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风雷,我还是雄赳赳、气昂昂的血性儿郎!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而中国人、中国军人
从来不缺少一股精神
这精神是血性、是担当!
听——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一首荡气回肠的歌曲
把我们带回了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
★ 战则存,牺牲在我★
1950年冬,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黎民摄
伴随着雄壮的旋律
近20万中国英雄儿女“保和平、卫祖国”
牺牲在异国他乡的战场
用鲜血和生命践行了
人民军队的家国情怀和赤子之心
“雄赳赳、气昂昂……”
唱出了一支军队的血性
孙子明,志愿军步兵第45师135团1营1连战士
在上甘岭战役中,孙子明所在的班
奉命坚守537.7高地北山的七、八号阵地
他与战友连续打退美军3次进攻
消灭80多个美军后重伤昏迷
醒来时发现敌一挺机枪正架在他旁边
向志愿军坑道口射击
他紧握3颗手榴弹,冲向美军
拉燃了导火线……
这是在上甘岭与敌同归于尽的志愿军第一人
志愿军电话员冒着生命危险抢接电话线
美军漫天的炮火摧毁了我军电话线
通信联络全断
一个志愿军战士冒着枪林弹雨出发了
他叫牛保才
在他出发后不久,指挥所的电话通了三分钟
正是用这三分钟
指挥部向前沿2个连队下达了紧急作战命令
然而牛保才再也没有回来
发现他遗体时,他身上三处受伤
嘴里咬着一个线头,手里捏着一个线头
他以血肉之躯连接起了中断的电话线
用自己的一条命换来了宝贵的三分钟
在上甘岭,在美军疯狂的火力压制下
我军进行大规模作战29次
打退敌排以上进攻900余次
连级干部伤亡率超过65%
班长、副班长伤亡率100%
16个连队3次打光重建
“上甘岭特功八连”
将布满381个弹孔的战旗牢牢插在主峰阵地
激战松骨峰。孙立新 画作
在松骨峰,坚守的三连粮弹殆尽
所有能战斗的人员,包括伤员
奋勇扑向敌军
用枪托、刺刀、石头,甚至用牙齿
与敌人展开了殊死肉搏
全连打得只剩下7个炊事兵
“但我们守住了阵地”!
志愿军某部发起冲锋
70年前,那一个个寒冷的冬夜
美军始终无法理解
为什么志愿军一听到冲锋号就拼命冲锋
在长津湖厚厚冰雪下的坚守里
在三所里疾如飞矢般的行军中
在飞虎山、在砥平里
在每一个攻坚克难的地方
中国军人的血性彰显得淋漓尽致
70年后,这根植于血脉中的战斗精神
依旧散发光芒
在云南边境的雷场
排雷英雄杜富国一句“你退后,让我来!”
在逆行抗疫的机场
军医马凌说“中国人民解放军,誓死不退!”
在洪魔肆虐的江畔
坚守大堤的战士说“洪水不退,我们不退!”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英雄的人民军队
不畏强敌、敢打必胜!
★ 藏功名,建设有我 ★
电影《上甘岭》片段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70年前,那个最寒冷的冬天
朝鲜战场上阴冷潮湿的坑道中
却有着最诗情画意的思念
一群“最可爱的人”
怀着对祖国与亲人的思念
单衣薄棉、雪送炒面
在世界强敌面前
硬生生地“打出了新天地”
1958年志愿军撤离朝鲜前在英雄阵地上甘岭宣誓
英雄们有些永远留在了那片硝烟战场
让“和平的阳光”洒在祖国的土地上
有些回到了日思夜盼的家乡
从此,他们将功勋深埋心底
用“青春的力量”建设祖国家乡
92岁老兵张文魁
先后参加淮海战役、渡江战役
作为炮兵两次参加抗美援朝
与黄继光并肩在上甘岭血战
张文魁在朝鲜战场期间
1958年,国家号召部队人员转业到地方
建设社会主义事业
张文魁响应号召转业到工厂当工人
后来又到农场当农民
得知丹江口水利枢纽开建,他主动请缨
带领全家投入到丹江口大坝建设中
张文魁在丹江口大坝建设工地
但参军时的经历,张文魁六十年从未提起过
连家人也不知晓
社区统计退役军人信息时
老人在表格“是否立功”一栏
从来都只填“无”字
张文魁珍藏的7枚奖章
“这些荣誉是党和国家对我们过去工作的肯定,
是我们留下来作为人生经历的见证,
不是拿出来炫耀的。”
张文魁说,有百万千万人为国家奉献、牺牲
很多牺牲者立功比他多、比他大
他亲手参与了国家建设
亲眼看到了国家从贫穷落后变得繁荣昌盛
已经比那些战友们幸福得多
没资格再接受更多的夸耀
92岁抗美援朝老兵朱再保
1953年参与金城战役
占领敌前沿阵地后
朱再保所在营1800多名战士只剩下30多人
1958年,朱再保载誉归来
时至今日,他依然没有忘记
当年一起奋斗的战友们
“我只要活一天,就要对得起长眠在异国他乡的战友们!”
