的担子轻些,也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我郑重地写下这份申请,希望得到有关部门的资助,让我顺利完成学业。”
吴亚娟的家位于会宁县会师镇郊区农村,这个家庭有4个孩子上学,并已经有3个考上了大学,对于这个年收入不足千元的家庭来说,困难可想而知。就在6月3日大多数学生为高考做最后冲刺的时候,家庭困难的她已经写了求助信。她说,如果能考上,她不愁生活不能自理,也不愁大学期间的学习输给别人,唯一发愁的是从何处筹那么多的钱。她的父母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作为女儿,看着他们为了自己的学费心力交瘁,非常不忍心。
记者采访发现,同吴亚娟一样,在会宁县,很少有学生因为出身贫穷而自卑,相反,他们渴望知识改变命运,非常理解父母的艰辛和不易,他们期望通过政府和社会的帮助渡过难关。由于没有适合的渠道,他们不知道向谁求助,只能以“申请”的形式将求助信交给了学校。
【呼唤“廉价”高等教育】
会宁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十年九旱,靠天吃饭,自然条件的严酷使得这里许多农民的生活至今困难。
多年来,这里的重教传统形成了与其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称”的教育发展。据会宁县教育局统计,恢复高考以来,这个50多万人口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已经向全国大中专院校输送学生4万多名,其中获得博士学位的200多人,获得硕士学位的2000多人,外界给了它一个美誉“贫困高考大县”。但由于经济发展缓慢,困难家庭孩子上大学难的问题在这里比较突出。
“孩子越大,家长越怕”“考不上也愁,考上更愁”……在会宁县采访,随处都可听到当地农民的朴素总结。这里的群众强烈呼唤“廉价”和有保障的高等教育。
会宁县大沟乡大沟村村委会主任赵启荣告诉记者,在他们村,10户家庭至少有一户有大学生,有的还不止一个,而村里80%左右的家庭是困难家庭。
目前一个大学生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开支平均得1万元,上完四年本科,至少得4万元,这对一个贫穷家庭来说,是个沉重的负担。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