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号今再下潜 拟判断甲烷气体泄漏点(图)
7月8日17时,完成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中国大洋第31航次)第一航段预定8次下潜任务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返回至南海1号冷泉区。当晚,现场指挥部决定,“蛟龙”号今日将在蛟龙冷泉1号区进行本次航段的第一次备用下潜。潜航员为叶聪、傅文韬和周怀阳。
6月17日~20日,“蛟龙”号在蛟龙冷泉1号区连续下潜4次,搭载同济大学教授周怀阳等3位科学家下潜,并采集到了丰富的海底样品,包括160多个贻贝、40多只毛瓷蟹、7个帽贝、1条多毛类蠕虫、1只铠甲虾、1只长额虾、1只蜘蛛蟹和大量碳酸盐岩、沉积物样品和海底水样等。
6月28日~7月7日,“蛟龙”号在南海“蛟龙海山”区下潜4次,并对这个小海山进行了精细调查。至此,“蛟龙”号已经完成了第一航段预定的8次下潜任务。由于距离第一航段结束还有一周时间,航次现场指挥部根据随船科学家需求,决定再回到冷泉区,力争完成1次~2次的机动下潜计划。
今日的下潜,“蛟龙”号将继续在冷泉区采取生物、海底沉积物、碳酸盐岩和海底气体样品。同时,“蛟龙”号此次下潜还携带了海底温度梯度仪,在此前发现玻璃海绵的地区,测量海底沉积物是否存在温度梯度异常,以此来判断该区域是否存在甲烷气体泄漏点。
随船科学家表示,生物与化学的完美结合是冷泉区科学研究的魅力所在。由于冷泉渗漏,大量甲烷进入海洋水体甚至大气中。甲烷是比二氧化碳威力更强的温室气体,大量甲烷进入大气中必然会加速全球气候变暖。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冯东说:“目前,科学界对每年究竟有多少甲烷通过冷泉渗漏的方式进入大气圈这个问题的了解还不是很清楚。”
冷泉渗漏的另外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在海底形成了冷泉生物群落。不同于以光合作用为主的生态系统,海底冷泉系统不需要太阳光,以冷泉渗漏的甲烷气体为主要原料,存在以化能自养细菌为初级生产者的黑暗食物链。
“蛟龙”号现场指挥部介绍说,冷泉区的生物群落研究对于人类了解地球生命起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科学家希望在冷泉区进行备用下潜,从而获得更多的冷泉区生物、地质和气体样品,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来确定冷泉系统甲烷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