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新闻 • 正文

春节里的乡村爱情故事,为何这么火?

资料图

资料图

  每年春节,农村话题都能引起社会关注,今年引起社会聚焦的是农村青年的婚恋话题。编出来的“上海女孩除夕夜逃离”,让一段不欢而散的城乡爱情故事一夜之间火遍大江南北。

  虽然故事是假的,但是关于城乡鸿沟、阶层固化、社会包容、地域歧视等等,这件事的舆论共振引出了太多社会思考。

  “凤凰男”的爱情发生在城市,已经可以在城市立足的他们,仍然可能面临进城恋爱的诸多难题。而我所要说的是我所观察到的,农村青年的乡村爱情,他们的故事不是编的。

  今年春节,在农村老家,我见识了一名农村男青年相亲的高效率。

  男主角今年只有20岁,却已在浙江打工三年多,女孩21岁,在广东的一个服装厂打工4年。

  男孩虽然年龄不大,但是为了不让孩子“剩下没人要”,男方父母从前年就开始给儿子操办婚事。

  相亲是在腊月二十八,媒人带着男孩到女孩家中,接受女方父母和亲友的围观。众人面前十几分钟的寒暄之后,女孩送男孩走到村口的公路上,二百多米的乡村小路,十分钟的步行,这是整场相亲男女青年单独交流的时间。

  在村口的公路上,男孩父母早已等候,男方家长在对女孩简单的目测与客套之后,媒人带着男孩去见另一个姑娘。

  大概一周之后,因为男女青年没意见,双方家庭也都认为对方“条件合适”,大年初五,在媒人引荐下双方家长见面。男方家长拿了一万块钱的见面礼,这意味着双方家庭都不在给孩子安排其他相亲。

  按照这里不成文的习俗,因为牵线有功,这位媒人从男方那里得了一份喜钱。据说活跃在附近村子中的一些“专业媒人”,一年的靠保媒拉线赚的钱都比全家种地收入多。

  从第一次见面到双方家庭定亲,这对青年单独相处依旧是那二百米的路程,这样高效率的婚姻,与其说是一见钟情,不如说是条件匹配。

资料图

资料图

  近期,在媒体关注下,农村男青年的婚恋问题成为热门话题。在男多女少的乡村,相亲变成了走马观花,决定婚姻的诸多权重因素中,双方家庭认定的门当户对、知根知底、家境殷实等“硬条件”,显然比男女之间的情投意合来的更现实,也更重要。

  三年多前,2012年11月,我曾做过一篇关注农民工婚恋问题的报道——《农民工的“光棍节”:漂泊在城乡间的婚恋尴尬》,通过三个农民工各具特色个人故事,反映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青年的婚恋困境。

  他们中,有在北京建筑工地打工多年,感叹不敢在大城市谈恋爱的大男孩;有在老家相亲多次,父母逐年抬高彩礼的打工妹;也有在老家有妻有儿,却被迫多年忍受家庭两地分居的北漂保安。他们的故事代表着多个年龄段的农民工遭遇到的情感困惑。

  根据官方的统计数据,截至2014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73亿人,21-30岁的农民工占30.2%,外出农民工中男性占69.0%,女性占31.0%。

  如今,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进城务工人员的主力,因为漂泊于城乡之间,同样处于谈婚论嫁、生儿育女年龄段的他们,面对婚姻和家庭时却多了些苦楚和无奈。

  全国总工会在2010年的调查报告就已经指出,新生代农民工普遍面临想交友没时间、想恋爱没人选、想倾诉没对象的困境。背井离乡的他们失去了原有的社会关系,传统婚恋渠道不复存在,城市中的生存压力又在挤压他们的婚恋空间。

  城市无法融入,回家恋爱或许是一个办法,但是在农村老家,他们还容易获得爱情吗?

  在媒体的报道中,农村男女比例失调,让一些农村闹出“妻荒”。打工青年返乡后开始出现流水线式的相亲,因为女孩稀缺和攀比风气,结婚彩礼一路疯长。

  在这些问题中建立的婚姻,婚后矛盾也链条式连锁出现。贫困、攀比、重男轻女、高彩礼、娶妻难、婆媳矛盾、子女不孝、家庭财产纠纷、高离婚率……这一系列问题或都在相互关联。

  最近,社会舆论再度聚焦农村青年的爱情故事,无论是城乡恋爱故事里面的地域落差,还是相亲彩礼故事中的乡风民俗,这些并非一地个例,改变也非一日之功,它们大都是广大农村在社会变革中感染的时代病症。

  每逢春节,“返乡”的媒体都将笔触对准农村,乡间司空见惯的日常,变成见诸报端的新闻。究其原因,与其说是如今的农村变化快,不如说是舆论的视角和话语权长期忽视农村。

  关注往往是改变的开始,希望这样的关注,能在讨论与反思中找到一些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更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去关注农村,呵护家乡。(完)

  (作者:中新网记者 阚枫)

分享

新闻频道精选

阅读推荐

热门图片

精彩视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