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营观察丨三天四夜,剑指雪山之巅
作者:李蕾、单传扬等
习主席新年贺词中的“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迅速成为了网络热词。这8个字,道出了行进中国的精气神,点燃了亿万人民“一起向未来”的奋斗激情。
天寒地冻时,练兵好时节。常言道:“小寒大寒,冻成一团。”新年伊始,当人们感叹这个冬天的寒流“特别冷”时,我军冬季实战化训练却热潮奔涌。越高寒山地,涉林海雪原,透过冬训场上的滚滚硝烟,我们看到广大官兵正以“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精神,紧紧抓住冬季严寒天气这一难得练兵时机,加快提升履行使命任务能力,跑出新时代奋斗强军的加速度。
朔风鸣鼙鼓,大雪满弓刀。即日起,本报融媒体采访小组,陆续发回来自西北高原、塞北草原的冬训亲历报道,多维度呈现冬日练兵实况。
白雪皑皑,铁甲轰鸣。从冰雪达坂到林海雪原,处处涌动着练兵的豪情、沸腾的热血。观看视频,跟随军报融媒体记者,用镜头透视雪幕下的军营,感受三军演训场上铁马冰河、龙腾虎跃的火热图景。
三天四夜,剑指雪山之巅
记者调查
雪野茫茫,山地皆白。
新疆军区某特战旅下士余鑫活动了一下发麻的手臂,撑起已与雪堆融为一体的身子。霎时间,雪野“活”了,岩石堆、雪窝子、红柳丛……一个个身穿雪地伪装服的特战队员聚拢起来,清点人员、检查武器,向着下一目标点行进。
一场持续3天4夜的连贯高原行军训练正在进行……
奔袭·行思
在高原高寒这个放大镜下,一呼一吸之间都关乎胜败
夕阳渐垂远山,投下一片昏暗。作为此次连贯渗透训练的首场挑战,这支小队要连夜奔袭20公里。
“在夜色和雪地双重伪装下,容易隐藏行动企图。”小队长杨恒告诉记者,所谓高原奔袭,比起跑步更像是快步走。在平均海拔4500多米的喀喇昆仑高原,走路比平原跑步都困难,再加上携带的武器装备,对个人体力挑战极大。
此时,气温已降至-20℃以下。鞋底被冻得邦邦硬。看到一名队员步幅过大差点滑倒,余鑫下意识地将战术背包的背带紧了一下,让包体贴紧后背。这样既不会影响下肢灵活性,又可避免因晃动影响身体重心。
“高原行军是一门学问,即便是调整背带这样的小细节都关乎战斗力。”连长刘文旭是一名入伍15年的“老特”,从特战队员一路成长为连长。跟随他的讲解,记者看到了很多小细节:多出的鞋带塞进鞋里、鞋底垫卫生棉吸汗、用气球为电子仪器防水……
“在高原高寒的放大镜下,平时一些容易忽略的细节被成倍放大,影响部队战斗力。”该旅副参谋长张恩岐说,近年来部队多次赴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高原展开训练。
雪线之上,各要素的战斗力都会因为海拔因素打折扣——渗透速度会受限、火炮射角会缩小、射击条件更复杂……刘文旭说:“高原高寒环境,带来了特殊的训练与作战境况,一呼一吸之间都关乎胜败。”
善于发现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从2019年开始,该旅党委带机关连续2年铆在高原,深入推进实战化训练,发现并解决了一系列制约冬季训练的瓶颈问题。仅仅奔袭训练一项,通过调整携带物资配比、编写行动指导等近10个“动作”,推动训练由平原成熟模式向适应高原高寒环境转变。
“奔袭要注意体力分配,加速不能过猛,要慢加速;休息时不能骤然停下,要慢减速……”刘文旭的练兵日记,如今随着队伍行进海拔的提升越来越厚实。
看图·认知
图上1公里、脚下2小时,踩实的土地才是能掌控的作战地域
“5小时才走了6公里!”