尽管朱再保已经退伍数十年
但他一直在用实际行动履行承诺
1989年希望工程启动
朱再保就有了帮助失学儿童的想法
他来到一个贫困乡调查
看到那里的孩子们打着赤脚,衣服破烂不堪
他不禁红了眼眶
“我问孩子们想不想读书,他们说想。”
于是朱再保在乡里调查了半个月
帮助52个孩子上了学
岳阳市的第一所希望小学
就是在他的帮助下建立起来的
朱再保带领学生参加植树活动
开展爱国主义宣讲、调研环境污染情况
普及环保知识、帮扶困难群众……
为了这些公益事业,朱再保忙了几十年
足迹踏遍了岳阳的铁山水库、洞庭湖畔、学校机关、贫困家庭
他说:“我是死过几回的人,
得把一天当两天过,
抓紧时间给社会做点贡献!”
陈训杨缓缓举起右手敬军礼。夏一军摄
百岁老兵陈训杨、尖刀班长易禄亨
……
还有许许多多英雄
默默为国家建设奉献一生
我们或许不知晓他们的名字
但祖国的山川一定记得
他们“唤醒了沉睡的高山,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
这是回响了70年的歌声中
唱出的梦想与现实
★ 怀壮志,铁血是我 ★
70年前,在朝鲜战场的“谈判桌”上
美国人摆出了“筹码”
他们说——
“让炸弹、大炮和机关枪去辩论吧!”
但这“筹码”在志愿军面前
一个个失效
抗美援朝初期
美军凭借空中优势
不仅将平壤炸成了一片焦土
还对志愿军地面部队和后方运输线进行连续轰炸
志愿军高炮部队保护铁路运输线
年轻的志愿军飞行员们
驾驶着战机升空迎敌
“王海大队”第一次入朝作战
志愿军飞行员平均飞行时间只有200多小时
驾驶喷气式战机还不到20小时
有人甚至还没打过实弹
而美国飞行员大都参加过二战,飞过上千小时
1951年11月18日下午
志愿军空军第9团王海大队和苏联空军
在朝鲜肃川上空迎击美国空军
王海大队以5∶0结束战斗
王海本人击落2架敌机
同年12月15日
王海大队再度迎战美国空军
以4对12的劣势创下6:1的惊人战果
抗美援朝期间,“王海大队”
与号称“世界王牌”的美国空军
激战80多次,击落击伤敌机29架
创志愿军空军大队歼敌的最高纪录
荣立集体一等功
被誉为“英雄的王海大队”
王海击落击伤敌机9架
荣立特等功、一等功各一次
并被授予“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至今仍陈列着一架
绘有9颗红星的米格-15歼击机
那就是王海曾驾驶过的功勋战机
王海驾驶过的功勋战机
今年1月,王海通过视频寄语年轻飞行员:
“飞歼-20了,年轻人要好好飞!
建功蓝天,保卫祖国!”
老一辈革命军人的呼唤与寄望
仿佛穿过战火硝烟
从朝鲜上空飞到未来
他们的身后
年轻的飞行员们正驾驶新型战鹰
飞向更高、更远的天空
歼-20
走进新时代
中国军人时刻绷紧练兵备战这根弦
掌握最新军事科技、培塑最强战斗力
激发与时代同行的血性担当
陆军第74集团军某合成旅两栖装甲车进行海上泛水编波训练。李彬 摄
空降兵部队重装空投
海军陆战队队员涉水突击
歼-15从航母上起飞
东风-17
新时代的征途上
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
国内的改革重塑攻坚
我们仍然要守住“上甘岭”、闯过“清川江”
但任何遏制中国发展、
破坏人类和平发展事业的荒谬言行
都绝不可能实现
驻扎在海拔5400多米的某河谷边防官兵唱响《祖国不会忘记》
东南海域,一场联合立体渡海登陆演练,检验多兵种立体突防能力
因为历史和现实早已反复证明
“不畏强敌、敢打必胜”的精神
深深刻在我们这支队伍的血脉里
人民军队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力量支撑
必须也一定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来源:中国军网微信;资料综合自:人民日报、新华网、长江日报、中国空军、中国军视网、央视新闻、央视军事、国家记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