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留学生活

历代海归的回国路:回归的价值轨迹日渐凸现

2011年03月03日 15:48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20世纪60、70、80年代出生的海归如今正在国内的大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同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海归都有他们的特质。不同年代不同经历的海归又是为何而归?

  60后”:回归源于信念

  “60后”海归大多在20世纪80到90年代公派出国,他们的肩上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

  “回国有很多方面的原因,我希望可以把自己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国内,为国家、为母校做点事情。当然我们也会考虑个人待遇、工作环境等问题,不过考虑更多的是软环境,像人际关系、研究环境等。”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松柏教授这样解释自己回国的原因。

  “‘70后’、‘80后’海归大多数都是自费留学,属于一种自我投资的行为。既然是投资,当然要考虑成本回收的问题。”刘教授如此解释“60后”海归与新一代海归在价值观上的差异。

  “70后”:回归因为责任

  “70后”海归是成长在变革中的一代。他们经历过贫穷,也经历过经济和文化的锐变。正是这种独特的环境造就了“70后”海归稳重而富有创新性,理想却又现实的特点。“70后”海归怀有崇高的理想和强烈的责任感,更加重视机遇和自身的发展。

  作为“70后”的海归,北京和美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钟幼民有两个理想:“第一,我希望自己可以为国内的医疗事业做点什么;第二,我更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家庭的生活状况,让我的父母和亲人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

  其实很多“70后”海归都非常重视“家庭”这一概念。与好机遇和高薪酬相比,他们更渴望来自家庭的温暖和亲人的关怀,也更加重视自己对于整个家庭的责任。

  如果说“60后”海归的回归是源于崇高的责任感,那么“70后”海归的回归更多的是出于一种平凡的归属感。

  就如同钟幼民形容自己回国原因时说的:“回来,是出于一种本能,因为你的家在这儿,你的根在这儿。”

  “80后”:回归追求个人价值

  “我出去那年18岁,高三,出国是因为父母希望我出去。我想既然有条件出去,又是留学热,那就出去吧。”1985年出生的刘元(化名)这样解释自己出国的原因。

  同刘元一样,“80后”海归大都拥有不错的家庭条件。他们既不需要背负沉重的家庭负担,也少了公费出国所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这使得他们更追求自我,也更关注个人价值的实现。

  在谈及回国的原因时,刘元说:“国外的优越之处不少,但中国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因此,我不想放弃国内大把的机会。再加上自己的父母也在国内,所以我就选择回来了。”

  “‘80后’当然年轻,‘70后’还算年轻,‘60后’已经算不上年轻。”“80后”海归这样形容他们与老一代海归的区别。因为年轻,他们更有活力;因为年轻,他们更具创造力。

  编后

  从“60后”到“80后”,三代海归的成长轨迹,深深地烙上了时代的印记,从一个层面反映了国家经济文化的变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个人价值观变得更加多元化。如何根据不同的价值观,吸引不同年代的海归,是引才单位在制定政策时需要思考的问题。(李文)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朱峰】
    ----- 留学生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