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途机动 常天龙 摄
深秋时节,曾经首创全军“全能炮手旅”的27集团军某野战炮兵旅,不经准备千里机动,从塞外古战场转场至渤海岸滩,对海上10多种移动目标进行实弹射击考核,夺得“满堂彩”……
从内陆腹地到濒海滩头,我军野战炮兵首次全员、全装进行濒海作战演练,可谓任务艰巨、挑战空前。回首一年来的探索历程,该旅旅长感叹良多:“面对全新的作战环境和作战样式,如果不能克服内陆作战的条条框框、加速能力转型,野战炮兵部队实现新形势下强军目标就是一句空话!”
紧贴作战环境之变——
条件越是艰难,越能找到自身差距
天刚蒙蒙亮,空中便飘起了细雨,原本泥泞的渤海滩头又添了几分湿滑。记者走在通往3号阵地的小路上,心里盘算着:这样的天气,连走路都困难,更别说火炮这些“大块头”了。
然而,让记者想不到的是,不远处,数十门火炮在松软的道路上急转而至。进炮位、开大架、设底盘、定方位……短短几分钟,所有火炮进入阵地、完成射击准备!
穿梭在演练场,一连串“惊讶”接踵而至:传统的观测器材被“多雷达组网、分区域侦察、交叉补盲跟踪、坐标比对印证”的雷达侦捕代替;火炮设置也创新使用了多功能复合路面器材,有效避免了岸滩地易发生的淤陷;每门火炮都更换了充气式运动体,配套易损件便携包,机动性大大提升……
记者惊叹,从雁门关外到渤海湾畔、从内陆腹地到濒海岸滩,面对全新的作战环境,官兵们已经得心应手!
“条件越艰难,越能锻炼部队,越能找到自身的差距。”参谋长介绍说。从一个战场走向另一个战场,考验的不仅是部队全天候、多地域执行作战任务的能力,更是探索野战炮兵在复杂环境中提高基于信息系统作战能力的有效手段。“只有贴近实战构建战场环境,才能在近似实战中发现不足、解决问题。”
“濒海作战,海上目标速度快、火力要求突然猛烈,濒海地区静止瞄准点选择难、滩涂地域阵地设置难、目标浮动大直接瞄准难。”参谋长告诉记者,为适应新的作战环境,他们先后研读登陆作战资料100余份,收集登陆作战装备性能数据3000余条,规范180余个对海上目标射击课目训练流程,制定30余套战场数据采集表……
“靶场”到“战场”的距离有多远?该旅官兵用行动作答——通过反复组织浮力试验、回波试验、拖行试验,他们革新制作扫雷舰、气垫登陆艇、水陆坦克等7类模拟靶标,解决目标类型像的问题;通过加装不同数量、规格角反射器,模拟不同目标、不同距离回波性状,解决反射特征像的问题;通过遥控靶船、汽车绞盘牵引、拖靶船拖拽等方式,模拟不同航速航向的海上运动目标,解决运动目标保障难的问题。
这一仗打得如何?回答惊人一致:“侦察更难了,战机更是稍纵即逝。尽管命中率有所下降,但部队的作战能力却明显提升。”
紧盯作战对手之变——
心中有了目标,炮弹就能长出眼睛
夕阳西下,海面被染得通红。视线尽头,接二连三的浪涌把登陆艇一会推上波峰、一会拽入浪谷。
某新型雷达指挥车内,操作手李林聪一边清除显示屏上的杂波,一边瞪眼努力分辨目标。天色渐暗,视频辅助侦察显示器上发出暗淡的白光,几乎不能辨认海面目标。他专心调节旋钮,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上波点运动的轨迹,认真辨别各波点性质,持续跟踪记录敌船运动情况。
“作战对手从地面固定目标变为海上运动目标,传统的侦测器材很难发挥作用,‘千里眼’成了‘近视眼’。”小李告诉记者,作战对手变了,练兵招式当然也要变。
