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详解中国预警机崛起路 最新机型难上辽宁舰
资料图:空警-2000预警机
据俄罗斯军事观察网12月1日报道,上世纪50-60年代,美国和台湾国民党空军多次侵犯中国领空,迫使解放军歼击机多次升空拦截,在台海上空展开一场真正的空中战争。在此情况下,中国急需预警机,远程探测和监视利用中国东南沿海高山地形躲避雷达追踪,胆敢来犯的敌机。
60年代苏联开始批量生产图-126预警机,该机使用“藤蔓”大功率雷达,机身上部是蘑菇状旋转天线整流罩。这在当时是一项革命性技术方案,能够不受载机和被观察目标相对状态的制约,进行圆周扫描。后来其他预警机也开始采用这种天线配置。图-126以民航客机图-114为基础,后者则源于长期成为苏联远程航空兵基础的图-95战略轰炸机。
很自然,在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时期,向中国供应图-114的话题根本无从谈起,更不用说图-95战略轰炸机。因此中国专家决定在图-4远程轰炸机基础上研制国产“飞行雷达”。图-4是美国B-29轰炸机的仿制品,1953年苏联向中国供应25架图-4,一直使用到90年代初,服役时间远超苏美同类飞机。
中国在图-4机身上加装直径7米、重5吨的天线雷达,使用4台活塞发动机,但是在天线尺寸较大、气动阻力增加30%的情况下,动力显然不足。中方决定改配大功率的伊夫琴科AI-20K涡桨发动机。AI-20发动机的装配对象是中国运-8军用运输机,后者是苏联安-12飞机的合法复制品。就在中苏断交之前,中方掌握了安-12量产技术,同时还有AI-20发动机生产技术,中国版产品代号WJ6。这种新型发动机长度有所加大,前突2.3米,对飞机的稳定性和控制性产生了影响,中国工程师随即解决了这个问题,把水平稳定仪面积增加2平米,翼展增加400毫米。中国工程师彻底改造飞机弹药舱,用作雷达和机载电子设备操纵员舱。1971年6月10日,这种被命名为“空警-1”的预警机验证机开始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