行军并不顺利,一路上的沟壑、断崖极大影响了队伍速度。趁着刚翻过一座山脊的休整时间,杨恒用雨布遮住手电光,趴在地图上研究渗透路线。
“从这条山谷穿过去,蹚过冰河,只需要攀爬一个缓坡就能绕过两座山头,能近不少。”副小队长郎才指着地图上发现的一条近路。一番研究,两人一拍即合。
然而,“近路”并不近便。借着月光和积雪反光,队伍一脚深一脚浅地行至图上地点,大家才发现,缓坡早已变为冲沟。官兵只得架绳索、攀崖壁,等队伍抵达预定调整点,短短不到1公里的“近路”走了将近2小时,比原计划还慢了半小时。
对此,考官杨闲坤并不感到意外:“指挥员要具备把地图看‘活’的能力,这处缓坡位于山谷中间,在夏季雪山融水冲刷下,很容易变成沟壑。”在杨闲坤看来,两位指挥员没有考虑到这样的可能性,从根本上讲是对高原地域认知不深。
而这,也恰恰是此次训练的意义所在。“我们总讲全域作战,而这个‘域’的边界能够延伸到哪里,就取决于我们脚下真正踩实过多少土地,脑海中有什么样的作战地形。”杨闲坤说。
无独有偶。去年一次演练,该旅派出的特战分队要在空地力量支援配合下,按照预定时间破袭某目标地。眼看距离战斗发起时间还不到半小时,一支火力渗透小组迟迟不见踪影。
原来,电子仪器因夜间低温电量耗尽,探路尖兵凭借在平原的训练经验“按图索骥”,结果带着火力渗透小组在山里绕了远路,差点贻误战机。
这事在该旅引发广泛思考:身子迈进了高原,思维还停留在高原之外。
从此,该旅将训练课目的考核验收,与每月进行的跨昼夜连贯训练结合,将考场设在广袤的喀喇昆仑高原,走一路“打”一路,边考边检验。
“雪线之上,每升高一尺,都是认知的跨越。在高原练兵,指挥员唯有看得更远,才能站得更高。”休息间隙,杨恒和郎才两人拿着地图,画出了一个又一个红红的坐标……
潜伏·跨越
寒冬里与数据对话,在训练探索中挖掘“宝藏”
历经两天三夜、70余公里的奔袭,第三天凌晨4点,特战小队已经潜伏至距离“作战地域”不足2公里的山坳。
“接下来有一场‘恶战’要打,大家抓紧调整状态,清点战斗物资做好战斗准备。”经过休整,各小组匍匐摸向“敌营”。
早早在远处选好阵位的狙击手丁涛,一边消除雪地行进痕迹,一边向一处干枯的红柳丛躲去。
清理地面积雪、消除遮挡物、铺防寒垫、伪装阵地……天色渐亮,丁涛将带着体温的电池装入仪器,温度、风速、气压等一项项数据了然于心。
“嘭嘭……”相隔不过十几秒,低沉的枪声连续传来。
“1发击中要害、2发命中,目标被击毙。”听到报靶声,丁涛从怀里掏出一个小本认真记录:温度-29℃、右横风4米/秒、距离、弹着点……记录每一次射击数据是丁涛的习惯,口袋书大小的射击本上,密密麻麻写满温度、弹种、修正密位等十几项数据。
“比起射击成绩,这些射击数据才是此次训练要挖掘的‘宝藏’。”组织考核的参谋舒鹏告诉记者,雪线之上,武器装备也会有“高原反应”,一枪毙敌的背后,离不开千百条数据的支撑。
“一山一环境,谷谷皆不同。”近年来,该旅多次组织骨干队伍,从海拔3500米到5300米、从-30℃到30℃、从步枪到火炮,翻雪山进河谷,在不同气候、不同海拔、不同天候条件下,不断积攒射击数据。这次训练的诸多数据,也将汇聚到大数据库中,成为未来在该地域的“作战宝典”。
“寒冬里与数据对话,就是要在高差与温差中不断修正精度的偏差。”训练间隙,丁涛与战友聚在一起,探讨横风对不同距离目标的修正量。丁涛告诉记者,雪线之上缺乏现成训练经验参考,只能一枪一枪打出武器的全新数据曲线。
“训练经验就像圆圈的面积,经验越多面积越大,圆的周长也就越大,触碰到的未知领域也就越大。”该旅领导说,“山高人为峰,向着雪线之上迈进,伴随着肌体的阵痛与失利的挫折,我们高原高寒作战经验必将倍增。”
清晨,寒意涌动。记者告别刘文旭和他的战友,枪声阵阵,高原特种兵的训练还在继续……
记者手记
走过千山万水 寻求千锤百炼
漫天飞雪,银妆素裹。从宿营地望向远方的雪野,刚刚留下的足迹,已被大雪覆盖。走过的人,能留下什么?