该旅副参谋长介绍说,为了提高侦捕能力,他们有针对性组织了方位数据装定、目标搜索、目标跟踪和测偏等课目训练,重点解决对海上运动目标“难捕、难锁、难测”的问题。海上目标速度快、火力要求突然猛烈,濒海地区静止瞄准点选择难、滩涂地域阵地设置难、目标浮动大直接瞄准难,他们通过以湖代海训、观炮位移训、等效模拟训等训练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部队全域作战能力。“紧盯海上目标,多地域、多阵地相互交替、移动的动态配置打击,就可能变敌人的冲击线为死亡线。”
翻阅该旅编写的《对海上目标射击训法汇编》,记者看到他们梳理总结出影响岸滩射击速度、精度的8类26项问题,并一一提出了破解之道:突出群射击指挥系统运用,利用多种手段侦察获取目标、快速建立侦控打评信息链路的训练方法得到普遍应用;针对多炮种不同射击特点,探索多炮种同时弹着、追波射击及激光末制导炮弹、悬浮式电视侦察弹、电磁干扰弹等特种弹药的射击方法被各级指挥员广泛采用……
演练在风大浪高的海湾继续,敌艇编波出击。“对1号目标发射激光末制导炮弹!”营长刘科元迅速核查拦阻点目标诸元后,果断下令。
岸滩前沿观察所内,激光目标测距指示器操作手于克礼稳住手中的操纵杆,灵活调整距离、方向,敏锐地跟踪着1号目标的行进轨迹。
心中有了目标,炮弹就能长出眼睛。说时迟、那时快,一枚激光末制导炮弹破空而过,激光对准、精确制导,精准打在船舷左侧,瞬间敌艇被掀翻在大海中……
紧随作战样式之变——
未来战争不能去适应,只能去创造
阳光刺破云层,海面上一片白茫茫。越野车一个颠簸,旅长稳住身体,眼睛紧盯着面前的海域。他知道,如果成功征服这片海,将意味着野战炮兵从单一地域作战向全域作战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然而,从打击陆上目标变为海上目标,好比打猎的改行成捕鱼的,谈何容易?对海上移动目标射击时只有命中才能达成毁伤效果,对高速机动、航向多变之敌的火力反应时间和攻击强度不可同日而语……作战样式改变了,曾经辉煌的野战炮兵能否拿出克敌制胜的高招?
这是记者在演练现场看到的真实场景:
隐蔽伪装,隐真示假,快打快撤。水际滩头道路泥泞,战车易淤陷,岸边空气湿度的腐蚀,影响火炮的展开速度和战斗性能。官兵们迎难而上,自主革新了驻锄承力装置等设备,几分钟便完成了一切射击准备。射击过后,又是短短的几分钟,便完成撤离。这种速度,他们创造了火炮紧贴海岸快速动态部署打击的新纪录。
最短时间,最大火力,精确制敌。炮还是那门炮,人也是原来的人,如何制敌?5连连长高海峰带领骨干对装备进行挖潜,他们综合统计不同距离的射弹飞行时间,成功探索“单炮多发同时弹着”的射击方法。演练时,高海峰接到上级紧急敌情,立刻指挥全连6门火炮采取“单炮多发同时弹着”射击。瞬间,战炮轰鸣,白浪滔天,他们以突然性的高强度火力成功对“敌”实施压制……
“临时前出尽远打击”、“预置火网梯次阻断”、“集中火力密集压制”、“精确打击高效拦截”……演练中,官兵在实践中总结出的一系列新战法显示出强大的威力:无形空间,一道道指令通过信息化指挥中枢迅速传导至阵地末端;岸际滩头,各型火炮将一发发炮弹精准打在气垫登陆艇群前方,形成一道道冲天水幕!
“未来战争不能去适应,只能去创造。战胜强敌,不仅需要我们重新设计今天的训练,更需要我们设计明天的战争。”刚从指挥方舱出来浑身充满硝烟味儿的政委感慨道。(来源:军报记者网 解放军报记者钱晓虎 特约记者张圣涛 通讯员刘盾)
点击进入中新网军事频道