当一支部队走上高原、冲进雪野,来到他们从未接触过的新环境,面对从未应对过的新问题。官兵能得到的,又是什么?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一名特战队员说,熟悉的地域、相近的环境、类似的想定,练不出机动灵活、反应灵敏、能打胜仗的精兵劲旅。
“世界上没有两条相似的河流。”一名连长说,再成熟的训练经验也无法放之四海而皆准,只有常闯新地域、常走陌生路,不断克服“高差”“温差”“时差”的影响,才能做到不管在哪打、跟谁打、怎么打,都能胜券在握。
只有真正踏入雪野,才能学会如何在雪地跋涉。只有平时多到复杂环境、陌生地域“习水土”,战时才会离打赢近一步。
战争,不会只发生在熟悉的地域。纵观古今,一些军队败就败在“陌生”二字上。赤壁之战曹操数十万雄兵因不熟悉水战特点而受到重创,拿破仑因对严寒气候考虑不足而吞下苦果……事实证明,一支部队适应不同“水土”的能力,往往决定其战斗力的强弱。
面对陌生“水土”我们不妨反躬自问,倘若进入陌生地域,能否准确识别地形,正确判断方向?能否适应海拔条件,避免高原反应?能否有效操控装备,确保联得通、不趴窝?这些问题搞不明白、心里没底,就可能给战场制胜埋下隐患。
适应“水土”的能力不会自然增长,只有以使命任务为牵引,在千山万水间经历千锤百炼,把训练条件设逼真,把应对险局、危局、难局的能力提上去,才能做到一旦有事,不分地域、不管季节、不论环境,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走向“陌生”,是为了让今天的“陌生”变成明天的“熟悉”。还是高原官兵那句话说得好:“踩实的土地才是能掌控的作战地域。”从“陌生”走向“熟悉”,进而走向更加广阔的“陌生”。面对着永远比想象更复杂更险恶的未来战场,我们勇敢的高原官兵选择了又一次出发……
人物志
寒夜,兵发喀喇昆仑
西风残阳,喀喇昆仑夜幕降临。
出发之际,新疆军区某特战旅小队长范威心里有些忐忑,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手表上的温度指示:-26℃。
“今晚注定又是艰难一夜。”确认完队员们已带齐武器和侦察设备,范威带着侦察小组走进风雪,身上的白色雪地伪装服与天地浑然一体。
“作为摸清‘敌’兵力部署、火力配系的重要手段,潜伏侦察可以弥补技术侦察盲区、印证情报的准确性。”范威说,今晚他们将征服眼前这座海拔5300多米的无名高地,展开侦察行动。
黑夜疾行,上山的路越来越陡。风裹挟着雪花不断灌向领口,大家低下头,收紧脖颈,踩着前面的脚印一步步向高地攀爬。
800多米的相对高度,队伍整整走了近2个小时。
翻山越岭,今晚的训练才刚刚开始。“这里视野良好,土质也相对软一点。”范威一边指挥几名特战队员构筑侦察阵位,一边向记者解释如此选择阵位的原因——地势较高的位置土质水分少,冻土位置较深,构工相对容易。
在记者看来,这些实战经验来源于特战队员们爬过的坡、越过的坎、打过的仗。每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细节,一定程度上折射着一支特战小队的战斗能力。
那年夏天,来自多个单位的训练尖子齐聚库尔勒赛场。范威作为第一梯队选手最先一批到达预定阵地,然而在接下来的掩体构筑中,因为所选位置土质过于坚硬,虎口被震得鲜血直流,被别人甩在了后面。
铩羽而归,范威看到了自身的差距。此后无论在哪驻训,一有时间他就背上铁锹在驻训地挖挖铲铲。这一挖,他挖出了“不一般的心得”。
“半小时才挖了一锹半深。”范威单膝跪地、弯腰挥镐、破土挖石,尽管表皮土质松软,但深入高原冻土之后,一切向下的探索都变得异常艰难。猛刨一阵,范威甩了甩胳膊说:“现在是体能和意志的博弈。”
在刚刚伪装好的侦察阵地,掀起伪装网,是仅能容纳一个睡袋的空间。记者一点点地腾挪身体,才勉强钻了进去。这就是范威今晚的“战位”。
如此严寒条件下整夜坚守,是对生理和心理的双重考验,而这对范威来说已是家常便饭。去年一次任务中,范威靠着随身携带的干粮和水,带着侦察小组在一座海拔5200多米的雪山上一待就是2天3夜。范威开玩笑地说:“侦察兵睡觉也得睁着一只眼。”
“嘀嘀嘀……”急促的信号一次次在寒风凛冽的山顶响起,范威双手敲打着键盘,一组组“敌情”动态迅速传送至后方“指挥所”。
“直袭要害的特种作战行动,离不开准确的侦察信息。”连长刘文旭告诉记者,他们选拔侦察小组十分严格,既要具备“进得去、隐得了、察得明、打得赢、撤得回”的综合能力,更要具备为了胜利敢于牺牲的奉献精神。
清晨,看着空旷的山顶,记者被告知范威已经赶在黎明前下山了。回去的路上,积雪早已盖住了队员们的足迹……
新媒体视线·雪冷·血热
融媒体报道
文字撰稿:战地记者队记者 李 蕾 通讯员 单传扬 魏晶亮 刘 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